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勘工作支出

2024-05-05 22:28

1. 地勘工作支出

地勘工作支出是地勘单位为完成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任务所发生的并由地勘工作拨款核销的全部支出。地勘工作支出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地质项目支出和其他经费支出两大类。在会计核算上,把为完成国家预算内地勘工作任务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即工作项目成本)及应分配的管理费用,称为地质项目支出;把由地勘工作拨款核销的离退休人员费用、下岗(或待岗)人员生活费、抚恤人员费用及其他经费等称为其他经费支出。
一、地质项目支出
(一)地质项目
地质项目是指在指定地区,以矿产地或工作区域客观地质体为研究对象,独立编制地质设计,进行地质作业和施工,完成既定的地质勘查任务并提交地质报告的地勘工作项目,简称地质项目。地质项目是地勘单位进行经营管理,组织施工,考核地质找矿成果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基本对象。
地质项目按专业性质可划分为:①固体矿产地质项目;②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项目;③区域地质调查项目;④地球物理(化学)勘查项目;⑤石油地质勘查项目;⑥海洋地质勘查项目;⑦遥感地质项目;⑧地质科学研究项目;⑨成矿远景区划及资源总量预测项目。
地质项目按工作阶段可划分为:①基础地质项目;②普查地质项目;③详查地质项目;④勘探地质项目。
地质项目按其设计任务完成程度又划分为已完地质项目和未完地质项目。已完地质项目是指预定的地质设计任务完成并经验收,正式提交地质报告的地质项目;未完地质项目是指按照地质设计要求尚在继续工作的地质项目,或者勘查工作已经完成但尚未正式提交报告的地质项目。
(二)工作项目
工作项目是指完成一定的地质项目任务,取得预期地质和科研成果,所施用的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由于各类地质项目设计任务不同,所采用的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本实务只是示范性地列举了10个工作项目,地勘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自行增设或减设工作项目:
(1)地形测绘:指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含正图、草测图、修测图)。包括野外作业、内业计算(含电算)、图件清绘及制图等工作。
(2)地质测量:指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含正规图、草测图、修测图)。包括区域地质测量、矿产地质测量、水文工程环境地质测量等从野外选点观测到室内清绘编图等工作。
(3)物化遥:指用地球物理方法、地球化学方法探测物化探异常没通过分析研究、推断解释地质构造和地下资源分布情况而进行的物化探和测井工作。包括从野外工作到室内计算、整理资料、解释制图等工作。
(4)槽井探:是为了揭露地表而挖掘的探槽(含样坎和露天坑),以及按一定井口规格由地表垂直掘进深度不超过20米的探井和回填工作。
(5)坑探:指用凿岩机械或人工开掘的各种地下坑道、斜井、竖井及封闭坑口等附加工作。
(6)钻探:指用各种机型、采用各种方法进行的钻探工作。包括开钻前的准备工作、钻进和辅助工作以及终孔后附加工作。水文地质钻探和工程地质钻探、地热钻探等包括在本项目内。
(7)岩矿测试:指岩矿分析,油、气、水分析,岩矿鉴定,土工试验及样品加工等分析鉴定工作。
(8)其他地质工作:指不能列入上述各项目的其他地质工作,如矿点检查、群众报矿、岩矿心保管、老窿清理、工程点测量及地质技术经济图书购置及保管工作。
(9)综合研究及报告编写:指以资料综合整理为主的设计编写、审查,及报告编制、审查、印刷等工作。
(10)工地建筑:指根据野外地勘工作需要,采用简易结构建筑和翻修各种生产生活用房,修筑简易公路、桥梁及水塔,购置帐篷、蒙古包、活动板房以及上述工地建筑的修缮及修理等。
(三)地质项目支出
地质项目支出是指为完成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任务所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地质项目实际成本费用和按规定列为支出的预算成本费用节余留有部分。地质项目成本费用包括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采用各种工作手段和技术方法(即工作项目)所发生的制造成本及应负担的管理费用。
二、其他经费支出
其他经费支出是指按规定由地勘工作拨款核销的、与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生产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经常性费用支出。主要包括:离退休人员费用、下岗(或待岗)人员生活费、抚恤人员费用及其他经费等。根据目前各省级财政对地勘单位预算管理情况,除项目经费有专门指定或单独下达外,所安排的经费原则上属于其他经费支出。
三、地勘工作支出的会计处理
为了归集和核算地勘工作支出,地勘单位应设置“已完地质项目支出”、“未完地质项目支出”、“其他经费支出”科目。“已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核算已经完成验收待转销的地质项目支出;“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核算尚在施工中的地质项目支出;“其他经费支出”科目核算按规定由地勘工作拨款核销的其他各项经常性支出。“已完地质项目支出”、“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应按地质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并按工作项目、管理费用和节余额设置专栏;“其他经费支出”科目,应按费用项目设置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一)地质项目支出的会计处理
地质项目支出包括未完地质项目支出和已完地质项目支出。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的核算,主要是应计入地质项目成本的各种工作项目制造成本的结转、应分配的管理费用的结转和未完地质项目节约额的预提。已完地质项目指出的核算,主要是地质项目完成其总成本和以前年度已预提节约额的结转、已完地质项目完成年度节约额的计算和提取等。有关地质项目成本的核算方法,管理费用的分配方法,节余额的计算等,均将在后面章节中讲述。这里只作简单的账务处理方法介绍:
(1)期末,向各地质项目结转应负担的工作项目成本,借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地勘生产”科目。
(2)期末,向各地质项目结转应分配的管理费用,借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管理费用”科目。
(3)期末,结转已完地质项目总成本和以前年度已预提的节余额,借记“已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
(4)年末,提取已完地质项目本年度节余额,借记“已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节余”科目。如为超支,作相反分录。
(5)年度终了,结转本年度未完地质项目预提的节余额,借记“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科目,贷记“节余”科目。
(二)其他经费支出的会计处理
其他经费支出一般是采用预算包干的办法管理,一般不应发生超支。如因各种原因出现超支的,应通过对外创收予以弥补。
其他经费支出的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发生各项费用时,借记“其他经费支出”科目及其费用项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
四、地勘工作拨款与支出的结算及核销
(一)地勘工作拨款与支出的结算
(1)地质项目支出的结算,当年完成的地质项目按批准的地质项目预算数进行结算;跨年度延续工作的未完地质项目,按照本年度完成的计划进度和预算成本进行年度预结算,待该地质项目完成时,再按其总预算进行总结算;本年度结算数大于地质项目实际成本的差额,作为节余留有,本年度结算数小于地质项目实际成本的差额,即为超支,按规定渠道抵补。
(2)其他经费支出的结算,按批准的年度预算数结算。
(二)地勘工作拨款与支出的核销
地勘单位年度财务报告报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和主管财政部门批准后,按照批准的已完地质项目支出数和其他经费支出数,冲销地勘工作拨款和地勘工作支出。未完地质项目支出的拨款数与支出数结转下年度,不得冲销。如果批准数与财务报告上报数不一致时,应按批准数进行调整。

