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名家刘红霞简介

2024-05-20 05:46

1. 评剧名家刘红霞简介

刘红霞,旦角演员,师承山西省戏曲学院教授詹俊芬、中国剧协副主席、梅花大获得者冯玉萍[1]毕业于晋中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现为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摘要】
评剧名家刘红霞简介【提问】
刘红霞,旦角演员,师承山西省戏曲学院教授詹俊芬、中国剧协副主席、梅花大获得者冯玉萍[1]毕业于晋中市文化艺术学校、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现为山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西省晋剧院青年演员。【回答】
所获荣誉
第三届《中国戏曲红梅大赛金奖》
第十四届《山西省戏剧“杏花表演奖” 》
第三届《太原市戏曲调演“表演一等奖”》
2016年《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全国青年戏曲演员擂台赛获年终总冠军》
2017北京参加《2017中国戏曲文化周园博园》
2017年参加山西十二省市春节戏曲春晚、第十三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文博会【回答】
代表剧目
《孝庄长歌》《喜荣归》《打金枝》《乌龙院》《富贵图》《卖水》【回答】

评剧名家刘红霞简介

2. 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生平

  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生平简介


  诞辰:1927年1月26日,农历丙寅年十二月廿三日

  逝世:1998年4月12日,农历戊寅年三月十六日

  评剧演员,是青衣、花旦。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天津市人。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2岁学评剧,14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作家。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60年代中期开始发表作品。


  童年时期随“姐姐”杨金香学习京剧,十三岁拜王仙舫、邓砚臣、张福堂等学习评剧,十四岁即开始担任主演。这一时期新凤霞主演了《乌龙院》、《女侠红蝴蝶》、《可怜的秋香》、《双婚配》、《三笑点秋香》等剧目,在天津、上海、济南、秦皇岛等地获评剧观众的好评。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注:新凤霞的丈夫是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吴祖光。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北京,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评剧《花为媒》的电影剧本就是他所编写。)


  吴祖光

3. 评剧演员新凤霞多大岁数

评剧演员新凤霞今年(2017年)诞辰90岁。

新凤霞:1927年1月26日出生,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1998年4月12日,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享年71岁。

评剧演员新凤霞多大岁数

4. 评剧表演艺术家刘晶霞是谁的徒弟

刘晶霞  是  新凤霞的弟子。
新凤霞(1927.1.26-1998.4.12,),评剧演员,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党员。

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人贩入津。
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

5.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鳯霞的生平

分类:  艺术 >> 戏曲戏剧 
   解析: 
  
 新凤霞 
 
  中文名称: 新凤霞 
 
  又 名: 杨淑敏 
 
  性 别: 女 
 
  
 
  生 卒 年: 1927~
 
  国 别: 中国
 
 生平简介
 
  评剧女演员,工青衣、花旦。原名杨淑敏。天津人。出身于贫民家庭。6岁从堂姐学京剧,13岁拜师改学评剧,一年后即在《点秋香》、《打狗劝夫》、《花为煤》、《杜十娘》等剧中担任主角。从此闯江湖,跑码头,肩负起全家的生活重担。1949年北平解放后,应聘至天桥万盛轩演出。50年代初期,她主演的《刘巧儿》风靡全国,从此声誉鹊起。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 *** 总政治部评剧团。1953年入中国评剧院。从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期,除演《刘巧儿》外,还演过《艺海深仇》、《志愿军的未婚妻》、《金沙江畔》、《祥林嫂》、《杨三姐告状》、《花为媒》、《牛郎织女》、《乾坤带》、《无双传》等脍炙人口的好戏。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分别于1956年和1964年摄制成影片,受到观众的欢迎。
 
  新凤霞幼年学过京剧,在咬字、演唱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后又认真学习评剧前辈刘翠霞、白玉霜、爱莲君等人的唱腔,同时刻苦学习大鼓、梆子、坠子、琴书等的演唱技巧,不断丰富自己的唱腔。她还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艺术上又得到很多当代名家的指点,从而充实了美学、声乐和表演等各方面的知识。在整理旧剧目、排演新剧目的过程中,她同音乐工作者和琴师们密切合作,创造了很多新的唱腔和板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她的演唱清新甜润,玲珑婉转,富有华彩,将传统评剧女声悲腔化为喜腔,高唱解放了的中国妇女的生活和理想,塑造了新的一代的妇女形象。她所创造的新的板式和唱腔如欢快的□蜻蜓调□、抒情的〔降香调〕、悲凉的〔送子调〕,特别是〔凡字大慢板〕和〔反调大慢板〕等,为丰富和发展评剧女腔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新凤霞因左肢偏瘫,不能重返舞台,转而以主要精力培养年轻一代演员;同时发奋写作、绘画。她写的回忆生活经历和演剧生涯的散文小品,朴质真挚,别具风格。《新凤霞回忆录》一、二两集已在北京、天津和香港出版,并有英文译本问世。1982年加入中国 *** 。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

评剧表演艺术家新鳯霞的生平

6. 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生平

新凤霞,出生于1927年1月26日,1998年4月12日离世。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祖籍江苏,生于苏州。著名的评剧演员,杰出的评剧表演艺术家。曾饰演青衣、花旦,评剧“新派”创始人。全国第七届政协委员, *** 党员。
 
