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最大的对手如何走向衰落?

2024-05-21 04:13

1. 美团最大的对手如何走向衰落?


美团最大的对手如何走向衰落?

2. 美团最大的对手如何走向衰落?


3. 美团最大的对手,如何走向衰落?


美团最大的对手,如何走向衰落?

4. 美团市值破万亿商业思维是什么?


5. 美团的进化逻辑是什么?

上周美团点评关闭了两个业务:一个是松鼠便利店一个是共享充电宝。看名字就知道,这两个项目与今年创投圈最大的两个风口有关。赶风口不需要勇气,风口之上断离舍才需要。
过去一年,关于美团点评业务多元化的讨论乃至争议一直呈上升趋势:一家公司在没有上市、虽然多业务盈利但主营业务依然有竞争者的情况下,四处出击,不断拓展边界,看上去敌人越来越多。是世道变了,还是美团点评变了?
以至于媒体对美团点评推出新业务不那么感冒了,反倒是对其关闭原有业务兴趣极大,各种解读也很多,典型的「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
事实上,美团点评过去几年在布局新业务的同时,也在陆续关闭不合适的业务。早餐外卖、排队机、WIFI以及最近停掉的便利店和充电宝,超过10个内部项目在试验一段时间之后被拿下。
一边扩张,一边试错,这是最近两年美团点评的逻辑,也是整个中国互联网江湖的逻辑。但外界只看到了美团点评的扩张,而很少关注到扩张其实是试错的结果。试错是主动出击,扩张是结果导向,一个是里,一个是表。
王兴说互联网竞争是足球赛,不是拳击赛。内部试错更像是百米赛跑的选拔赛,在最短的时间内,谁跑得快谁出线。2011年采访一位腾讯刚刚投资的创业者,问他如何看待腾讯自己做的项目与投资的项目之间的竞争关系,他说其实腾讯内部项目之间的竞争要比外部竞争还惨烈。那时微信才跑出来,还要面对另外两只兄弟团队的内部竞争。
只有像企鹅这样的帝国型公司,才有能力在同一条赛道上进行兼容性试错。作为早早估值过百亿美金的美团点评,其试错的边界也仅仅是赛道,而不是同时布局同一条赛道上的N个车手。如果以2012年推出美团电影票(后改名猫眼电影)开始算,过去五年美团点评已进军的赛道包括:电影票、外卖、酒店、民宿、网约车……还有本周传出的共享汽车。?
打开美团和大众点评APP,其实远不止于此。如果把美团和大众点评看成一个应用商店,里面与O2O相关的APP几乎都囊括了。传统的商业理论认为,在主营业务不盈利的前提下,盲目扩张试错有可能酿成大错。但这个理论显然不适用于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竞争的本质是垄断、是市场份额,当在某一个领域处于领先优势时,扩张几乎是必然。
过去几年美团点评多元化试错的逻辑,其实就是:让核心业务成为第一,然后进行「势能释放」。2013年,千团大战进入战场清理期,拉手的IPO计划彻底告吹,糯米卖身给百度,美团市场份额超过53%。这一年,美团电影改名为猫眼电影、美团外卖正式上线。也就是说,在团购成为行业第一的同一年,美团试水了另外两个日后在各自领域又是第一的业务。
今年4月份,美团点评在原有酒店住宿业务的基础上推出了民宿产品「榛果」APP,而正是在这个月,美团点评酒店单日间夜数达到120万单,当月酒店订单达到1700多万单,两个数字都是行业第一。
最近两年,互联网公司多元化最疯狂的其实不是美团点评,而是乐视。乐视走到今天这个局面,问题就在于几乎没有「占领山头」的核心业务:视频是原始业务,但早就掉出第一梯队;手机来势汹汹,别说跟传统的华为、OPPO比,就是与小米比都一直有巨大差距;乐视电视一度在互联网电视这个新品类中占据第一,但无奈整个市场盘子本来就很小,也就撑不起大乐视的盘子;至于乐视金融、乐视体育乃至乐视汽车,都是需要被输血的业务,更与核心业务不沾边。
与其说美团点评是在做业务多元化,不如说是战略的进化。这种进化是靠不断地思考、试错推起来的,王慧文在谈到美团点评如何判断新业务探索时,提到五个原则:一、看这个业务是否符合我们的企业使命,「让大家吃得更好,活得更好」;二、新业务所处的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是否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三、新业务所处的行业,用户和商家是否对现状满意;四、新业务未来的市场规模;五、跟我们已有业务之间的关系。
这里面,我觉得第一条和第五条最重要。所谓符合企业使命,其实就是回答了美团点评的内涵是什么、边界是什么;与原有业务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回答了该做横向扩张还是纵向扩张的问题。在这两个维度之下,所有的试错都是值得的,及时地纠错也是必须的。

美团的进化逻辑是什么?

6. 美团用3年变身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美团背后有哪些生长逻辑?


7. 4块钱撬动400亿市值蒸发,挟商家以令旗手的美团还能走多远!

