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花旗银行的历史

2024-05-08 13:56

1. 美国花旗银行的历史

花旗银行(Citibank)是花旗集团(Citigroup)(纽交所:C) 属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一间在全球近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总部位於纽约市公园大道399号。1998年10月花旗银行的母公司及控股公司「花旗公司」(Citicorp)与「旅行家集团」(Travelers Group)合并组成花旗集团,此后花旗银行继续保持为花旗集团「红雨伞」旗下的强势品牌。根据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的资料,2005年3月31日,花旗集团控股的12家美国花旗银行的国内存款总额为204,351,066千美元,资产总额为935,236,982千美元(逾九千亿美元);这些数字并不包括花旗银行的海外机构。 

花旗银行是众所公认的积极求新又专业化的银行,在台湾市场上一直居於领导地位。随著台湾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自由化,现在花旗银行就存款、资产总值,获利情况及营业范围而言,已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外商银行。 
花旗集团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目前在全球共有四千多个分支机构,业务范围包括消费金融、企业金融、投资银行、私人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等。2005年花旗集团资产总额超过一兆五千亿美元。 

花旗银行於民国53年8月成立台北分行,在台有40年的悠久历史,也是台湾最大、 
获利能力最佳的外商银行。2005年税前盈馀达103.15亿元,目前共有3300多名员工及11家分行,在企业金融、投资银行及消费金融领域都是市场的领导者。而花旗银行的薪资制度是建立在公平及具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透过各种不同的报酬组合(底薪、津贴、绩效奖金等)与员工分享公司的营运成果,以吸引优秀人才及激励内部员工,员工的薪资是由个人的工作表现、对公司的贡献及公司的经营表现来决定。包括底薪保障年薪制度以及优渥且无上限的个人绩效奖金。 

此外,花旗更提供了贴心的员工福利及活动,让员工及其家庭享有更舒适与愉悦的生 
活,并让员工能感受到现在及未来的保障。包含最优的团保内容(寿险、意外险、医疗险、癌症险、因公出差意外险、旅游健康援助计划)、眷属医疗险(公司部份负担)、父母险(员工可以特惠价格参加)、员工免费定期健康检查、离职金/退休金福利、员工优惠利率(房贷及消费性贷款)、服务年资贺礼员工认股计划、多项银行优质服务与手续费减免(买卖外币免手续费并享中价汇率、汇款免手续费、共同基金申购手续费全免等等)、职工福利(旅游津贴、尾牙、电影欣赏、特殊节日礼物等等)。 

二、花旗银行四大产品简介 

1) 2005/11/21 推出 黄金帐户 
经济背景 
澳洲市场研究机构Fat Prophets矿业分析师温达特分析:1990年以来金矿业者未增加新矿投资,意味全球黄金量供不应求。 
而金矿产量放缓对映於中国、印度等全球珠宝需求上升、油价上涨使得通膨忧虑存在以及法国暴动事件 激发了具安全避险作用的黄金价格顺势上扬。 

产品简介 
因应国际金价涨势不断,花旗银行推出黄金帐户,买卖价格以美元计价,投资人可以直接透过美金活存帐户,避开汇兑风险,支付购买价格和转入售出所得。花旗也是国内首家推出黄金帐户的外商银行。 
花旗银行表示,黄金可以视为类似美金、欧元的另一国际货币,相 对於股票、房地产的投资,一向被国人认为有保值之功能。花旗指出 ,推出多样化产品,是为提供投资人更多资产配置选择,若投资组合 中能纳入不同属性的投资商品,将可适度降低整体投资的风险。 
根据资料显示,黄金与全球主要股票指数及债券指数的低相关系数 ,将可以适度分散客户的整体投资风险,增加潜在投资报酬率。例如 ,黄金与美国标准普尔五百相关系数仅0.11,与日经二二五的相 关系数仅0.08,与道琼欧洲六百的相关系数仅0.02,在目前 物价水准逐渐扬升之际,黄金也成为对抗通货膨胀的选择。

