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2024-05-04 20:22

1.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危(高)乎高哉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分)
        译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每小题4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 放下
        C.善刀而藏之 好的 D.进乎技矣 超过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
        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4,6
        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6分,每小题4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景公迎而贺之曰 ②窥镜而自视
        C、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②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D、①君乃反迎而贺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9、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
        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
        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三、表达与创新(1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科学追求完美、和谐与真实。②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励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③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智,带领我们在科学海洋中(áo)游。④阅读科普文章,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mèi)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áo( )游 mèi( )力
        (2)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句内语序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情境,补写下列语段。(4分)
        生活中,人们为避免伤害彼此的感情,常使用委婉语。如:不说“你不要抽烟了”,而说“抽烟有害健康”;不说“你考得太糟了”,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选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他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参 考 答 案        1、D (A luò—là。B pàng—pán。C yáng—xiáng)
        2、D (汇—荟)
        3、D (A 取胜。B 尽。C 超过)
        4、D(“南”,名词做状语)
        5、D (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为动词)
        6、A (因为思想)
        7、D (“欧阳修”为“苏轼”)
        8、(1)以五十步笑百步
        (2)木受绳则直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6)申之以孝悌之义
        9.B(告诫)
        10.C(A 来;拿。B.对;比。C 都解释为“就”。D 表并列关系;表修饰关系。)
        11.求问(好问) 正反对比(对比)
        12.(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13.C(修缮,通假字)
        14.B(动词“到”,的,代词“他”,放在主谓之间)
        15.D(并列,修饰,何况,转折)
        16.D
        17、C(意为“省察自己”)
        18、D(A 认为。B 连词,表承接。C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①却,反而 ②才)
        19、C
        20、D
        21、(1)遨 魅
        (2)“激励”应改为“激发”
        (3)“完美、和谐与真实”应改为“真实、和谐与完美”
        22、答案示例1:你还要继续努力
        答案示例2:发挥不理想,还得加油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2.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必修3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锲而不舍(qì)
        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跂而望矣(zhi)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絜大(duó) 官盛近谀(yě)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养生丧死(sānɡ)
        2、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 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 )之以孝悌之义。
        A、遗 振 伸 B、贻 振 申 C、贻 震 伸 D、遗 震 申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从而师之 B.赢粮而景从
        C.君子生非异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
        A.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 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按)
        B.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C.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
        D.王道之始也(始:开端)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邻国之政 树之以桑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其智乃反不能及
        C.师不必贤于弟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D.请以战喻 夫夷以近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师道也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而耻学于师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未之有也
        10.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非我也,岁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树之以桑
        C.不拘于时,学于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为天下笑者,何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的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第三大题)把文中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中:合乎。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16.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列举事例的论证方法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第三大题)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六 国 论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古地名),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责怪
        B.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弊:遮挡
        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折:掉转
        D.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佐:帮助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B.①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①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蟹六跪而二鳌
        D.①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苏辙认为六国应有的正确做法的一项是( )
        ①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②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③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④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⑤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⑥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六国世家”,一笔总括,拈出一个“怪”字,问题由此提起铺陈六国人多地广,以优势攻秦,反被秦所灭,气势充沛,反跌有力
        B.“自安之计”一句,为“咎”字作铺垫,一个“咎”字,推出全文中心论点由“怪”而“思”而“咎”,步步紧逼,一气呵成,具有破竹之势
        C.“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借用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强调韩、魏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比喻是上述论点的推论和深化
        D.文章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地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不义的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第三大题)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译文: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避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姑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其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遂杀蒙毅。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改动)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将:率领 B.喻之决狱 喻:告诉
        C.求其罪过,举劾之 举:检举 D.其势足以倍畔 倍:加倍
        2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先齐人也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①据阳山,逶蛇而北 ②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C.①暴师于外十余年 ②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①恬罪固当死矣 ②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 夫晋,何厌之有
        B.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乃吞药自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蒙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秦国的将领,攻城略地,出生入死。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
        B.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而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从此以后赵高与蒙氏兄弟结下怨仇。
        C.胡亥在扶苏死后曾打算放过蒙恬,而赵高却污蔑蒙恬领兵30多万,虽身在牢狱之中,但仍有叛乱的实力。最后蒙恬也难逃一死。
        D.本无罪过,可蒙恬自杀前却说自己挖绝地脉应受到上天的惩罚,这实际是他不愿直接指责杀害自己的罪魁祸首的一种无奈之举。
        (第三大题)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译文:
        (9)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共宦籍。
        译文:
        (10)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译文:
        三、填空题
        (一)名句默写(共9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则何如?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 , 。
        3、斩木为兵, , 赢粮而景从。
        4、奋六世之余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
        6、 ,却匈奴七百余里, 。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___________ 。
        8、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二)文中语句翻译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分)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译文: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译文: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分)
        译文:
        (6)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3分)
        译文:
        (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译文:
        (8)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3分)
        译文:
        (9)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3分)
        译文:
        (10)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3分)
        译文:
        (三)阅读《任末好学勤记》翻译其中语句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11) (3分)
        译文:(12) (3分)
        四.写作:(60分)
        春风来了,你感动;花儿凋零,你感动;蝶的折翼,你感动;姚明奋起一跃,你感动;父亲孤寂的背影,你感动;-------瞬间的美丽与黯然,都会引起你心灵的震撼,请以感动的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注意细节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3)注意开头扣题,文中联题,结尾升华主题。

3.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锲而不舍(qì)
        B、中绳(zhòng) 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 跂而望矣(zhi)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絜大(duó) 官盛近谀(yě)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养生丧死(sānɡ)
        2、下列横线上,应填的词语依次是( )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 ) 之。
        ②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③ ( )之以孝悌之义。
        A、遗 振 伸 B、贻 振 申 C、贻 震 伸 D、遗 震 申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4.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吾从而师之 B.赢粮而景从
        C.君子生非异也 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5、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 )
        A.王好战,请以战喻(好:喜欢) 斧斤以时入山林(以:按)
        B.或百步而后止(或:有的人)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C.谨庠序之教(谨:认真从事) 数罟不入洿池(数:多次)
        D.王道之始也(始:开端) 申之以孝悌之义(申:反复陈述)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邻国之政 树之以桑
        B.乃使蒙恬北筑长城 其智乃反不能及
        C.师不必贤于弟子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D.请以战喻 夫夷以近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师道也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9、下列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而耻学于师
        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未之有也
        10. 下列各组句子的句式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非我也,岁也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树之以桑
        C.不拘于时,学于余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为天下笑者,何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二。阅读题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文后题目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低于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身:身体
        C.士大夫之族 族:类 D.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复:恢复
        1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犹且从师而问焉 犹且:尚且,还 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之:结构助词,的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于:对于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本段古今对比,赞美“古之圣人”,批评“今之众人”,指出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是不同的
        B.本段论述了从师学习的原则,指出学习不要有门户之见,并论述了从师的必要性
        C.本段重点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
        D.从论证方式上看,本段立足于“破”,逐层批判了“士大夫之族”、“今之众人”和“君子”,从反面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第三大题)把文中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译文: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不可以已 已:停止。 B.假舆马者 假:借助。
        C.臂非加长也 加:增加。 D.其曲中规,虽有槁暴 中:合乎。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不拘于时,学于余
        B.①故木受绳则直 ②河东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C.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
        D.①蛟龙生焉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16.下列句中的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的意义相近的一项是( )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C.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D.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7.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运用列举事例的论证方法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 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 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第三大题)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译文: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六 国 论
        苏辙
        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古地名),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18.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 咎:责怪
        B.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弊:遮挡
        C.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折:掉转
        D.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佐:帮助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B.①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②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①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蟹六跪而二鳌
        D.①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0.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是苏辙认为六国应有的正确做法的一项是( )
        ①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②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
        ③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 ④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⑤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⑥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A.①④⑤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21.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读六国世家”,一笔总括,拈出一个“怪”字,问题由此提起铺陈六国人多地广,以优势攻秦,反被秦所灭,气势充沛,反跌有力
        B.“自安之计”一句,为“咎”字作铺垫,一个“咎”字,推出全文中心论点由“怪”而“思”而“咎”,步步紧逼,一气呵成,具有破竹之势
        C.“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借用一个生动贴切的比喻,强调韩、魏举足轻重的作用这一比喻是上述论点的推论和深化
        D.文章结尾对六国的贪利忘义、不顾大局终取灭亡提出尖锐地批评,并表示了痛惜之情对强大秦国发动不义的侵略战争表示了愤怒指责
        (第三大题)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译文:
        (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译文: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秦庄襄王元年,蒙骜为秦将。伐韩,取成皋、荥阳,作置三川郡。二年,蒙骜攻赵,取三十七城。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取十三城。五年,蒙骜攻魏,取二十城,作置东郡。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
        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避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戮,世世卑贱。秦王闻高强力,通于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高既私事公子胡亥,喻之决狱。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法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帝以高之敦于事也,赦之,复其官爵。
        姑皇三十七年冬,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走琅邪。道病,使蒙毅还祷山川。未反,始皇至沙丘崩。秘之,群臣其知。是时丞相李斯、公子胡亥、中车府令赵高常从。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因有贼心,乃与丞相李斯、公子胡亥阴谋,立胡亥为太子。太子已立,遣使者以罪赐公子扶苏、蒙恬死。扶苏已死,蒙恬疑而复请之。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使者还报,胡亥已闻扶苏死,即欲释蒙恬。赵高恐蒙氏复贵而用事,怨之。日夜毁恶蒙氏,求其罪过,举劾之。遂杀蒙毅。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于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于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于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于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节选自《史记·蒙恬列传》,有改动)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 将:率领 B.喻之决狱 喻:告诉
        C.求其罪过,举劾之 举:检举 D.其势足以倍畔 倍:加倍
        23.下列加粗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先齐人也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①据阳山,逶蛇而北 ②追亡逐北,流血漂橹
        C.①暴师于外十余年 ②虽又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①恬罪固当死矣 ②其问道也固先乎吾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始皇甚尊宠蒙氏,信任贤之 夫晋,何厌之有
        B.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D.乃吞药自杀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大业中,蒙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秦国的将领,攻城略地,出生入死。蒙恬做了将军,大败齐军,屡立战功。
        B.佞宦赵高犯罪当诛,是由蒙毅依法经办的。而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尽力,赦免了他。从此以后赵高与蒙氏兄弟结下怨仇。
        C.胡亥在扶苏死后曾打算放过蒙恬,而赵高却污蔑蒙恬领兵30多万,虽身在牢狱之中,但仍有叛乱的实力。最后蒙恬也难逃一死。
        D.本无罪过,可蒙恬自杀前却说自己挖绝地脉应受到上天的惩罚,这实际是他不愿直接指责杀害自己的罪魁祸首的一种无奈之举。
        (第三大题)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译文:
        (9)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共宦籍。
        译文:
        (10)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
        译文:
        三、填空题
        (一)名句默写(共9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则何如?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 ,.谨庠序之教, , 。
        3、斩木为兵, , 赢粮而景从。
        4、奋六世之余烈, ,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5、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
        6、 ,却匈奴七百余里, 。
        7、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___________ 。
        8、吾师道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
        9、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
        (二)文中语句翻译
        (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2分)
        译文: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2分)
        译文:
        (3)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2分)
        译文: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译文: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分)
        译文:
        (6)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3分)
        译文:
        (7)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3分)
        译文:
        (8)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3分)
        译文:
        (9)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3分)
        译文:
        (10)高雅得幸于胡亥,欲立之,又怨蒙毅法治之而不为己也。(3分)
        译文:
        (三)阅读《任末好学勤记》翻译其中语句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译文:(11) (3分)
        译文:(12) (3分)
        四.写作:(60分)
        春风来了,你感动;花儿凋零,你感动;蝶的折翼,你感动;姚明奋起一跃,你感动;父亲孤寂的背影,你感动;-------瞬间的美丽与黯然,都会引起你心灵的震撼,请以感动的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2)注意细节描写,要有真情实感。
        (3)注意开头扣题,文中联题,结尾升华主题。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

4.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

      【语文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的误的一组是( )
        A.骸(hái )骨 生机盎(àng)然 万卉(huì)争荣 峨冠(guān)博带
        B.纰缪(pī) 隽(juàn)秀 茕茕(qióng)孑立 命运多舛(chuǎn)
        C.徇私(xùn) 婀娜(nuó) 文采斐然( fěi) 责无旁贷(dài)
        D.肖(xiào)像 发酵(jiào) 越俎代庖(páo) 吃里扒外(p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松弛 观摩 蓬头垢面 顾名思意
        B.拖沓 狼藉 省吃减用 未雨绸缪
        C.矜持 宣泄 连篇累牍 莫衷一是
        D.遒劲 黯淡 瑕不掩瑜 计日程功
        3﹑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克服懒惰松散的习惯?这需要从许多方面努力。
        B.“我的伞。”他厉声说道:“把它还给我。”
        C.她的父、母亲都是文艺工作者,从小就对她进行教育和培养。
        D.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走进国家图书馆那古朴庄严的阅览大厅,任何一个参观的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甚至屏住呼吸,以免_________公众专注的阅读。
        ②经过半个小时的苦战,儿童得救了,他却高烧不退,_________不清。
        ③陶弘景知识渊博,_________懂得炼丹技术,_________对其他许多学科也有研究。
        A.妨害 神志 不仅/甚至
        B.妨碍 神智 不但/而且
        C.妨害 神智 不仅/甚至
        D.妨碍 神志 不但/而且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勤奋和天才息息相关,没有先验论的天才,但是有勤学苦练、以汗水灌溉出来的天才。
        B.他在敦煌学研究上造诣极深,所以才能见仁见智,写出极有价值的论文来。
        C.这块石头简直就是个天造地设的瞭望台,在这里安个岗哨是再合适没有了。
        D.APEC会议期间,一位三年前曾到过上海的外国游客感慨地说:“今天的上海真令人 刮目相看。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本来是为社会捕捉热点、剖析焦点的大众传媒,由于竞相改革,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B.王鹏除被责令作出检讨外,还给予他留用查看半年,扣发当月奖金的处分。
        C.要从根本上改变语文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状况,就必须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冲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不可。
        D.他俩表演的节目,总是想让观众滴几滴感动的泪水,人们看得多了,不免产生煽情之嫌。
        二、(21分)
        (一)阅读《祖国山川颂》选段,回答问题。(8分)
        ①我曾躺在扬子江边的大堤上静听江涛拍岸的声音。我想起了赤壁之战、采石矶之战,想起了长发军攻下岳州时的壮烈场面,想起了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的汀泗桥之役。
        ②面对着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我想起了它的发展的历程。
        ③最先它不过是雪山冰岩下面滴沥的小泉,逐渐才变成苍苔滑石间的细流,然后是深谷里跳跃着喜悦的白色浪花的溪涧。以后它又逐渐发展,一时它是澄澈的清溪萦回在牛群牧草之间,一时它又是沸腾咆哮、素气云浮的瀑布,一时它是波平如镜、静静地映着蓝天白云的湖泊,一时它又是飞流急湍、奔腾在崇山狭谷之间的险滩。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而形成了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大江。
        ④我没有到过龙门壶口,没有看到过雁荡龙湫,但也看过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
        ⑤远离瀑布还好几里,就先听到丘壑雷鸣,先看到雾气从林中升起。走前去一看,只见一股洪流直冲而下,在日光映射下,像是悬空的彩练,珠花迸发,有如巨龙吐沫;水冲到潭里,激起了沸腾的浪花,晶莹的水泡。大大小小的水珠,随风飘荡,上下浮游,如烟如雾,如雨如尘,湿人衣袖。上有危崖如欲倾坠,下有深潭不可逼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同游旅伴虽想交谈几句,也好像失去了声音。
        ⑥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⑦小溪流唱着愉快的歌流走了,它将冲击着一切涯岸流向大海。静静的群山,则仍留在原来的地方,目送那盈盈的水波远去。
        ⑧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望故乡。
        7、在第①段中,是什么促使“我想起了赤壁之战、采石矶之战,想起了长发军攻下岳州时的壮烈场面,想起了第一次革命战争时期的汀泗桥之役”?为什么要写这些战役?(2分)
        答:
        8、第②段和③段写了扬子江的发展历程,说说这样写的目的。(2分)
        答:
        9、第④、⑤、⑥段为什么写了黄果树的瀑布和许多偏僻地方的大瀑布?(2分)
        答:
        10、怎样理解第⑧的“流水一去是决不回来了,但有时也会化作一两片羽云望故乡”? (2分)
        答:
        (二)阅读《肖邦故园》选段,回答问题。(7分)
        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它像一只轮船,漂浮在花园绿色的海洋里,花园的一草一木,都经过了精心的栽培,因为花园也想与肖邦的音乐般配。
        春天,栗树新叶初发,几乎还是一派嫩黄色,它们悬挂在屋顶的上方,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嫩的翅膀。粉红色的日本樱花,宛如在旭日东升的时候飘在庄园上空的一片云彩。如此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
        ……
        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请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花园的树木变成水晶装饰物,且会发出银铃般清脆的响声,就像昔日挂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如今没有马,没有雪橇,也没有狐裘,更没有裹着狐裘的美女。没有母亲,没有姐妹——只有无边的静寂。一切都成为往事了。
        只有他还在这里,独自一人在雅致的房间里来回踱步。只有微弱的琴声在抗御风雪和寂静。只有音乐长存。
        11、第一段说“我们带着惊讶和柔情望着这幢实为波兰民族精华的朴素小屋”,“我们”为什么带着这样的感情望着肖邦的小屋呢?(3分)
        答:
        12、以春天为例,说说花园是怎样地与肖邦的音乐般配的。(2分)
        答:
        13、为什么说“这里最美的是冬天”?(2分)
        答:
        (三)阅读《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选段,回答问题。(6分)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
        把纤绳深深
        勒进你的肩膀
        ——祖国啊!
        14、概括这段诗歌的大意。(2分)
        答:
        15、这段诗歌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
        16、说说“淤滩上的驳船”暗示着什么。(2分)
        答:
        三、(22分)
        阅读闻一多的《一句话》,回答下面问题。(5分)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
        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
        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
        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这话叫我今天怎么说?
        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
        那么有一句话你听着:
        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
        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
        等到青天里一个霹雳
        爆一声:
        “咱们的中国!”
        17、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得着火”,你对这句诗是如何理解的。(2分)
        18、“发抖,伸舌头,顿脚”指的是哪类人?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17分)
        大地山河
        茅盾
        住在西北高原的人们,不能想像江南太湖区域所谓“水乡”的居民的生活。所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也还不是江南“水乡”的风光。缺少那交错密布的水道的西北高原的居民,听说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郡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欺乃,飘然而过,总有点难以构成形象的罢?
        没有到过西北——或者就是豫北陕南罢,——如果只看地图,大概总以为那些在普通地图上有名有目的河流,至少比江南“水乡”那些不见于普通地图上的“港”呀,“江”呀,要大得多罢?至少总以为这些河终年汤汤,可以行舟的罢?有一个朋友曾到开封,那时正值冬季,他站在堤上,却还不知道他脚下所站的,就是有名的黄河堤岸;他向下视,只见有几股细水,在淤黄泥沙中流着,他还问“黄河在哪里?”却不知这几股细水,就是黄河!原来黄河在水浅季节,就是几股细水!
        大凡在地图上有名有目的西北的河,到了冬季水浅,就是和江南的沟渠一样的东西,摆几块石头在浅处,是可以徒涉的。
        乌鲁木齐河,那也是鼎鼎大名的;然而当我看见马车涉河而过的时候,我惊讶于这就是乌鲁木齐河!学生们卷起裤管,就徒涉了延水的事,如果不是亲见,也觉得可惊,因为延水在地图上也是有名有目的呀!
        但是当夏季涨水的当儿,这些河却也实在威风。延水一次上流涨水,把“女大①”用以系住浮桥的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了十多丈远。
        光是从天空飞过,你不能具体地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光是从地上走过,你了解得也许具体些,然而还不够“概括”(恕我借用这两个字)。
        你从客机的高度仪的指针上看出你是在海拔三千多公尺以上了,然而你从玻璃窗向下看,嘿,城郭市廛,历历在目,多清楚!那时你会恍然于下边是高原了。但你还得在地上走过,然后你这认识才能够补足。
        你会不相信你不是在平地上。可不是一望平畴,麦浪起伏?可是你再极目远望,那边天际一道连山,不也是和你脚下的“平地”并列的么?有时你还觉得它比你脚下的低呢!要是凑巧,你的车子到了这么一个“土腰”,下面是万丈断崖,而这万丈断崖也还是中间阶段而已,那时你大概才切实地明白了高原之所以为高原了罢?这也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
        谢家的哥哥以“撒盐”比拟下雪,他的妹妹说,“未若柳絮因风起”②。自来都认为后者佳胜。自然,“柳絮因风起”,多么清灵俊逸;但这是江南的雪景。如果说北方,那么谢家哥哥的比拟实在也没有错。当然也有下大朵的时候,那也是“柳絮”了,不过,“撒盐”时居多。积在地上,你穿了长毡靴走过,那煞煞的响声,那颇有爆感的粉末,就会完全构成了“盐”的印象。要是在大野,一望皆白,平常多坎陷与浮土的道路,此时成为砥平而坚实,单马曳的雪橇轻溜溜地滑过,那时你真觉得心境清凉,而实在,空气也清洁得好像滤过。
        我曾在戈壁中远远看见一片白,颇惊讶于五月有雪,后来才知道这是盐池!
