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社会贡献

2024-05-20 02:34

1.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社会贡献

截止2010年6月,在农村相继建立了38个农家女书社,既为农民带去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她们的业余生活,又培养了农村妇女骨干,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积极响应;我们分支机构农家女学校举办“农家女助学金班”截至2009年4月底,共培训101期学员2679名,让贫困地区的大龄女孩学到了一项技能,改变了她们的人生,也使家庭经济有所改善;另一分支机构打工妹之家办理了典型个案32件,使打工者的权益得到了维护;为家政工组织的小组活动丰富了家政工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家政工与雇主间的交流和理解。2007 年,我们执行的自杀干预项目不仅使6个项目村自杀死亡人数从42降为0,重要的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与男女平等。我们执行的扫盲项目使妇女们会写会算,增强了自信心,同时提高家庭经济收入,有助于下一代的教育。参加扫盲学习后,她们发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再也不用低着头做人了,敢大声说话了,这种挺直腰杆的感觉真好!”自1996年开办第一个扫盲班以来,先后在湖北、河北、山西、宁夏、甘肃、贵州开班,目前,共有9195位文盲妇女参加了扫盲班。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社会贡献

2.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发展历史

从《农家女》杂志创刊,到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成立已走过了15年的历程,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和中国贫困农村妇女一起创造自我赋权与发展的机会。同时我们的团队也逐渐壮大,工作人员由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40多人。2006年2月22日被《中国新闻周刊》以及众多国内外有关机构联合评选为“2005最具责任感NGO” 。2007年初,为表彰《农家女》杂志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村妇女服务的办刊宗旨,把握“贴近、真实、实用、好看”的办刊原则,做出的一系列卓而有效的工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特授予本刊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出版发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组织成立日期:2001年8月(机构的历史应该从1993年《农家女》杂志创办开始)。组织类型:虽然是工商注册,但我们自定义是妇女NGO组织。 组织关注领域:健康、教育、扶贫、主要关注农村妇女发展,推进性别平等。

3.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介绍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成立于1993年1月,隶属《农家女》杂志创刊。1996年4月,创办打工妹之家。1998年9月,创办北京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2001年8月,成立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统管打工妹之家和农家女学校的工作,以及农家女机构所有项目的运作。该机构目前在“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指数”榜单位列第85名1,该机构是USDO自律吧的成员机构2。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介绍

4.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政府部门影响

“农家女”十分重视扶贫项目的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分析贫困农村妇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积极向各有关部门报告,为贫困农村妇女的脱贫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如在保障弱势贫困人群的基本权益方面,“农家女”从2002年开始呼吁政府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暂住证和就业证的问题,在学者、专家和其它NGO的共同努力下,政府先是将暂住证的收费降低到5元,后于2004年取消了就业证。2004年“农家女”通过研讨会的形式向政府呼吁关注非正规就业群体的权益保护问题。2005年“农家女”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香港等地调研后,起草了《北京家政服务员权益保护条例》,希望该条例能在2006年北京人大代表会上讨论通过。另外,“农家女”通过十几年扎实而有成效的工作,和西部贫困地区的基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村委会建立起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基层政府相关部门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有关工作人员不仅接受了“农家女”提倡的社会性别意识和公民意识,而且积极主动地把这些理念贯穿到日常的扶贫工作中去,有效调动了贫困人群的参与积极性和主体感,促进提高了这些地区相关扶贫项目的实施效果。

5.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行业影响

“农家女”以文化和技能扶贫为核心的扶贫模式,为中国贫困农村妇女发展以及贫困农村社区的脱贫等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也得到了社会有关方面的认可和支持。 2003年国际推动扫盲组织经过对“农家女”的扫盲项目系统评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授予“项目创新”奖;“农家女”学校5次被昌平教委评为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2004年被中共北京市教工委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评选为北京市民办教育“奉献奖”(奖励奖金20万);2005年,“农家女”机构被《中国新闻周刊》等众多国内外机构联合评选为“最具社会责任感NGO”组织之一。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行业影响

6.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群体影响

十几年来,“农家女”累计为中国农村扶贫事业筹集并投入资金共计1812.42 万元,直接受益人数达 40,895人,间接受益人数达163,277人,受有关扶贫项目影响的人数则超过80多万人。对贫困农村妇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观念的转变。扶贫项目的开展使她们具备了平等的社会性别意识和一定的公民意识,激发了她们的潜能,建立了自信,明白了作为一个人在社会上应有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其次是通过培训使她们掌握了一定的文化和科学生产知识,从而降低了农业成本投入,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第三是培训后妇女有了文化、技能,拓宽了视野,敢于和外界联系,敢于创业或外出打工,有效拓展了她们的发展渠道,提高了经济收入水平,进而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

7.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机构简介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农家女”)是一个以促进贫困农村妇女脱贫与发展为总目标的社会公益组织。其前身为《农家女百事通》杂志,成立于1993年,后改为《农家女》杂志。许多年来,“农家女”围绕中国农村妇女自我赋权与发展,本着“送你一颗果子,只能享用一次;送你一粒种子,能够受用一生”的理念,以社会性别意识和公民意识为切入点,运用参与式的组织手法,为中国最缺乏发展机会的贫困农村妇女开展了大量的项目和活动。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以文化和技能为核心的扶贫思路与模式,即:“改变观念,激发潜能,树立自信,提高文化,培养技能,保障服务”。机构现已发展成为一个集“ 扶贫与发展、传媒与出版、研究与推广”于一体的非营利组织。机构下设办公室、项目部、财务部、农家女实用技能培训学校和打工妹之家。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机构简介

8. 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的资源创新

从向有关基金会筹款开展项目,不断创新,拓展资源渠道。目前已实施开展了公众筹款和向基金会筹款相结合支持项目的发展。如2003年举办了为进行城务工的打工妹筹款的晚餐会,2004年举办了为贫困农村文盲妇女筹款的午餐会,2005年举办了为贫困农村女青年筹款的大型图片展,三次共筹得资金35 万多元。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为项目的持续发展筹得了资金,同时对动员社会关注、帮助贫困农村妇女以及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