地勘工作支出

2. 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现状

“带事业帽子、走企业路子”是地勘单位最典型的非事非企经营管理模式。由于地勘单位特殊的体制机制问题,使得地勘单位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方式等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差异。
首先,地质勘查成本核算具有双重性,分别按地质项目和工作项目进行核算。其中,国家地质项目实行预算管理,项目预算中包括了管理费用,计算完全成本;而社会地勘工作项目属于经营性质,计算制造成本。地勘单位的年终决算报表和其他企业相比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企业决算报表按企业会计报表格式编制,主要是反映企业成本。只重视事后算账,不重视事前预测和决策的现状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其次,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识薄弱、观念落后。由于地勘单位属于事业单位,国家拨款是其主要的资金来源。目前,地勘单位会计使用的是在国家预算标准范围内实报实销的核算方式,即事后追踪算账。这种核算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会计的能动作用。虽然近年来地勘单位意识到这些弊端,并开始加强成本管理与控制,但未形成一种企业文化或全员参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人员的成本意识还较为薄弱。
地勘单位成本管理还普遍存在两个思想误区:其一,认为生产经营是单位发展的重点,而成本管理与控制则无足轻重;其二,认为成本的管理与控制就是降低成本。这两种观念都比较片面,地勘单位应纠正这些传统的管理理念,树立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全局性观念。成本管理与控制不只局限于生产经营环节,而是覆盖并贯穿于单位发展的各环节和各流程中,被视为单位发展的基础。另外,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并非只是为了降低成本,降低成本只是管控的目的之一,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地勘单位的竞争力,为地勘单位更好地发展奠定基础。管理人员除了自身提高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意识之外,还应注重做好其他工作人的思想工作,通过讲座、培训等方式宣传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让全体人员提高成本意识。
再次,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较为落后。当前,地勘单位名义上是事业单位,但许多单位已执行企业化管理,并进入改制阶段。商业化地质勘查项目是地勘单位业务主攻方向,为抢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地勘单位在成本管理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在力度把握上还有所欠缺。另外,由于地勘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滞后、相应管理制度改革措施不完善等,地勘单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成本管控模式,粗放型管理是很多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的共有现象,只局限于成本的计量和确认,对于预算、成本计划、分析、考核等方面关注较少,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如价值工程分析法、作业成本法等应用也较少。
最后,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体系不够健全。目前,地勘单位大多未建立起比较健全的成本管理与控制体系,从成本管控的内容方面来看,大多只涉及野外直接生产成本方面,而忽视了对室内各种辅助工作环节的成本管控。从成本考核方面来看,地勘单位普遍实行年度考核办法,而对于日常的成本管控不加重视,缺乏日常成本核算追踪反馈体系。这也是难以及时采取针对性成本管理措施的主要原因。此外,地勘单位年度经济运行管理办法中涉及市场分析预测的内容很少,预警机制不完善。还有就是在成本管控的职责界定方面模糊不清或划分不明确,责任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奖惩执行力不够等,都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体系不够健全的重要体现。