美国花旗银行的历史

2. 花旗银行的发展

在花旗的历史上,有三个重要的名字:花旗银行(Citibank)、花旗公司(Citicorp)和花旗集团(Citigroup),它代表着花旗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花旗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花旗银行的总部设在华尔街,到了19世纪末,已在美国的其他州和海外开设分行。同时花旗银行也是第一个成立国际部的美国银行,在1904年第一个推出旅行者支票。1902年起,花旗银行开始了向海外拓展,先后分别在新加坡、英国、中国、香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开设分行(这时花旗在美国不可跨州开展业务,却跨国开设分行)。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纽约花旗银行的前身是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1812年由斯提耳曼家族创立,经营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该行取得美国政府第29号特许状,国民银行执照,改为花旗银行。该名称当时没有叫起来,同时有混用现象。但美国花旗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纽约第一城市银行,美国花旗公司,国际银行,万国宝通银行都属于花旗银行。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提耳曼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牢牢地控制了该行,将它作为美孚石油系统的金融调度中心。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以后,纽约花旗银行脱离了洛克菲勒财团,自成系统。当时,由于业务每况愈下,曾一度依附于摩根公司。到了40年代,纽约花旗银行趁第二次世界大战之机,大力恢复和扩充业务。战后,纽约花旗银行业务不断扩展。50年代,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企业兼并浪潮,纽约花旗银行在竞争中壮大起来,于1955年兼并了摩根财团的第二大银行--纽约第一国民银行,随后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此时该行资产急剧扩大,实力增强,地位迅速上升,成为当时美国第三大银行,资产规模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花旗公司由于美国银行法对银行与证券业务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规定商业银行不许购买股票,不允许经营非银行业务,对分支行的开设也有严格的限制。为了规避法律的限制,1968年花旗银行走出了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一步-成立银行控股公司,以其作为花旗银行的母公司。花旗银行把自己的股票换成其控股公司即花旗公司的股票,而花旗公司资产的99%是花旗银行的资产。数十年来,花旗银行一直是花旗公司的“旗舰银行”,20世纪70年代花旗银行的资产一直占花旗公司资产的95%以上,80年代以后有所下降,但也在85%左右。花旗公司共辖13个子公司,提供银行、证券、投资信托、保险、融资租赁等多种金融服务(按照当时法律要求,非银行金融业务所占比例很小)。通过这一发展战略,花旗公司走上了多元化金融服务的道路,并在1984年成为美国最大的单一银行控股公司。花旗集团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宣布合并,合并组成的新公司称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和花旗集团的蓝色字标。旅行者集团前身旅行者人身及事故保险公司(The Travelers Lif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Company)成立于1864年,一直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了美邦经纪公司(Smith Barney)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证券经纪、投资金融服务领域。1997年底又以90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花旗公司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的花旗集团,成为美国第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共同基金、证券交易等诸多金融服务业务于一身的金融集团。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个国家有1亿客户,拥有6000万张信用卡的消费客户。从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之一。花旗银行总部位于美国纽约派克大道399号的花旗银行,是华尔街街最古老的商业银行之一。1812年7月16日,华盛顿政府的第一任财政总监(Commissioner of the U.S. Treasury )塞缪尔.奥斯古德(Samuel Osgood)上校与纽约的一些商人合伙创办了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今日花旗集团的前身。当时,该银行还是一家在纽约州注册的银行。在创建之初,纽约城市银行主要从事一些与拉丁美洲贸易有关的金融业务。1865年7月17日,按照美国国民银行法,纽约城市银行取得了国民银行的营业执照,更名为纽约国民城市银行(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此后,纽约国民城市银行迅速发展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之一。20世纪初,纽约国民银行开始积极发展海外业务,1902年,该行在伦敦开设了它的第一家国外分行,到1915年持有万国宝通银行之前,纽约国民城市银行已在拉美、远东及欧洲建立了37家分支机构(Muro,1984,p.47)。万国宝通银行成立于1901年,当时主要是为了发展对中国及菲律宾的贸易,次年它在上海成立了美国在华的第一家银行分行,不久又相继在远东其他地区设立海外分行32家。通过兼并万国宝通银行,纽约城市银行的海外分支网络扩大了近一倍。到1939年,花旗银行(1927年以后,纽约城市国民银行的中文行名改为花旗银行)在海外的分支机构已达到100家。20世纪20年代花旗银行开始开拓零售银行业务。