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药频遭降价死是什么原因?

2024-05-18 16:36

1. 救命药频遭降价死是什么原因?

近日,有多家媒体曝出,被称为乳腺癌“救命药”的赫赛汀自去年纳入医保之后,在全国多地出现缺货状态。其实药品短缺已不是偶发现象,短缺药品中不乏廉价常用药,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救命药”。

廉价“救命药”轮番消失
过去几年,“药荒”轮番上演:2011年,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出现全国性紧缺;2012年,治疗心脏衰竭的抢救用药“西地兰注射液”短缺;2013年,治疗甲亢的“他巴唑”断货;2015年,心外科用药“地高辛片”、“放线菌素D”全国断供…
这些首选救命药多是已纳入医保的低价药,此类药品的短缺,使患者们不得不选择昂贵的替代药品。严重的供不应求,还滋生了短缺药品的“黑市”。
在医药市场上多次断供的“放线菌素D”是一种比较“小众”的肿瘤化疗药物,治疗儿童的肾母细胞瘤、妇科的滋养细胞肿瘤等疗效确切。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放线菌素D”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该药的价格在化疗药物中算是便宜的,属医保报销药品,0.2mg/支的“放线菌素D”,价格为10多元,一个疗程仅需10余支。可以说,该药是名副其实的廉价“救命药”。而在药品断供的情况下,国外替代药一支近6000元。
除了价格高昂的进口替代药之外,药店供给无法满足患者购药刚需的现状也给了一些人可趁之机。一药难求的情况下,黄牛做起了倒卖生意。
此前有媒体报道,一盒治疗罕见的婴儿痉挛症的注射用促皮质素(ACTH)正常零售价只要7.8元,但在很多家医院却难觅踪影。而“黑市”上的售价竟超过了4000元。但即使是这样的“天价”,由于药品本身的稀缺性,也仍然不容易买到。上文中提到的心脏手术用药“鱼精蛋白”,正常价格10元一支,在一药难求的情况下,已经被黄牛贩子炒到了上万元一支。

降价药品缺乏利润空间,遭药店拒卖
廉价药逐渐消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利润空间,并且随之形成了原料供应商、药品生产企业与销售终端的博弈。
很多药店都拒卖药效更好的廉价药,这些药品在采购过程中,常被厂家告知原料缺乏、厂家暂时不生产等,进而向购买者推荐利润更丰厚的替代药。
据报道,作为一种助消化的常见药,售价为0.9元的“干酵母片”已经很难在药店里买到了。店员推荐的多为诸如“健胃消食片”、“乳酸菌素片”等售价在15元以上的药品。店员推荐最多的“乳酸菌素片”,批发价仅为5元,售价为28元。
对此, 药房店员说:“现在哪个药店还卖9毛钱一包的药,都不挣钱。”医药超市的店员则称:“这么便宜的药,厂家已经不生产了吧?反正我们进不到货。”
有媒体记者按照“天桥牌干酵母片”包装袋上所注明的企业电话号码,联系了生产厂家“广东五洲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们没有停产,也没有减产,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正常生产。”而为何出售该药的零售店减少,厂家回答:“可能是这个药比较便宜,药店觉得不挣钱吧。”

