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围棋教育有什么用

2024-05-05 20:56

1. 幼儿围棋教育有什么用

围棋世界,千变万化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

我们发现孩子们通过围棋文化的熏陶,以及围棋知识技能的学习,在注意力、独立思考、逻辑思维、组织指挥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在娱乐中开发了孩子的智力。下围棋是作为寓教于乐的一个手段,不仅培养了孩子的智商,而且在对弈中,孩子们也加深了相互的交流,培养了孩子的品德情操,以及全局观念和面对胜负的平和心态,从而开发了孩子的情商。那么在围棋教学活动中,幼儿的情商又是如何被开发和培养的呢?
一、注重教师自身的示范与榜样,与孩子平等处之
根据调查,教师在孩子心目中有三种类型:纵容型、权威型、独裁型。其中独裁型和纵容型就完全是两个极端,这两种类型的教师缺乏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缺少与孩子之间的平等相处。经常听到父母朋友说,“我们家的孩子是顺毛驴,好好说怎么着都行,逆着他,怎么都不行”。“顺毛驴”固然是人类渴望尊重的自然反应,但也是情商低的一种表现。不根据事实和利益进行判断,而一味的“顺毛驴”,就很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为人所用,因小失大。第二种是任性,任性的人总是宁愿付出很大的代价,也不愿意委屈自己一点点。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过于脆弱了。这样的人不能委曲求全、顾全大局,常常因为“小不忍”而“乱大谋”。他们因为缺乏弹性,很难在复杂的得失中做出明确的判断。因为缺乏自制力,常常遭受不必要的打击进而受到重创。而只有权威型的教师,他们很好的掌握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角色,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更加吸引了我们的孩子。我们的老师就像一个孩子王,和孩子一起玩围棋游戏的同时,也会提醒和指导孩子正确的做法,但绝不是控制。只要孩子认可了您在她心中的地位,你的一言一行,你的优缺点都会被孩子一并吸收,所以教师的示范作用非常的重要。
二、学会谦让和礼让,培养幼儿与人交往
很多的家长都喜欢跟我说:“我们家孩子就喜欢跟人家抢,看见别人的就觉得人家的就是好,很自私啊!”但造成孩子养成这样习惯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孩子几个大人带一个,这边住两天,那边住两天,所以这边爷爷奶奶宠着,那边外公外婆依着,两边是互相比赛啊,久而久之,我们的孩子就开始娇生惯养,得理不让,无理取闹。因为孩子小,各方面经验不足,很多行为习惯和性格的养成都是大人们培养出来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也是正常,重要的是大人将如何给予正面的引导和积极地培养。
这个坏习惯在下棋的时候也会经常的出现:互相抢黑白棋子,两人都要拿黑棋,因为觉得黑棋可以先走。有的老师直接指定一方执黑,则另一方肯定认为偏袒而产生心理不平衡,在围棋当中我们的规定是:“猜先决定谁执黑”,我们发现虽然有这个规定,但是我们的孩子还是会互相的争吵谁拿黑棋,我们应该解决的是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应该帮助他们学会礼让,学会谦让。所以这个方法只能解决一时的内战,却解决不了孩子的心理,是治标不治本。应该让他们自己学会礼让,于是我就是不管他们,她们都抢这要黑棋,那我都给你们发黑棋,“老师,你发两盒黑棋我们怎么下啊?”我也故作不理不睬“不是你们两个人都要黑棋的吗?怎么下是你们的事情了”,然后慢慢的静观其变,突然下了一会,其中一个孩子坚持不下去了,于是就把自己的黑棋换成的白棋,然后两人开始下棋。课后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大大的表扬了这个孩子,肯定他的礼让行为值得大家学习。同时也告诉大家:“黑棋白棋都是你的兵,无论拿到谁都应该一样对待,就像你们都是老师的宝贝,我喜欢这个小朋友不喜欢你,好不好?”“不好”“就是啊,所以黑白棋子你们都应该一样喜欢,对吗?”
三、消除幼儿对失败的恐惧,正确面对“胜”“负”
成功和失败让谁选,谁都只会选择成功。但是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这就牵扯到孩子的一个抗挫能力,以及孩子遇到困难和失败时积极乐观的心态。
在很多新闻和报纸上都会经常看见,很多孩子因为受不了学习的压力,一次考试不理想,就选择消极的处事态度;同样受到一点点的挫折和批评后,就开始闷闷不乐,采用极端的方法来处理问题,这些都说明了孩子情商发展的不完善、不成熟。这也是现在家长注重孩子情商教育的关键所在。
其实孩子们在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对弈练习和参加比赛中,我们的情感态度就在一次又一次的接受挑战,每次对弈或者比赛,总会有输赢,那么孩子们会用怎样的心态去面对和接受呢?谁也不喜欢输,但是输了就应该寻找自身的原因,积极面对,这样你才会有进步。孩子也分为:好胜型和挑战型。
面对好胜型的孩子,首先通过心理分析和观察,发现她喜欢和比自己棋艺水平差的人下棋,这样她就可以永远获胜,同时也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但是我们发现这些一直和自己棋艺差的孩子下的人,她自己的棋艺也在不断的退步中,当他突然面对比自己强的对手后,有时会紧张的乱下棋,最后是满盘皆输。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平时就会安排水平不同的人与他进行对弈,接触不同的对手,处理不同的事态,通过不断的练习,慢慢的弱化孩子的好胜心理,从而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后不同的人和事,让孩子真正的学会用心去下棋。
对于喜欢挑战的孩子来说,她们最喜欢挑战比自己强的人,但是她们太过自大和自负,因为她们的水平也的确比一般的孩子要好的多,所以这群孩子就觉得他是他们班最棒的,就开始下“挑战书”:“某某老师,我要跟你下盘棋。”如果遇到有水平不高的要跟他下棋,他会骄傲的说:“我们俩就不用下了吧?这样吧,我教你。”说实话如果这种积极性用的比较好,遇到挫折会反思自己并且继续学习,那他会受益一生。但如果太过骄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当他处于频繁的输棋时,她会积极还是消极,自信还是悲观呢?于是我们对这种类型的孩子首先选他作为“围棋之星”的榜样,但是在对弈中,我们会安排能力和水平比其好,或者与其水平相当的人,或者跟老师下,这样既不会打击她的积极性,而且也让他知道“赢需要努力,输需要勇气”,看见她对围棋的积极性,喜欢帮助别人,教别人,我们让他去带动围棋水平比较差的孩子,我们会发现她很负责,而且很有耐心,教的很认真。而且那些孩子的积极性也被带动,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
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一个人获得成功。现在大多数家长过多地重视孩子的智商发展,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商发展,其实早期的情商教育尤为重要。孩子的天性就是游戏,她们喜欢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快乐成长,而围棋是一项将智力、体力、品质、意志融为一体的游戏活动。通过幼儿围棋教育,促进我们的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从自我认知,积极探索,再从探索中建立自信心,以及对自我情绪的控制,抗挫折能力,喜欢与人交往,愿意分享、合作等等能力的培养。
我们相信:只要持之以恒,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高智商与高情商的有为人才!

