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024-05-19 09:31

1. 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因为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特点:①主要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 。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与关税谈判中形成的决议,大大降低了关税总水平,于是各国转而采取非关税措施来推行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措施灵活、隐蔽、限制性强,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②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如对工业品限制减少和降低,但对农产品的保护却极少松动,对工业品中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③实行保护政策所针对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了。一般地说一国总是针对自己直接、强劲的竞争对手加强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他国家则适当放松。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期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其贸易保护主义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为什么发达国家可以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2. 运用经济的相关知识说出为什么有很多国家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极其巨大的,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贸易可以增进国民福利,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贸易可以带来“干中学”效应。如果再进一步将贸易的作用置于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之中,那么我们还可以发现,对于那些处在工业化发展早期、内部需求严重不足的国家来说,贸易成了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发动机,正因为如此,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中,那些处在工业化发展早期的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出口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以便借助于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来获得经济增长的动力。  最近的研究文献则表明,贸易还具有反周期的作用。对此我们大致可以区别以下两种情况来加以讨论:  一种情况是国内产出(GDP)波动的幅度要大于消费(居民消费支出)波动的幅度。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或者是因为投资的调整成本较低;或者是因为工资率过于稳定。对于一个处在经济扩张时期的国家来说,由于经济增长依靠的是外延型的投资,而不是结构调整,因此其总量调整中的重置成本与沉淀成本就相对较低,所以它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反应就快。而工资率过于稳定在很大的程度上又是因为存在过多的存量失业人口所造成的,由于存在过多的失业人口,必然会对工资率的上涨构成巨大的压力,这样就难免会发生经济增长、但工资率却不能伴随经济增长而上涨的情况。  当国内产出的波动大于消费波动时,一个国家的净出口(出口减掉进口后的余额)就能够起到反周期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以简单描述如下:当经济繁荣时,国内有投资机会,于是理性的做法当然是从国际借入资本,增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从而导致内部需求的增加与出口的减少,这时国际收支的平衡是依靠资本项目下的顺差来对冲经常项目下的逆差的;当经济衰退时,国内没有投资机会,这时的理性做法当然是归还外债,为此就需要增加出口来获得偿还外债的外汇,结果为了偿还外债而造成的资本项目下的国际收支逆差便可通过经常项目下的顺差来加以平衡。从上述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由出口变化而造成的净出口调整对于平衡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带来的国际收支的失衡有着非常明显的调节作用。  另一种情况是国内产出的波动幅度要小于消费波动的幅度。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可以分别从投资和消费两个角度来加以分析:从投资角度来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较为发达的阶段时,由于存在较高的投资调整成本(包括重置成本和沉淀成本),从而使得投资调整的波动幅度较小,因为投资调整的波动幅度较小,所以国内产出的波动幅度也就会随之变小;再从消费支出角度来看,由于经济发展和存量失业的消失,工资率就会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当人们的工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上,就会产生储蓄和投资,从而形成所谓的资产性收入。