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解析《道德经》第二章(2)

2024-05-19 05:34

1.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二章(2)

《道德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与人对美的理解及追求是成正比的。文明程度越高,对美的理解就越深刻,对美的追求就越执着。当人类走出蒙昧时代,就有了追求美、创造美的欲望。
  
 美不仅仅指艺术之美,还有自然风光之美,人文环境之美,人体形象之美,以及心灵思想之美,等等。不同的时代对美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人对美也有不同的理解。不管怎样,追求美都是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一种社会进步的反应。
  
 既然是社会规范,自然会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美是有条件的,是会转化的。美的事物一旦被玷污,人们就不再欣赏它、赞美它,反过来还会躲避它、嘲笑它。丑也是相对的,是能扭转的。丑的事物如果能扬长避短、改过迁善,就会被人们承认、接纳和尊重。
  
 凡心智正常的人,都有求美、羞恶之心,这正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地方。能将美与善发扬光大者,就是圣人。黄帝、唐尧、虞舜、夏禹,这些中华民族的祖先,都预备仁、义、礼、智、信各方面的美德,所以事事代代被人传颂。人们敬仰圣人,就是人性崇尚美、追求美的反映。
  
 美与丑、善与恶是两个矛盾的对立面,但他们却也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所以说,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的,都与矛盾的对立面一起运动着。
  
 《道德经》第二章谈到了一系列矛盾概念,诸如“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等。它们互相对立,又不能离开对方而单独存在,这是永恒的道理。
  
 总之,矛盾是绝对的,矛盾的转化是有条件的。矛盾的变化,又会产生新的矛盾。没有人能阻止矛盾的产和发展,同样没有人能阻止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
  
 所谓“无为”并非无所作为。所谓“治身”的“无为”,应当“无为事主,无为事师,寂若无人,至于无为”,这样才能全身、去危、离咎。所谓“治国”的“无为”,应当按自然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来治理天下,这样才能使黎民百姓得益,社会也才能长治久安。
  
 后来道教的“无为”,慢慢演化为顺其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这是道教对于社会政治和处事的基本态度,道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老子的思想,认为宇宙间万物以及社会的发展,都自有其“道”。对待万物和治理天下都应该顺乎自然和社会。
  
 道教的“无为”,并非是指无所不为,消极避世,而是远离不利于己的环境,谨慎处事;同时还要努力,积极进取,通晓各种知识,善于应付各种情况和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说,追求“无为”,应该按“道”行事,遵循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行事。处世立命,必须摒弃妄自作为,远祸慎行,追求朴素节俭、清静寡欲的境界。
  
 “无为”,可视作一种处事哲学,要真正领略其中的奥妙,就需要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慢慢的体会和领悟了。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二章(2)

2. 解读《道德经》第二章

木怀山:
  
  
 读出自己的道德经
  
  
 木怀山:
  
 用出自己的道德经
  
  
 木怀山:
  
 书写自己的道德经
  
 
                                          
 老 子: 「道 德 经」 : 第 二 章
  
 天 下 皆 知 美 之 为 美 , 斯 恶 已 。
  
 皆 知 善 之 为 善 , 斯 不 善 已 。
  
 有 无 相 生 , 难 易 相 成 , 长 短 相 形 ,高 下 相 盈 , 音 声 相 和 , 前 后 相 随 。恒 也 。
  
 是 以 圣 人 处 无 为 之 事 ,行 不 言 之 教 ﹔
  
 万 物 作 而 弗 始 ,生 而 弗 有 , 为 而 弗 恃 , 功 成 而 不 居 。
  
 夫 唯 弗 居 , 是 以 不 去 。
  
 木怀山:
  
  
 《道德经》以道开篇,
  
 有无皆为阴阳一体。
  
  
 木怀山:
  
 从生到死,复活再生。
  
 宇宙本体,言文不表。
  
  
 Seven:
  
 [玫瑰][玫瑰][玫瑰]
  
  
 木怀山:
  
