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孔孟之道?

2024-05-20 18:09

1. 什么是孔孟之道?


什么是孔孟之道?

2. 孔孟之道是什么?

  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君主专政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史的两大主体内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1)元朝的邓牧:自称“三教外人”,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2)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我国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带有民主性色彩。 
?(3)清初:①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②顾炎武: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顾炎武的学风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③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还提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王夫之的思想闪烁着革新的光芒。

3. 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

孔子创立的“儒学”,至宋代逐步被称为“孔孟之道”,孔子、孟子的家乡因为离得很近,被称为“孔孟之乡”,乃至整个山东,在外面都因山东人的宽厚仁义好客,被冠以“孔孟之乡”的美称。
在历史上的儒学体系里,有孟子之外的曾子、颜子、子思、荀子、后来也有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大儒名士,为什么单单就只有孟子与孔子并称呢?
一、历史上曾有“周孔之道”、“孔颜之道”
自汉代重视儒学以来,汉代官方立周公为“元圣”,孔子为“先师”。周孔之道"在唐代以前是儒学教育的别称,周公与孔子被合称为“周孔”。周公,西周时期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先驱,被后世尊为"元圣"。孔子,春秋时期卓越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
周公创制礼乐,是华夏文明的人文始祖。孔子是周公之后华夏优秀文明传统的集大成者。周公之道与孔子思想相结合,即周孔之道,是华夏几千年文明的主脉。周孔之道是世界观,礼乐文明是其社会实践的具体展现。
两周(西、东周)与两汉(西、东汉)是周孔之道与礼乐文明的产生、发展、成熟时期,出现了两次古代中国文明史上百家争鸣的活跃景象。华夏政治大一统时断时续,但是意识形态的大一统,则是由周孔之道构成的亲和力、向心力、凝聚力起了决定性作用。
汉代开始,颜回便被列为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很长时间,在祭祀孔子时,人们都单独将颜回安排在孔子旁边配享,享受“亚圣”的礼遇,汉末名士祢衡在撰写颜子碑时,就有“亚圣德蹈高踪”之赞。据《唐会要》记载,唐玄宗在诏书中格外强调:“颜子既云亚圣,须优其秩。”宋代大儒周敦颐也承认颜回乃儒家的“亚圣”,其在《周敦颐集》中,就有“颜子亚圣”的说法。这就是“孔颜之道”的来历。
二、孔孟之道是如何形成的?
即使是记述孔子言行的《论语》,在唐初亦未能进入经书之列,更遑论《孟子》。贞观之时,奉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而配享先师的只有两人,一为颜渊,一为左丘明。宋初国子监承唐制,仍祭孔颜。
中唐时代,韩愈出于对抗佛教日益兴隆的现实需要,提出了道统之说,把孟子放到了儒家道统的主干位置,孟子地位在文化界开始显赫。韩愈之后,南宋大儒朱熹又对孟子作出了至关重要的历史定论。朱熹在其《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中对孟子赞叹有加,并且再次认定孟子“真可谓命世亚圣之才”。
在朱熹的影响之下,孟子在民间和学界渐渐坐稳了“亚圣”这把交椅。元至顺元年(1330年),元文宗代表官方为孔子选定了四位配祀者,他们分别为兖国复圣公颜回、?国宗圣公曾参、沂国述圣公子思、邹国亚圣公孟子。自此以后,孟子正式取代颜回成为“亚圣”,而颜回则又拥有了新的尊称--“复圣”。
孟子思想中的思辨性、理论性,切合唐宋之后儒学应对佛道挑战的需要,自然日益受到重视。经过宋明理学家的不断推崇和诠释,“孔孟之道”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整体。第二,孔子与孟子之间确乎存在思想的一致性。孔子之学包罗万象,博大精深,蕴含不同的发展路向。孔门后学往往各得一端,但相较而言,孟子更能得孔学要领。孔子的学说包涵仁、礼两大内容,尤以仁学为重。而孟子恰恰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使孔子学说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思想的理论深度上发展了儒学,由仁学进而提出“仁政”,在人性论上高举“性善论”的大旗。另外,在修养工夫论、人格境界论等方面,孟子都对孔学有所推进和延展。尽管孟子与孔子在性格、气质乃至思想上存在着一些差异,但这种差别并非本质的,并不妨碍二人在思想上的密切关联。历史地看,就对儒学乃至中国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而言,孔孟当推为魁首。后世孔孟合称,以“孔孟之道”来指称儒学,也并不是完全无视二者的区别。朱熹就曾直言:“孟子教人多言理义大体,孔子则就切实做功夫处教人。”可见连朱子也正视二者的理论风格之不同。况且,思想家的价值正在于其独创性。如果孟子完全同于孔子,那么孟子存在的价值就会失去,后世便不会有“孔孟之道”的说法了(宋立林《“合称孔孟之道”是历史误会吗?》)。
孔子与孟子谁更伟大?