3. 工程地质勘察的收入

你好,工程地质勘察的收入按分工不同,其收入也不同,而且差距还比较大,一般一线的工作人员(直接从事作业的人员),工资在8000至10000之间,而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在10000-12000之间,负责内业资料整理的人员工资水平在8000左右。当然如果你可以承包一项地质勘察的工作的话,其收入就比较可观了。因为这时你得有勘察所用的测量设备和从事勘察作业的机械设备投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你工作顺利。【摘要】
工程地质勘察的收入【提问】
你好,工程地质勘察的收入按分工不同,其收入也不同,而且差距还比较大,一般一线的工作人员(直接从事作业的人员),工资在8000至10000之间,而技术人员的工资水平在10000-12000之间,负责内业资料整理的人员工资水平在8000左右。当然如果你可以承包一项地质勘察的工作的话,其收入就比较可观了。因为这时你得有勘察所用的测量设备和从事勘察作业的机械设备投资。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祝你工作顺利。【回答】

工程地质勘察的收入

4. 地勘单位成本管理概述

一、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的内涵
地勘单位的成本,指的是完成地质勘查任务整个过程中所耗费的费用总和,包括间接费用和直接费用,如直接人员费、直接材料费、管理费用等等。
地勘单位成本管理,是指在勘查与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费用的发生、项目的实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以及评价、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
二、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的意义
成本管理是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成本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竞争力、企业生存。对于地质勘查这样的特殊行业,更要根据自身的特点采取成本管理措施。成本费用管理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地勘价值和效益的根本途径,是应对各种危机和风险的物质基础。
三、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的内容
地勘单位成本管理的内容就是地质勘查成本,是指地质勘查生产过程中耗费的全部支出,包括从收集资料、调查论证、编写设计、组织勘查施工、整理分析资料、编审地质报告到提交地质成果资料等全过程所发生的各项支出。
地质勘查成本按地质项目和工作项目分别进行计算。
国家预算内地质项目计算完全成本,包括工作项目成本和应分配的管理费。非预算内地质项目和工作项目计算制造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5. 地质勘查投入

1999~2009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2005年以后呈现快速增长,投入屡创新高。2009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302.99亿元,较2008年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矿产勘查投入261.06亿元,同比增长15%。
由表6-5可见,从投入结构看,财政资金比例不断减少,社会资金投入比例不断增大。财政资金占地质勘查总投资的比例从1999年为60%,降低到2008年的36%,为1999年以来的最低,2009年略有增加,达到41%。截至2009年底,在财政资金投入中,中央财政占地质勘查总投资的比例不断降低(1999年为50%,2009年降低到14%);地方财政资金占地质勘查总投资的比例不断增加(1999年为12%,2009年增加到27%)。
地质勘查总投入稳定增长,财政资金投入超过社会资金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保持较高水平,地质勘查资源市场化配置效果不明显。总体上看,在经济运行宏观调控以财政政策为主要手段的条件下,地质勘查总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份额会随着财政政策调控力度的改变而变化,这种变化存在1~2年的滞后期,在地勘行业改革未发生本质改变之前,在资源保障成为经济发展瓶颈的条件下,这个趋势应该会保持。
表6-5 1999~2009年地质勘查投资变化分析表单位:%


注:数据来源于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9~2008)、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2009年)。
地质勘查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与地质勘查投入保持了一致的稳步上升趋势,2000~2009年地质勘查机械岩心钻探工作量呈稳定上升趋势。若从1950年以来的长周期看,1999年以来呈急速增长,创历史最高水平,从变化趋势看还有较大增长潜力。

地质勘查投入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