 在二元对立的物质社会中生存,纠结矛盾和分裂是难免的。
  
  
 木怀山:
  
 小说《巴黎圣母院》中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出什么是真正的美丑。
  
  
 木怀山: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善恶在一念之间。
  
  
 木怀山:
  
 关键是自己,如何保留一份真情实感,去承担去经历。
  
  
 木怀山:
  
 朴素的本自具足,守住本心,自然不争的道性。
  
  
 木怀山:
  
 大道阴阳相生、互相转化,就可以心没想,事也能成。
  
  
 Seven:
  
  
 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的道德经
  
  
 Seven:
  
 老子的《道德经》智慧来自哪里?
  
  
 Seven:
  
 如果我们普通人认定《道德经》是高纬智慧
  
  
 Seven:
  
 老子的智慧来自大自然
  
  
 Seven:
  
 大自然的智慧来自更高纬的设计
  
  
 Seven:
  
 道德经云,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Seven:
  
 天外有天,顺道而上,我们就在提升自己
  
  
 Seven:
  
 世间所有学来的知识,都不是智慧
  
  
 Seven:
  
 智慧原本都在
  
  
 Seven:
  
 这是本具自足的自性
  
  
 Seven:
  
 如果,放下,消除,贪嗔痴慢疑,过了这个坎儿,之后会是什么
  
  
 Seven:
  
 守静笃
  
  
 Seven:
  
 自然链接高纬智慧,一切问题都自然有答案
  
  
 石家庄新生活化妆品诚招加盟(陈):
  
 静能生慧
  
  
 Seven:
  
 所以,很多人都有经验,知道和做到之间距离,有多远
  
  
 格式化:
  
 空生静,静生定,定生慧,慧至从容.从容生活,有何不可至,不可求
  
  
 Seven:
  
 多远的距离就是我们修行的路程
  
  
 Seven:
  
 蚂蚁迷途,它们活在一纬的世界,看到的就是平面的视角
  
  
 Seven:
  
 我们人类,看到蚂蚁的问题是不是觉得特别容易解决,只是因为我们在三维空间
  
  
 Seven:
  
 仰视和俯视,只是角度和高度不同
  
  
 同样问题的难易,显而易见
  
  
 Seven:
  
 道可道,非常道,难以名状
  
  
 从易经角度也有解读
  
  
 Seven:
  
 无极生两仪(阴阳)
  
  
 Seven:
  
 三才四象五行六爻七星八卦九宫十方
  
  
 Seven:
  
 一切大道的规律都已经被设计好规则
  
  
 Seven:
  
 所以才有“天在做,人在看”的说法
  
  
 Seven:
  
 智慧还有更高,或许我们终其一生,都不可企及
  
  
 Seven:
  
 其大无外
  
  
 Seven:
  
 其小无内
  
  
 Seven:
  
 回归我们本身
  
  
 Seven:
  
 不用自卑,因为宇宙全息
  
  
 Seven:
  
 都是“一”,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一体思维
  
  
 Seven:
  
 三千面相,都是一体,如果有不同,那是因为我们都有分别心
  
  
 Seven:
  
 《道德经》也说,天得一,以清
  
  
 Seven:
  
 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一正
  
  
 Seven:
  
 太阳没有分别心,总是发光发热,滋养万物
  
  
 Seven:
  
 我们的痛苦郁闷,也都来自分别心,
  
  
 Seven:
  
 如何修?入道法门很多,也都是分别心
  
  
 Seven:
  
 如果修的一颗,如如不动的心
  
  
 Seven:
  
 这是一种境界
  
  
 Seven:
  
 我们应该有我们活着的目标
  
  
 Seven:
  
 禅定,入静,守静笃
  
  
 Seven:
  
 做学的一切知识也都是实现目标的渡船和工具
  
  
 Seven:
  
 一切不为我所有,但,一切皆可为我所用
  
  
 Seven:
  
 立鸡蛋,是工具
  
  
 Seven:
  
 学习《道德经》也是工具
  
  
 Seven:
  
