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地质调查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

2024-05-05 18:57

1. 公益性地质调查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

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政府应向公众提供相关的公共信息服务。在矿业领域,就是政府运用公共财政,通过政府有关地质调查机构,开展基础地质调查,向矿业企业和勘查公司提供信息服务,降低找矿风险,发现新的、开发成本低的经济矿床,提高本国矿业的竞争能力,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
地质调查所(局)(Geological Survey)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公益性机构。世界各国,地质调查所(局)多数隶属于矿业部、能源部、自然资源部,发展中国家主要采用这种模式;少数隶属于经济部、工业部、商业部;个别隶属于科技部,如日本、韩国、英国,这些国家已几乎没有矿业。我国是将地质调查所的功能分置于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归国土资源部领导。领土大的国家,设立州或省的地质调查所。管理体制因不同国家而异。我国在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将成立公益性的地质调查机构。
二、地质调查所的工作任务
地质调查所与矿产勘查有关的任务有四个方面。
1.基础地质填图
笔者曾问过芬兰地质调查所所长拉普兰宁(Veikko Lappalainen),请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表达地质调查所的主要任务。他的回答是:“填图、填图、填图(Mapping,mapping,mapping)”。测制各类不同比例尺的地质图、地球化学图、地球物理图,并用地质科学新的理论和新的技术方法,对各类地质图件及时更新换代,是地质调查所最基本的工作任务。高质量的基础地质图件,涵盖了巨量的二维和三维空间信息,可以最有效地帮助缩小和选定找矿靶区,节约勘查成本,降低找矿风险。基础地质填图将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
2.建设和维护地质数据库
由于信息和制图技术的发展,勘查公司更需要各类海量的、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数据库、地球物理数据库、地球化学数据库,以及矿产地数据库、岩心及样品等实物数据库等。地勘单位和勘查公司的地质学家利用这些数据库,研究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结合自己的野外勘查数据资料和地质认识,形成新的专门勘查图件,提高勘查的效率和找矿成功率。当前,地质调查所要同时提供纸介质产品和数字化产品。
岩心及样品等实物数据库对于勘查公司是非常重要的。芬兰地质调查所的岩心数据库,收集有12 000大箱,共19 300个钻孔的岩心,其中有芬兰地质调查所自己施工钻孔的岩心,但多数是收集矿业公司和勘查公司的岩心。从计算机上检索后,有方便的设备,提供勘查公司查看岩心实物,用于研究和找矿。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商业性矿产勘查中产生的地质资料,即矿产勘查公司的资料。在绝大多数国家,矿业法或相关法规中都有规定,勘查公司应按时提交矿产勘查年报和最终报告,在探矿权灭失或在规定期限以后,矿产勘查公司的地质勘查资料也必须向公众公开,成为政府有关部门或地质调查局数据库的组成部分。在同一找矿靶区,几上几下,多次更迭探矿权人,是矿产勘查的客观规律。公司的矿产勘查资料,依法进入政府机构或地质调查机构的地质数据库,可以避免在同一探矿权区,做重复的工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降低矿产勘查的社会成本。
3.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地质调查所(局)在矿产勘查上,以及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上,到底应做多少工作,应当怎样开展工作,一直是我国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地质勘查体制改革中最具争议的话题。
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在矿产勘查中的工作,有以下三个发展趋势,是具有共性的。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国地质调查所(局)已经很少直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而且是越来越少。过去的事例和个别国家的个别事例,不能作为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工作方向,不应作为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开展矿产勘查的理由。为我国广泛称道的法国、伊朗地质调查所(局)开展矿产勘查的模式,实质上还是由公司运作。第二,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的任务,是评价区域矿产资源的潜力。其目的是给政府宏观决策,制定相关产业政策提供背景资料,是给投资者选择项目提供帮助,开展矿产勘查公司难以开展的区域性的地质工作,提高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找矿成功率,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而不是追求公益性机构自身的找矿成果和业绩。实际上,公益性地质工作,也难以投入大量重型山地工程进行风险勘查,更不能将纳税人的钱、将公益性的成果,用于为特定的单位谋利益。第三,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在矿产资源方面的工作越来越重视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分析、发布。包括各类矿产的储量、储量基础、资源量;各类矿产的产量、贸易量,甚至到主要矿山的生产情况;矿产勘查的动态和进展。发达国家的矿业生产、贸易、消费大国,还要关注全球的矿产资源信息。例如美国地质调查所的海因博士(Dr.James R.Hein),就是负责锰矿的,他了解全球锰矿的成矿潜力,包括海底锰结核、锰矿勘查、储量资源量和锰矿的生产,所提供的资料为政府和与锰矿有关的公司服务。
世界银行曾向发展中国家政府提出建议,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作用是“矿产调查、地质测量、地质图出版,及时收集可供矿产勘查的地质数据。”“政府的地质调查机构,不应当进行和资助任何矿产勘查和可行性研究的计划。”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要发挥促进矿产勘查开发投资的作用。
