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为何接连暴雷?

2024-05-18 11:48

1. P2P为何接连暴雷?

近期的国内金融市场颇不宁静,不少公司跑路,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5000多家P2P公司,有超过200家跑路或投资者无法拿回本金。这是国内收紧信用去杠杆的必然体现,由于P2P理财的高额收益率,不少人希望能参与其中,赚取丰厚回报,没想到,偷鸡不成蚀把米。
从心理角度来看,高收益必然是高风险,强调高收益忽视高风险本身就是耍流氓,如果存在低风险高收益的好事,一般人也不能知道。实际上,多数人知道风险,但都相信自己不会是最后一棒,了解这是庞氏骗局,但却认为自己能脱身,这种行为和高抛低吸的股神没什么不同。
从自身属性来看,模式越来越多使用信任状,借助大众明星,借助知名公司,打着国资背景的招牌,目的就是让人能够信任并参与其中,将自身的高风险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不断降低,高风险属于别人家的产品,高收益属于自己的产品。
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自然规定,作为人类,既要高收益,也要低风险,这种行为本身的矛盾性,意味着大众无法掌控,不期待最完美,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好

P2P为何接连暴雷?

2. 40多家P2P炸雷,你受伤了吗

维权要做的一些准备工作
维权前:
确认平台爆雷的原因,是借款人的原因,还是平台本身的原因。
如果是借款人的原因的话,我们可以给平台一定的时间,让平台进行催收,平台应该加大催收力度。
如果是平台的原因,比如集资诈骗等,我们应该及时用合规的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如何判断是哪种原因,建议有条件的投资者,去平台现场核实情况。
不同的原因,解决的方法不同。
如果平台是清盘,那么平台清盘的原因是什么,有没有还款计划和能力,还款计划和还款方式是否合理,还款计划有没有达到你的预期。
如果是骗子平台的话,应该第一时间报案,用法律手段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维权方式和手段:
协商谈判、民事诉讼、刑事报案。
无论哪种方式,应该选出合适的人员,进行操作。比如找律师、选出投资者代表等。

3. 为什么有的p2p暴雷后

避雷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点。
一、合规程度
追求合规是现下很多平台都在积极努力做的事,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判断平台的合规程度呢?大家记住,只要平台像房易贷这样开展了银行存管工作、信息披露规范透明、调控资产以达到限额标准,其合规程度在行业内就算是比较高的了。
二、运营数据
运营数据就像体检报告,各项指标综合起来一看,大概就知道一个人是处于健康、亚健康还是疾病状态。且检测的数据越多,各种数据间的关联性就越多,就越难在单一数据上作假,至于具体如何审平台的“体检报告”,大家可以参考监管给出的各项标准和条框,对比着来。
三、舆情信息
不要小看舆情信息,它可以使我们从侧面更好的了解平台,其他用户的评价,客服的服务态度,平台的负面新闻等,都是我们了解平台的一个角度。当然,有些信息比较零散,一般都是通过一些群、公众号等发布,真假难辨,投资者要自己学会辨别真伪。
不可否认,目前的P2P行业确实存在不少问题,就拿信息披露来说,主动披露信息的平台仅占6、7成,且不少平台为推广故,有“包装过度”、“粉饰太平”的味道,如何去粗存精,整理做出有价值的信息,是行业的一大痛点。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选择迎合监管的平台,不合规再好的资产也白搭。

为什么有的p2p暴雷后

4. 为什么p2p突然暴雷

好久好久没有关注过P2P了,今天打开网贷之家、网贷天眼等网站,看到数据令人触目惊心,谁能想到,当年红岭创投撤出P2P历史舞台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开始,紧接着车贷龙头微贷网也出清了,备受资本关注的积木盒子也迈出了清盘步伐。

其实不难想象,自2018年传出P2P备案制以来,几经延期,至今尚无定论,而就在这虚无缥缈的备案风声中,九千多家平台倒闭了九千家,只剩下零头在苟延残喘。

如今回头看看,我本人投资P2P五年来,注册过上百家平台,无一踩雷(唯一一个雷台也本息全回),可以说是一个幸运儿,但我与P2P平台的恩怨纠葛,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而这场纠葛,让我看到了更多黑幕,黑幕让我冷静下来,看到了本质。

来P2P平台贷款的人都是被银行贷款拒绝的人(次级贷款用户),他们既然愿意付出比银行贷款高得多的代价去借钱,一定是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就是最大的隐患,这是其一;

当P2P行业中的精神领袖投之家暴雷时,整个行业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连投之家平台的高管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他们纷纷投案自首以求自保,何况我们普罗大众,如何能透过重重迷雾看透庞氏骗局的本质,这是其二;

监管对P2P的定义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是为借款人和出借人提供信息交互、撮合、资信评估等中介服务,不做非法集资,不提供增信服务,而监管却一直在引导行业备案,从央行到银保监会、到金融局再到互金协会,走的却是金融机构的路子,这前后的自相矛盾是怎么回事?这是其三;
国外的P2P行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有着成熟的信用体系,而我国直到2020年二代征信系统依旧未上线,P2P行业的关键词并不是暴雷,而是老赖,借款人变成老赖,导致平台老板也成了老赖,老赖不还钱,那些借钱投资P2P的出借人也连累成了老赖,最核心的借款人资质问题根本没法解决,行业就有着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劣根,这是其四;