 所以,我个人的觉知是,《道德经》不是来学习,而是来链接的。
  
  
 Seven:
  
 静下来,频率对上,智慧自然显化
  
  
 Seven:
  
 而《道德经》,为何没有人,时空,事,物,般的讲故事
  
  
 Seven:
  
 全然揭示大道自然运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
  
  
 Seven:
  
 它不是迷信,集合,社会,自然,哲学的综合智慧
  
  
 Seven:
  
 道家也是在《道德经》的基础上而创立
  
  
 Seven:
  
 谓之帝王之学,值得大家好好感悟
  
  
 Seven:
  
 所以,我们每个人不管如何解读,都没有对错。
  
 放下这颗分别心,关注自己的意识认知,就会不断提升能量
  
  
 Seven:
  
 用出来,才是学道,学到!
  
  
 Seven:
  
 所以我们都是幸运之人
  
  
 Seven:
  
 这个场,是我们大家的,共振,链接,交流,就会热这个场,悟道更精进
  
  
 Seven:
  
 学到是自己的,不共振只是各自不同的选择而已
  
  
 云淡风轻~张书云:
  
 今天的都是干货[抱拳][强][强][强]
  
  
 Seven:
  
 大家多多分享,有了“没有对错”的认知,彼此交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Seven:
  
 因为,分享,就有了链接,链接是同频,同频了才能能量双向共振,吸收,转换,使用,提升,改变
  
  
 想想看,我们活着。
  
 除了改变,除了成长,还有别的啥好做的。
  
  
 
                                          
 Seven:
  
  
 的确,能行动,链接,流动的都会助生能量
  
  
 Seven:
  
 我们一天天的花几分钟持续的读《老子》,在群里共振,交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是一体,都在提升,用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在事上去修
  
  
 Seven:
  
 去修自己那颗“如如不动”的平常心
  
  
 Seven:
  
 还会急吗?
  
  
 Seven:
  
 还会受外物影响吗?
  
  
 Seven:
  
 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当下意识能量的各自选择
  
  
 Seven: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Seven:
  
 整明白这个通道,就在这个大家共同的场能引领下,一起持续读,感悟下去,收获,也是自然天成。

3.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二章(1)

《道德经》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天下都知道美的东西之所以为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的东西之所以为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有和无的互相转化,难和易的相反相成,长和短的互相映衬,高和下的互相充实,声和音的互相呼应,前和后的互相随顺,对立物的相互依存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治国为政以“无为”的态度行事,不用言语去实行教化。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加倡导,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培育万物而不要其报答,万物兴旺而不居功夸耀。因为不居功夸耀,功绩也不会泯灭。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二章(1)

4. 道德经第一章注解! 越详细越好!