        1941年8月19日
        【注】①女大:即延安中国女子大学。②《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尔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太傅,即东晋政治家谢安,“谢家的哥哥”指其侄谢胡儿,“他的妹妹”指谢安的侄女、东晋女诗人谢道韫。
        19﹑本文主要分三幅画面来写河、写高原、写雪,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4分)
        答:
        20﹑作者认为怎样才能真正了解“西北高原”?(4分)
        答:
        21﹑在作者眼中,江南的雪和西北的雪各有什么特点?能带给人怎样的不同感受?(5分)
        答: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与《白杨礼赞》在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都是借景抒情,讴歌陕北解放区的新气象,讴歌北方人民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B.作者对江南水乡风貌和西北地区河流在浅水季节的形态的渲染铺陈,是为了更有力地突出夏季涨水时的气势,以秀美涓细来反衬壮阔雄浑。
        C.作者对延水夏季涨水将一块几万斤重的大石头冲走十多丈远的描写,虽只有短短两行,却有摄人心魄的力量,真实地写出了西北河流的威风。
        D.作者巧用古代名句,善造意境。意境的营造和名句的妙用自然和谐、相得益彰,使人读后能获得“文中有画,画中有文”的`美感,韵味无穷。
        E.本文叙述明晰而善于变化,文字凝练而富有诗情画意。作者一反委婉含蓄的手法,以浓郁的情思和直抒胸臆的表达来加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四、(15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使短语句式协调一致,匀称整齐。(4分)
        我国地处亚洲东部,面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在这个辽阔的土地上,有广大的沃野,有河流的众多,自然条件非常优越,有山脉的纵横,还有丰富的矿藏,有茂密的森林。
        答:
        24、将下面的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句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我爱小池,也爱溪流,是因为我爱它们的“清”和“远”。 ,像开朗的小伙、活泼的姑娘,唱着欢快的歌儿,踏着轻快的脚步,走出群山,去迎接朝阳和大海。
        ①各种颜色的小鱼穿行其间,历历可数②溪流蜿蜒,如一条银蛇③小溪清澈见底,汪汪一碧,宛如一块温润的玉④时隐时现,游向远方⑤绿油油的水草在水底轻轻晃动
        25、杨利伟首航太空,圆了中国人的千年飞天梦。某报举办了一个征联活动,上联是“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请你围绕这一事件对出下联。(4分)
        上联:英雄飞太空,国人兴奋;
        下联:
        26、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3分)
        答:
        五、(50分)
        2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清。——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为国忘家,那曾有后公先私?——清•张彝宣《倒精忠•刺字》
        人与祖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爱国主义不仅表现在异族入侵时奋不顾身地捍卫自己的国家,同时也表现为愤怒与忧患,批判与建设,谴责和赞美,这些都可以是出自对祖国的热爱。结合本专题的文章,谈谈你在和平时代对爱国主义的看法。
        请以“祖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隽jùn秀)2、D(A意—义;B减—简;C连—联)3、D(A.问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冒号改为逗号;C去掉顿号)4、D(“妨害”是有害于,“妨碍”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影响;“神志”侧重于知觉和理智,“神智”指精神智慧)5、B(“见仁见智”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6、A(B暗中更换主语,应为“他还受到处分”;C赘余,去掉“不可”D“产生煽情之嫌”是谁,有歧义)7、是扬子江的江水声,因为这些战役与扬子江有关;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说明在这里曾经是战场,是历史的见证,这里有悠久的历史,也有灿烂的文化。8、意在说明“巨流滚滚的扬子江”是在经历了许多曲折和起伏,容纳了许多清的和浊的支流而形成了现在的茫若无涯的、浩浩荡荡的规模。美丽的祖国何尝不是如此呢,她是经历了许多战争、贫穷之后,才形成现在的大好河山。9、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激的力量,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意在说明美丽的祖国变得强大、雄壮了,充满力量了。10、小溪流入大海,流水化做羽云,这些都带有象征意味,是作者对祖国热爱的真情流露。11、带着“惊讶”是因为这代表波兰精华的小屋竟然是如此的朴素;带着“柔情”是因为这里的一切与肖邦的音乐非常般配,令人景仰。12、春天娇嫩的色调,酷似一首最温柔的曲子,又如落在黑白琴键上的轻盈的速奏。13、因为,这里的冬天,一切如梦,给人的感觉只有肖邦和他的音乐长存。14、写祖国数百年来的落后状况。15、比喻和象征。16、它暗示了我们民族的航船在历史的进程里搁浅了。17、“就是祸”和“点得着火”都是针对黑暗现实来说的,说出这句真话对统治者来说“就是祸”,而对广大的人民群众来说就能点得着他们心中的“火”。18、是指那些统治者。表达了统治者面对火山爆发时的无比声威,不知所措的惶恐。19、通过作者的观感和想像把三幅画面有机地连接起来,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构成行文的线索。20既要有宏观的把握,也要有身临其境的体察。既要从空中飞过,也要从地上走过,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所谓“西北高原”的意义。在空中你可以得到一个概括的印象,在地上走过你才能切实地明白高原之所以为高原。对西北高原的了解不是凭空可以想像的。21、江南的雪若“柳絮因风起”,带给人清灵俊逸的美感;西北的雪似“空中撒盐”,带给人厚重、实在的感觉,它具有填平一切坎陷的力量,同时使人感到心境清凉而实在。22、A、E23、有广大的沃野,有众多的河流,有纵横的山脉,有丰富的矿藏,有茂密的森林,自然条件非常优越。24、③⑤①②④ 25、佳音传神州,世界震惊;梦想越环宇,神州沸腾;功德圆天外,人间欢舞。(既要注意形式的基本一致,也要注重语意的整体吻合)26、问号,就像人躬身自问一辈子,因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来自我们自身。27、略。

5. 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

      【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        一、基础演练(31分)
        1.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掌舵(tuó)   吮血(shǔn) 荻花(dí)   环佩(pèi)
        B.抚膺(yīnɡ) 锦瑟(sè) 恬然(tián) 霓裳(shǎnɡ)
        C.栈道(zhàn) 嗟叹(jiē) 商贾(ɡǔ) 钿头(diàn)
        D.溯源(sù) 惘然(mǎnɡ) 悯然(mǐn) 江渚(zhǔ)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砯崖转石万壑雷     B.玉露凋伤枫树林
        C.使人听此凋朱颜 D.猿猱欲度愁攀援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孤舟一系故园心   B.凄凄不似向前声
        C.艰难苦恨繁霜鬓   D.望帝春心托杜鹃
        4.下面加线的诗句引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这些老屋确有些味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新的小区要开发了,不得不推倒啊!
        B.刚退休不久的老王常对老伴抱怨:“你看我才退下几天,就‘门前冷落鞍马稀’了,真是人走茶凉啊!”
        C.大家出来闯天下,到一起就是缘分,“相逢何必曾相识”,我提议,干杯!