以下,用两个实例来说明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以及和商业性矿产勘查的联系。例如,1993~1995年南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执行了一项包含多种技术的航空物探计划,所提供的大量找矿信息,拉动了南澳大利亚州的商业性矿产勘查,勘查许可证登记面积和勘查投入增加了近一倍。又如,巴西亚马孙地区,属热带雨林,进入困难,地质工作程度低,勘查风险大。巴西地质调查所对该地区部分基性超基性岩体的含矿性,开展调查评价和研究,指出了若干有望岩体,吸引了找矿人和初级勘查公司进入该区寻找与基性超基性岩体有关的镍和铂钯矿。
4.专题研究
高水准的地质调查成果是由高水准的地质专题研究支持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在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中,开展重点成矿区带,有潜力的新区的矿床成矿特征、矿床模式的研究,成果为勘查公司利用。例如西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的地质学家韦特(W.K.Witt)的《西澳大利亚州东部金矿孟席斯-康巴尔达(Menzies-Kambalda)的金矿成矿》的报告,就为BHP西澳大利亚州勘探公司利用,取得了找矿效果。有些有成就的矿床地质学家,离开地质调查所(局)以后,加入勘查公司,促进了研究成果的转化。例如,加拿大地质调查所的首席科学家(Chief Scientist)富兰克林(Dr.James M.Flanklin),是著名的海底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专家,1996年就加盟了一家加拿大初级勘查公司:China Clipper Gold Mines Ltd。
三、服务方式
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向找矿人、初级勘查公司、大型矿业公司等提供服务,其服务方式是提供地质信息产品。地质调查所通过自己开展的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收集大学、研究院所、产业界的成果,得到信息,不断更新、加工,形成权威的国家地质知识库。这个国家地质知识库是国家矿产勘查竞争力的体现。英国邓迪大学的奥托教授(James Otto),1994年对45个国家的地质调查所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41个地质调查所都认为,有三种服务是最重要的,即地质图和地质报告的出版、地质数据的提供和管理、测试化验的服务。
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必须保证向公众发布地质信息的质量,确保数据和结论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完整性。这些信息将对商业性矿产勘查的选区、立项、实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地质调查所(局)在发布地质信息时,要说明数据的来源、获取数据的方法、数据的再现性、使用的科学假设和统计程序。与矿产勘查有关的地质信息的载体有地质图、地质专题研究报告、各类定期出版物、数据库、多媒体资料、地质调查所(局)网站等。
各国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大致按三种价格机制向矿业公司和勘查公司提供地质信息服务。少数是免费和按成本价提供,多数是收取名义价,即象征性收取,个别是谈判价。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是纳税人支持的国家事业单位,之所以愿意向企业以免费、成本价、名义价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是基于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的理念、发现经济矿床、达到扩大税收基础、保障就业、推动落后边远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本国矿业竞争力的目的。
四、经费与考核
各国地质调查所(局)的经费,主要来自主管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总的趋势是地质调查所(局)的经费多元化。其实,各国地质调查所(局)并不是完全的“事业单位”。除了主管政府部门的财政预算,还有其他政府部门委托任务的项目费用,如国防、环境、卫生等部门委托的项目费用。在矿产勘查方面,地质调查所(局)利用自己的地质学家、测试条件、野外设备,按合同承包勘查公司的技术劳务,已是很普遍的现象。例如,芬兰地质调查所为芬兰帕塔瓦拉(Pattavvara)金矿在现场建立了分析实验室,实验室工作人员来自芬兰地质调查所,承担了该金矿各个采场、选矿厂的全部分析工作。
各国地质调查所(局)对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效的考核,源自于公益性信息产品服务的理念。澳大利亚AGSO的鲍威尔指出,对澳大利亚地质调查机构成就的考核,根本在于地质信息服务的质量、范围和层次,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是围绕这个根本目的工作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自己找到矿,并不是其工作的根本目的所在。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核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业绩。
1.对商业性矿产勘查的拉动
加拿大第56届矿业部长年会提出,政府每投入100万加元,可以拉动公司500万加元的矿产勘查投入,从而可以发现原位价值为1.25亿加元的矿产资源,并创造40个矿产勘查的就业机会。
2.使矿产资源增值
在澳大利亚《政策报道》上,马修斯(M.Matthews)提出,2003年,政府在地质调查上每投入1澳元,可以使地下矿产资源增值180澳元。
3.开展重要的基础地质调查项目以后,探矿权申请覆盖面积的变化
前面介绍了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地质调查所的情况,其1993~1995年执行的一项航空物探计划,使勘查许可证登记面积增加了近一倍。加拿大安大略省地质调查所也做过类似的考核。
4.地质图、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图、专题研究成果、地质出版物、多媒体资料发放和出售情况
5.公众对地质调查所专家的查询咨询状况,对地质调查所网站的点击率
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矿物与金属分部(Minerals and Metals Sector),提供涉及矿产勘查的公益性部门全体专家的查询电话。这些电话有三种分类。第一种是按矿种分类,共有58个矿种,若要了解锰矿,可以找Michel Gaetan,他同时还负责铌、钨、铬、石棉、铁矿和蛇纹石。第二种是按矿业的专题分类,分勘查的环境评估、矿产勘查分析、矿产储量计算、矿产勘查就业、矿业税收解释等。第三种是按国别分类,例如孙建平博士就负责回答中国的矿产勘查投资方面的问题。通过有专家的名字和电话,很容易了解相关的问题,取得信息。