一个微信朋友圈卖茶叶的骗子骗了10万块就面临着3年的有期徒刑,而非法吸存了1000万的P2P平台,按照非吸罪名可能只有1年左右的量刑,很多人愿意铤而走险,他们觉得一年牢狱之灾能赚1000万甚至更多,值了,违法成本太低,这是其五;

出于求生欲,很多东西我不敢写了,我只能写到这里了,至于有没有第六条、第七条大家自己思考一下,

5. P2P平台暴雷前,有哪些迹象

一、提升收益率:
大多数投资人都很难控制住自己贪婪的欲望。
二、大量高收益短标出现:
这点对激进型投资人的诱惑最大,很多机进行投资人在发现这样的短标后,心里其实也明白平台可能是出问题了,但侥幸心理作祟使得他们踏入了问题平台的圈套。
三、“羊毛群”中出现了大量危机平台的推手:
在激进型投资人投资之后,这些推手还允诺给予他们返现,对于激进型投资者来说诱惑指数五颗星,一来一回收益可观,这类投资者便又上套了。
四、有证可查的负面消息被曝出:
某某平台涉嫌自融,平台某高管为某某企业或投资公司股东。此类消息被曝出,稍加关注的投资人便会撤资,挤兑的发生在所难免。

扩展资料:
一旦发现P2P平台存在问题,投资人应当迅速行动进行投诉,尽量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主流的投诉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官方渠道,如一些金融监管部门的投诉举报热线、网站等;
2、行业自律组织渠道,以互联网金融行业为例,中央和地方互联网金融协会往往会承担部分的投诉处理或转报职能;
3、寻求社会媒体或者记者等曝光与协助;
4、某些非官方投诉渠道,如新浪推出的“黑猫投诉”等;
5、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直接报警的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爆雷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P2P平台 “暴雷” 不断,投资人应当如何维权?

P2P平台暴雷前,有哪些迹象

6. 为什么p2p 集中暴雷

P2P暴雷的原因:
1、流动性风险
全国各地发生了区域性、集中性的平台“爆雷”,引发一些投资人的情绪恐慌,甚至出现非理性的资金出逃,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风险传导甚至波及一些正常运营平台的流动性。
2、降低投资信心
对于投资人来说,P2P雷潮往往意味着1分钱都收不回来。虽然他们都在P2P里的钱即使不损失,也不会投入到股市,但是踩雷之后投资者都会变得更加谨慎,短时间内不敢再把钱放进有风险的地方。
3、借款人逃废债
从P2P借款人一端看,部分企业和个人出现还款困难和信用违约,但也有一些借款人在行业危机发生后,还款意愿下降,甚至趁机恶意举报平台,掀起市场恐慌,造成平台经营失控,以此达到逃废债的目的。这些行为直接导致了一些网贷平台资金链断裂、无法兑付,进而诱发了全行业的信任危机。
总的来说,对这次网贷领域风险的集中暴露,宏观经济和市场情绪等外因固然不容忽视,但P2P平台的内因起着决定性作用,引发各种风险。以上什么原因导致p2p频频爆雷?的相关信息就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广大用户的忙。

7. 上市p2p公司爆雷了,怎么处理

投资P2P踩雷了怎么办?我们给你送上全攻略

上市p2p公司爆雷了,怎么处理

8. 真相来了,P2P炸雷是咋回事

平台为什么会跑路 ?
平台在什么情况下平台会跑路 ? 从根本上来说 , 跑路无非 3 种原因 :
一是拿到了投资人的钱 ( 纯诈骗 , 这并不在少数 , 占到问题平台的 45% ) ;
二是违规操作 , 挪用亏空了投资人的钱 ( 畏罪潜逃 ) ; 三是前两种原因的叠加 , 挪用亏空了投资人的钱 , 干脆再卷一笔跑路。
三种原因 , 说到根儿上 , 是平台碰到了投资人的钱 , 或拿或挪或用 ( 自融 ) 。拿不到钱你跑什么 ? 没有违规操作、挪用亏空 , 你跑什么 ? 也就是说 , 投资人的资金并没有进入真实的项目。大家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哪些原因造成提现困难 ?
提现困难看起来原因千奇百怪 , 很多具有戏剧性 , 但从根本上 , 也无非是 3 种情况 :
1、借款人逾期或违约 , 借款收不回来 , 客户无法提现。严格来说 , 这不叫提现困难 ( 后面会专门分析 ) , 因为项目还未还款成功 , 不存在提现问题 , 此时考验平台的保障措施 : 如果保障充足有力 ( 无论是备用金还是融资担保 ) , 能够及时垫付代偿 , 则不影响提现。在现实中 , 它往往只是导火索 , 平台挪用资金池资金是根本原因。
2、平台挪用了资金池中的资金 , 导致资金链断裂。或放贷 , 或自融用于自身发展 , 而造成坏账亏空或遭遇挤兑 ( 越大的平台风险越大 ) ; 也可能是为了垫付代偿前面的坏账和逾期项目 , 不断借新还旧 , 最后愈演愈烈而导致资金链断裂 ( 由项目坏账逾期引起 , 一般发生在对借款进行本息担保、并且不进行资金托管的平台 ) 。
3、平台拆标操作不当 ( 或比例过大 ) , 所导致的短期流动性风险。这种风险理论上存在 , 但实践中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