不仅如此,在工资率足够高的情况下,还会发生收入与闲暇的替代效应,即当工资水平很高时,人们会用闲暇(减少劳动供给)来替代就业,以便使得包括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在内的总消费水平达到最大化。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人们的消费支出将会随着经济的周期波动而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即在经济繁荣时减少劳动供给去享受闲暇,而在经济衰退时增加劳动供给,以便保证基本的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来讨论消费支出波动幅度大于投资波动幅度情况下的贸易调整:当经济处在繁荣时期,因为投资调整有较高的重置和沉淀成本,从而导致所谓的调整粘性,所以使得投资调整的幅度较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繁荣,工资就会趋于上涨,于是人们的理性行为就是用闲暇来替代就业。此外,也正是由于经济繁荣,资产价格也会因此而趋于上涨,伴随着资产价格上涨而来的将是人们资产性收入的增加,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财富效应”。在工资和资产价格同时出现上涨的情况下,人们的消费支出水平当然也会趋于增加,但是当投资、也就是生产的调整因为存在粘性而赶不上消费支出的增加时,出口就会下降、进口就会增加,于是两者相减之后的净出口就会趋于下降;反之,当经济出现衰退时,随着失业的增加和工资水平的逐渐下调,以及资产价格的下降,人们就会通过增加劳动供给、减少闲暇和消费支出来平滑其消费水平,结果就会出现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加的现象,两者相减之后,就会造成净出口增加的趋势。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仍然可以清晰地看到,基于消费平滑的净出口的变化具有反周期的性质。  毫无疑问,不管是产出的波动大于消费的波动,还是消费的波动大于产出的波动,在经济的周期波动中,贸易,特别是净出口始终是周期调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平滑通道。因此,自由贸易制度应当是世界各国坚决予以捍卫的,假如世界各国都选择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自由贸易不复存在,那么所有的国家最终都将因为不能平滑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冲击而蒙受巨大的福利损失。根据有关的统计资料,1929年发生在美国华(0.34,0.02,4.62%)尔街的金融危机最终之所以会迅速地演变成为一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相关国家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从而使得全球贸易额减少了将近70%以上,贸易所具有的平滑周期波动的功能遭到了彻底的破坏。有鉴于此,在世界已经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今天,只有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才能防止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进一步恶化成为类似于1929-1933年的大萧条。  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国家,人均GDP刚刚过3000美元,因而尚处在经济起飞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就是内需不足,其原因就如我们在前文中已经分析过的那样,是因为大量的存量失业压制了工资率的上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发展刚好处在起飞阶段、并且缺乏内部需求的国家来说,其产出的波动幅度一定要大于消费支出的波动幅度,因此,与那些消费支出波动幅度要大于产出波动幅度的国家来说,中国为了维持现有的产出水平,就更加需要依靠贸易来加以平滑,因此,中国比任何国家更加需要贸易的自由化。在危机发生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认为中国的出口没有希望了,应当将政策的重心转移到内部需求上来,这样的看法究竟正确不正确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样的政策取向可能会冒很大的风险,这是因为:第一,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就业状况与工资水平,要想在短期内有效地提高人们的消费支出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国目前大量出口的商品大都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一是与出口目标地国家的产品并不具有替代性,很多产品甚至还是具有互补性的,因而中国的出口并不会构成对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击;二是中国出口的大部分商品属于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只要价格合适,仍然可以获得规模可观的国际市场。既然如此,中国就绝不可以贸然放弃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而是应当从中国现有的禀赋条件出发,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增加出口的政策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3. 面对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