 6岁学京剧,13岁习评剧,15岁任主演。1949年后历任北京实验评剧团团长, *** 总政治部文工团评剧团副团长,中国评剧院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文革”中受到了迫害,并被剥夺了做演员的权力,1979年得到 *** 。代表作有《花为媒》、《刘巧儿》、《乾坤带》 。

7. 新凤霞简介_新凤霞评剧_新凤霞

 如果您觉得我们网站上的信息侵犯了您的利益或版权请您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加以处理。中国戏剧网举报方式:xiaomanlei@tom.com
  更多>>
  【评剧新凤霞专辑】新凤霞评剧
  杨淑敏(1927-1998)艺名新凤霞,小名杨小凤。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杨淑敏(新凤霞)
  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
  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杨淑敏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
  更多>>
  “柱儿”张德福:能跟新凤霞合作是我的福分
  
  我是“柱儿”赵振华
  历史既是由风口浪尖的人写就的,也是由无数小人物的奋斗史构成的。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酸甜苦辣,他们的人生命运,都应该是媒体关注的――这里讲述的是亲历者自己的故事。
  演戏让我立身
  我从6岁开始跟戏打交道,说“打交道”而不是“学”,因为那时没有师傅教,即使上台也没一两句台词,天天主要干的活儿是“水锅”,就是给主要演员打洗脸水。再后来,是“跑龙套”“头旗”“二旗”地熬。虽然当时戏班里的人说我聪明、机灵,但按行规出师无门,你再能耐也没人认。再说,没有师傅教也不可能会,毕竟艺术不是卖力,不怕苦和累就行。
  说到这,我想起这两年影视作品常有描写旧社会艺人学戏的故事,印象中似乎都挺悲惨新凤霞简介,让人觉得戏班老板和师傅一个个蛇蝎心肠。这些事对不对?我是过来人,我认为这只是一个侧面,但不是全面。可想而知,如果戏班老板和师傅都惨无人道,中国就不会齐刷刷出一批艺术大师。客观地说,艺术本身就很“苛刻”,
  更多>>
  评剧新凤霞专辑
  杨淑敏(1927-1998)艺名新凤霞,小名杨小凤。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
  杨淑敏(1927-1998)艺名新凤霞,小名杨小凤。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来 自 西 陆 军 事
  
  杨淑敏(新凤霞)
  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新凤霞简介,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
  擅演剧目有:《刘巧儿》、《
  更多>>
  评剧新凤霞专辑
  杨淑敏(1927-1998)艺名新凤霞,小名杨小凤。天津人。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开始任主演。在十年动乱中,杨淑敏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离开评剧舞台后的杨淑敏,在丈夫吴祖光的鼓励下,开始坚持写作、和绘画。
  
  杨淑敏(新凤霞)
  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徒弟和义女,杨淑敏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行笔端庄、古拙、厚朴,内涵雅趣。1998年4月12日,杨淑敏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杨淑敏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
  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
  杨淑敏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
  更多>>
  吴祖光撰文:回首与新凤霞的往事
  做了八十一年的中国公民,毫不夸张地说,我确实是饱经忧患、苦难备尝;也应说是祸福相依,尤其是和亲爱的妻子凤霞共同生活在一起的47年――从1951年到1998年――将近半个世纪当中,虽然经受了多少年人为的摧残折磨,但终于是苦尽甘来,有一段堪称幸福的日子。就在我们准备较为安定地共同走完这最后几年太平岁月的时候,在我的故里江苏常州,凤霞在十分难得离家远行的一刻,却在她深深感觉由衷幸福的春天傍晚,突发脑溢血,经抢救一周离开这个世界,在她自己说的“常州媳妇”的家乡,永远离开了我!离开了她热爱的亲人好友和美妙人间。
  由于事起仓猝,毫无精神准备,像是突然坠落万丈深渊那样,使我实在无法接受。
  凤霞在常州市立第一人民医院抢救一周之后永别人间,消息迅速传遍全世,是我万未料到,亦无从逆料到的。我亦无法设想,在召开追悼会的头几天里,家里接到各方来的唁电共计一百八十八份,使我至今没有一一看完,只有一份迟到的唁电――由
  更多>>
   

新凤霞简介_新凤霞评剧_新凤霞

8. 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生平

人物姓名:新凤霞 (1927~1998)
人物国别:中国
演员  

新凤霞原名杨淑敏,小名杨小凤。江苏苏州人。七岁学京剧,十三岁学评剧,十五、六岁任主演。建国后,历任北京成京凤鸣评剧团团长,首都实验评剧团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评剧团团长,中国评剧团和中国评剧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市文联理事,北京市青联常委。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新凤霞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派唱腔”,尤以流利的花腔——“疙瘩腔”著称。擅演剧目有:《刘巧儿》、《花为媒》、《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志愿军的未婚妻》、《会计姑娘》、《祥林嫂》等,其中《刘巧儿》、《花为媒》已摄成影片。新凤霞在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期间以《刘巧儿》一剧获演员一等奖。 1997年获第十六届“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令人痛心的是,新凤霞在十年动乱时因惨遭迫害而留下残疾以至无法再登上心仪的舞台,她便坚持写作,著有:《新凤霞回忆录》、《以苦为乐》、《我当小演员的时候》、《少年时》、《新凤霞说戏》等。她是齐白石的徒弟和义女,深得老人真传。她笔下的寿桃、牡丹、菊花、梅花、白菜、南瓜等古拙厚朴,内涵雅趣。

  1998年4月12日,因病在江苏省常州市逝世,终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