幼儿围棋教育有什么用

2. 幼儿园的学生怎样学习围棋

介绍学围棋的好处、

  一、 学围棋可以锻炼思维
  围棋是围而相杀的游戏,每下一子就等于出动一兵向对方进攻,迫使对方设法应对,而对方下子也是在向你进攻,要求你设法打退他。这种不断进攻与防守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得到不间断地锻炼,变得日益灵活、聪明。
  二、 学围棋能培养能力
  很多小朋友对数字加减乘除感到枯燥无味,而下围棋运用数字的机会很多,可以让你在娱乐中不知不觉地接纳数学,使计算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围棋的竞争过程紧张激烈,双方斗智斗勇,能有效地培养高度的注意力、敏锐的观察力、细致的分析力、灵活的应变力、全局的统筹力,使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
  三、 学围棋可以陶冶性情、提高素质
  围棋对弈中要求棋手讲文明、懂礼貌、胜不骄、败不馁。对待生动活泼、战斗激烈、变化莫测的棋局,棋手只有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取得最后胜利。常下围棋的人,大多有临危不乱的镇定心态,谦虚、谨慎的美德,文明高雅的风度。
  总之,学围棋能锻炼思维,培养能力,陶冶性情,提高素质。

3. 幼儿园围棋规则

 幼儿园围棋规则
                      导语:在中国古代就发明了围棋,两个人下围棋。使用格状棋盘,用黑白两色棋子进行对弈。下围棋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是一种益智的棋类游戏。围棋是中国的国粹,需要传承。家长在家里可以教孩子下围棋。那么,家长如何教会孩子幼儿园围棋规则呢?参考以下几个步骤,孩子就掌握下围棋规则了。
    
