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学太极拳,学什么套路好?

2024-05-04 07:02

1. 初学太极拳,学什么套路好?

24式简化太极拳
最简单的24式,是推广的最简化本,简单,招式基础。是经过精心删减编排的,很适合初学者练习。网上教材也很多。然后可以练练42式。
24式太极拳是为了便于在广大群众中推广太极拳,1956在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删去繁难和重复的动作,选取24式,编成“简化太极拳”。为了满足群众练拳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79年又吸取陈式、杨式、吴式和武式太极拳之长,编成“48式简化太极拳”。
如果要练习传统套路的话,建议练习杨式太极拳,潇洒飘逸,云手是一大特点。但是对柔韧性要求比较高。陈式太极拳的法力很有特色,看起来漂亮,建议和老师学习,否则盲目发力可能对自己造成一定坏处。

初学太极拳,学什么套路好?

2. 太极拳传统套路有哪些

太极拳套路
下级分类:  8式太极拳|16式太极拳|22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26式太极拳|27式太极拳|28式太极拳|32式太极拳|36式太极拳|38式太极拳|39式太极拳|40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43式太极拳|45式太极拳|46式太极拳|48式太极拳|49式太极拳|51式太极拳|54式太极拳|56式太极拳|74式太极拳|85式太极拳|83式太极拳|98式太极拳|103式太极拳|108式太极拳

3. 怎样练好太极拳套路

  我们研习太极拳,要想取得一些成果,一定要有信心和恒心,不要一时冲动,不久变半途而废。在练拳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1、学习拳架
  开始学时,难免磕磕绊绊,动作僵硬,全身较劲。这是每个初学者的必经阶段,一定要对自己有信心,多练多问,多和老师、拳友交流,才能不断进步。
  这一阶段有一个最为有效的辅助方法常常被忽略,这就是站桩。不要把站桩看得太高深,如果老师对站桩有些造诣的话,那就可以近水楼台事半功倍了。如果老师不强调站桩,我们完全可以用太极拳的预备式来进行训练,这在陈式太极拳中被称为无极桩。在站桩的过程中,不断熟悉实践太极拳对身体各部位的基本要求,这对尽快正确完成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有着很大作用。
2、熟练套路
  能够基本正确地完成每个拳架后,便可真正进入套路练习。太极拳套路中有很多重复动作,开始时经常记混,这就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强化记忆。这一阶段重点在记忆熟练动作,套路表现上经常出现拳架忽高忽低,步法杂乱,时而停顿的现象。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下去,我们就会逐渐使动作规范、套路流畅起来。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刚刚能把套路串下来,便或因失去努力目标、或自以为是地认为大功告成,而放弃继续深入研习。殊不知,这仅仅是刚刚远望到太极拳的影子。太极拳是武术拳种,是养生功法,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很多人终其一生而不能得窥太极真意之一二。
3、耀武扬威
  套路熟悉后,很多习练者为了追求表演效果,刻意追求动作的力度感,特别是练习陈式太极拳时,更是虎虎生风,力拔山兮气盖世。这样练习,看上去气势惊人,令人振奋。但一趟练下来经常是脸热心跳、气喘吁吁,给身体带来不适。在和有些功夫的人推手时,更是像根稻草似的被扔来扔去。
4、探索内境
  太极拳属于内家拳,拳架配合呼吸开合及意念导引必不可少,这也是习练太极拳的妙趣之一。由意念引导劲力走向,呼吸配合动作开合,深入进去,常常使人乐不思蜀,进入状态后,有时会因过度投入而忘记动作。这时的套路,看起来不太好看,但那种妙趣只有习练者自已可以享受。
5、内外融合
  在培养起内部意念,协调好呼吸开合后,我们可以利用意念,结合呼吸,不断调整身法及肢体动作,使得内外顺遂,开合有度,进退有法。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套路观感上会变得动作柔中寓刚,舒展流畅。一套拳打下来,纵然汗水淋漓,却气定神怡,全身舒畅。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太极拳意,体会内力流转,奥妙无穷,每次练拳都会有不同的感觉,习练者要抓住这些感觉认真体会,不断完善。
  建议大家多读一些阐述太极拳理的经典著作,对我们拳艺深造有很大帮助作用。
  以上纯属个人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文中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拳友批评指正。

