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那些方面分析。

2024-05-19 02:00

1.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那些方面分析。

你好,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那些方面分析。

2.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以从那些方面分析。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可从以下方面分析:1、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3、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货币政策,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实质是国家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等不同的政策,达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目的。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1、稳定物价;2、充分就业;3、促进经济增长;4、平衡国际收支等。证券市场要素包括证券市场参与者、证券市场交易工具和证券交易场所等。其最基本的结构有两种:按证券进入市场的顺序而形成的纵向结构关系和依靠有价证券的品种而形成的横向结构关系。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一级市场”或“初级市场”,是发行人以筹集资金为目的,按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发行程序,向投资者出售证券所形成的市场。证券发行市场作为一个抽象的市场,其买卖成交活动并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场所。证券发行市场体现了证券由发行主体流向投资者的市场关系。

3. 通胀下,中央银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说明理论依据

国际形势:美国房地产和就业率持续下滑,联储试图用QE和财政政策复苏经济,思路已经确定,但美国财政赤字已是高位,却必须发债(中国、日本等国近几个月连续增持美国国债)。所以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将很可能看到,美元、黄金、大宗商品比翼齐飞的景象。
国内情况:1.货币超发,M2截止11月已经达到71万亿,而10年的GDP增速应该在10%附近,近年来M2/GDP的比值不断创新高(见图一),流动性明显过剩,近期炒大蒜,炒大米等就是例子;2.房地产连续打压政策,造成房东惜租,而房租上涨传导,带来需求拉动型通胀;3.国际能源、材料上扬将推动PPI持续走高,导致输入型通胀(见图二);4.中国二元经济体制决定大部分行业经济偏冷,而国企等大型企业资金链充裕,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银行为完成贷款任务,主动请求大型企业借贷,却对中小企业惜贷,致使国内大面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困境
政策倾向:不提保八,重点提及防通胀
货币政策:近几个月央行的一些操作已经明显给出了政策工具的倾向。防通胀,控制流动性将是2011年的主旋律。手段的选择上,会尽量避免价格工具,利率的调整,造成诸多变量的不确定性(如货币乘数)和挤压中小企业利润;更可能采用数量型工具应对美国的量化宽松,公开市场操作回收流动性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不排除明年将准备金率提高到25%的可能性

通胀下,中央银行可选择的货币政策有哪些,说明理论依据

4.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整顿,我国的货币政策

  2011年我国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国内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这表明我国此前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刺激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也是对央行此前提出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政策注解。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名义上执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2009年,实际执行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虽然是真正的适度宽松,但由于2009年投放的货币基数较高,因此执行效果上是令过剩货币进一步增加。目前,虽然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复苏之路仍比较崎岖,但中国经济形势与欧美有较大区别。因此我国将正式从金融危机后特殊情况下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中退出。2008年末提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原定于2010年末执行完毕,在房地产方面,无论是投资性购房信贷需求还是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都将被持续抑制,这是货币政策转向的经济基本面基础。

  在我们看来,稳健而不是从紧的货币政策的说法,在未来的实际执行中将会是适度收紧,并且给货币政策的相机微调保留了空间。明年全球经济的复苏步伐,国内的通胀形势的发展,调控之下的房地产市场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2011年货币政策的执行可能有一定的变化。因此不宜在今年年末就估死明年货币政策的具体操作。

  关于明年货币政策最关键的指标,即新增贷款规模,央行货币政策委员夏斌日前的表态可作为参考。夏斌表示,明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信贷增速将放缓,预计全年信贷规模为7万亿元人民币。他还表示,明年的信贷政策将会偏紧,而货币供应量M2增长则控制在15%。

  从十多年新增贷款的历史来看,某一年贷款大幅增长后的两三年,都会有新增贷款规模的下降。1997年新增贷款从1996年的10612亿猛增至13757亿,随后的1998~2000年持续下降为11610亿、7210亿和5636亿。2003年新增贷款从2002年的18979亿猛增至27702亿,随后2004~2005年分别降至18367亿和17326亿。2009年全年新增贷款高达9.63万亿,今年预期降至7.5万亿~7.8万亿,明年降至7万亿甚至更低的水平也很正常。2003~2007年,我国经济连续五年增幅在10%以上,同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了21.10%、11.55%、9.77%、15.71%和16.16%,复合增速为15%。在经济转型的关口,我国经济明年没有必要实现10%的增长,则贷款增长15%这个曾实现我国经济复合增长10%以上的速度,完全可以满足明年经济增长的需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今年要求,在明年末之前,我国商业银行要将表外贷款全部转入表内,估计多数银行今年执行的力度较小,则明年表外信贷的收缩,将导致实际新增贷款的减少。另外房地产信托明年继续收紧的概率较大,这都会令信贷供给偏紧。

  具体的贷款投放,预期银监会仍会遵循类似于今年四个季度新增贷款3∶3∶2∶2均衡投放的调控思路。与今年信贷总量可能被突破近3000亿元不同的是,明年的总量控制将更严。这虽然不利于银行“早放贷早收益”的经营思路的实现,但偏紧的额度仍有利于银行利差的提高。