山东一位著名学者说过:孔子很伟大,但因为孟子,使孔子更伟大。如果没有孔子,孟子一样很伟大,但如果没有孟子,孔子没这么伟大。历史上更有学者程子明确指出:“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出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
三、邹鲁与孔孟、儒学的分辨
邹鲁地区,就是在产生这样大家、伟人的同时,由一代代伟人大家影响、带动、推动着文化氛围的持久、广泛、深入,这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崇文重教、文化昌盛”的盛况。
邹鲁这个地方不仅仅在先秦时期因为产生孔孟,也产生了墨子、子思、产生了鲁班等人,也因为汉魏时代也产生过一系列诸如匡衡、韦贤父子等丞相,汉代的经学也是在邹鲁这个地方产生,并传承着孔孟延续的经学。司马迁《史记》载:“邹鲁滨洙泗,犹有周公遗风,俗好儒,备于礼”,班固《汉书韦贤传》也说:“济济邹鲁,礼义唯恭,诵习弦歌,于异他邦”。
南北朝时期,《梁书羊侃传》:“高祖览曰:‘吾闻仁者有勇,今见勇者有仁,可谓邹鲁遗风,英贤不绝。’”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后以“邹鲁遗风”谓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儒学产生于邹鲁地区,但是不能以“邹鲁”代指孔孟。因为邹鲁有更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是这里有产生文人大家的土壤及社会良性机制,二是这里不仅产生了孔孟儒学,而且产生了墨子墨学、科技伟人鲁班,后来还产生过脉圣王叔和、产生过玄学奠基人王弼等等,仅以孔孟代指,有以偏概全之嫌。从伏羲肇始的人文传统一直到汉魏时期,这里一直都是当时中华文化最辉煌的地域。
如今,我们复兴传统文化,不是要我们整天把孔子高高举起,不仅需要学院派们写写学术文章,更需要在民众当中兴起学习之风,兴起邹鲁之风。
邹鲁之风是一种学习的氛围,是一种能够产生大家伟人的土壤,是可以形成文化基因的机制。所以能够产生孔孟这样的圣人,产生包括儒学在内的符合社会管理规律的思想。
因此,不能以孔孟代指邹鲁,邹鲁也不能是儒学的代称,把这样的一种现象狭隘成一种思想,是没有领悟到这种机制的表现,属于断章取义。
四、分不开的孔孟,分得开的“邹”“鲁”
应该说,孔子与曲阜、尼山的关系,已经成为曲阜的自豪与优越,但细究邹鲁文化关系,又不得不承认,孔子不仅是“宗周”、崇拜周公,对鲁国文化的发展、飞跃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孔子的文化基因也是殷商文化、东夷文化与周文化融合的结果。而居东夷的“邾(邹)”国文化,其实就是殷商文化、东夷文化的代表,在孔子身上发生作用。
试举数例以证之:
1、孔子被称为“邹人之子”。《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问:‘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知礼也。'”太庙,是国君的祖庙。孔子去太庙参加鲁国国君祭祖的典礼。他一进太庙,就向人问这问那,几乎每一件事都问到了。当时有人讥笑他:“谁说‘邹人之子,懂得礼仪?来到太庙,什么事都要问。'”(邹,当时县名,孔子出生地,在今山东曲阜东南十里西邹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做过邹县的县官,所以当时有人管孔子叫“邹人之子”,意即邹县县官的儿子。)孔子听到人们对他的议论,答道:“我对于不明白的事,每事必问,这恰恰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2、最早的“邹国公”是孔子。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静帝宇文衍追封孔子为“邹国公”,“邹”是国名,“公”是爵位。后来,孟子也被封过“邹国公”。
3、唐代以前的孔庙是在邹县设立的。唐《括地志》记载:“叔梁纥庙亦名尼山祠,在兖州泗水县五十里尼山东址”。由此推断,尼山孔庙建筑群应始建于北魏时期。这时的尼山建筑群,其功能主要是纪念孔子父亲。这个时代的“尼山”,尚属于邹县。直到20世纪中期才因尼山水库管理方便划给曲阜。
4、孔子的文化体系中,“礼”来源于周公,“仁”则来源于代表东夷文化的“三邾”文化(专文另论)。
5、孔子的母亲国应该是邾国。孔子的母亲是颜氏。颜姓后裔以邾武公之名——颜为姓氏。此即后世中国百家姓中颜氏的由来。颜氏在当时的“三邾”相当著名,孔子有八位高足就是?国的颜氏(唐颜真卿有“孔门八颜,皆?出也”的话)。邾武公死于前796年,孔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颜母家族此时得姓仅二百余年。颜母当时居住之地邹县“颜母庄”应该属于邾国地望(邾国之地与鲁国“击柝之声相闻”),颜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仅受到鲁文化的影响,更会受到母国文化的影响。
另外,孔子死后,葬于邾国的母亲河“洙水”旁,似乎有一定的上述含义。
6、孔子向往的“君子之国”“君子之风”,在东夷。孔子曰:道不行,欲之九夷,?\桴浮於海。当有人向他指出东夷鄙陋时,他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即:那是君子居住的地方,有什么鄙陋的呢?孔子对东夷人及其文化是相当尊重的。东夷地区当有敦厚和平、好让不争的民风。这种民风在“礼失而求诸野”的中国已不可得,但仍为人们所向往,称之为君子之风。
相对于孔子与邾国,孟子则有鲁国的基因。
有专家考证,孟子是鲁国“三桓”的后裔,孟子的母亲去世,孟子将母亲“归葬于鲁”,亦可证之。赵歧在《孟子题辞》中说,孟子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所以他将母亲归葬于鲁。杨向奎先生认为,这种说法是比较可信的。
因此,因孔子、孟子之功而并称的“邹鲁圣地”,本来就是一个不能分割的文化圣地,却因为行政区划而有许多“灯下黑”现象,孔子不是曲阜的专利,更是文化共享的资源,孟子也不是邹城的特产,他同样是鲁国贵族的后裔。“孔孟之道”因为合称而彰显文化的融合及继往开来,“孔孟之乡”更是因为合称而成为“文化圣地”的骄傲。
作者简介:
冯彬,“邹鲁文明”文化概念首倡者,邹鲁圣地孔孟故里人,1982年毕业于济宁师专中文系,山东省尼山书院首批讲师,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师。