答案B
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把握自己的命运,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A项错误,对外贸易中要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保护国内产业是保护落后,违背国际贸易的非歧视原则的;C项错误,我国的对外贸易并不是对外扩张;D项错误,量力而行应该,但针对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们要坚持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因此正确答案是B。

面对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我们在对外贸易中应坚持

4.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不利影响,产品不能出口,订单的违约赔付,生产的停顿,给我国经济造成巨大损失。面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肆虐,我国要积极行动应对挑战,同时捕捉有利的契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客观分析形势,冷静深刻反思
  
  面对金融危机下风起云涌的贸易保护主义,我们应平稳心态、正确评估、理智应对。贸易保护主义风潮给我国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我们应及时遏制贸易保护主义风潮的蔓延,但也不必高估已经实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影响规模。就美国推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而言,现实很多所谓的美国货,实际上是拥有“中国”等国家的“多重血统”,这无疑会成为美国实施刺激经济案的一大阻碍,其影响及威胁就会大打折扣。
  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给我国实体经济造成损害的同时,对我国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这就给了我们一次深刻反思的机会。我国经济不堪一击,主要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外贸依存度过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分配结构不合理,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造成的。面对暴露的问题,我们不能怨天尤人,应该趁势行动起来。重建我国的经济体系、金融体系和成熟市场,才会转危为安。
  我国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经过几十年全球化进程,国际产业分工已明晰,发达国家的消费市场仍依赖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这种刚性需求不会因为危机和贸易保护而锐减。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可以以WTO为契机,利用国际化趋势建立国际贸易规则。经济危机中发达国家雇佣本国工的风险导致我国部分海外就业人员失业,也使他们认识到海外就业的风险,导致人员的回流。这些都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抗击贸易保护主义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只有世界经济的恢复发展,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目前,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经济的前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有可能减缓,我国应积极努力,并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抗击贸易保护主义。恢复多哈谈判,澄清和改进多边规则,提倡适度贸易保护和双赢,促进国际经济秩序的和谐发展。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国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经济的复苏有赖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当前,中国制造在全球地位显著,中国的产业结构在不断地整合升级,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行动将影响世界。为此,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场战斗中,中国应立场坚定,积极推进贸易自由化,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贸易投资促进团访欧取得丰硕成果。即是为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发展、抵制新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树立了正面而积极的形象。同时,中国还应适时联合世界各国共同抗击贸易保护主义。只有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携手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三)政企共同携手,努力度过难关
  
  1、企业主动迎战贸易保护。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剧,使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原本高发的贸易摩擦愈加频繁,造成国内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贸易摩擦更是关乎企业的生命。在这场应对金融危机和抗击贸易保护主义的战斗中,企业应深入了解WTO规则和贸易救济调查知识,利用法律武器自保并适当出击。企业是迎战贸易保护的主力军,还要学会借助行业协会壮大力量。今年3月,为了应对巴西鞋类反倾销案,福建省首次尝试由行业组织牵头、25家涉案企业抱团进行无损害抗辩,使应诉成效大增。正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众家联手对外,才会有更大的机会获胜,才有希望维护出口利益。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应强化行业自律,有序出口,调整产业结构,并努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贸易保护主义的蔓延。使各国设置越来越多的的贸易壁垒,中国要想破“壁”,必须依靠高质量的产品。不久前,潍坊美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20吨熟制鸡肉面食运往德国汉堡,成为6年来中国第二批出口欧盟的深加工、高附加值鸡肉产品。在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该批产品能顺利出口并有较高的声誉,靠的就是过硬的产品质量。高质量的产品才能打造产品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常青树,这就需要企业加强人才培养、技术储备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
  2、政府配合发挥积极作用。经济危机下,我国不少出口企业经营困难,由于经济实力的限制,往往只好放弃应诉,这就需要政府发挥更大作用。政府除了在国际上继续呼吁自由贸易、积极扩大进口之外,更应为企业做好预警信息通报、出口风险发布、企业应诉的宣传培训和法律咨询等工作。 对于美国等对华贸易歧视性做法,我国应首先通过政府间的对话机制加大对外磋商力度,努力化解各种外部矛盾和冲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中国的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和公平贸易局应积极行动起来,对美国等贸易刺激计划中违背世贸组织的违规行为,我国应坚持不卑不亢的原则,给予适当反击,但要利用WTO法律体系给予合法报复。例如,在美国参议院通过的(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中,727条款对中国的禽肉进口继续采取歧视性做法,该条款规定“根据本法所提供的任何拨款,不得用于制订或执行任何允许美国进口中国禽肉产品的规则”。美国的这一做法违反了世贸成员间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对此,中国绝对不应礼让,应在适当时机给以回击。4月17日。我国政府通过常驻WTO代表团致函美方,就涉及限制进口我国禽肉产品的美国2009年综合拨款法案727条款提起了WTO争端解决项下的磋商请求。
  此外,政府还应致力于改善出口型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建立中小贷款公司,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出口退税率,稳定人民币汇率、加工贸易政策和海外在华投资政策等。基层政府部门应着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减免对企业的收费,为来料加工贸易保证金提供反担保,改进政府服务,增强企业信心并改善民生,防范社会问题。整个中国的对外贸易应借势实现转型升级,化危为机。
  