公益性地质调查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

2. 加大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减少商业性地质找矿风险

青海省通过几年来持续加大的投入,基础地质工作程度大幅度提高。区域地质、重力、化探等基础地质调查完成面积10万余平方千米,1:5万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覆盖率从7%提高到15%;通过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勘探工程量,完成钻探138万米、硐探7.2万米、槽探199万立方米,相当于前50余年的数倍。青海省政府在丰硕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对青海重要成矿带成矿规律的研究,对成矿地质背景、特征、规律等取得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圈定各类地质异常2000余处,发现矿(化)点及矿化线索343处。优选出一批找矿靶区,通过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提交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52处,提交可供开发的矿产地20处。
西藏自治区自实施青藏专项以来,加大了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加强了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主要有1:5万区域地质调查(含矿产远景调查)62607平方千米、1:25万区域重力测量136610平方千米、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273626平方千米、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52995平方千米、1:5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8810平方千米、1:25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0007平方千米、1:1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13420平方千米、1:5万水文地质勘查1504平方千米、1:5万环境地质勘查2530平方千米、钻探7.06万米和槽探15.13万立方米。随着公益性地质工作程度的加深,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找矿成果。提交矿产地32处。其中多龙铜多金属矿、亚贵拉铅锌矿、程巴铜钼矿等14处属近年公益性工作先行加大投入而新发现的矿产地;驱龙、冲江、厅宫等18处属在过去工作成果基础上发展的矿产地。
黑龙江省以往地质工作比较薄弱,公益性地质调查取得很大成绩。实施的“基础地质”发展战略,针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覆盖层厚、找矿难度大的特点,早在2008年即以省政府的名义与中国地质调查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及战略性矿产勘查。第一批合作项目大兴安岭12万平方千米调查已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8月又启动了小兴安岭的航测。全省已经编制完成全省系列比例尺地质矿产图;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27万平方千米、重要成矿区带1:5万地质填图2.7万平方千米、新一轮1:25万区域地质调查8.6万平方千米、1:20万水文地质普查36万平方千米;完成了全省国土资源遥感综合调查,为黑龙江省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地学空间信息和基础地质资料。