一降价就消失?其实是换个包装,重新报价
有些看似消失了的药品,其实只是“换了个身份”重新出现而已。有媒体报道,我国曾上演过每年批1万多种“新药”,同一成分“死而复生”、“此死彼生”的闹剧。
力诺药业市场营销经理张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很多“降价死”其实是假死,是换包装、换“马甲”。老百姓大药房连锁(山东)有限公司采购部部长唐小辉介绍,当时“死掉”的主要是那些实际成分不变,换包装、改剂型、变规格、造新名后重新报价的品种,在当时情况下,只要有变化,就可以换名,就可以提价。
很多企业纷纷在创“新药”上做文章:把原来的每瓶100片的大包装,换成每板10片的铝塑装;原来的粉剂改成片剂、针剂、胶囊、缓释片;每片含有效成分150毫克的变为50毫克、1克……药的主要成分及疗效差别不大,可价格一下就翻了十几倍,使原来相对利薄的品种,被动出局。
不过,如今这种换马甲的“假死”现象正在减少,制度的日益完善和操作的日益规范,现在药品申请换规格的费用已经与申请新产品相差无几。药号批文成本的提高使换“马甲”越来越难。
进口抗癌药品降价,短期内供不应求
国产药大幅降价降低了利润空间,也会降低药企的生产医院和药房的销售医院,进而导致一些廉价药品的消失,出现“救命药”一药难求的窘境。而在进口药集中议价以及零关税等因素的影响下,赫赛汀在降价潮中的断供现象是否是进口药“降价死”的苗头?
两年前,抗癌药赫赛汀的国内市场价格约为每单位24500元,一个疗程约四五十万元。但经过2017年的价格集中谈判后,其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后的支付标准降至每单位7600元,降幅约为70%。由于使用的患者人数剧增,造成全国范围内供不应求的缺货状态。
作为第一批通过以量换价压低价格并进入医保目录的36种高价进口药之一,对于赫赛汀可能出现的“降价死”现象,自然不能掉以轻心。在价格谈判中,要求跨国药企对国内市场的需求量波动有所预见和准备,优化药品生产与供应链条,保证相对稳定的供应量,或许能有效预防进口药降价死现象的发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救命药频遭降价死是什么原因?

2. 抗癌药困境如何破解?

抗癌药,不只是降价这一件事。

广东省人民医院药师遵照医嘱核对抗癌药物(7月19日摄)。 
全球每年癌症新发病例超1400万,中国2014年当年新发癌症患者已有380万例。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迫切希望用上新药好药,但一粒昂贵抗癌药却几成“不可承受之痛”。
抗癌药零关税、医保谈判、加快新药审批……为了让百姓顺利用上抗癌药物,国家有关部门打出“天价药”降价组合拳。随着政策红利逐一释放,患者能否如愿用上有效的抗癌药?而要从源头上解决抗癌药“入市”“天价”“断供”等诸多问题,我国的医药改革又该迈出怎样的步伐?