  (三)开放市场深化改革,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佐利克称,在全球经济出现放缓,且陷入僵局的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不可能在几年内达成一致的情形下,贸易保护主义情绪正在不断升温。今年前半年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将是一段极其艰难的时期;如果金融市场的信贷流量得不到恢复,那么则有可能会出现多重收缩。他指出,刺激中国经济增长将帮助提振全球经济增长。
  多年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将继续保持市场开放,并不断深化经济改革。我国应调整对外贸易过于集中的模式,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基础上,把市场多元化提到战略高度,作为宏观指导和调控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的问题,应在稳定出口的同时,加大拉动内需和开放国内市场的力度,积极扩大投资,鼓励进口,解决收入分配悬殊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我国还要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程度,取消部分产品的自动进口许可证管理;鼓励国外企业来华参展,通过减免摊位费的方式鼓励其参加广交会等展会,提高其产品在华认知度;落实对最不发达国家的零关税待遇措施,将给予最不发达国家95%的产品零关税待遇。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受国际经济的影响很大,不可测因素很多,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波及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战斗中,我国要始终把提高经济实力放在首位,只有经济实力增强,我国的政治、外交、军事力量才能增强,抗风险的能力才能提高,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为全球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贡献。

5. 如果贸易能够给某个国家带来好处,那么它也一定给该国的每一个

“如果某种贸易能给某人带来好处,那么,它就不会也给另一个人带来好处。

答:错。贸易所达到的是双赢或多赢局面。在贸易中,人们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社会总产量增加,每个人的状况会变得更好。

