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2024-05-19 08:39

1.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2. 求教!编制合并会计报表并编制调整抵消分录

M公司拥有S公司权益性资本的60%,S公司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750万元,M公司拥有S公司权益金额750*60%=450。
“长期股权投资-S公司”账户的期末账面余额为550万元,商誉=550-450=100万元

S公司期末未分配利润为20万元
期初未分配利润=期末未分配利润-本期未分配利润=20-(280-28-242)=10万元

3. 合并会计报表的抵消分录题

本题不涉及抵消分录,因为合并日账面价值等于公允价值。
投资700万获得70股权,合并日有营业外收入70万。

合并会计报表的抵消分录题

4. 合并抵消的合并抵消分录的特征

合并抵消分录的编制目的和作用决定了其不同于日常会计处理中所编制的其他会计分录,具有如下一些自身的特征。1.合并抵消分录主要起到抵消有关报表项目数据的作用。依据这一特征,通常情况下结合报表项目的性质就能确定合并抵消分录的借贷方涉及的具体项目,而不会将所要抵消报表项目的借贷方向弄错。例如:当抵消内部存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交易中的未实现利润时,如果相关资产的内部售价高于原售出方的账面价值或成本时,未实现利润为盈利,导致个别财务报表中期末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被高估,编制合并抵消分录时,贷方应抵消相关的资产项目,借方抵消相关损溢项目。如果相关资产的内部售价低于原售出方的账面价值或成本时,未实现利润为亏损.导致个别财务报表中期末相关资产的账面价值被低估,编制合并抵消分录时,借方应抵消相关的资产项目,贷方抵消相关损溢项目。2.合并抵消分录不用过账,不会导致当期和以后期间个别报表财务相关项目的数据发生变化。编制合并抵消分录使内部交易在个别财务报表中的反映与在合并财务报表的反映一致,但这种一致性仅仅是为了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而非调整母公司和子公司各自对外提供的个别财务报表。因此,合并抵消分录不用过账,编制了合并抵消分录也并不意味着个别报表财务相关项目的账簿数据和报表数据发生变化。3.合并抵消分录抵消的是报表项目不是具体的账户。会计报表的项目名称与所对应的账户名称不完全一致,处理日常会计业务所编制会计分录借贷方都用相应的账户名称,编制合并抵消分录时,借贷方要用相应的报表项目名称。当报表项目名称与所对应的账户名称不一致时,用报表项目名称。例如在合并抵消分录中,会用到“存货”、“固定资产原价”、“期初未分配利润”、“提取盈余公积”等报表项目名称,而不是用“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利润分配”等账户名称。

5.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1、合并报表抵销分录的编制有一个简单的内在逻辑,可以总结为两个“视角”(如果涉及合并报表中所得税的会计处理,还须增加一个税务视角,即关注所有内部交易的所得税影响之抵销)和一个“抵销方法”。两个“视角”即报表编制者要同时站在“合并个体”与“合并主体”的角度思考问题。一个“抵销方法”就是从“合并主体”的视角来看“合并个体”的会计处理,重复记录的分录都应该抵销。
2、一句话来说,就是把虚的或是重复的部分抵消了。例如母公司售存货给子公司,成本100万元,售价150万元,子公司作为库存商品,那么就整个集团来说,在没有对集团以外实现销售时母公司的收入和子公司的存货就是虚了50万元,合并分录就是把这块虚的抵消了。
更多关于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bc910e1616104017.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6.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消(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抵消,直接汇总)。

  抵消分录中,“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否则报表将不平。子公司被抵消的盈余公积不再恢复。
  合并完成后,母公司数和合并数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数相等。未分配利润不等,差额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数。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抵消时应注意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一般情况下,对重要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对不重要的可不抵消。

7.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是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权益性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相抵消(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不抵消,直接汇总)。
抵消分录中,“未分配利润”科目的借、贷方金额必须相等,否则报表将不平。子公司被抵消的盈余公积不再恢复。
合并完成后,母公司数和合并数中的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数相等。未分配利润不等,差额为子公司的未分配利润数。对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之间发生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抵消时应注意对重要性原则的运用。一般情况下,对重要的内部交易,应当抵消,对不重要的可不抵消。

扩展资料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合并报表抵消分录的基本原理

8. 合并财务报表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如何编制

一、调整分录的编制
 
 (一)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1、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不需要进行调整;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与母公司不一致的情况下,则需要考虑重要性原则,按照母公司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进行调整。
 
 2、对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的子公司
 
 (1)投资当年
 
 借:固定资产——原价(调增固定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
 
 借:管理费用(当年应多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借:固定资产——原价(调增固定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年初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年初累计应多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借:管理费用(当年应多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累计折旧
 
 (二)将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调整为权益法
 
 (1)投资当年
 
 ①调整被投资单位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②调整被投资单位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③调整被投资单位分派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④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本年
 
 (2)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①调整以前年度被投资单位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②调整被投资单位本年盈利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投资收益
 
 ③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亏损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长期股权投资
 
 ④调整被投资单位本年亏损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⑤调整被投资单位以前年度分派现金股利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贷:长期股权投资
 
 ⑥调整被投资单位当年分派现金股利
 
 借:投资收益
 
 贷:长期股权投资
 
 ⑦调整子公司以前年度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年初
 
 ⑧调整子公司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假定所有者权益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资本公积——本年
 
 二、抵销分录的编制
 
 1.内部债权债务项目本身的抵销
 
 借:债务类项目
 
 贷:债权类项目
 
 2.内部投资收益(利息收入)和利息费用的抵销
 
 借:投资收益
 
 贷:财务费用
 
 3.内部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抵销
 
 抵销坏账准备的期初数: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将本期计提(或冲回)的坏账准备数额抵销,抵销分录与计提(或冲回)分录借贷方向相反。
 
 借: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或: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4.内部应收款项相关的所得税会计合并抵销处理
 
 首先抵销期初坏账准备对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期初坏账准备余额×所得税税率)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然后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余额的差额
 
 若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大于期初余额
 
 借:所得税费用(坏账准备增加额×所得税税率)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若坏账准备期末余额小于期初余额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所得税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