7月19日下午,患者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房取药。 
  降价、进医保:政策“先手棋”含金量十足
一段时间以来,抗癌药短缺、价格昂贵等问题备受关注。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可及、药价下降、新药上市的热切期盼一直未减。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国家为一粒药的民生之疾注入“强心针”——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
帮助“等药救命”的患者突破“一粒药的困境”,既要有“先手棋”,又应有系列政策加固“民生底板”。
国家对“天价药”早有举措——2017年7月,包括15种肿瘤靶向药物在内的一批进口药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并将大幅降价。
各地也已根据自身实际,将一些价格相对昂贵但临床价值突出的药物纳入医保范围。以成都为例,2016年该市已将特罗凯、凯美纳、易瑞沙、赛可瑞、爱必妥等治疗各类癌症、贫血症以及其他罕见症的多种高价治癌药、恶性肿瘤放化疗药物纳入医保。
在此之后,国家对“天价药”持续发力,从4月、6月国务院两次召开常务会议的决定,到有关部门的系列政策,政策红利正在惠及更多百姓:九价HPV疫苗获批上市仅用了8天时间,新一轮抗癌药医保谈判正在开展。
“以前用靶向药赫赛汀都是自费,光药费1个月就3万多元。现在药价降了,而且进医保了,负担大大减轻了。”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病床上的乳腺癌患者周女士说。
在多地采访了解到,一些抗癌药物价格下降明显。在湖南,以治疗乳腺癌的药物为例,赫赛汀从去年9月份开始由每支17600元降为7600元,一支氟维司群从11500元降至4800元。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医生李菁说,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通过与药企谈判,已有多种抗癌药进入医保目录。同时凯美纳、阿帕替尼等国产创新药的涌现,让患者看到新的希望。“今年政府又宣布取消抗癌药关税,希望落地以后价格还会有明显下降。”
患者分享政策红利的背后,是一份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成绩单——近10年来在美国、欧盟、日本上市的415个新药中,已有277个在中国上市和正在进入申报或临床试验阶段。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表示,对于临床急需、抗艾滋病、抗肿瘤等境外上市相关药品,将纳入优先审批通道,加快审批,预计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缩短1-2年时间。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医保办工作人员展示抗癌相关药品医保报销目录(7月6日摄)。 
 打通“中梗阻” 综合发力求解终端药价“慢半拍”难题
随着5月1日抗癌药物零关税新规落地,患者获得感如何?在此过程中,还有哪些“中梗阻”待破?
调查发现,零关税新规的市场反应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比如在辽宁省一所三甲医院肿瘤内科,自5月1日至现在,贝伐珠单抗等临床使用的主要进口抗癌药价格未下降。
 药价下降的“反射弧”为什么长?
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颜建周分析,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在今年5月1日前,国内市场中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癌药品,这部分药品并没有受到降税政策的影响,价格会与之前保持一致。而且,这部分药品库存销售完毕仍需一定周期。
有关部门已经注意到“反射弧过长”的问题。6月2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国家医疗保障局有关负责人说,对于医保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
专家同时指出,将市场产品都纳入医保并不现实。国家医保局副局长陈金甫曾指出,纳入医保目录有严格的程序,并且由于基金承受能力等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市场上的产品都纳入药品目录。
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如何实现降价?有关部门将开展准入谈判,由医保经办机构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承受能力。
  解决“药少”“药贵”的终极“药方”:提升原研药“创新力”
对于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住院的乳腺癌三期患者刘女士来说,赫赛汀的价格降了很多,但是供应的问题却又成了悬心的“新愁”。“我是从别的医院转院来的,在这里用上了赫赛汀,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这里也会断供。”
刘女士的担忧并不是个例。在赫赛汀大幅降价的同时,全国范围内的用药需求也在短期内出现激增,导致多地出现供应紧张状况。
 面对“药少”“药贵”的群众呼声,解决患者“用药难”的根源在哪里?
“提高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能力,是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减轻对进口抗癌药品依赖的根本之策。”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说。
展开一张原研药制药企业的世界地图,跨国制药企业的总部集中在我们熟悉的欧美国家;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背后,往往伴随着不菲的药价。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2014年新发的恶性肿瘤大约为380.4万人,死亡229.6万人。
“面对如此庞大的患者人群,仅依赖于进口抗癌药肯定不行,一定要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药企,才能满足老百姓的用药需求。”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说。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全球抗癌药物研发已经驶入快车道,欧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研发的抗癌新药不断上市。据中国医药工业信息中心统计数据,目前我国4000多家制药企业中,90%以上是仿制药生产企业。
“医药产业要发展,靠的是创新的原生动力。”石远凯说。
“十三五”之后,一系列鼓励药品研发创新的政策相继落地,中国创新药研发已迈出坚定步伐,国产抗癌新药的研发热情越来越高。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和石远凯等参与研发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物埃克替尼等国产创新药,让患者心里有了着落,也让政府与外国药企进行同类药品价格谈判时“更有底气”。

7月13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青松(左四)与同事们在实验室工作。
如何让进口抗癌药定价告别虚高?有没有可能让癌症变成一种类似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可控慢性病?
一系列问题,同样摆在美国哈佛大学归国博士后、中科院研究员刘青松面前。
今年6月,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刘青松团队自主研发的化学药品1类创新靶向药物HYML-122,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批准。如果试验顺利,大约5年后这种药可以进入临床。如果该药上市,将会帮助更多患者对抗急性髓系白血病这一恶性疾病,解决其在国内“无药可医”的境地。
刘青松说,他们的努力方向,是把癌症变成一种类似于高血压或糖尿病的可控慢性病,“让患者即使不幸得了癌症,也能有生活质量地带癌生存”。
人类和肿瘤之间的较量会一直持续,中国医药创新仍然任重道远,需要更多创新团队共同战斗。
“我们凭什么去和疾病较量?凭的是对科研事业的热爱与执着,凭的是医者仁心的使命和担当。”石远凯说。
来源: 新华网