如果贸易能够给某个国家带来好处,那么它也一定给该国的每一个

6. 为什么会出现贸易保护主义

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
  贸易保护主义
[编辑本段]监控
  贸易保护主义,在对外贸易中实行限制进口以保护本国商品在国内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竞争,并向本国商品提供各种优惠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的主张和政策。在限制进口方面,主要是采取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措施。前者主要是通过征收高额进口关税阻止外国商品的大量进口;后者则包括采取进口许可证制、进口配额制等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来限制外国商品自由进口。这些措施也是经济不发达国家保护民族工业、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手段。对发达国家来说则是调整国际收支、纠正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较晚发展的资本主义国家,常常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 发达国家则多提倡自由贸易,贸易保护主义只是用来作对付危机的临时措施。到了垄断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已不仅仅是抵制外国商品进口的手段,更成为对外扩张、争夺世界市场的手段。贸易保护主义,无论新旧,其中心思想是一样的: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会引起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不同的反应。但新旧相比,新贸易保护主义更胜一筹,具有强制性强,对贸易各方影响大而直接,受约束范围广和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简单说来,新贸易保护主义主要的壁垒形式包括:
  1. 绿色壁垒。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像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有毒废物排放、物种灭绝、资源枯竭等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引起了世人的高度关注。工业发达国家以生态环保为借口,凭借其经济和技术的垄断地位,制定了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措施和高于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环境质量标准,以此作为市场准入的条件,对本国市场和工业形成保护,构筑了一道绿色屏障,主要形式有
  绿色标志。又称绿标制度或环境标志制度,是指国际间有资质的认证机构依据有关所谓绿色标准对商品进行认证并颁发标志和证书的一项制度。绿标图案多为天鹅、常绿树、蒲公英等,富有绿色寓意。凡没有取得绿标的进口商品将受到数量和价格上的限制,而加贴了绿标的则被认为是一种环境质量信得过的绿色产品。这当中所涉及的认证标准是对包括资源利用、生产工艺及处理技术和产品循环利用、使用后处理等全过程的环境行为进行监管。涉及的产品大多为节能低耗品、清洁工艺品和低毒品等。绿标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价值观念的转变和防治污染能力的增强。但由于各国环境标准存在差异,发达国家更是凭借其经济和技术优势制定了较高的环境标准,使得发展中国家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客观上为发达国家的市场设置了贸易壁垒,从而有违公平贸易的基本准则。
  绿色包装。各种与环保要求不符的包装能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许多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对本国商品和进口商品的包装卫生和安全提出强制性的要求。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通过改进设计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以节约资源;重复使用包装材料;使用再生材料制作包装;使用生物降解包装,使废弃包装在自然环境中快速腐烂。为此,一些发达国家通过产业重组和资源的重新配置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满足了包装在环境保护上的要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因技术水平、价值观念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滞后,而使得绿色包装成为其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绿色屏障。
  环境成本。新贸易保护主义者认为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且应以国际环境标准为基准进行计算。如果忽视环境质量或降低环境标准,其出口产品实际上就具有了不公平的比较优势或环境补贴,形成了对高环境标准生产产品的不公平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贸易中未计算绿色成本,是在进行环境倾销,因而应通过反倾销、反补贴措施来均衡不同环境标准下的成本差异。可以看出,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经过精心设计和构筑的绿色壁垒。
  2.技术壁垒。科学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使各国产品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日益科学与成熟,并推动经济向前发展。但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依其经济和技术优势而制定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认证标准、评审程序和认证、认可制度等名目繁多、复杂多变,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目的性和苛刻性,对有关国家的产品和服务构成了技术障碍,使其难有作为。