        D.电视剧《大宅门》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嚎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这一场戏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5.下列各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钩连  潦倒  地崩山摧   群山万壑
        B.峨眉  谪居  冲波逆折   蚕从鱼凫
        C.咨嗟  惘然  扪参历井  海誓山盟
        D.巉岩  整顿  司马青衫   杜鹃啼血
        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指开国之初
        B.渚清沙白鸟飞回 回:回旋
        C.满座重闻皆掩泣 泣:眼泪
        D.寻声暗问弹者谁 暗:悄悄
        7.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李白与杜甫齐名,贺知章曾经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相传白居易读罢《蜀道难》,“称李白为‘谪仙’”。
        B.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登高》通过描绘秋江景色,倾诉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C.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李商隐《锦瑟》中“庄生迷蝶”“望帝托心”“沧海泣珠”“ 蓝田玉烟”烘托出诗人希望破灭后凄凉 、孤寂而又沉郁的心境。
        8.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2)__________________,孤舟一系故园心。 (3)__________________,生长明妃尚有村。 (4)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5)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7)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四纪为天子,__________________。 (9)­­­­­­­­ ,百年多病独登台。 (10)夜深忽梦少年事, 。
        二、阅读理解(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西域读李白
        ①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的。从李白幼年上溯约一百年,李白家族在隋末遭到很大变故,全家人从陇西成纪流放于遥远的中亚碎叶。李白五岁那年,在中亚度过了漫长岁月的李白家族又举家内迁。这个漂泊的家族在地广人稀的西域,在以游牧者为主体的人民中间,顽强生存上百年,完全拒绝异族血液是不可能的———李白至少是半个胡儿吧?这仅是我的猜想。
        ②这个漂泊家族终于孕育了一位伟大的漂泊者。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
        ③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光彩的时代,开朗雍容的气势在整个封建社会空前绝后。只有大唐的江山才能安措天才李白那放达的脚步。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没有那个开放的时代,这个饱含异质的天才会被扼杀;没有这个天才的加入,那个时代也会减却许多光辉。
        ④异国情调、漂泊的情怀其实充满李白所有的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春夜宴楼李国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之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中是没有第二人的。
        ⑤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 我本楚狂人,风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淡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扶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净,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乃至有些无赖的游侠脾气也是不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⑥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巴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来源:Z.xx.k.Com]
        ⑦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9、品味文中下列语句,回答问题。
        (1)“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中的“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什么要拒绝根的存在?(3分)
        (2)“他不习惯仰视”,句中“仰视”的含义是什么?(2分)
        (3)“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3分)
        10、下列两个句子中的“此”分别指代什么?
        (1)历史在此与一个伟大的天才相遇。“此”指代__________ (2分)
        (2)历史的伟大契机在此形成。“此”指代 __________(2分)
        11、作者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5自然段,分条表述。每条均不能超过5个字。(6分)
        答:(1) 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
        12、作者在第()自然段中描绘了昆仑山、骑士、成吉思汗的马队等诸多形象,其作用是什么?(3分)
        四、诗歌鉴赏(1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
        夕 阳 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3.“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4分)
        14.有人说本诗最后两句最具表现力,请从诗句选用意象的角度作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8分,每小题4分)
        邯郸冬至(注)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一个重要节日。
        15.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说作者当时怀有一种怎样的心情。
        16.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有何特点?
        五、语言表达及应用(12分)
        17.有个人要设宴招待朋友,可惜搜遍口袋只有8文铜钱,十分尴尬。老佣人说:“ 容易办成。”便拿6文买了两只鸡蛋,1文买了些韭菜,1文买了豆腐渣。老佣人端出第一盘菜,是韭菜面上铺两只蛋黄,他说:“这叫做‘ __________’。”又端出第二盘菜,韭菜上是一圈蛋白,说:“这叫‘ __________’。” 第三盘菜是炒豆腐渣,名称叫做:“__________ .”第四道菜是清汤上浮动着两个蛋壳,取名为:“__________ .”老佣人说:“我喜欢杜甫这首诗,所以做的菜肴凑上这四句诗,成其文雅,请不要嘲笑。”主人十分高兴,客人也重重奖赏了他。(4分)
        18.在不同的语体和语言环境中,对同一内容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请按照限定的语体和语言环境,将“欢迎对方到时参加”的意思分别作恰当的表述。(8分)
        ①商场广告:②给兄弟单位的请柬:③给下级的通知:④办家宴父母给子女的口头通知:
        答案:
        1、 C 解析:A项“舵”应读“duò”;B项“裳”应读“cháng”;D项“惘”应读“wǎng”。
        2、D 解析:D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其他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
        3、A 解析:A项“故园”古今均为“家乡”之意。B项“向前”,古义为“以前”,今义为“向着前方”。C项“苦恨”,古义为“极其遗憾”,今义为“痛苦愤恨”。D项“春心”,古义为“伤春之心”,今义为“爱慕异性的心情”。
        4、A 解析:使用对象有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多指老人。
        5、B(从———丛)
        6、C 泣:哭泣。
        7、A(“贺知章”为“杜甫”:“白居易”为“贺知章”。)
        8、、(1)剑阁峥嵘而崔嵬 (2)丛菊两开他日泪 (3)群山万壑赴荆门 (4)无边落木萧萧下 (5)犹抱琵琶半遮面 (6)东船西舫悄无言 (7)蓝田日暖玉生烟 (8)不及卢家有莫愁(9)万里悲秋常作客 (10)梦啼妆泪红阑干
        9、(1)“根”指故乡。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
        (2)丧失人格,贬低自己,巴结权贵,侍奉权贵。
        (3)李白通过自己与社会的广泛接触,运用手中的笔,将大唐山水都赋予了神奇的内涵,使大唐的诗歌独树一帜,让人感动,让人神往。
        10、(1)在地广人稀的西域中漂泊的李白家族。(2)具有开朗雍容气势的大唐。
        11、(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或“重友情”)(3)藐视权贵
        12、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特征,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的诗歌中“ 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
        13.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手法2分,分析1分,情感1分)
        14.①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出自己的孤独寂寞;②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每点2分)
        15. “抱膝”二字形象地勾画出作者呆坐的神态,由“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显得形影相吊,充分表达了作者思家时的孤寂心情。
        16.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围在灯前议论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本诗语言朴实无华,明白晓畅,真切感人,如“想得家中”“还应说着”等明白如话。
        17.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 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①届时热忱欢迎新老顾客惠顾!②届时恭请贵单位派员参加!③届时务必参加,不得缺席!④到时不能不来啊!

