《九州》共有几部?

2024-05-20 02:31

1. 《九州》共有几部?

《九州》现共有五部:
海上牧云记(今何在)
缥缈录(江南)
羽传说(今何在)
风起云落系列(大角)
界明城系列(斩鞍)
这些作品均脱胎于《恐龙
九州幻想》杂志
作者除以上几位还有水泡,楚惜刀等在杂志有作品刊载
所有的故事均是根据九州几大天神的设定来写,设定包括种族,天文,地理等。可以说是有联系的,但故事情节各位作者各有侧重并不雷同。
个人喜欢《羽传说》,《斛珠夫人》

《九州》共有几部?

2. 《九州》共有几部?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问题描述: 
  
 《九州》的作者都有谁?
 
 故事是联系的吗?有什么顺序?
 
 哪本比较好看?
 
 最好给个下载地址 谢谢
 
  
 
   解析: 
  
 《九州》现共有五部: 
 
 海上牧云记(今何在) 
 
 缥缈录(江南) 
 
 羽传说(今何在) 
 
 风起云落系列(大角) 
 
 界明城系列(斩鞍) 
 
 这些作品均脱胎于《恐龙 九州幻想》杂志 
 
 作者除以上几位还有水泡,楚惜刀等在杂志有作品刊载 
 
 所有的故事均是根据九州几大天神的设定来写,设定包括种族,天文,地理等。可以说是有联系的,但故事情节各位作者各有侧重并不雷同。 
 
 个人喜欢《羽传说》,《斛珠夫人》

3. “九州”之名源于何时?

1.古代分 中国 为九州。说法不一。《书·禹贡》作 冀 、 衮 、 青 、 徐 、 扬 、 荆 、 豫 、 梁 、 雍 ;《尔雅·释地》有 幽 、 营 州而无 青 、 梁 州;《周礼·夏官·职方》有 幽 、 并 州而无 徐 、 梁 州。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 中国 。《楚辞·离骚》:“思九州之博大兮,岂惟是其有女?” 宋 陆游 《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二五:“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瘖究可哀。” 郭沫若 《赞雷锋》诗:“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万姓仰英烈。” 

2.指大九州。 中国 仅其中之一州。 战国 时 邹衍 称 中国 为 赤县神州 ,谓“ 中国 外如 赤县神州 者九,乃所谓九州也”。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淮南子·地形训》:“何谓九州?东南 神州 曰农土,正南 次州 曰沃土,西南 戎州 曰滔土,正西 弇州 曰并土,正中 冀州 曰中土,西北 台州 曰肥土,正北 泲州 曰成土,东北 薄州 曰隐土,正东 阳州 曰申土。” 杨树达 以为所举九州,自正中 冀州 与《禹贡》九州之 冀州 偶同外,馀皆名号差异;其称东南 神州 ,与 邹衍 所称 中国 名曰 赤县神州 者相合;疑该篇乃取自 邹衍 之书,所举九州之名即 邹衍 所称之九州。见《积微居小学述林·邹衍九州考》。

“九州”之名源于何时?

4. 九州大概有哪些作者?有什么作品?