怎样练好太极拳套路

4. 如何自学太极拳套路

依靠书本自学太极拳,较之从师的身传口授,虽有其困难的一面。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是书本这位师傅,学者可坐在家中,随请随到,少麻烦,也不需书钱以外的什么花费;其次是学习时间与进度,可由自己自由掌握,不被动;再次是国家出版的这类书籍,无论是理论的阐述或动作图解的绘制与说明,都是根据第一手资料来的,不会因多代传授而或多或
自学太极拳的方法,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下列几点,谨供自学者参考。
1.先学比较简易的套路,例如《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或拙编《原地十三式太极拳》。这十三式比较简单易学,练习时,一般不受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虽简单,但由于是从传统太极拳中精选出来,合理组合编成的,太极拳本色未动,既有明显的传统太极拳共性,也有明显的组编后的特色。
2.要重视其理论的学习和其内功的锻炼。初学时,为了减少入门的难度,可以不顾内功,按照动作说明文字与图像,依样画葫芦地学,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动作大致像样了,就要逐渐领会和掌握其内功,例如精神内敛,心情宁静专一的指挥动作、深长匀缓的腹式呼吸、全身肌筋骨节尽量放松以及意、气、劲的调练等,逐渐进入内外统一的练习。
太极拳是内功拳,古典拳论中指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其内外关系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内功练好了,外形动作就会随之神似。太极拳之能防治疾病和强身健脑,起主要作用的也是来自其内功。如果只模仿其外形动作,不重视其内功调练,甚至一面手脚画弧,一面相互谈笑,这样,不仅动作练不好,更获不到太极拳应有的多种效益,只能起到太极式的徒手体操的作用。有的人练了多年太极拳,但收效平平,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书法水准高低不同的人,写同样一个字,虽然字的结构和笔画一样,但看后有不同的感受:高者有神采,有骨力,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低者无生气,无活力,使人不愿看。其原因也是前者有内功,后者徒具外形。练好内功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而内功各项,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像外形动作,其正误好坏,一目了然,这使学者对其容易忽视和难于领会与掌握,甚至只顾外功,不顾内功,阻碍了练习的进步与收效。要避免这种偏向,须在练习套路的同时,认真学习其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练习动作,就能逐渐了解和体会内功的调练要领和重要意义以及其科学道理,并可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加快学习步伐。
太极拳是综合性多功能运动,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丰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行功原则,其科学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完善而巧妙地指导着这独特而复杂的动作,使人通过这项运动的锻炼,能获得除病强身和防身等多方面作用。因之,要学好太极拳动作,就须练好其内功,要练好其内功,就需学习其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练功。
太极拳每势动作,都是根据假设敌情和其独特的技击术,制定的最佳基本攻防招法,并经过实践的严峻检验和不断改进才确定下来,不要认为太极拳的动作“不在外,而在内”。练习时不严格按照教材上对各势动作的规定,甚至随意修改,这就会破坏其内外关系的统一性和降低其技击与健身作用。推手或散手动作,当然不应机械地原封不动地搬用套路中动作,而应采用对付当面对手最相适用的基本拳势的变着。
3.各动作的方位要搞清楚,教材中各图像,其正面是假设为南方,据此,其后就是北,其左就是东,其右就是西了。定势如果不是对正方向,所偏向的角度,平面图上看不准,应从其说明文字上搞清楚,学者面向书本,其方向与书上图像的方向相反,解决的办法,可以面向书本,而动作则反其向而行;或依照书上也假设自己正面为南方,按照前南、后北、左东、右西的方位记在心上,或标明在练习地点的四方,使自己假设的方位和图上假设的一致;也可对搞不准方向的某一动作,做时背向书本转过头来查看对否。动作中手臂常向内或向外旋转,手臂内旋是大姆指向手心方向旋转。手和脚的动作路线,书上有线条标明,应依照其进退。套路的起势和收势,都是在同一方位上,每趟练完,从这里也可大致看得出练得怎样,毛病在那里。
4.太极拳运动,要求“全身一家”和“一动无有不动”,这是此拳难学的主要地方。对此,首先应了解腰部在太极拳动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和重视腰部的活动。各动作都是腰部向身肢运发幅射出来,使各部相互协调统一的活动。运动中,腰对全身动作的变化和重心的调整与稳定,以及劲力的运发,都起着主宰和中轴的作用。腰部要松、要沉、要直,保持这种状态,就容易练到动作圆活沉稳和各部协调 24式太极拳初学入门视频