3. 抗癌药"赫赛汀"为什么内地和香港售价贵一万元!乳腺癌患者得了这种病本来已经精神就要崩溃了!

赫赛汀有买六赠八项目,比香港便宜。

抗癌药"赫赛汀"为什么内地和香港售价贵一万元!乳腺癌患者得了这种病本来已经精神就要崩溃了!

4. 为什么抗癌药非常贵?


5. 降税后抗癌药为何并未降价?

抗癌药关税降为零、减按3%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罕见病用药简化上市要求……从国家医疗保障局了解到,随着抗癌药新规逐步落地,各有关部门正积极落实抗癌药降税的后续措施,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
零关税新规的市场反应却出现“滞后效应”。据了解,自5月1日至现在,贝伐珠单抗等临床使用的主要进口抗癌药价格未下降。近期需求激增的乳腺癌用药赫赛汀在抗癌药零关税新政策落地后也尚未降价。

为何零关税新规的“反射弧”还没有传导到终端?专家,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在今年5月1日前,国内市场中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癌药品,这部分药品并没有受到降税政策的影响,价格会与之前保持一致。而且,这部分药品库存销售完毕仍需一定周期,因此,在短期内价格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

降税后抗癌药为何并未降价?

6. 赫赛汀(乳癌抗癌药)在日本普通药店能够购买到吗?有身处日本的同胞可以告知吗?

日本的中外制药,乃瑞士罗氏大药厂集团的成员。你在国内买到的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也是罗氏制造的。所以两者除了包装,本质根本没有区别。
这都是处方药,就算你到日本也也没可能在药房随便买到。就算给你买到了,也不宜自己乱用。因为根据日本癌治疗学会数据显示,适当使用抗癌药的癌症病人,9年内的生存率为15%。不适当使用者,9年内的存活率仅为5%。你没有医生专业指示的话,胡乱用药,会适得其反。
再者,日本早于1922年就制定了《健康保险法》。我们?还在打仗呢。
最重要的是,如楼上阿诚所说,你买到了,也不能带上飞机。偷运药物,是犯罪。

7. 中国抗癌药零关税有什么意义?

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此外,通过医保谈判、加快药物创新等后续措施,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急需抗癌药的价格“明显降低”,全方位保障人民健康。
一系列新举措将怎样化解抗癌药等临床急需用药的民生“痛点”?记者为您梳理抗癌药零关税传递的三大信号。

税收“瘦身”、医保谈判
让老百姓用得上好药
记者从国家癌症中心了解到,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均不断攀升。而初步统计显示,我国已上市抗癌药品138种,2017年总费用约为1300亿元,不少专利、独家的“天价”抗癌药让患者及其家庭“望药兴叹”。
5月1日起,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
零关税究竟能省多少钱?记者在山东省肿瘤医院肿瘤综合门诊了解到,一种治疗肺癌的第三代口服靶向药物,目前市场上售价高达每盒51000元。如果零关税落地加上纳入医保,每个月能为患者省上万元药费。
“各种措施综合考虑,此次出台的政策将使进口抗癌药降价至少20%。”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表示。
不过,多位专家透露,从临床使用上看,降价效果传导到患者“账单”还需要一定时间。医疗机构应优化采购流程,有关部门应加大药品价格监督,确保癌症患者早日用上价廉质优的“救命药”。