  这是一个多人合作的项目,所以说前后参与的人挺多的
  主要的就是最开始的七老妖:江南 今何在 斩鞍 大角 多事 遥控 (记不住了)
  后来还有萧如瑟 唐缺什么的
  基本来讲比较著名的奇幻写手都掺和过一腿吧
  编辑本段九州幻想文学已出版单行本一览
  单行本
  缥缈录1·蛮荒 (江南)   缥缈录2·苍云古齿(江南)   缥缈录3·天下名将(江南)   缥缈录4·辰月之征(江南)   缥缈录5.一生之盟 (江南)   缥缈录6.豹魂(大结局)(江南)   刺客王朝·葵花白发抄(江南)   羽传说(今何在)   海上牧云记(今何在)   铁浮图(潘海天)   白雀神龟(潘海天)   死者夜谈(潘海天)   朱颜记(斩鞍)   秋林箭(斩鞍)   英雄(唐缺)   星痕(唐缺)   云之彼岸(唐缺)   龙痕(唐缺)   轮回之悸(唐缺)   龙渊(唐缺)   魅灵之书(唐缺)   斛珠夫人(萧如瑟)   逆旅(夏笳)   海潮三十年(尾指银戒)   澜州战争(塔巴塔巴)   华胥引(唐七公子)   雪焚城(帕帕安)   天启薄暮(路鸣泽)【魇传说单行版】   黎明枭歌(温雅)【楚道石传奇单行版】
  九州志
  九州志第一季 狮牙之卷   九州志1.1 (江南 唐缺 萧如瑟等)   九州志1.2(江南 唐缺 萧如瑟 月饼 温雅等)   九州志1.3 (江南 罗四维等)   九州志第二季 葵花之卷   九州志2.1 葵花 赤之炎灼 (江南 小椴 唐缺 萧如瑟 暗等)   九州志2.2 葵花 紫之苦寂 (江南 小椴等)   九州志2.3 葵花 碧之孤戾 (江南等)   九州志2.4 葵花 玄之殇陨 (江南 唐缺 唐七公子温雅)   九州志2.5 葵花 苍之静谧 (江南等)   九州志2.6 葵花 青之荒渺 (江南、小椴、桂圆八宝、唐七公子、萧如瑟)   九州志第三季 启示之卷   九州志3.1 复仇的姬武神(江南 路鸣泽 温雅)   九州志3.2 豹与狼(江南 路鸣泽 [澈]右手 月饼 唐缺等)   九州志3.3 白虎的崛起(江南 唐缺 唐七公子 路鸣泽等)   九州志3.4 狮子咆哮(江南 路鸣泽等)   九州志3.5 蝰蛇暗影(江南 藤萍 唐七公子 苏梨叶等)
  知音·九州志
  九州志VOL.001 龙渊绘卷(江南伊吹五月夏达等)   九州志VOL.002 星空秘藏(江南伊吹五月夏达等)   九州志VOL003.浪人行歌 (江南伊吹五月夏达等)   九州志VOL004.山海尽头 (江南伊吹五月夏达等)   九州志VOL005.铁血盛宴 (江南伊吹五月夏达等)   九州志VOL006.烈火蔷薇 (江南伊吹五月夏达等)
  九州幻想
  2005年(6本)
  破军号(7月 试刊号)、贪狼号(8月)、巨门号(9月 正式创刊)、密罗号(10月)、北辰号(11月)、印池号(12月)
  2006年(12本)
  寰化号(1月)、岁正号(2月)、明月号(3月)、太阳号(4月)、亘白号(5月)、裂章号(6月)、郁非号(7月)、暗月号(8月)、休彤号(9月)、填壑号(10月)、谷玄号(11月)、紫宸号(12月)
  2007年(10本)
  1月号(无名称)、2月号(无名称)、3月号(无名称)、4月号(无名称)、5月号(无名称)、6月号(无名称)、暑期合刊(7~8月)、九月风华(9月)、十月流金(10月)、烽火燎原(11月)
  2008年(8本)
  岁正盛典、两生花、三春晖、四时好、五湖烟、六桥柳、七瓣莲、八月槎
  2009年(7本)
  立春号(1月)、惊蛰号(2月)、九州幻想·四年精选集、九张机(9月)、十日锦(10月)、十一光年(11月)、凤麟之书(又名 十二城记 12月)
  2010年(10本)
  贲书铁券(1、2月)、铁三角(3月)、鱼人节(4月)、悟空号(5月)、飞屋号(6月)、在希望的田野上(7月)、太阳照常升起(8月)、天空之城(9月)、风与花的秋天(10月)、一意之行(11、12月)
  2011年
  荒原守望、朱庇特、美人醉、任平生、青之界、火之舞

5. 古九州是哪九州?之首是哪?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可以写成口诀:“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之首是冀州。谢谢采纳。

古九州是哪九州?之首是哪?

6. 九州的名字与地域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悲。(《己亥杂诗》)

  九州之称,由来已久。“九州”原是虚指,后来才逐渐具体化。从字面上看,“州”字金文中写作“A”,正象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之形,《说文解字》第十一下曰:“水中可居曰州。”可知其本意当与《诗经·王风·关雎》中“在河之洲”中的“洲”字略同,与行政区划无关。古时降水丰沛,人们往往居于傍水的高丘之上,因而“州”又成为居住区域的名称,遂有“夏州”、“戎州”、“平州”、“阳州”、“外州”、“瓜州”、“舒州”、“作州兵”之说,犹如“商丘”、“雍丘”、“作丘甲”之类。“九”字之意有二:一是确指,如“八年之中,九合诸侯”之“九”;一是虚指,表示很多,如“九山”、“九川”、“九泽”、“九薮”、“九原”等之“九”。既然“州”是很小的地理存在,“茫茫禹迹,画为九州”,“九”就不可能是确指,而应是虚指。所以从本意上讲,“九州”决非指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而当是众多有河流环绕的高地(山丘)的总称;由人之故,又引申为“全国”的代称,犹“天下”、“四海”之谓。 