5. 如何自学太极拳套路

学习太极拳套路如果当时无人指导,依靠书本自学,在现时代,是行得通的。
依靠书本自学太极拳,较之从师的身传口授,虽有其困难的一面。但也有其有利的一面。首先是书本这位师傅,学者可坐在家中,随请随到,少麻烦,也不需书钱以外的什么花费;其次是学习时间与进度,可由自己自由掌握,不被动;再次是国家出版的这类书籍,无论是理论的阐述或动作图解的绘制与说明,都是根据第一手资料来的,不会因多代传授而或多或
自学太极拳的方法,根据我的经验,主要有下列几点,谨供自学者参考。
1.先学比较简易的套路,例如《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或拙编《原地十三式太极拳》。这十三式比较简单易学,练习时,一般不受天气和场地的限制。虽简单,但由于是从传统太极拳中精选出来,合理组合编成的,太极拳本色未动,既有明显的传统太极拳共性,也有明显的组编后的特色。
2.要重视其理论的学习和其内功的锻炼。初学时,为了减少入门的难度,可以不顾内功,按照动作说明文字与图像,依样画葫芦地学,只求形似,不求神似,等到外形动作大致像样了,就要逐渐领会和掌握其内功,例如精神内敛,心情宁静专一的指挥动作、深长匀缓的腹式呼吸、全身肌筋骨节尽量放松以及意、气、劲的调练等,逐渐进入内外统一的练习。
太极拳是内功拳,古典拳论中指出:“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而在内”。其内外关系是:“意气君来骨肉臣”。外之所形,无非内之所发,内功练好了,外形动作就会随之神似。太极拳之能防治疾病和强身健脑,起主要作用的也是来自其内功。如果只模仿其外形动作,不重视其内功调练,甚至一面手脚画弧,一面相互谈笑,这样,不仅动作练不好,更获不到太极拳应有的多种效益,只能起到太极式的徒手体操的作用。有的人练了多年太极拳,但收效平平,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书法水准高低不同的人,写同样一个字,虽然字的结构和笔画一样,但看后有不同的感受:高者有神采,有骨力,使人获得美的享受;低者无生气,无活力,使人不愿看。其原因也是前者有内功,后者徒具外形。练好内功是练好太极拳的关键,而内功各项,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不像外形动作,其正误好坏,一目了然,这使学者对其容易忽视和难于领会与掌握,甚至只顾外功,不顾内功,阻碍了练习的进步与收效。要避免这种偏向,须在练习套路的同时,认真学习其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练习动作,就能逐渐了解和体会内功的调练要领和重要意义以及其科学道理,并可增强学习信心与兴趣,加快学习步伐。
太极拳是综合性多功能运动,涉及的学科广泛,理论丰富,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理论体系和行功原则,其科学性和实用性都较强,完善而巧妙地指导着这独特而复杂的动作,使人通过这项运动的锻炼,能获得除病强身和防身等多方面作用。因之,要学好太极拳动作,就须练好其内功,要练好其内功,就需学习其理论,在其理论指导下练功。
太极拳每势动作,都是根据假设敌情和其独特的技击术,制定的最佳基本攻防招法,并经过实践的严峻检验和不断改进才确定下来,不要认为太极拳的动作“不在外,而在内”。练习时不严格按照教材上对各势动作的规定,甚至随意修改,这就会破坏其内外关系的统一性和降低其技击与健身作用。推手或散手动作,当然不应机械地原封不动地搬用套路中动作,而应采用对付当面对手最相适用的基本拳势的变着。
3.各动作的方位要搞清楚,教材中各图像,其正面是假设为南方,据此,其后就是北,其左就是东,其右就是西了。定势如果不是对正方向,所偏向的角度,平面图上看不准,应从其说明文字上搞清楚,学者面向书本,其方向与书上图像的方向相反,解决的办法,可以面向书本,而动作则反其向而行;或依照书上也假设自己正面为南方,按照前南、后北、左东、右西的方位记在心上,或标明在练习地点的四方,使自己假设的方位和图上假设的一致;也可对搞不准方向的某一动作,做时背向书本转过头来查看对否。动作中手臂常向内或向外旋转,手臂内旋是大姆指向手心方向旋转。手和脚的动作路线,书上有线条标明,应依照其进退。套路的起势和收势,都是在同一方位上,每趟练完,从这里也可大致看得出练得怎样,毛病在那里。
4.太极拳运动,要求“全身一家”和“一动无有不动”,这是此拳难学的主要地方。对此,首先应了解腰部在太极拳动作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和重视腰部的活动。各动作都是腰部向身肢运发幅射出来,使各部相互协调统一的活动。运动中,腰对全身动作的变化和重心的调整与稳定,以及劲力的运发,都起着主宰和中轴的作用。腰部要松、要沉、要直,保持这种状态,就容易练到动作圆活沉稳和各部协调 24式太极拳初学入门视频