为什么儒学被称为“孔孟之道?

4. 何为孔孟之道?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激进。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季子享用天子规格听音乐时,他也会说“士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倾向激进,并强调“格”、“气节”。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仁”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仁”思想,他并没有将“仁”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仁”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仁”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到“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仁”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   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罔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   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5. 什么是孔孟之道


什么是孔孟之道

6. 什么是孔孟之道??

您好,意思是指儒家学说,为历代儒客尊崇。出自《三国演义》:“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例句:1、革命号召农民要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起来反抗地主,反抗孔孟之道,反抗统治阶级的吃人伦理。2、曾国藩以匡时济世为人生的旨归,以修身进德为立身之本,采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无疑是承传了孔孟之道的衣钵,但他同时,也有意识地吸收了老庄哲学的营养。3、春秋战国时代是个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墨子初学孔孟之道,后来对儒家的等级繁琐礼乐等感到了厌烦,不学儒学而自成一派:墨家学派。【摘要】
什么是孔孟之道??【提问】
您好,意思是指儒家学说,为历代儒客尊崇。出自《三国演义》:“松闻曹丞相文不明孔孟之道,武不达孙吴之机,专务强霸而居大位,安能有所教诲,以开发明公耶?”例句:1、革命号召农民要天不怕,地不怕,神不怕,鬼不怕,起来反抗地主,反抗孔孟之道,反抗统治阶级的吃人伦理。2、曾国藩以匡时济世为人生的旨归,以修身进德为立身之本,采取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无疑是承传了孔孟之道的衣钵,但他同时,也有意识地吸收了老庄哲学的营养。3、春秋战国时代是个百花争放,百家争鸣的时代。而墨子初学孔孟之道,后来对儒家的等级繁琐礼乐等感到了厌烦,不学儒学而自成一派:墨家学派。【回答】

7. “孔孟之道”中孟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

孟子是个很高傲的人,他心高气傲,一脸都是大写的不服。在战国时代纷飞的战争中,他游说诸侯,希望他们可以接受“关键”和“民贵君轻”观念:君主善待自己的百姓,百姓尊敬自己的君主,君主之间不是比拳头而是比仁心。春秋时期的知识分子,中国文化中称为“士”,大多具备一身傲骨,他们通常要以“帝王师”的姿态发生在君主眼前,做为一介平民,孟子维持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

孟子说,“乃所愿,则学孟子也”,意思是说,自己是孟子的“粉丝”,他想拜孔子从师。可是很可惜,当孟子出生时,孟子早已过世好多年了,因此孟子只能向孟子的孙子子思的徒弟学习,而子思也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学生,那样说来,孟子算是孟子的师祖。孟子最崇拜的偶像是周公旦,他说“甚矣吾衰也!久矣吾没了梦见周公”,做梦都想有周文王那般的宏伟目标。

孟子是孟子嫡孙子思的学生,孔子是先贤,孟子是亚圣,孔孟之道是孟子孟子儒家思想的代表,72贤都对儒家文化作出贡献,曲阜市有三孔,曾庙等,我的家乡有颜庙,颜回是孟子的高徒,贫而好学。孟庙在邹城,有亚圣府。孔姓孟姓取名字辈份非常重要,孔姓别人谱十分注重,人死后只有在族谱的人可埋进孔林,外孔不能。孟姓小孔姓三辈始于孔子是孟子开山祖师的原因。

孔子的学生一部分去做了官,一部分去授课,而孟子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了儒家思想的陶冶。而那时儒家归园田居其一,《孟子》一书中说:“天下之言,不归杨即归墨”,以后孟子一己之力拒杨墨,使儒家思想界再次站在了牌桌,可以说是挽狂澜于既倒。因此被后人认为是仅次于孟子的儒家文化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孔孟之道”中孟子和孔子是什么关系?

8. 孔孟之道是什么

「秒懂百科」一分钟了解孔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