1921年成立了第一家专对个人服务的分行,1928年成为首家提供个人贷款的商业银行,70年代花旗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它成为美国VISA卡与万事达卡的最主要发行者之一。1977年,花旗银行率先大规模将ATM机引入银行系统,2013年,花旗银行已是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者。1929年和1930年,花旗银行先后收购了农民信贷与信托公司和纽约美国国民协会银行,在此基础上成立了花旗农民信托公司,1959年花旗农民信托公司改名为第一花旗信托公司(First National City Trust Co.),两年后合并于第一花旗银行,成为其信托部的一个组成部分。1955年3月,花旗银行兼并了纽约第一国民银行,同时更名为第一花旗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of New York)。合并后的第一花旗银行成为仅次于美洲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美国第三大银行,1962年第一花旗银行更名为第一国民城市银行(First National City Bank)。1961年第一花旗银行率先推出了大额可转换定期存单(CD)业务,该业务使花旗银行能够与政府债券竞争资金,花旗银行取得了新进展。同时,花旗银行进一步国际化,到1982年底,花旗银行已在94个国家拥有1490余个分支机构,海外机构的资产和收益占花旗银行全部资产和收益的60%。1967年花旗银行组建了控股公司——第一花旗公司(First National Corporation),1971年第一花旗公司改组为多银行持股公司,1974年3月28日更名为花旗公司(Citicorp),花旗银行也同时更名为Citibank,N.A.。花旗银行是花旗公司的核心附属机构,资产在70年代中期占整个控股公司资产的95%以上,以后有所下降,在80年代改比例在85%左右,至2013年约占60%左右。花旗银行的董事长、总裁也同时是花旗公司的董事长和总裁。20世纪80年花旗公司先后兼并了Diner’s Club、加州忠诚储蓄银行(Fidelity Savings)、芝加哥第一联邦银行(First federal of Chicago)、迈阿密比斯肯联邦银行(Biscayne Federal)、华盛顿特区的国民永久储蓄银行(National Permanent Savings)。同时,其跨国业务业有了进一步进展,海外分支机构扩展到了芬兰、新西兰等国。20世纪80年代末,花旗银行由于在海外及商业房地产方面的不良贷款而陷入了困境。1990年至1992年3年内,信贷损失准备达到100多亿美元,1991年税后利润亏损9.14亿美元。不过,经过里德领导的三年复兴计划(1992-1994),花旗银行迅速调整了资本结构、恢复了资本实力。1995年,花旗银行净收入达到创纪录的35亿美元,资本总额也上升到了277亿美元。花旗银行的一级资本上升到了192.4亿美元,占总资产的11.9%。1998年4月6日,花旗公司宣布和旅行者集团合并。旅行者集团原是一家生命与财产保险公司,后来它通过收购一家美国投资银行—史密斯·邦尼(Smith Barney)公司,把业务范围扩大到了投资银行、商业信贷、融资服务等领域。1997年,该公司又以90亿美元兼并了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新组建的所罗门?史密斯?邦尼(Salomon Smith Barney)公司一跃成为美国第二大投资银行。至2013年,旅行者集团的业务范围主要有:生命与财产保险、投资银行、商业信贷、私人理财、资产管理等。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是美国有史以来最大一起企业兼并案,合并后组成的新公司成为“花旗集团”,其商标为旅行者集团的红雨伞,合并后花旗集团的总资产达到7000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通过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花旗集团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能金融集团公司之一,由1997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第58位一跃升至1998年的第16位。1999年,花旗集团与日本第三大证券行日兴证券于日本共组合营企业-日兴所罗门美邦。该合营企业自成立以来各项排名均突飞猛进,2000年更于股票及相关交易界别中荣登榜首。在2001年上半年,日兴所罗门美邦于日本市场安排股份配售交易所占的市场份额为55%,超过所有竞争对手的总和。2000年4月,集团的投资银行旗舰所罗门美邦成功收购宝源投资,建立了一家一流的泛欧洲投资银行,令花旗集团于欧洲市场的地位更上一层楼。为把零售金融业务推向全球化同时扩展分销渠道,花旗集团于2000年11月收购Associates First Capital设于15个国家共2,600家分行,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零售金融企业。2001年,为壮大其在墨西哥以至其它拉丁美洲国家的地位及业务表现,花旗集团以逾120亿美元收购墨西哥第二大金融机构Banamex。历经近两个世纪的潜心开拓,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机构,资产达1兆美元,于全球雇有二十七万名雇员,为逾一百多个国家约二亿消费者、企业、政府及机构提供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及服务,包括消费者银行和信贷、企业和投资银行、保险、证券经纪及资产管理服务。以红色雨伞为标志的花旗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包括:花旗银行、旅行家集团、所罗门美邦、CitiFinancial及Primerica金融服务公司。集团2000年的核心收入达140亿美元,2001年收入达146亿美元,为全球盈利最高及财政最稳健的公司之一,其股本总值达880亿美元(2001年),一般股本回报率为20%。雄厚的资本促使集团能运筹帷幄,顺利过渡逆境并于不同的经济环境中大展宏图。在2001年、2002年《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1000家公司排名中,花旗集团皆名列第5位,在全球金融界中排名第一。最新进展花旗银行欧洲分部从2013年2月份开始联手万事达,推出NFC支付贴纸,作为新的Citi Life、Citi Life Metropole、Citi Broker Consulting、Citi BILLA和Citi CSA信用卡使用。该服务免收费用。花旗还将联手VISA推出作为O2花旗信用卡使用的无接触式贴纸。这款支付贴纸可粘贴在任何地方,如手机背面或钥匙坠上,工作原理与无接触式信用卡一样:用户只需将贴纸靠近支付终端上的读取器即可完成交易。