如何自学太极拳套路

6. 练太极拳套路什么好处

太极拳养生有哪些功效呢?

7. 太极拳套路

套路----是大文章,是太极的数据库
鉴于现今的情况与过去不同,无时间实施前辈的练法,应采用学架子——练架子——拆架子——摆架子这个正规训练过程。此过程必须在明理(明拳理,诚意传授)的老师指导下进行。而且要经常反复学、练、拆、摆,直至纯熟。先拆摆外形,再顾及神意气的内形,这就是由外人里。先拆摆定式,再拆摆动式

散手----是造句 是词组的练习和运用 
推手是太极拳技击的初步练习,是对架子的检验,盘架子为知己功夫,推手为知人功夫。散手为更进一步的实际运用。 

1、从内容经验上讲 

   初始在套路 成功也在套路 这个法子管用 
   “单操”与“套路”根本上不矛盾 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

2、从文化形式上看 

   孔子云;“言而不文,其行不远” 事物发展的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
   内容和形式是完美结合 高度统一 否则流传不会长久
   炒作只是混淆视听 时间会说明一切 “简化”适会造成没落

3、实质上看
   套路是武术产品 是文化作品 
  就象音乐上不必非要通过支解贝多芬 莫扎特
   而后才成为贝多芬 莫扎特
  那都是有关灵魂的东西 是人类文明的足迹和高峰
  
4、从现实的境遇来看
   五四以来推广“白话文”
   解放后推行简化字
   体育上推广国标武术

  负面影响是-----斯文扫地 传统文化逐渐断根  民族精神疲弱
  反省我们自身及周围已显而易见

太极拳套路

8. 太极拳都有什么套路

当代陈式太极拳“小架”代表人物有:十八代传人陈克忠、陈伯祥,十九代传人陈立清、陈立宪、陈伯先等。 
陈式太极拳 十九代传人 陈瑜 
陈式太极拳第11代传人,现任河北省石家庄市武协副主席陈正雷 
陈式太极第十代传人冯志强、陈西照、肖庆林,第十一代传人陈伯先、陈正雷、王西安、陈小兴 
杨式太极宗师傅清泉系太极一代宗师傅钟文之孙、太极大师傅声远之子。 
李雅轩是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的得意高足 
东莞市的马派八卦掌和杨氏太极拳的第七代传人郭石磊 
杨氏太极拳传人赵幼斌 
赵宏伟师傅(李氏形意太极拳传人) (mov) 赵增福大师(赵堡太极掌门)(特级太极大师) 
李氏太极拳传人王友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