3. 基础性、公益性和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对矿产勘查成功至关重要

对于矿产勘查来说,“竞争前”(西方主要指租购勘查地、矿地前)的地质科学数据资料的质量与可得性有重要意义,国外有关方面均很重视。这里指的主要就是基础性、公益性和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主要包括区域地质填图和调查研究的成果,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作的成果等。这些区域性工作本身许多就是在有矿产远景的地区进行的,有的主要就是围绕找矿和为找矿服务的。如前所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矿业大国及一些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都一直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一些国家的科研机构也在围绕找矿进行地质科技研究工作并起到良好作用,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等。乌克兰科学院1985年至90年代初围绕找油气的地质科研工作曾为该国找油气做出重大贡献。我们在此还要提到,近年蒙古和越南的区域地质填图工作进展较快。蒙古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的1∶20万地质填图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80%,1∶5万地质填图占9%,到2005年时1∶20万已完成99%的面积,1∶5万完成21.1%。越南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完成的1∶20万地质填图占全国面积80%,1∶5万占8%,据2005年报道,已完成全国1∶20万地质填图,完成的1∶5万地质填图面积已超过全国面积的一半。
还应指出,不少矿点和某些矿床(包括重要矿床)是在区域地质填图过程中发现或发现重大线索的。前述蒙古南部特大型绿松石山斑岩铜金矿床就是一例。为此,建议我国加大区域地质调查力度,特别是加强重要矿产资源远景区的1∶5万区域矿产远景调查、区域矿产资源潜力调查评价和成矿预测;加强重要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潜力评价工作,以基础性、公益性和区域性地质调查及相应的研发工作促进矿产勘查的重大进展和发现。