3. 花旗银行的发展史

  花旗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12年,是一家服务于纽约商人的金融机构。
  花旗银行的总部设在华尔街,到了19世纪末,已在美国的其他州和海外开设分行。同时花旗银行也是第一个成立国际部的美国银行,在1904年第一个推出旅行者支票。
  1902年起,花旗银行开始了向海外拓展,先后分别在新加坡、英国、中国、香港、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开设分行(这时花旗在美国不可跨州开展业务,却跨国开设分行)。
  花旗银行是1955年由纽约花旗银行与纽约
  第一国民银行合并而成的,合并后改名为纽约第一花旗银行,1962年改为第一花旗银行,1976年3月1日改为现名。

花旗银行的发展史

4. 第一花旗银行的发展

第一花旗银行财团(First National City Bank Financial Group)美国十大财团之一,是战后兴起的东部大财团。历史虽短,但其控制的资产总额已超过几家老财团,跃居十大财团的前列。该财团以第一花旗银行为核心,依靠它的巨额资金,向军火工业(如火箭、导弹以及飞机等)和民用工业(如电子、化工、石油以及有色冶金等)扩张势力,控制了一大批著名的大企业和大公司。它也是对外扩张最活跃的财团之一。

5. 美国花旗银行是一家具有200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在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共拥

  花旗银行(Citibank, N.A.,中文名“花旗”源于上海市民对该行的习惯性称呼)是花旗集团旗下的一家零售银行,其主要前身是1812年6月16日成立的“纽约城市银行”(City Bank of New York),经过近两个世纪的发展、并购,已成为美国最大的银行之一,也是一间在全球近一百五十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支机构的国际大银行,总部位于纽约市公园大道399号。2012年9月19日,花旗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宣布在中国的信用卡业务正式运作。
  公司名称
  花旗银行
  外文名称
  Citibank, N.A
  总部地点
  纽约市公园大道399号
  成立时间
  1812年6月16日
  经营范围
  金融业
  母公司
  花旗集团
  董事会主席
  William R. Rhodes
  行政总裁
  Manuel Medina-Mora
  大中华区总部
  上海市浦东新区花园石桥路

美国花旗银行是一家具有200年历史的跨国公司,在全球6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分支机构,共拥

6. 相比于美国其他银行,花旗银行的优势有哪些?

花旗的优势如下:
1.老牌银行,历史悠久的,是特许银行,值得信赖。
2.花旗是总部在美国,有自己的实力。
3. 国际平台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多样化的投资产品组合是优势
4.规范性好,抗风险能力强,风控做的很棒

7. 美国花旗银行为什么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

你好,美国花旗银行采取金融控股是为了,,完成了从城市银行到区域型银行再到国际性银行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到单一银行控股公司再到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重大转型。发展至今,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杰出国际金融控股集团之一,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连锁公司之一。【摘要】
美国花旗银行为什么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提问】
你好,美国花旗银行采取金融控股是为了,,完成了从城市银行到区域型银行再到国际性银行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从传统银行到单一银行控股公司再到多元化金融控股集团的重大转型。发展至今,花旗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杰出国际金融控股集团之一,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服务连锁公司之一。【回答】

美国花旗银行为什么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组织机构?

8. 花旗银行的海外银行业务有哪些营销策略?

花旗银行在亚太地区的海外发展因受各国、各地区的政策限制和当地经济发展及开放度的差异影响而有较大不同。传统上,多数国家都限制金融市场进入,还有的国家对进入市场后的实际经营活动进行限制。尽管如此,花旗的决策者们似乎从未放弃过在这一地区进行业务扩张的努力,其主要策略之一是市场抢先策略,即一旦有机会,就会抢在其他竞争者之前首先进入该市场,并迅速进行业务扩张。
例如,在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花旗银行都是抢先进入者。抢先战略通过积极分设经营机构、不断扩展业务领域等手段,不仅能够迅速占领市场、扩大企业影响,同时还能对后进入竞争者制造进入障碍,从而确保竞争优势。
花旗银行的市场开发战略还针对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的而有所区别。如对越南这样的不发达市场地区,主要业务方向是为美国跨国公司和当地企业提供现金管理、短期融资和外汇交易服务(在越南,任何一家企业都必须在两个不同的银行分别设立本币账户和美元账户);对于印度等国家,则开办银团贷款、项目融资以及债券和零售业务;而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则提供更为复杂的证券业务、金融衍生品等项目的服务;至于像日本这样处于成熟阶段的国家,花旗银行提供的服务就更全面了,银行、信托、证券、租赁、期货等,几乎无所不有。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