一
一章
原文: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无名,万物始(李兵注:此处其它版本是“天地始”而马王堆出土的是“万物始”而《道德经》后面有天地长久之说,也就是天地没有开始,所以此处用“万物始”);有名,万物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名词解释:
道:正确的人生行为。
名:正确的对人生观、世界观的看法,也就是正确的思想。
可〈动〉会意。从口,从丂(供神之架),表示在神前歌唱。“可”似为“歌”字的古文。
恒:(会意。金文,从心,从月,从二。“二”表示天地。本义:永久,永恒)这里也代表达到绝对状态。此处许多版本用“常”而“常”字在《道德经》中有特指,而此“恒”同样有特指,所以该用“恒”就要用“恒”,该用“常”就要用“常”,不能混淆。
欲:人们理解是欲望,此处有另外的含义,就是没有达到绝对的极致,或者说欠缺之意。
徼:〈动〉窃取,抄袭。
妙:可以看到事物的本质。
玄:事物的本质,即事物的本来面目。
直译:
道如果是用来被歌颂的道,是没有到达极致的道,或者说是没有到达标准的道。名如果是用来被歌颂的名,是没有到达极致的名。没有“名”的时候,万物已经开始了。有了“名”以后,万物就是他的母亲。所以要达到一种极致的状态,而没有一点点的欠缺,才能看清世间的本来面目。如果不能达到这种极致状态,就只能看到表面现象了。“道”和“名”道理都是一样的,只是叫法不一样。它们都是事物的根本,到达极致就是懂得这些根本,就是通往看清世间事物本质的的道路。
讲解:
第一章 为什么要讲《道德经》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如果是被人们歌颂的,或者说是被人们赞扬的正确人生行为,就一定是没有到达道的极致,所以也就不是真正的道。
而正确的思想,如果是被人们歌颂的,或者说是得到人们赞扬的正确思想,就一定是没有到达极致的正确思想。所以没有达到极致的行为与思想,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正确行为与正确思想。
此句告诉人们,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让人们感到他在做好事,而去赞扬他,那么他的思想与行为就一定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正确人生行为。
那么什么是到达极致的正确的人生思想与行为那?就是一个人做了好事,让人们根本就感觉不到这种行为,才是达到极致的正确人生行为。此《道德经》就是告诉人们如何做到根本极致的正确人生行为。
如果对此还是不理解就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华佗是中国历史中的一代名医,传说他们家兄弟三人都是行医的。
有一天曹操问华佗:“你的医术很高明,会开刀做手术,受到人们的敬仰与赞叹。在你们哥仨中一定是医术最高明的”
华佗说:“不是我,我二哥比我医术高明。他常常在疾病还处在初期阶段就可以做出正确的诊断,并在疾病没有扩大之前,让病人吃一些药病就可以好了,根本用不着开刀。人们看到吃点药就好了,认为自己得的不是什么大病,所以人们都认为我二哥医术一般,只能治疗一些小病。”
曹操又问华佗:“那还有比你二哥医术高明的吗?”
华佗说:“有,就是我大哥。他常常在人们自己还没有感觉到自己有病的时候,通过‘望、闻’就能知道这个人存在潜伏期的病症。然后告诉病人在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应该吃什么。人们通过改变生活习惯,使自己的病症在潜伏期就被医治好了,病症没有出现。所以人们都没有认为自己是病人,也不认为我大哥是医生,更不会有人赞叹他。”
后面章节中的“道褒无名”讲的也是这个问题。
无名,万物始;
为什么前两句所讲的,让人们看出来的就不是达到极致的行为与思想哪?这两句就是解释。
在没有人类思维的时候,也就是说没有人类的时候,万物就已经存在了。

5.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引言:我们都知道道德经是比较好的一个传统文化经书,并且他的第27章是如何解释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道德经第27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吧。

一、道德经第27章阐述的文化道理

首先我们知道道德经第27章写的是善行无辙迹,很多人可能会不理解其意思。我们首先把这27章的文言文把它翻译一下,他主要告诉我们善于行走的人他是不会留下一些痕迹的,而且你会发现一些善于言谈的人,他在说话中也不会流出破绽,善于心善的人,他在平时的受测中可能会比较强,而且善于关闭的人,他不需要门眼就可以将门插好,所以善于捆绑的人他不需要绳索让别人解开。他主要的意思就是告诉我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一些优点,我们要用到最好,但是在平时的时候很多人没有这种智慧,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用具,他不能被抛弃,所以我们要形成一种道德,这样也是一种自费。
二、学习需要技巧

这也是老子阐述了他自然无为的思想,所以你会发现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也不要过于依赖老师,要自己学习,当我掌握学习的方法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所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不会学习的人,他就算天资聪慧,也可能有后天的一些麻烦,我们知道要过分的依赖技巧,而不是天资。所以你会发现一街道都靠自然,虽然我们看起来是比较愚笨的,但是你会发现其中会有一定的大道理存在,这正是他精妙的所在,在平时的时候人们可以学习这种方法帮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用自己的一些方法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如何解释,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6. 《道德经》第三章笔记

【原文】
  
 不尚贤,使民不争;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也。
  
 
  
  
  001看待事物不能只看到一面,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河上公把第三章题为“安民”,方法就是通过这三种方法:“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
  