  到后来,“九州”终于具体化为九个大型的行政区划。因在现有可靠资料中,具体的“九州”只见于战国,而未见于春秋,所以其时间可能在战国初期。

  《周礼·夏官·职方氏》曰:“东南曰扬州”,“正南曰荆州”,“河南曰豫州”,“正东曰青州”,“河东曰兖州”,“正西曰雍州”,“东北曰幽州”,“河内曰冀州”,“正北曰并州”。(《逸周书·职方解》与《周礼》全同,考虑到《周礼》较有系统,很可能是《逸周书》抄袭的《周礼》。) 

  《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曰:“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 

  《尚书·禹贡》:“冀州”,“济、河惟兖州”,“海、岱惟青州”,“海、岱及淮惟徐州”,“淮、海惟扬州”,“荆及衡阳惟荆州”,“荆、河为豫州”,“华阳、黑水惟梁州”,“黑水、西河惟雍州”。 

  《尔雅·释地》曰:“两河间曰冀州,河南曰豫州,河西曰雝州,汉南曰荆州,江南曰杨州,济河间曰兖州,济东曰徐州,燕曰幽州,齐曰营州:九州。” 

  《淮南子·地形训》曰:“何谓九州?东南神州曰农土,正南次州曰沃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兖州曰并土,正中冀州曰中土,西北台州曰肥土,正北泲州曰成土,东北薄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申土。” 

  《后汉书·张衡传》注引《河图》曰:“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东南神州曰晨土,正南昂州曰深土,西南戎州曰滔土,正西弇州曰开土,正中冀州曰白土,西北柱州曰肥土,北方玄州曰成土,东北咸州曰隐土,正东扬州曰信土。” 

  《初学记》卷八·州郡部·总叙·州郡·第一引《河图括地象》曰:“天有九道,地有九州。天有九部八纪,地有九州八柱。昆仑之墟,下洞含右;赤县之州,是为中则。东南曰神州,正南曰迎州一曰次州,西南曰戎州,正西曰拾州,中央曰冀州,西北曰柱州一作括州,正北曰玄州一曰宫州,又曰齐州,东北曰咸州一作薄州,正东曰阳州。” 

  上述材料虽然联系密切,但区别也很明显,尤其是前四条与后三条之间差异更大。如各条中均有弇州(或作兖州,弇、兖字通。《初学记》形讹作拾州),但前四条定位在济、河间,后三条则定位在“正西”;冀州、阳州(形讹作扬州、杨州,阳古作阳)也是如此。所以上述材料应当基本分为两派:前四条为一派,可暂称为《周礼》派;后三条为一派,可暂称为《河图》派。

  《周礼》派各家虽然也略有差异,但“九州”所包括的地域基本符合周朝的统治范围,并且各州分布亦与汉晋分布大致相同,易于理解,并无多少疑点,疑点最多的是《河图》派。《河图》派既曰“正西弇州”,而弇州就在山东西部(或曰济、河之间),古来如此,至今仍然,那“九州”范围岂不只限山东地区了吗?并且《河图》派有八个州均按以东南西北确定的八个方位分布着,正中则是冀州。

  也有人撰文,论证了自黄帝始的先夏氏族和夏氏族可能都起于山东,夏代中晚期乃渐西迁至于河南的观点。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则《河图》派的诸种疑点都能迎刃而解。如果禹治水等活动的范围就在除胶东以外的山东地区,那根据茫茫禹迹所画的九州(虚指)自然就只能限于山东。后来(战国初期)九州具体化,如果明白真相的话(已有很多人不明真相了,如《左传·昭公元年》),学者仍会将它限于山东,在山东境内寻找要确定为州名的地名。这是最合理的解释。

  并且,《河图》派九州现在多能在山东境内找到地名来源。具体如下: 

  弇州,即今兖州。今市西30里有山名嵫山,大概因有奄国在附近,所以嵫山又名崦嵫山、奄山,为神话中日之所入。其上有神称弇兹,《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海渚中有神,……名曰弇兹。”西海即古之大野泽,在嵫山之西。弇州之名盖源于此;台州(或讹作括州、柱州),《列子·黄帝》曰:“华胥氏之国在兖州之西,台州之北。”地难考实。或谓源于古台县,《山东通志》卷三十三·疆域志·古迹一·济南府·历城县条云:“台县古城,在县东八十里,春秋齐邑,汉置县,属济南郡。高帝六年,封东郡尉戴野为台侯。”在今济南市东北30里,但台、台二字古异,疑非;玄州,《庄子·在宥》曰:“尧……流共工于幽都。”《尚书·尧典》曰:“流共工于幽州。”玄、幽意同,或即幽州,地难考实。或作济州,泰沂山系之北古有济水流过(今为黄河河道),依此而名济州,亦通。薄州(一作咸州),山东东北部古有薄姑氏,《史记·周本纪》曰:“迁其(奄)君于薄姑”,在博兴县东北15里,薄州之名盖源于此。 