  市场准入。市场准入主要体现在制定严格的、甚至苛刻的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涉及产品的适用、健康、安全或卫生等方面。比如,自1994年以来,德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继采用的印染制品含偶氮染料禁止令就对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纺织品、服装等轻工品的出口影响甚重,损失惨重。目前我国虽已攻克了此技术难关,但却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还有,已被有关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广泛接受和认可的HACCP则明确规定,食品包装需标明食品的营养成分,从而增加了食品制造商的成本,对缺乏技术分析手段的食品实际上构成了禁止进口令,进而影响相关产品的贸易和生产。至于《蒙特利尔议定书》中有关保护臭氧层的国际公约则对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产生严重的影响。此外,有的国家还规定了许多涉及安全、健康项目的审查,使进口品因季节需求的变化或失去商机,或无法进口。凡此种种,均对有关国家的出口贸易构成了严重的技术阻碍。
  认证、认可制度。认证、认可是一种依据技术规范、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对有关产品进行认证或认可的制度。与贸易政策不同,它需要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社会基础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人文思想、法律制度等。认证、认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机会的均等性,具有从更高的战略(非局部的)角度去审视经济的发展,故在推动社会进步、增强社会环保意识、规范市场行为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此项政策所能带来的种种益处只能被那些处于同一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所享受。未经认证、认可的产品和服务则被排斥在市场之外,形成事实上的市场壁垒,因而保护主义色彩更浓,保护程度也更深,对经济的影响也更具决定性,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更难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
  3.贸易管理及其他。贸易管理是在新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是基于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适用于发达国家对其战略性产业发展的保护,通过政府对贸易活动的干预,达到改变市场结构或环境,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政策主张上大多涉及自愿限制出口、补贴、国家贸易垄断等。特别是反倾销措施,具有很强的壁垒效应,是新贸易保护主义者极力主张的政策手段之一。此外,劳工标准、区域性协议、关税升级保护、灰色区域、限制性援助或边境税调整等措施也都有很浓烈的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新贸易保护主义尽管其历史不长,但因其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有效性和技术法规的合理性而为各国政府所青睐。我国虽已初步建立起有自我特色的壁垒体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差异性尚有待于完善和提高,政策的艺术性有待加强,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编辑本段]特点
  贸易保护主义有以下特点:①主要保护手段由关税转到非关税措施 。一系列的国际贸易与关税谈判中形成的决议,大大降低了关税总水平,于是各国转而采取非关税措施来推行保护主义政策。这些措施灵活、隐蔽、限制性强,世界贸易总额一半以上受到各种非关税限制。②保护政策对产品的针对性越来越强,如对工业品限制减少和降低,但对农产品的保护却极少松动,对工业品中不同商品的限制也有很大差别。③实行保护政策所针对的国家和地区的区分加强了。一般地说一国总是针对自己直接、强劲的竞争对手加强保护主义政策,而对其他国家则适当放松。世界多数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国情和竞争对手的状况,分别采用自由贸易和保护主义政策,以期保护本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其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保护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内市场以促进国内生产力的发展。这与早期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目的很不相同。重商主义限制进口,鼓励出口,其目的是为了积累金银财富;主张的保护贸易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造财富的生产力。表现方式主要有:出口补贴,进口关税和进口配额。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并对本国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以鼓励出口。
  保护的重点。重点保护的对象是那些对国家独立自主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工业。李斯特认为,在一个国家的各类产业中,工业最为重要,工业生产力提高了,会把农业的生产水平带动上去。因此他认为,农业不需要保护,不必限制农产品进口,否则不能从外国取得廉价的粮食和原料,这将不利于本国工业的发展。在工业中,也不是所有的部门都需要保护。需要保护的是那些幼稚而有发展前途的工业,是那些建立时需要大量投资并且所生产的是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的工业。
  保护的期限。对国内工业的保护决不应是无限期的,否则,将会出现保护落后和保护低效率的结局。有些被保护了一定时期的工业部门,当其产品价格已低于国外同类产品的价格时,可以降低保护程度或完全撤除保护,让其进入国际市场自由竞争。有些被保护的工业部门,在过了一定的保护期后仍没有明显进步,离开政府给予的协助和扶植仍难以独立发展,这表明它们不适宜成为被保护的对象,政府应该撤除对它们的保护,任其自生自灭。对工业部门的保护期限最长不应超过30年,否则,将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