全链条长效机制
让抗癌药价降下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药政司负责人于竞进表示,远近结合、配套施策,就是为形成协同机制、放大惠民效果,让患者切实“减负”。
近年来,迭代频出的靶向抗癌新药成为护卫人类健康的“利器”,而其背后需要大量研发成本。专家指出,抗癌新药研发成功率平均不到2%,而平均成本超过7亿美元。为收回前期投入,抗癌药定价高也是出于市场经济规律考虑。
而另一方面,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等不起”。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筹资标准人均不到700元,保障能力有限。大病保险报销后,部分患者自负费用负担仍然很重。
2016年以来,有关部门组织开展了国家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和国家医保目录谈判,39个谈判品种平均降价50%以上,其中包括17个抗癌药品。例如,治疗乳腺癌的曲妥珠单抗(赫赛汀)从每瓶(440毫克)两万多元降至7600元。
联动改革让患者
用得上、用得起好药
破解抗癌药价高企、让好药惠及百姓,亟须加快药物研发、优化审批等联动改革。
目前,医保目录已包括大部分常用抗癌药,而对于一些新上市的高价抗癌靶向药物,社会普遍期待进一步扩大支付范围、提高用药水平。
“下一步可探索科学准入、持续评价的动态调整与退出机制。”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颜建周认为,应兼顾鼓励创新和医保基金的有效应用和平稳运行,同时注重发挥补充保险、商业保险、慈善救助的作用。

“药品上市手续‘繁’、时间‘拖’将进一步解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化注册相关负责人李金菊表示,今后将把临床试验资格认定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同时,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缓解抗癌药国内上市比国外“慢半拍”现象。

中国抗癌药零关税有什么意义?

8. 进口抗癌药--拉帕替尼

拉帕替尼(lapatinib)是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靶向药物,是用于联合卡培他滨治疗ErbB-2(即HER-2基因)过度表达的,既往接受过包括蒽环类、紫杉醇、曲妥珠单抗(赫赛汀)治疗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拉帕替尼用于其他类型癌症(如胃癌)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

你所说的“专杀癌细胞、不伤好细胞”正是靶向药物的优点所在。所谓靶向药物,就是针对肿瘤细胞的基因开发的一种新型药物,由于能够高度特异性地识别肿瘤细胞,因此也能够高度特异性地杀灭肿瘤细胞,同时不对正常细胞产生伤害。同样用于乳腺癌治疗的靶向药物还有罗氏(Roche)生产的赫赛汀(Herceptin),也是用于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用于和紫杉醇或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从用途上可以看到,赫赛汀和拉帕替尼的用途类似,但时间上赫赛汀在前,拉帕替尼在后。

事实上这两种药物也可用于其他类型的癌症,只是仍处在临床试验过程中。使用奏效的报道在网络上可以找到。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和很多其他靶向药物类似,拉帕替尼和赫塞汀都对患者的基因表达状态有特定的要求。在用药之前,应当对患者的HER-2基因进行检测,只有当其过量表达时才可以使用这两种药物治疗。在美国,美国药监局现在已经明确要求在选择使用这两种靶向药物之前必须先进行HER-2基因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用药,这有些像我们打青霉素之前必须做皮试一样,是合理、有效用药的保障。在我国,最近一两年,多种靶向药物都已经进入临床应用了,但相关的检测还没有普及,很多医生都还是靠经验来判断是否用药,更有甚者,有些医生为了多收费,不做判断就让病人服用靶向药物,这样不仅浪费金钱(靶向药物的价格比一般化疗药贵),还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因此强烈建议在选用这两种前一定要做相关基因的检测,以确定是否适合用药。在北京有不少单位可以做,例如307医院、301医院等,以及一些有相关资质的公司,都能进行定性检测,但中国抗癌协会推荐的是定量的检测,在北京只有雅康博公司能做。定量的检测比定性的要精确得多,但是也要贵不少。

这两种药物都可以在国内的一些药房购买到了,相信不难找到。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