    方法/步骤
    家长在家里告诉孩子,围棋的.大小和两个棋子盒,让孩子对围棋有个初步的认识,这样孩子就觉得围棋不是抽象的,很直观。
    认识棋盘后,家长告诉孩子在棋盘上有九个小黑点,称为“星”,中央的一个星称为天元,学习几个围棋的概念,角、边、中央。这样容易讲解下围棋些。
    基本知识了解后,家长告诉孩子下围棋的规则,要两个人轮流下棋,按顺序下,并且下棋无悔,当自己的棋子被围住就要取掉了。
    家长告诉孩子几个基本的下围棋技巧,比如在边界处如何赢,让孩子自己一个人练习掌握,熟悉后就学其他的走法。
    家长和孩子下围棋,可以边下边讲解,比如自已下一步将要下到哪里,孩子该如何防御,提醒孩子,这样刚开始下棋时进步的快些。
    等孩子学好了基本的围棋走法后,让孩子和同学们比赛下棋,增加下围棋的实践经验,家长在旁边观看,不要帮助。下完围棋后,帮孩子总结经验。这样孩子就学会了下围棋规则。
    ;

幼儿园围棋规则

4. 如何教幼儿下围棋

1、培养孩子学习围棋的兴趣,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围棋;2、给孩子准备一副好的围棋棋具,让孩子树立学习目标,慢慢在实战中获得下围棋的思路和方法;3、要和孩子同步学习围棋的基本定式,一起研究棋谱,积极营造家庭学习围棋的气氛;4、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要把学习围棋当做锻炼思维的一种游戏,快乐学习围棋;5、带孩子多参加一些有一定含金量的围棋比赛,通过比赛来不断总结现场下围棋的宝贵经验,让孩子下围棋的水平越来越高。

5. 幼儿如何学习围棋

围棋的特点是易学难精,对于幼儿学习围棋,应以激发兴趣为主。
如果是幼儿园的特色班,请观察孩子对他的围棋老师是否有好感,一直很喜欢那个老师,就算是完成了第一步了,后边静等慢慢进步就是了。如果孩子进步很快,那么半年以后可以考虑再转其他途径学棋。
如果是参加校外的教学机构的学习,则重点是考察教学条件,这个指的是老师风格、能力和水平,同班同学的构成等,为什么要考察同班同学呢,是因为如果幼儿和一些年龄偏大的同学一起学,由于教学上不能照顾到幼儿的特点,学起来可能会难度偏大。
如果是家长亲自教或请家教来教,可以综合以上提到的一些考虑因素。

幼儿如何学习围棋

6. 少儿学习围棋需要注意什么

少儿学习围棋,最好选择小班教学,如果可以,家长陪读一段会更好,例如我们这里开设的亲子班。因为年龄小,小班授课,授课老师更能兼顾,会安排30分钟左右课程休息10分钟,让孩子循序渐进的克服好动而养成聚精会神的好习惯,但家长千万不能着急,还是应该以培养孩子对围棋的兴趣为主
例如曾经有家长向我咨询:“我们孩子四岁多,可以学围棋吗?”我说:“没问题啊,满四周岁就可以了。”接着又问我:“我孩子很皮,一个月的课程下来能就坐得住吗?”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低龄儿中有,很多上小学的学生家长也有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不能,应为任何一个习惯的养成都要循序渐进的!
鼓励家长陪读一段时间,主要一个原因还是希望家长能和孩子同步成长,因为现在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回家几乎没有玩伴,而围棋又是两个人的游戏,所以希望不懂围棋的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
在家中可以以做游戏的方式和孩子下下棋,做做复习,从而提高孩子兴趣,加深基础知识的学习。当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围棋学习的加深或是一些已经上小学的初学者就没有家长陪读的必要了。

7. 少儿学习围棋需要注意什么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1_QgNLOdEORlUTGFbEnoqw
 提取码: pg2q
围棋是儿童智力开发的最佳活动 围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现在已成为儿童早期智力开发和素质教育的载体,围棋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能极大地促进儿童智力潜能的开发。据调查显示,在3至6岁的儿童中,下围棋的儿童在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记忆力等多方面均比没下过围棋的儿童有明显的提高