 尚贤是什么意思?尚贤是指尊重有才德的人,这是墨子的一个重要主张,常与“兼爱”“非攻”并称。有史以来,从先秦“举贤”,到汉代“举孝廉”,都是“尚贤”的不同表现形式。
  
 然而,历史又证明,社会一旦需要“尚贤”、“举孝廉”,这社会也总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老子从事物的另一面来考虑这个问题,社会中出现尚贤本应是一件好事。但是也会存在不利的一面。尚贤风气过于崇尚,无意间会给贤人定一个标准,让投机取巧地人去刻意营造成所谓的贤人,而可能会造成真正的贤人不被发现。对于国家人才队伍长久的培养和建设是不利的。
  
 所以,我们要注意在看待事物时,要学会从另一面去看待。
  
 
  
  
  002给人生做减法,过一种素朴的生活 
  
 如果百姓安分守己、宁静淡泊,那么社会就会太平盛世。而如果民心涣散、盗贼蜂起、群雄作乱,那么社会就会兵荒马乱、国步艰难。
  
 而如何做到社会繁荣昌盛呢?“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是说,要让人们虚怀若谷、吃饱肚子、减弱欲望、强健身体。
  
 从而也会使得投机取巧的人不敢为非作歹,社会一派欣欣向上的气象。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人也被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所吸引,不仅有新款的车子、手机和奢侈品包包。不再真正注重其真正的实用效果,而是更多一层地成为在显摆的工具。
  
 人要给人生做减法,关注自己不合理的欲望,把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少争名夺利而带来的浮躁和焦虑。适当的欲望可以激励我们去行动、去奋斗,而不合理的欲望就会让人迷乱心智,过于追求价值感低的目标。
  
 我们要学会给人生做减法,去寻求一种素朴的生活,追求那种“悠然见南山”的豁达心态。
  
 
  
  
  003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让我们不要去过度干预事物发展的方向,要尊重自然发展的规律和法则。过度人为的干预,往往只会让事情适得其反。即使短期无法看到其不利的结果,从长期而言,也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让生命处于一种自由自在、宁静充实的理想状态。
  
 对于大自然的过度破坏,让人类的环境遭到破坏,空气污染、水源污染,都会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而在人类站在好的出发点去做一件事情,也可能造成过度干预达到严重损失。让我想到了在《反脆弱》中作者讲过这样一个案例,小森林的定期火灾清洗了这个系统中最易燃的树木,令其没有继续继续繁衍。而系统性地预防森林火灾以确保“安全”的措施,可能将导致下一场火宅的成都更为惨重。
  
 自然世界的进化,看似是一场优胜劣汰的竞争,其实更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演化进程。
  
 让我们遵行自然的规律,顺势而为,回归简单和素朴,寻求内心真正的解放和自由,这才是真的智慧。

7.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译文,自解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也,先后之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也,为而弗志也,成功而弗居也。
  
 夫唯弗居,是以弗去。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
  
 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所以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观点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自解]
  
 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在做对比。
  
 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不善在做对比。
  
 所以;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都是要对比才能体现出来。
  
 所以,圣人,做无为之事,行不言的教诲,万作运作而不把自己作为创始人,做事情,不掺杂自己的意思志,事情做成了,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正因为不居功,所以才不会失去功劳。

《道德经》第二章,原文,译文,自解

8. 阅读解析《道德经》第十八章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①;六亲②不和,有孝慈;国家
  
 昏乱,有忠臣。
  
 ①伪:伪诈、虚伪。
  
 ②六亲:父、母、兄、弟、妻、子;亦有其他说法。
  
 大“道”废弃了,于是就有了“仁义”。智慧出现了,于是就有了奸诈虚伪。父子、兄弟、夫妻“六亲”不和睦了,于是就有了孝慈。国家混乱了,于是就有了忠臣。
  
 老子对于儒家空谈“仁义”是很有看法的。他认为,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如果按照儒家所说的那样恢复周礼,反倒会出现混乱的局面。林语堂曾说:“仁的本义应当是他(即人)的纯乎本然的状态。”“仁”讲究的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互相谅解,所谓“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更要遵循“已所不欲,毋施于人”的原则。
  