  在整体适度从紧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具体执行时,将因产业结构、区域不同而有差异,比如七大战略新兴产业,可能会受到更多的关照。而西部重点发展区域,也会得到差异化的政策“关照”。节能减排的继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今年新开工580万套保障房的后续建设资金和明年1000万套保障房新开工计划等,都可能在货币政策中得到体现。

  我国货币政策回归稳健非常有必要,较少的新增信贷规模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经济增长的需要。偏紧的信贷供给不光是对冲2009~2010年过度投放的货币的必要,而且将有利于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

5. 影响股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哪些

货币政策是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基本手段之一。由于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与货币供给总量与货币需求总量的平衡相辅相成。因而宏观经济调控之重点必然立足于货币供给量。货币政策主要针对货币供给量的调节和控制展开,进而实现诸如稳定货币、增加就业、平衡国际收支、发展经济等宏观经济目标。
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相反,它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和发展。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影响股票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哪些

6.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有哪些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会对股价产生直接的影响。
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包括存款准备金制度,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通过这些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作用于利率,对股票价格产生影响。
具体看来,如果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放松银根,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就会增加,使得资金面较为宽松,市场利率一旦降低,债券、银行存款的收益就会降低,而股票的收益则相对上升,股票成为较为理想的投资对象,资金大量涌入股市,推动股价上涨。
反之,如果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市场上的货币供应就会减少,资金面吃紧,这是市场利率就会随之提升,债券和银行存款的收益就会相对提高。投资者更倾向于投资固定收益的产品,资金离开股市,交易萎缩,股价就会下跌。

7.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会使股票价格下降?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会使股票价格下降?

8.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如何对股价产生影响的的简答题?

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利率
中央银行调整基准利率,对证券价格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利率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融资成本,从而影响到股价。利率低,可以降低公司的利息负担,直接增加公司盈利,证券收益增多,价格也随之上升;利率高,公司筹资成本也高,利息负担重,造成公司利润下降,证券收益减少,价格因此降低。另一方面,利率降低,人们宁可选择股票投资方式而减少对固定利息收益金融品种的投资,同时,证券投资者能够以低利率拆借到资金,会增大股票需求,造成股价上升;反之,若利率上升,一部分资金将会从证券市场转向银行存款,致使股价下降。除这两方面原因之外,利率还是人们藉以折现股票未来收益、评判股票价值的依据。当利率上升时,投资者评估股票价值所用的折现率也会上升,股票价值因此会下降,从而股票价格相应下降;反之则股价上升。
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一般比较明显,市场反应也比较迅速。因此要把握住股票价格的走势,首先要对利率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掌握。有必要指出的是,利率政策本身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一个组成内容,但利率的变动同时也受到其他货币政策因素的影响。如果货币供应量增加、中央银行贴现率降低、中央银行所要求的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下降,就表明中央银行在放松银根,利率将呈下降趋势;反之,则表示利率总的趋势在上升。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当政府倾向于实施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中央银行就会大量购进有价证券,从而使市场上货币供给量增加。这会推动利率下调,资金成本降低,从而企业和个人的投资和消费热情高涨,生产扩张,利润增加,这又会推动股票价格上涨;反之,股票价格将下跌。我们之所以特别强调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市场的影响,还在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的运作是直接以国债为操作对象,从而直接关系到国债市场的供求变动,影响到国债行市的波动。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如果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商业银行体系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就等于冻结了一部分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应数额庞大的存款总量,并通过货币乘数的作用,使货币供应量更大幅度地减少,证券行情趋于下跌。同样,如果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对再贴现资格加以严格审查,商业银行资金成本增加,市场贴现利率上升,社会信用的收缩,证券市场的资金供应减少,使证券行情走势趋软;反之,如果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或降低再贴现率,通常都会导致证券行情上扬。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为了实现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区域经济政策,我国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通过贷款计划实行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不同行业和区域采取区别对待的方针。一般说来,该项政策会对证券市场行情整体走势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因为板块效应对证券市场产生结构性影响。当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降低贷款限额、压缩信贷规模时,从紧的货币政策使证券市场行情呈下跌走势;但如果在从紧的货币政策前提下,实行总量控制,通过直接信用控制或间接信用指导区别对待,紧中有松,那么一些优先发展的产业和国家支柱产业以及农业、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产业及优先重点发展的地区的证券价格则可能不受影响,甚至逆势而上。总的来说,此时贷款流向反映当时的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并引起证券市场价格的比价关系作出结构性的调整。
二、财政政策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1)财政政策的种类与经济效应及其对股市的影响。总的来说,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过热的经济受到控制,股市也将走弱,而松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发展,股市走强。
2)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实现短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发挥"相机抉择"作用,即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来选择相应的财政政策,调节和控制社会总供求的均衡。
3)实现中长期财政目标的运作及其对股市的影响。为了达到中长期财政政策目标,财政政策的运作主要是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改革、调整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