少儿学习围棋需要注意什么

8. 如何利用围棋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文章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的基本社会行为规则。”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会行为规则,才能使每一个人在活动中即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又不会干涉影响到他人,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之间的伙伴关系。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在幼儿园里的“规矩”、“方圆”就是指幼儿良好行为规则的培养。
关键词:围棋  培养 规则
大多数幼儿在家都是独身子女,凡事以迁就为主,家长样样事情都包办代替。而在幼儿园可大不相同,如果也像在家里喜欢怎样就怎样,东西乱扔,做事有头无尾,肯定会乱套。所以幼儿园是有一定的规则的,需要他们去遵守。如:有时间的限制按时吃饭、游戏、睡觉等,而且要学会自己穿脱衣服,活动时自己挑选玩具,活动结束后自己收拾并放回原处等。家长都认为幼儿品德教育中行为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就象盖高楼大厦一样,如果地基打不好,高楼是盖不好的,孩子的思维敏捷,聪明伶俐固然重要,但从小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遵规则的行为习惯对其一生的影响都很大,不可忽视和放松。我们通过围棋活动让幼儿体验遵守规则带来的快乐。通过围棋活动,让幼儿了解社会活动,能分辨是非,对与错的判断。我根据社会规则的内容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形成了适用于小班幼儿的区角游戏规则内容。我们主要对于小班的行为规则主要表现为将物品放回原处,能轻拿轻放区角游戏的物品。围棋活动的开展也同时让幼儿能够学会游戏中排队懂得学会自我保护。知道在教室、走廊里轻轻走路。这些社会规则内容都是互为联系紧密结合的。在家里会主动向他人问好,能讲卫生、注重仪表;会爱护花草树木;会爱护玩具,用过后会自己收拾玩具,能够专心完成一件事;会按正常作息时间睡觉、起床;会等家人一起进餐;会帮家人做一些家务,做到无“自我中心”的现象。  
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幼儿的行为规则判断能力与在教室中的行为问题具有密切的联系。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每天要面临许多实际问题,面临老师、同伴的要求和纪律的约束。幼儿能否正确理解和判断别人的想法、情感、要求和企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是否能有效地遵守课堂秩序,能否与老师和同伴友好相处。所以,帮助孩子提高理解他人的能力,是学习良好行为的思想、情感基础。提高孩子的道德判断能力,能有效地减少班级中的行为问题。教师还应当启发幼儿体验同伴间积极交往所引起的满意和快乐的感受,培养师生间相互喜爱的情感气氛,并处处注意以身作则,为孩子们树立良好道德行为的榜样。对于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随时鼓励,给予强化,并有意识地针对孩子的个别差异进行个别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运用围棋游戏,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围棋游戏是幼儿所喜爱的,在围棋游戏中幼儿能够体验游戏带来的欢快。兴趣和快乐这两种情绪体验相互作用、相互补充,使幼儿在围棋游戏中愿意遵守规则,接受成人的教育。因此我根据幼儿的特点,选择了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在操作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幼儿游戏兴趣的源泉。如操作拼图游戏时,
我有意识地让几个幼儿共同来完成。围棋游戏中孩子学会了等待和轮流游戏,
即使是很急噪的幼儿也逐渐能静下来和同伴一起下棋。组织这样的游戏活动由于幼儿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脑力活动,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幼儿的自控能力表现的比较突出。再如,在角色游戏中,可借助游戏的魅力,让幼儿在游戏中扮演各种社会角色,承担责任,从而学习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学习在游戏中遵守秩序,学会等待、合作,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游戏中他们要排队买东西,排队领钱,和同伴合作游戏,从中也能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行为规则。如在运动游戏时,我经常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竞赛游戏中,同组的幼儿在等待中相互鼓励,相互提醒。随着教师提出的游戏规则,孩子们的自控行为不断提高,集体观念也逐渐增强。
二、创造围棋环境,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作为教师,要向幼儿提出前后一致合理的行为界限或行为规则,养成幼儿遵守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习惯。因此,我向幼儿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的,能让幼儿知道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我也以身作则,做幼儿的榜样。在日常教育中还应帮助幼儿学会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从别人对他行为的评价转化为幼儿自己的行为评价。当幼儿能够遵守有关行为规则时,教师也应及时表扬鼓励。如每一次的讲评课,我让幼儿自己来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哪些事情应该做的,哪些事情不应该做的,有时孩子们的评价还真能起到一定作用。所以应在宽松的环境下让幼儿逐步约束自己,养成较好的学习行为规则。
三、结合言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幼儿能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首先要掌握好语言。如:幼儿想要干某件事情时,自己先说着“我要干什么”然后自己再去干。所以在幼儿日常活动中,要注意发展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加强言语对幼儿行为的调节功能。在活动前,我先向幼儿提出活动所达到的目的,提高幼儿自控的动机水平,并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克服困难,坚持达到既定的目标。在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将要去做什么而不能去做什么,也就是行动前明确意识到行为的目的,从而对自己的行为起一种制约作用。
幼儿规则意识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它应渗透在幼儿园的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不仅仅是在幼儿园要遵守行为规则,在家里乃至社会上都要学会遵守规则,老师和家长都要有责任,让孩子形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幼儿在成长,他的规则意识也在不断的提高,相信有老师、家长、幼儿自己的不断努力,他们也会为有良好的规则意识而带来的种种收获而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