必修三第二单元测试卷语文

6.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危(高)乎高哉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分)
        译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每小题4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 放下
        C.善刀而藏之 好的 D.进乎技矣 超过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
        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4,6
        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6分,每小题4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景公迎而贺之曰 ②窥镜而自视
        C、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②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D、①君乃反迎而贺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9、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
        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
        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三、表达与创新(1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科学追求完美、和谐与真实。②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励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③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智,带领我们在科学海洋中(áo)游。④阅读科普文章,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mèi)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áo( )游 mèi( )力
        (2)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句内语序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情境,补写下列语段。(4分)
        生活中,人们为避免伤害彼此的感情,常使用委婉语。如:不说“你不要抽烟了”,而说“抽烟有害健康”;不说“你考得太糟了”,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选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他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参 考 答 案        1、D (A luò—là。B pàng—pán。C yáng—xiáng)
        2、D (汇—荟)
        3、D (A 取胜。B 尽。C 超过)
        4、D(“南”,名词做状语)
        5、D (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为动词)
        6、A (因为思想)
        7、D (“欧阳修”为“苏轼”)
        8、(1)以五十步笑百步
        (2)木受绳则直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6)申之以孝悌之义
        9.B(告诫)
        10.C(A 来;拿。B.对;比。C 都解释为“就”。D 表并列关系;表修饰关系。)
        11.求问(好问) 正反对比(对比)
        12.(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13.C(修缮,通假字)
        14.B(动词“到”,的,代词“他”,放在主谓之间)
        15.D(并列,修饰,何况,转折)
        16.D
        17、C(意为“省察自己”)
        18、D(A 认为。B 连词,表承接。C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①却,反而 ②才)
        19、C
        20、D
        21、(1)遨 魅
        (2)“激励”应改为“激发”
        (3)“完美、和谐与真实”应改为“真实、和谐与完美”
        22、答案示例1:你还要继续努力
        答案示例2:发挥不理想,还得加油

7.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28分)
        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饿殍(piǎo) 逡巡(qūn) 弃甲曳兵(yè) 丢三落四(luò)
        B、中绳(zhòng)句读(dòu) 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
        C、庠序(yáng) 氓隶(méng) 度长薭大(duó) 抛头露面(lù)
        D、供养(gōng) 经传(zhuàn) 贻笑大方(yí) 间不容发(j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殊俗 叩关 不测之渊 兵刃既接
        B、迁徙 须臾 约从离衡 防微杜渐
        C、崛起 堕落 追亡逐北 要言不烦
        D、谪戍 孝悌 锲而不舍 人才汇萃
        3、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危(高)乎高哉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 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 赢粮而景(通“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 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5、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B、序八州而朝同列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6、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用心一也 用心:使用心力
        B、余威震于殊俗 殊俗:不同的风俗
        C、小学而大遗 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经传:经文和传文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弟子之手,现存32篇。
        C、《过秦论》选自《新书》,作者贾谊,西汉人。“过秦”即指出秦的过失。
        D、《师说》选自《昌黎先生集》,作者韩愈,字退之,世称“ 韩昌黎”。欧阳修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8、课文填空(7分)
        (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_______________,金就砺则利。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二、阅读与鉴赏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20分)
        问 说(节选)
        刘 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9.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审问而明辨之也 审:详细
        B.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规:法则
        C.忌之而不愿问焉 忌:妒忌
        D.问之人以穷其短 穷:穷究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4分)
        A.问焉以求一得 然后以六合为家
        B.取其有益于身而己 师不必贤于弟子
        C.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则移其民于河东
        D.轻之而不屑问焉 吾尝终日而思矣
        11.填空。(4分)
        《问说》和《师说》都劝说人们要虚心学习,《师说》侧重强调从师的重要性,《问说》重在强调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两篇文章都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
        1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3分)
        译文:
        (2)学之所以不能几于古者,非此之由乎?(3分)
        译文: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6题(16分,每小题4分)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隙,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13.下面句中加横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 合乎 B.庖丁释刀对曰 放下
        C.善刀而藏之 好的` D.进乎技矣 超过
        14.下列选项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A.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善刀而藏之 D.始臣之解牛之时
        15.下列选项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A.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B.善刀而藏之
        C.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D.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4,6
        16.对上面文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指维护生命的延续,而不使损害本有的生机,主是宗旨的意思,即根本的要义。庄子借解牛说明养生之道。
        B.刀比喻生命,也就是人。刀用来解牛,就好像人在世生活要接触世上种种困扰和打击。
        C.在庄子的笔下,本来充满血腥味道、繁重肮脏的解牛过程,却好像是一场美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一样。庖丁解牛时的手、肩、足、膝的动作,宰牛发出的声音:都有节奏,有美感,充满了浪漫气息。
        D.文章把三年前庖丁用刀的情况跟族庖,良庖用刀的情况对比,衬托出庖丁的超凡技艺。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6分,每小题4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7、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 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景公迎而贺之曰 ②窥镜而自视
        C、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②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
        D、①君乃反迎而贺 ②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19、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 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③⑥ D.②⑤
        2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
        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
        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三、表达与创新(1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科学追求完美、和谐与真实。②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能传播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还能激励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③阅读科普文章,可以启迪心智,带领我们在科学海洋中(áo)游。④阅读科普文章,要重视科学精神的培养,感受科学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mèi)力。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áo( )游 mèi( )力
        (2)文中有一处用词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
        (3)文中有一处句内语序不当,请加以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根据情境,补写下列语段。(4分)
        生活中,人们为避免伤害彼此的感情,常使用委婉语。如:不说“你不要抽烟了”,而说“抽烟有害健康”;不说“你考得太糟了”,而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自拟题目,选用两种以上论证方法,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台湾著名实业家王永庆出身于贫苦家庭,又是长子,从小就担负了很多粗重的活。每天一大早起床,赤着脚,翻过小山去挑水,往返五六次,之后再帮着做其他家务。做完了,才匆匆赶六七里山路去上学。由于从小生活环境如此,后来他到外地谋生,什么苦也都能吃得下,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开创了一番事业。因此,他常对人说,他之所以有今天,多亏年轻时吃够了苦。他又说:“我成功的秘诀无他,就是吃必要的苦,耐必要的劳!”
        参考答案        1、D (A luò—là。B pàng—pán。C yáng—xiáng)
        2、D (汇—荟)
        3、D (A 取胜。B 尽。C 超过)
        4、D(“南”,名词做状语)
        5、D (名词作状语,其余名词活用为动词)
        6、A (因为思想)
        7、D (“欧阳修”为“苏轼”)
        8、(1)以五十步笑百步
        (2)木受绳则直
        (3)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4)弟子不必不如师
        (5)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6)申之以孝悌之义
        9.B(告诫)
        10.C(A 来;拿。B.对;比。C 都解释为“就”。D 表并列关系;表修饰关系。)
        11.求问(好问) 正反对比(对比)
        12.(1)肯定自己却否定别人,这是世俗的通病。
        (2)学习之所以不能接近古人,不正是由于这原因吗?
