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2024-05-20 00:47

1.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经济决定政治的作用。 
    经济因素对世界政治的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经济利益制约着世界各国对外政策的抉择。由于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及经济发展对国家综合国力提高的巨大影响,各国对外政策的取舍抉择在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利益的制约,并为实现经济利益服务。在当今以主权国家为主体的国际社会中,国家对外行为的动因具有十分鲜明的经济色彩。国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保障其经济利益的实现。冷战结束之后,随着军事因素在全球政治中地位的下降,经济因素更是被提到了首要地位,各国之间的竞争也主要集中在世界经济领域里争夺优势地位。
    第二,不同国家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差异成为世界性政治对抗和冲突的基本根源。主权国家由于统治阶级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不同,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的差异,各国间的经济利益总是相互独立的,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无限制地追求一国的经济利益,势必损害其他国家的经济利益。国家之间经济利益矛盾的加深,必然扩大国家利益的冲突,因此,经济的冲突对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有可能使国家间的政治合作出现裂痕,并导致政治冲突的发生。纵观今日之世界,各种政治军事冲突与对抗的背后,都可以找到经济利益上矛盾和冲突的原因。
    第三,国家间的经济关系具有强烈的政治性,这是当代国际关系的突出特征。由于经济利益在国家利益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国际政治中,一些经济大国经常利用经济手段来影响对象国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使之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建立某种政治关系。国际经济关系中的经济援助和经济制裁等手段经常交替使用,以利相诱,以害相逼,迫使对象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并削弱对手的影响。经济手段的经常利用,使得世界政治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了,它构成了当今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反映了世界政治的现实。
    2.世界政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能够反作用于世界经济
    世界政治体系是在世界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经形成就对国际社会的经济关系以重大的影响。例如,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中出现的两种彼此隔绝的不同经济体系类型,即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各自独立的经济体系和两个平行的经济市场,就是东西方政治对立的产物。国际关系的实践表明:国家间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对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无疑占有首要的地位。和其他因素相比,政治因素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时间上,对经济关系都具有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影响。
    政治因素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方式表现在:
    (1)世界各国的对外经济活动是整个国家对外政治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目标的手段。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是通过自己确定的政治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手段来体现的。无论这些手段是怎样的,它们永远是为了实现国家的政治目标服务的。冷战时期,国家之间的贸易、金融、投资以及对外经济援助等都服务于国际政治中两极对抗的现实。美国等西方国家或利用贷款、投资以及提供商品等经济援助手段,或利用经济封锁、贸易禁运、技术限制等经济制裁措施,来达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限制对手发展的政治目的。一些其他国家为了安全利益和维护政治经济独立的根本利益,在一定的时期内可能缩小对外经济联系,甚至在国际贸易中忍受明显的损失。这就表明了政治利益和政治目标对国家对外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行为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经济因素在国家决策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这并未改变各国对外经济服务于政治目标的性质与职能,只不过是经济手段在实现国际政治目标和国家利益时变的更为重要和更加有效了。
    (2)意识形态因素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制约作用。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是指国际社会中一定阶级和政治集团利益的政治理论或政治价值观念。因此,它本质上也属于政治因素的范畴。冷战期间,东西方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对抗都具有十分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8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全球性问题的增多,国际关系中出现了非意识形态化的趋势和潮流。这种潮流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反对将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之间建立和发展正常关系、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先决条件的主观愿望。但是,只要意识形态的性质和功能没有彻底改变,它在国际关系的现实中就仍然会对国家间的经济关系产生制约作用。 
    (3)军事因素对国家间经济关系的影响。军事因素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因素。一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建立在工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并以经济实力为后盾的。与之同时,军事因素本身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关系也具有反作用。国家间的军事合作与对抗对经济关系的发展既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在两极格局下,随着两大集团军事对抗的不断升级和军备竞赛的加剧,一方面,国家内部的军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因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军事对抗使得战争的威胁增大,各国都将发展军事力量作为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重要内容。因此,对军火的需求也日益扩大,国家间的军火贸易得到极大的发展。同时,军事对抗关系的发展乃至军事冲突和战争,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还表现出消极的破坏作用。军火工业对经济的刺激只是一种暂时的、畸形的振奋和促进,它对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长远利益却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冷战期间,苏联为了在与美国进行的军备竞赛中获胜,将国民生产总值的大约20%用于发展国防工业和军费开支,严重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最终使国民经济的基础受到了破坏。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关系

2. 经济政治与社会求解


3.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介绍

《经济政治与社会》,是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立志。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介绍

4. 对于经济政治与社会的认识?