  阳州,为神话中日之所出,山东东部古有阳国,《读史方舆纪要》卷一·历代州城形势一云:“沂水县南有阳都城,古阳国。或曰,阳国本在今益都县东南,齐逼迁之于此。”齐迁之事见《春秋·闵公二年》。益都今有河名阳水,莱州古有阳邱山(《大清一统志》卷一百三十八·莱州府云:“阳邱山在掖县东南三十里,亦名马鞍山。”(今名大泽山),都可能与阳国有关。阳州之名盖源于此;神州,《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神州,中有五山,帝王居之。”地难考实,惟《姓苑》云:“琅邪有神氏”,不知是否有关;昂州(或作次州),地难考实;戎州,山东西南部古有徐戎,《左传·隐公二年》云:“公会戎于潜。”即是。戎州之名盖源于此。 

  冀州,位居正中。文献中言之较多,如《楚辞·离骚》曰:“览冀州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淮南子·览冥训》高诱注曰:“冀,九州中,谓今四海之内。”但均未指出具体所在。

  现在所知最早与冀州结下关系的恐怕就是黄帝和蚩尤了。《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使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遂杀蚩尤。”《逸周书·尝麦解》:“蚩尤乃逐(赤)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其它有关黄帝战蚩尤的材料还有,《初学记》卷九引《归藏·启筮》:“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盐铁论·结和》:“黄帝战涿鹿,杀两皞、蚩尤而为帝。” 

  赤帝即炎帝,又号大庭氏,在今曲阜市附近。空桑即穷桑,《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少皞氏有四叔,……世不失职,遂济穷桑。”杜预注:“穷桑,少皞之号也。……穷桑地在鲁北。”穷桑很可能就是宁阳县与曲阜、泗水两县交界处的小山脉。黄帝所居,即轩辕之丘,《山海经·海外西经》曰:“轩辕之国在(此)[其北],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一曰]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一曰]在轩辕国北。”既曰“不敢西射”,则轩辕丘当在穷山西,“一曰”者并不可靠。穷山即穷桑,地在“鲁北”,可见轩辕之丘当在曲阜西北。《吕氏春秋·慎大览·慎大》曰:“封黄帝之后于铸。”铸后为蛇丘县治,在今泰安市西南夏张镇南故县村,正在曲阜西北。既封其后于此,可能此即古轩辕之丘所在,至少不会太远。涿鹿即蜀禄、烛龙、九淖,为古蜀族。《左传·宣公十八年》曰:“楚于是乎有蜀之役。”杜预注:“蜀,鲁地,泰山博县西北有蜀亭。”在今泰安市西。可见这里远古确有蜀族。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是谓烛龙。”章尾山即钟山,又名舂山、东山。笔者曾据《穆天子传》推证该山很可能即今蒙山山脉的主峰龟蒙顶。若果如此,则古蜀族当原在平邑县东北一带。

7. 历史上的九州是那几个

历史上的九州是【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
徐州、冀州、兖州、青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具体情况如下:
徐州(今山东省东南部和江苏省的北部);
冀州(今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西部和北部,还有太行山南的河南省一部分土地);
兖州(今河北省东南部、山东省西北部和河南省的东北部);
青州(东至海而西至泰山,在今山东的东部一带);
扬州(北起淮水,东南到海滨,在今江苏和安徽两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两省的土地);
荆州(占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八郡,治在襄阳;在今两湖,两广部分,河南,贵州一带);
梁州(自华山之阳起,直到黑水,应包括今陕西南部和四川省,或还包括四川省以南的一些地方);
雍州(今陕西中部北部,甘肃东南部除外,青海东南部,宁夏一带);
豫州(今河南省的大部,兼有山东省的西部和安徽省的北部)。

历史上的九州是那几个

8. 中国古代九州的名字是什么?

九州,不同时代有不同州名版本,一般为《禹贡》中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
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从雍州分出梁州。
一般地说,“九州”泛指中国。例如: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