        13.C(修缮,通假字)
        14.B(动词“到”,的,代词“他”,放在主谓之间)
        15.D(并列,修饰,何况,转折)
        16.D
        17、C(意为“省察自己”)
        18、D(A 认为。B 连词,表承接。C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 ①却,反而 ②才)
        19、C
        20、D
        21、(1)遨 魅
        (2)“激励”应改为“激发”
        (3)“完美、和谐与真实”应改为“真实、和谐与完美”
        22、答案示例1:你还要继续努力
        答案示例2:发挥不理想,还得加油

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8. 语文必修三测试题以及答案(2)

 
        郑光,宣宗之舅,别墅吏颇恣横,为里中患。积岁征租不入,户部侍郎韦澳为京兆尹,擒而械系之。及延英①对,上曰:“卿禁郑光庄吏,何罪?”澳具奏之。上曰:“卿拟如何处置?”澳曰:“臣欲寘②于法。”上曰:“郑光甚惜,如何?”澳曰:“陛下自内庭用臣京兆,是使臣理畿甸③积弊。若郑光庄吏积年为蠹,得宽重典,则是朝廷之不,独行于贫下,臣未敢奉诏。”上曰:“诚如此,但郑光再三干朕,卿与贷法④得否?不然,重决贷死可否?”澳曰:“臣不敢不奉诏,但许臣且系之,俟征积年税物毕放出,亦可为惩戒。”上曰:“可也。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澳自延英出,径入府杖之,征欠租数百斛,乃纵去。
        (宋•王谠《唐语林》卷二)
        帝舅郑光主墅吏豪肆,积年不输官赋,澳逮系之。它日延英,帝问其故。澳具道奸状,且言必寘以法。帝曰:“可贷否?”答曰:“陛下自内署擢臣尹京邑,安可使画一法独行于贫下乎?”帝入白太后曰:“是不可犯。”后为输租,乃免。由是豪右敛迹。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列传第九十四》)
        [注]延英:①宫殿名。②寘:同“置”。③畿甸: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④贷法:免除法律惩处。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卿拟如何处置 拟:准备、打算
        B、是使臣理畿甸积弊 理:治理
        C、但郑光再三干朕 干:冒犯
        D、可贷否 贷:宽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舅郑光手下的庄吏犯法被抓,皇帝亲自出面求情,要京兆尹韦澳放人,韦澳表示不敢奉诏,皇帝就先提出贷法,继而提出贷死,于是,韦澳不敢不奉诏。
        B、韦澳虽不敢不奉诏,但还是采取了先施杖刑、征收欠租,然后才放人的办法,这种既给了皇帝面子,又维护了一点朝廷之法的做法,在当时来说亦可谓两全之策。
        C、皇上之所以将担任户部侍郎之职的韦澳调任京兆尹,是因为京城内外积弊甚多,有严于执法的韦澳才有能力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
        D、韦澳不敢奉诏的主要理由是,如果对干过许多坏事的郑光庄吏免去重刑,那么,朝廷的法律就是只对下而不对上;如此,又怎能服人呢?
        10.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新唐书》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京兆尹韦澳惩处郑光庄吏一事为例,说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法治思想。
        B、文中提到皇帝向太后汇报的细节,说明皇帝为郑光庄吏求情也是不得已的事情。
        C、“后为输租,乃免”的结果说明,韦澳处理问题既讲原则性,又讲灵活性。
        D、启示后世官吏,应当注意从郑光庄吏身上吸取教训,不可胡作非为。
         四、(15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禁郑光庄吏,何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郑光所税扰乡,行法自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是豪右敛迹。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苏 幕 遮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从情与景关系角度,侧重赏析词中“寓情于景”部分。
        赏析:
        13.根据情境填写名句。(4分)
        唐诗,成了我的精神寄托。冬夜漫漫,寒灯闪闪,温馨的诗句驱走了身上的寒冷,心中已是“□□□□□,春风花草香”了;夏日闷热,汗珠四落,捧起唐诗,端坐房中,心中便有“独钓寒江雪”的清凉;春日捧读,便读出“百般红紫斗芳菲”的美景;秋天吟咏,便咏出“晴空一鹤排云上,□□□□□□□”的豪迈。唐诗,也教会我如何做人。读大学时,因为思念母亲,不觉吟出“谁言寸草心,□□□□□”的诗句;工作时,每当接受任务,便做出“黄沙百战穿金甲,□□□□□□□”的承诺;教子时,为了让他懂得珍惜,常发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慨。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骆 驼 梁实秋
        台北没有什么好去处。我以前常到动物园走动走动,其中两个地方对我有诱惑。一个是一家茶馆,有高屋建瓴之势,凭窗远盼,一片油绿的田畴,小川蜿蜒其间,颇可使人目旷神怡。另一值得看的使是那两只骆驼了。
        有人喜欢看猴子,看那乖巧伶俐的动物,略具人形,而生活究竟简陋,于是令人不由地生出优越感,拘一把花生米掷过去。有人喜欢看狮子跳火圈,狗作算学,老虎翻跟头,觉得有趣。我之看得骆驼则是另外一种心情,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它的槛外是冷清清的,没有游人围绕,所谓槛也只是一根杉木横着拦在门口。地上是烂糟糟的泥。它卧在那,老远一看,真像是大块的毛姜。走近一看,真可吓人!一块块的毛都在脱落,斑驳的皮肤上隐隐地露着血迹。嘴张着,下巴垂着,有上气无下气地喘。水汪汪的两只大眼睛好像是眼泪扑簌的盼望着能见亲族一面似的。腰间的肋骨历历可数,颈子又细又长,尾巴像一条破扫帚。驼峰只剩下了干皮,像是一只麻袋搭在背上。骆驼为什么落到这种悲惨的地步呢?难道“沙漠之舟”的雄姿即不过如此么?
        我心目中的骆驼不是这样的。儿时在家乡,一听见大铜铃丁丁当当响,就知道是送煤的骆驼队来了,愧无管宁的修养,往往夺门出视,一根细绳穿系着的好几只骆驼,有时是十只九只的,一顺的立在路边。满脸煤污的煤商一声吆喝,骆驼使乖乖地跪下让人卸货,嘴角往往流着白沫,口里不住的嚼——反刍。有时还跟着一只小骆驼,几乎用跑步在后面追着,面对着这样庞大而温驯的驮兽,我们不能不惊异地欣赏。
        是亚热带的气候不适于骆驼居住。动物园的那两只骆驼不久就不见了,标本室也没有空间容纳它们,我从此也不大常去动物园了。我常想:公文书里罢黜一个人的时候常用“人地不宜”四字,总算是一个比较体面的下台的借口。这骆驼之黯然消逝,也许就类似“人地不宜”之故吧?生长在北方大地的巨兽,如何能局促在这样的小小圈子里,如何能耐得住这炎方的郁焦?它们当然要憔悴,要悒悒,要委顿以死。我想它们看着身上的毛一块块地脱落,真的要变成“有板无毛”的状态,蕉风椰雨,晨夕对泣,心里多么凄凉!真不知是什么人恶作剧,把它们运到此间,使得它们尝受这一段酸辛,使我们也兴起“人何以堪”的感叹!