1、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 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②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 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③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现象和经济 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 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4、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 必须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

5.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内容简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紧扣最新大纲,广泛采用近年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以期能够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对现实的把握能力,从而树立崇高的理想,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内容简介

6. 经济与社会

1,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
3,按劳分配
4,盈利为目的
5,劳动产品
6,地方政府债,企业债
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7. 学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意义

  学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意义:
  1。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

  2。认识经济运动过程,

  3。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4。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

  5。更好回答我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6。提高领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

学经济政治与社会的意义

8. 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从整个历史来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个地主推翻另一个地主,然后这个地主又被别人推翻,个个如此,只不过是,在姓蒋的地主推翻姓爱新觉罗的地主的时候,他把一个人的地变成了一个党的地。
从整个国家看,无论是谁主政国家,都必须做好两件事,第一,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第二,推动民族文化向前发展。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有两个要求,一是衣食无忧,二是教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不是用别的文化来取代他,而是要将其理解为现在生活的基础,要知道,一种文化已经存在了五千年,消灭他是不可能的,虽然我们在从小到大的过程中被无数次洗脑,但仍然有中国人出来做民族文化的卫道者。在清朝末年,西方国家想用他们的已经成形的文化来影响中国人,来淡化华夏文明,但孙中山现在告诉他,不能;后来有些国家控制了国家领导人蒋先生,又想来搞这一套,毛先生说,门儿都没有;然后……
任何一个政体,都有缺陷,因为每一个出来主持国家的,都有他本身的利益,政府宽容不宽容,得看现在发生的事情有没有影响到他自身的利益。然而,没有人能够做到让所有人都满意,所以不管你怎么吹嘘,怎么掩盖,都会有反对者。历史的潜规则:你造反成功了,你就是正道;你失败了,就是强盗——成王败寇。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我们平时看到的书,电影,电视剧,一切的林林总总,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称之为表面文化;还有一种叫做背面文化,也叫暗流;暗流者,历史的潜道理,这才是主导社会,民族前进的真正动力;在这种前提下,你无道,有人推翻你,你不法,有人惩治你,你强大,自有人出来和你分庭抗礼——平衡,中庸文化的集大成。
一种思想,只是一个人的想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等,皆是如此。举个例子,马列主义中有两个观点,社会前进论和共产主义最终论,这是两个自相矛盾的观点,社会不断前进,他会在共产主义社会止步吗?所以,从马列主义发展出来的理论,都在弥补,但要知道,伟人都不是圣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平头百姓也不全是良民,总有反对者,不管出于什么原因。
现在,我们的国家奉行的是马克思先生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所以,在文化层面上,总有人说中国的文化落后于国外,所以我们今天的人民在不顾一切的想去感受,却接受外来文化,甚至有极端的人直接否定了华夏文明。要知道,中国的老祖宗,在一千年前就已经提出了“知行合一”,这不就是现在的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吗?我们中国人否定自己的文化,然后到别人那儿去取经取回我们本来就有的东西,还自认为先进?这不是笑话吗?细细揣摩今天的社会,再回头去看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那一样不是被奉为经典:治国用兵、法;治民用人道。这还是新东西吗?不是,只是我们在盲目崇外而已。
所以,文化的根本,不在于先进还是不先进,国家的成立,不在于你从什么政体变成了什么政体,而是,国家是否能够做些什么来让他统治下的人民的文化向前发展,而文化才是社会的主导。文化发展,就是历史的前进,在历史的车轮面前,一切都是用来铺路的石头:有的思想,引导历史前行;有的思想,是用来刺激其他的思想来引导历史前行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