   
      铁路逼死了赶车的,电话逼死了送信的,火器干死了大刀长矛,这一切的改变都是来自于 科技 的进步。然而,美团却将偏偏将 科技 用在了“杀熟”上。
   美团市值一路飙升,一度超过万亿港币大关,让它坐稳了国内互联网公司第把交椅 。 反观,同样想在外卖平台分得一杯羹的饿了么,至今都难逃被它吊打的命运。美团创始人王兴,更是让马云无计可施!然而,屠龙少年终成恶龙的故事,也开始了在美团身上上演。
   一位经常在美团点外卖的客户,在购买东西的时候发现,“同一个地址,同样的时间,不同账号点外卖,别人点外卖都不要配送费,我的账号只要是美团配送商家都多一两块配送费,是所有商家……”简单点讲,大数据分析到你是常客,就把相应的费用提高。对此,美团方面也是迅速的做出了回应: 错误的使用了用户上一次的 历史 定位,产生偏差,造成了配送费预估不准确。 
      可日活数千万,以精准算法为基本的 科技 企业,却拿着“缓存位置偏差”来回应消费者。显然,这一次它很难蒙混过关将此事平息,舆论声讨美团仍在继续。有意思的是,当你在黑猫投诉中搜索“杀熟”,它毫无争议的位列榜首,看来美团的“恶”早已人尽皆知。
     
      而美团“杀熟”多赚的这4块钱,则在资本市场硬生生的撬动了它400亿市值的蒸发。如果不是东窗事发,被网友曝光捅了出来,以美团2020年第三季度日均3490万单来计算。这样的“杀熟”手法,它单日就能轻松斩获数千万元。再加上近年来,美团的跑马圈地,商业触角遍布日常生活各个领域,酒店、机票、电影票、优惠券…掌握如此多的app,大数据收割“熟客”所带来的利润,让人无法想象!
   这一次的事件看似是偶然,但对于美团的以往的做法来看却是必然。在美团“二选一”和要求商家参与平台活动已成为常态,入驻商家们大都是敢怒不敢言。收取高额佣金的同时,美团还规定,商家一旦同时入驻饿了么外卖平台,佣金费率上浮3%~7%。
      疫情初期,美团推出了一个良心方案,菜品由商家自行配送抽佣8%。可持续一周之后,立马将8%的抽佣改为20%,并由骑手配送。
   2月22日,处在“黑天鹅”冲击的背景下,四川南充火锅协会率先发难,一封公开信向 社会 各界举报突然提高佣金,压缩店铺生存空间。随后,重庆、河北等地的餐饮企业纷纷响应,发布公开信。其中云南22万余家,山东37家声势浩大。对于这样的局面,美团回应与海外同行相比,美团佣金较低,处在 健康 水平。
   武汉解封,餐饮行业信心满满地准备重建家园时,美团却逆流而上,将他们推向另一个“深渊”—外卖抽佣提高至25%。不堪重负的22家餐饮商户联合发布公开信,控诉美团在尚未恢复之际再添生存危机。
      美团给出回应,“涨的佣金给到了旗手”。听到这样的理由,大家也理解骑手的辛苦。可就在这件事快要平息的时候,却出现了大反转,骑手们纷纷表示,佣金根本没有增加,反倒是个别单出现了下滑。涨的钱进了谁的口袋,不说大家也知道。
   8月1号,有商家发了一个外卖单收入分成,顾客实付了近30块钱,店铺收到不足14块钱,美团平台收了16元。
   两杯奶茶28元,加上打包费,客服支付了29.8元,第一笔减去的是环保捐赠1分钱,这是无偿的,商家没权利不捐,全凭平台决断。
   活动支出5.2元,在美团只要参加活动,所有参加活动的都要交钱,这就是优惠。但是这个本该顾客的优惠,最终却被美团以发红包的形式散发出去,发没发也只有美团知道。
   这单还有技术服务费1.19元,大致就是使用美团这个应用,商家的固定支出,虽然在入驻的时候,也交了服务费,但是却不包含抽成的这些费用,每一单都有,美团每天产生上亿的订单,技术服务费真乃赚钱利器。
   最后是履约服务费,这一单收了7.8元,这一个费用有点莫名其妙,履约服务,好像是美团在平台上完成给商家接单收钱的这一系列过程,算是履约?
      随后,抖音上“外卖小哥三问王兴”迅速爆火:为什么把时间有50分钟降到40分钟,又降到30分钟,有的订单甚至20多分钟。那么问你商家出单的时间去哪了?
   为什么订单超时以后不问原因,就扣款申诉不予通过。
   为什么超时订单有投诉、有差评,封号一天,而且客户在线申请退款的这个订单,实际上有当时送单的旗手埋单,为什么?
     
      商家沦为打工,顾客没得实惠,商家也没得到利润,外卖小哥为了抢时间,不得不闯红灯来讨生活。商家、骑手、顾客之间矛盾频发,甚至不惜拔刀相向。
   从我做自媒体开始,在网上就鲜少看到关于美团的正面新闻,反倒是一次次对美团的举报冲上热搜。现实中也是如此,你经常会听到骑手和店家的各种抱怨,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因为骑手要靠着美团生活,商铺离开美团,找不到与美团同级别的平台。
   靠着商家、骑手和客户供养起来了的巨头企业。如今却成为了, 历史 上的一个著名典故—“挟商家以令骑手”。想想这事,就觉得可笑!

4块钱撬动400亿市值蒸发,挟商家以令旗手的美团还能走多远!

8. 美团的困境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