        其实,骆驼不仅是在炎热之地难以生存,就是在北方大陆,其命运也是在日趋于衰微。在运输事业机械化的时代,谁还肯牵着一串串的骆驼招摇过市?沙漠地带该是骆驼的用武之地了,但听说现在沙漠里也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骆驼是驯兽,自己不复能在野外繁殖谋生。等到为人类服务的机会消失的时候,我不知道它将如何繁衍下去。最悲惨的是,大家都讥笑它是兽类中最愚蠢的一个;因为它只会消极地忍耐。给它背上驮上500磅的.重载,它会跪下来承受。它肯食用大多数哺乳动物所拒绝食用的荆棘苦草,它肯饮用带有盐味的脏水。它奔走三天三夜可以不喝水,这并不是它的肚子里储藏着水,而是因为它体内的脂肪氧化可以制造出来水。像这样的动物若是从地面上消逝,可能不至于引起多少人的惋惜。尤其是在如今这个世界,大家所喜欢豢养的乃是善伺人意的哈巴狗,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
        注:梁实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70年代移居美国西亚图,80岁时怀着深深的遗憾重返台湾。
        14.为什么作者认为“那两只骆驼”“值得看”?(6分)
        答:
        15.文未说“像骆驼这样的‘任重而道远’的家伙,恐怕只好由它一声不响的从这个世界舞台上退下去罢”,对骆驼的遭遇,句中流露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说出其中的两种。(6分)
        答:
        16.作品借物抒怀。联系全文主旨,请概述出作者在文中三个划线句子中所寄寓的情怀。(6分)
        答:
        17.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第二段描写动物园中的骆驼,第三段描写儿时所见的骆驼,作品通过这一对比描写,
        突出了“不能不惊异”的感受。
        B.作品对骆驼的遭遇作了大量的描写,这些描写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寓主观色彩于客
        观描写中,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C.作品中的骆驼,可以看成是作者的自况。作者将情感倾注于“骆驼”这一形象,并通
        过对其遭遇的描述,抒写了自己的人生体验。
        D.作品的感情富于变化:先是对动物园里骆驼遭遇的同情,继而是对家乡骆驼的温驯的
        惊异,最后是对北方大陆骆驼的命运的释然。
        E.作品的文字平实,但在平实的字里行间,却流淌着一股源于作者对人生经历的深沉思
        考而产生的充满悲壮色彩的情感激流。
        答:【 】【 】
         六、(15分) 
        18.将下面的语句补写完整。(5分)
        若惮于酷刑后的精神压力,司马迁就写不出流传千古的《史记》;若惮于极度贫穷和孤寂之苦,曹雪芹就留不下光照于世的《红楼梦》;同样,______________,鲁迅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怕刺手就采撷不到鲜艳的玫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一句话概括出它的中心内容。(不超过25个字)(5分)
        近日,甘肃敦煌悬泉寺遗址的考古研究又有重大发现,甘肃省考古所研究员何双全惊喜地告诉记者,该遗址出土了200多片纸文书残片和麻纸,成为目前中国考古发掘中发现古纸最多的地方。根据同时出土的简牍和地层分析,这些古纸的年代从西汉武帝、昭帝及宣、元、成帝至东汉初到西晋都有。何双全说,此次敦煌出土古纸的数量之大、品种之繁多、时代跨度之大,在中国考古发掘中尚属首次。这些古纸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人。
        20.下面四句在用词造句方面都有毛病,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
        ①学习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的学习规律和活动的新兴科学,发展前景看好。②王凯教授的拙著《论学习》收录了他近三年发表的12篇论文。③此书学术价值及发行量较高。④广大教师不但喜欢这部著作,而且学生也很喜欢它。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电子专业的硕士毕业生,相貌平平,不善交际。他多次到人才市场求职,都没有引起注意,都没能与人签约。失败后,再出去求职,他不再出示他的文凭。结果,他以打工仔的身份,进入一家电脑公司,做些简单的电脑操作工作,薪水很低。上班后,他工作格外勤奋,不仅能快捷地完成数据输入工作,而且还能不时发现一些程序上的问题。不久,老板试着让他担任程序员,给他增加了薪水。他担任程序员不久,老板又发现他不仅精通程序,而且设计软件程序的水平比公司里其他大学生高多了。老板十分奇怪,决定“刨根问底”,终于知道他竟是学电子的硕士毕业生。最后,老板让他负责公司的业务,并以重金相酬。
        生活中,“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就看你如何去把握。请以“进与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1.A(A中均读作qī;B中“累”、“磊”、“蕾”均读作lěi,“缧”读作léi;C中“瑰”、“闺”、“圭”均读作guī,“晷”读作guǐ;D中“悔”、“毁”读作huǐ,“晦”、“诲”读作huì) 2B(A:疚——咎,陈——沉,鸠——鸩B:被——背,提——题C:青——清,知——执,殉——徇D:恋——连) 3C(反躬自省,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过错。严阵以待,指做好充分准备,等待着来犯者。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似乎喜爱某种事物,实际上并非真正爱好它。求全责备,谓对人对事苛求其完美无缺。) 4B(A“出色工作”与“被采用”不搭配;C去掉“在作怪”;D在“环境恶化”后加“的困境”) 5、B(B项语言表述有毛病。第4段中的“生产集团”是一种形象说法,是要加引号的。而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是每个家庭企业,而不是整个“大集团”。)6、D(答题区间在第12段。实行“市场谈判”是“小狗经济”的特点,不是“斑马经济”的特点。原文讲“没有企业总部下命令”让“下游企业”必须接受“上游企业”的产品,并不等于“斑马经济”存在“由企业总部下命令让下游企业必须接受上游企业的产品”的现实。)7、A(根据文意,并不是所有大集团行业都属于“斑马经济”,因此也不能武断其最终都将被“吞食”。)8.C(干,求情)9.C(原文说的是“使臣理畿甸积弊”,韦澳要治理的是京城周围地区,而非京城内外)10.A(从全文来看,韦澳还是能够灵活处理皇亲国戚的问题的,所以“执法必严”之说有点过头了)11.(1)你拘禁郑光的庄吏,他犯什么罪?(重点词语:“禁”、“何罪”)(2)因为郑光交税一案影响了乡里的工作,自然要接受法律的制裁。(重点词语:“为……所”“行法”、“近”)(3)从此,那些有钱有势的人都收敛自己的行为,不敢放纵了。(重点词语:“由是”、“豪右”、“敛”)12 提示:通观全篇,这首词上片缘情设景,景中含情;下片怀乡念远,直抒胸臆。根据题干要求,重点赏析上片,下片只要略带一下即可。//赏析参考: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相映。上片开头两句点明季节:青碧瓦蓝的天,铺满了黄叶的地。这是渲染空阔清冷的氛围。接着,诗人放眼远望,秋景连绵无际,如波浪一样往前伸展,同远处的江水融和连接。这里天、地、原野、绿波,一句一景,景景暗含诗人心中的思乡离愁。上片末句中“芳草”暗寓离情,既自然,又精巧。下片直抒怀乡念远之情。 13 迟日江山丽;便引诗情到碧霄;报得三春晖;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语句理解)(4分)答案与下列其中一点相近可得4分:①因为它们的遭遇与作者类似。②因为它们的遭遇让作者联想到自己。③因为它们引起作者无限感概。答案与下列其中一点相近可得2分:①因为那两只骆驼扮演的是悲剧的角色。②因为它们显得可怜。③因为它们值得同情。 15(语句理解)(4分)。表达了对骆驼被迫退出世界舞台的①无奈②失落(惆怅或痛苦)③不平④自嘲。能答对其中1点得2分,答对2点得4分。 16(分析归纳)(6分)。海外游子思归却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6分)。答对下列其中一点只能得3分:①作者思归(思亲)之情。②台湾不适宜自己久居的感叹。答对下列其中一点也只能得3分:①游子(作者)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3分)。②对忍辱负重的人(自己)却不容于现实的感慨(3分)。 17(鉴赏评价)(4分)B C (A文中的对比不是为“突出‘不能不惊异’的感受”,而是为突出骆驼的悲剧形象。D对北方大陆骆驼日趋衰微的命运,作者表达的不是“释然”,而是不平与痛苦。作品的感情基调“悲”而不“壮”。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4分。) 18示例:若惮于白色恐怖的压力,鲁迅也就写不出那一篇篇如投枪、似匕首的战斗檄文。怕挫折就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19敦煌悬泉寺遗址出土西汉古纸证明蔡伦并非造纸术发明人。(“敦煌悬泉寺遗址”1分,“出土西汉古纸”1分,“证明……发明人”2分) 20①将“规律和活动”改为“活动和规律”②将“拙著”改为“著作”③改为“学术价值高,发行量大”④将“不但”移至“广大教师”前) 21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