7.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有利的地方

从网上搜的。在当前世界贸易自由化的总体趋势下,贸易保护主义也在以新的形式发展着。传统的贸易保护,一般表现为关税壁垒、政府对进口贸易及外汇的管制。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贸易保护主义则基本上采取以配额、补贴、许可证等新型的非关税制度为主要手段的贸易保护政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贸易自由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国际多边贸易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WTO已经作为正式法人取代了GATT。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现状
  (一)新贸易保护采取的措施更加隐蔽
  WTO成立以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配额、补贴、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贸易保护措施受到WTO规则的限制,越来越无法发挥作用。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为了减少贸易摩擦、获得最大利益,不得不从WTO规则中寻求可利用的措施。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侧重点转向农业领域
  在WTO的条款规定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对工业产品的关税逐年走低。目前,发达国家的工业产品的平均关税水平在3%左右。然而,这些国家在农业领域的关税却恰恰相反,最典型的表现是对农业进行补贴和支持。例如:美国农业关税为11.9%、给农民的棉花补贴超过30 亿美元,欧盟农业关税为21.1%、每年给生产者的直接预算补贴高达1000 亿美元,日本农业关税为33.4%、对大米的补贴高达生产成本的700%。
  (三)利用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集团实施新贸易保护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了减少贸易摩擦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宜再以国家为基础实行贸易保护,而转变为以区域性经济一体化集团为基础实行贸易保护,既增强了区域内部经济实力也扩大了贸易保护的范围。成员国在集团内实行统一的规则进行自由贸易,而对非集团成员国建立贸易壁垒,阻止非成员国进入本区域的市场。
  (四)劳工标准成为近年来新贸易保护问题的焦点
  近十年间,美国等西方世界经济发达国家总是不遗余力地想把劳工标准纳入多边贸易体制。如果一国认为贸易伙伴提供的产品是由劳改犯、童工参与制造,或者是在没有安全和健康保障的条件下生产的,并且这些国家有证据证明上述事实存在,就会将贸易伙伴的产品拒之门外。目前来讲西方国家认为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还未享有国际劳工公约所包括的结社自由、集体谈判、罢工等劳工的基本权益。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2005年我国成为按美元计价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已经步入世界生产大国的行列,占据了全球经济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以及外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使得我国对外贸易纠纷问题日趋严峻。
     1.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我国商品拓展国际市场,削弱了传统商品的竞争优势。我国传统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受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商品的科技含量、质量较低并且难以迅速使之得到提高。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及生产者的利益等目的考虑,往往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以技术性标准限制我国“价廉”商品的进入,这对我国的商品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
  2.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我国服务贸易及投资业务向世界范围扩展,打击了我国企业参与世界贸易活动的积极性。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纠纷不仅发生在传统的商品贸易领域,而且还有向服务贸易及投资业务蔓延的趋势。以2005年我国中海油集团竞标收购美国尤尼科受阻一事为例,美国曲解及滥用WTO的国家安全条款,以不利于国家安全为由阻碍中海油集团的竞标。我国以并购的方式向海外投资遇到了极大阻力。同时欧盟和美国还批评我国在服务业领域,特别是金融和零售业对外开放程度远远不够,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劳工标准、卫生环境、人权等方面加大施压力度。转(二)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实行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这客观上刺激了我国企业为了跨过这些贸易保护措施不得不加大技术投资力度、提高技术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的各项认证。这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企业整体的素质水平。
  三、我国面对新贸易保护主义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一)我国应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诉讼程序解决贸易纠纷
  可以使争议的双方和平、理性、可预见地解决争议体现了在争端解决中的不损害公正、不歧视的特点,可避免和防止贸易限制的扭曲,有利于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可见,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能够确保经济弱国对经济强国的不公平贸易行为提出挑战。我国加入WTO五年来只有一起将贸易争端诉至WTO的案例。而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自2001年向WTO提起16起诉讼。我国应该积极利用这一机制,以谋取最大利益。
  (二)我国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支持企业应对国外贸易壁垒
  一方面政府可以利用自身信息优势帮助国内企业收集各国关于质量、技术、环保标准的信息,建立相关的资料库并及时更新。另一方面我国应积极鼓励企业联合起来应对(下接第31页)(上接第20页)国外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我国应借鉴国外经验,采取“谁应诉、谁受益”原则,在企业与政府携手应对的基础上, 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同时政府可以按我国成功的建立行业协会的经验,建立不同产品的行业协会,以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
  (三)研究运用WTO规则, 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相关保障制度,实行有理有度的保护,避免国内的产业受到严重损害
  目前WTO并不要求其成员国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不要求成员国取消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而是要求成员国依照各自国内的商品竞争力和发展状况,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合理的保护措施。WTO第18条规定,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发展新的工业或为了保护刚刚建立、尚不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即幼稚产业可实行进口限制。因此,我国应积极利用此类规则,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相关保障制度以保护相关产业,使其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从而在国际竞争力上具有比较优势。
  (四)我国应同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在WTO中共同争取达成相对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条款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1995年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3%,到2004年已达到前所未有的43%。在WTO现有的成员中,有2/3是来自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同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起来,积极参与WTO条款的制定。同时我国从总体经济增长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均存在较大差距,仍属发展中地区,应该享有发展中国家待遇,因此我国应充分利用WTO中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优惠待遇及相关优惠条款,发展我国对外贸易

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有利的地方

8. 为什么小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而大国进行贸易保护?

小国实行自由贸易,可以摆脱本国狭窄的市场的限制,可以形成规模经济。
大国有条件形成自给自足。而自给自足中的薄弱环节如果自由贸易,容易被冲击垮掉,是这种一定程度上的自给自足的威胁。而经济上的独立性又关系到国防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