 孟子认为:“仁,人心也。”又说:“恻隐之心,仁也。”这都明确表明,“仁”是一种心态。而“仁”的对象,则是人本身。《吕氏春秋》就有这样的说法:“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于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也。”
  
 《孟子·梁惠王上》提出了“君子远庖厨”的命题:
  
 有一天,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在殿下走过,就问他牵牛去干什么,那人说准备宰了它祭钟。齐宣王看到那头牛吓得哆哆嗦嗦直发抖,心有不忍,就让那人将牛放了,宰只羊来祭钟。此事传开后,有人使说齐宣王吝啬,舍不得大牛才换了只小羊。齐宣王自己也搞不清楚,宰牛和宰羊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宰牛自己会于心不忍,宰羊自己却一点也不在意。
  
 齐宣王见到孟子时,便将这件事向他请教。孟子回答:“这是仁的表现,因为大王看到牛而没有看到羊。君子对于禽兽,看到它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死去;曾见过它生龙活虎的样子,就不忍心吃它的肉。所以,君子远庖厨。”
  
 孟子“君子远庖厨”的命题,受到后人的批评:君子既要吃动物的肉,就难免要杀生,却又假装仁慈不忍杀生;不忍杀生也罢了,却仅仅是“远庖厨”,眼不见为净,然后再心安理得地吃动物的肉。这是不是假仁假义呢?孟子认为不是。因为“远庖厨”是不忍,肉要吃,不忍之心也要有。不忍不是对动物的不忍,而是自己心中的不忍。齐宣王亲眼目睹牛哆哆嗦嗦的样子,所以不忍心杀它;他没有见到羊,自然就对羊没什么恻隐之心了。
  
 “仁义”的对象是人,但并不能对任何人都讲“仁义’。韩非就曾批评周文王,不管具体情况乱讲“仁义”。
  
 据说周文王曾请求以洛西和赤壤的千里之地献给纣王,条件是请纣王废除炮烙之刑,结果周文王此举大得人心。孔子对周文王的这一做法也十分赞赏,认为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是仁,以千里之地换取天下之心是智。但韩非却有相反的看法,认为周文王非常不智。因为纣王之所以憎恨文王,就是他太得人心。而文王不知趣地再以请求废除炮烙之刑来收买人心,就更会引起封王的疑心和反感。可以这样说,文王之所以逃脱不了被囚的厄运,正是由于他不懂得纣王已不想让他再行仁义了。
  
 行“仁义”最不考虑对象、情境等条件的,就是宋襄公了。
  
 春秋时,宋襄公也曾争霸中原。有一次,他和楚成王在乱水打起仗来。当时,宋军兵力弱,但已经列好阵势;楚军人马多,但还没有全部渡过河。宋襄公的弟弟目夷建议,趁楚军渡河一半相互不能接应之际,赶快发动进攻,宋襄公不采纳。楚军刚渡过河,还没有布好阵势时,目夷又提议立刻进攻,宋襄公还是不同意。直到楚军摆好了阵势,宋襄公才命令进攻,结果寡不敌众,大败而回,他的大腿也受了伤。
  
 回国后,宋国上下都埋怨宋襄公。他却宣称:“仁义的君子不使对方受困于危难之时,不攻击还没列好队形的敌军。”这真是“蠢猪式的仁义道德”!不顾场合、不分对象、不计利害地侈谈“仁义”,其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
  
 所以说,“仁”必须与“智’相结合,才能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仁”并非仅仅是宽厚,更不是懦弱,有时甚至应该表现为大智大勇。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是勇于肩负道义的仁人志士本色。
  
 我想,老子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既是对“无为而治”的大“道”被废弃的惋惜,也是对没有真正的“仁义”的失望吧。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