基础性、公益性和区域性地质调查成果对矿产勘查成功至关重要

4. (二)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面临的挑战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国家正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近十多年来,国务院领导出于对地质工作的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专栏7-2),要求国土资源部等有关部门和各地区切实加强地质工作,推进地质工作的改革和发展。自1998年以来,温家宝同志关于地质工作的批示达80件以上,曾六次就地质工作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的需求,以及我国地质工作定位与发展方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出台后,2006年3月底,温家宝同志就贯彻该文件作了重要批示,提出六点具体要求:①地质工作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实施“十一五”规划,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重视和加强地质工作;②地质工作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把地质找矿、提高资源综合效益、改善生态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作为重要任务;③深化地质工作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富有活力的地质工作新体制;④推进地质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高新技术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实现地质工作现代化;⑤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地质队伍,培养杰出的地质人才,改善地质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⑥加强对地质工作的领导和统筹规划,地质工作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地质工作的指示和批示,对于明确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全面提高地质调查程度和水平
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此阶段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矿产资源,对地质调查、矿产勘查工作的需求巨大。与此同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又要求地质工作对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和评价。在这样的形势下,需要不断提高地质调查工作程度,为资源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为民众所感兴趣的资源环境问题提供客观信息。
专栏7-2 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地质工作的指示(摘录)
朱镕基同志在1994年指出:地勘队伍要逐步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部队”,“野战军”吃中央财政,精兵加现代化设备,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地方部队”要逐步走向企业化。
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加强国土资源调查,努力实现西部地区国土资源调查和找矿找水的新突破”。
温家宝同志2000年7月21日批示:“地质工作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贯穿于长期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在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必须加强经济建设和地质工作的结合,坚持与贯彻这个方针对地质工作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组建工作已经落实,标志着地质‘野战军’的建设进入了实施阶段。要根据中央的要求,适应新的形势,积极推进地质工作的根本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
2000年5月27日温家宝同志在第三届全国地层会议上指出,“精心组建一支承担全国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野战军队伍已刻不容缓。地质‘野战军’应当是人员精干并相对稳定、装备精良,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调查与科研相结合,能担当重大战略任务、善于攻坚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
2002年10月15日温家宝同志在新中国地质工作50年暨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地质工作正处于重大转变时期。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地质工作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地质工作;二是从传统地质工作转向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内容的现代地质工作;三是从以资源保障为主的地质工作转向资源、环境保障并重的多目标、多功能地质工作;四是从主要依靠国内“一种资源、一个市场”转向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全球化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通过这一系列的重大战略转变,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建成一支人员精干并相对稳定、装备精良的地质“野战军”队伍,目标不能动摇,步伐必须加快。
与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相比,我国的地质工作发展历史短,很多需要完成的基础性地质工作尚未系统开展。以基础调查为例,截止到2004年,全国1:20万区域地质调查计划面积(可测面积)约有846×104km2,除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和大兴安岭局部地区外,其余地区在20世纪70~80年代已全部完成。共计完成约1074幅,完成面积达691×104km2,占国土面积的72%。全国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共完成约334×104km2(其中实测空白区153×104km2,修测区181×104km2),覆盖率占国土面积的34.8%、占国土可测面积的36.5%。目前,还有未完成的测区共计582×104km2(其中实测空白区27×104km2,修测区555×104km2),相当于380个1:25万图幅。全国1:5万区域地质调查累计完成了共计183.5×104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9.1%,占可测面积的24%。美国正在本土推进1:2.4万地质填图。印度1:5万地质填图工作基本覆盖全国。
与国外相比,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技术手段落后,数据采集、存储和处理技术落后,主要依靠传统的方法。同时,在地质填图观念上存在较大的缺陷,现有填图的程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地质工作扩大服务领域的要求。对于已有资料缺乏进行二次加工处理,或在新观测数据和新理论基础上,对已有资料进行重新解释,提高对区域地质演化和成矿作用的认识做得还很不够。
在地质资料信息化方面,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在地学基础系列数据库建设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地质资料数字化程度低,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积累的9万多种馆藏地质报告只有约1.2万种完成了数字化;1.3亿米的钻孔岩心只有120多万米完成了数字化,且基本上只有文字描述信息,没有取得钻孔岩心的视频图像。
在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方面,我国与国外差距更大。
由于我国地质填图工作技术手段落后,有关部门未能根据国际发展趋势调整地质调查工作方式,致使我国地质图更新速度十分缓慢。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地质工作突破资源瓶颈
21世纪的前20年,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要求国民经济保持7%以上的速度增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增长,我国能源和重要矿产资源供需矛盾加剧,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能源与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严峻。45种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2020年需求的有26种,不能保证的有19种。特别是石油、铁、锰、铜、钾盐等大宗矿产,后备储量严重不足,已不能满足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供需缺口持续扩大。
2005年,石油消费量超过3亿吨,净进口1.36亿吨。由于国际油价长期居高不下,原油进口成本年年上涨;钢材消费量达到4亿吨,铁矿石进口2.75亿吨。而国内主要矿产资源储量增长赶不上产量增长,相当一部分在“吃老本”,资源保障程度不断下降。
曾经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一大批老矿山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全国390座矿业城市中,因资源枯竭进入衰退期的已有47座;全国911座有色国有矿山中,三分之二已进入中-晚期,可采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到2010年有色国有矿山约有一半要关闭,将消失产能约40%,到2020年预计仅有不足20%的矿山能维持生产。
日益突出的矿产资源供需失衡和结构性矛盾,使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保障水平持续下降。迫切要求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增强紧缺、大宗矿产资源的有效供给,提高主要资源的保障程度。
针对我国资源短缺的具体情况,公益性地质工作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为商业性地质工作的重点突破打好基础,针对重点区(带)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提高地质工作程度,降低矿产勘查风险。另一方面,针对新区或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开展地质调查工作,拉动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发展。
3.实施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给地质调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受灾害威胁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灾害发生数量上万起,其中,人为活动诱发的灾害数量迅速增加,占总数量的50%以上。
一是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灾害损失不断增加。突发性地质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每年在数十亿元到上百亿元,年平均死亡近1000人,伤近10000人。受多种因素制约,我国地质灾害的现状在短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好转。
二是地下水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国已形成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地质灾害迅速发展,存在较严重地面沉降的城市有46个。地下水与地表水有着密切联系,地表水的严重污染已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地下水污染状况也不容乐观,全国约有一半以上的城市市区地下水受到污染。地下水污染问题已成为影响供水安全的重大隐患,地下水需要进一步调查和长期动态监测。
三是矿山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因矿产开发引起的地面塌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水质污染、水均衡破坏、生态恶化等问题和灾害十分普遍,在一些地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正常生活秩序难以保证。开展综合性的矿区水工环地质工作,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已十分紧迫。
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研究,建立群专结合的监测预防网络,提高地质灾害预报预警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4.发展地球系统科学,要求全面提高地质科技水平
人口、资源、环境是制约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工业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着矿产资源短缺、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自然灾害的严重威胁。资源和环境问题成为当代地质科学研究的两大主题。在这种新形势下,世界各国纷纷调整地质工作方向,地质工作处在重大战略转变时期,地质科学逐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系统地球科学观、数字地球观、全球观等四个新的思维观。
(1)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研究以人(类)为中心,集经济、社会和自然界三个子系统于一体的复合系统。其中自然界包括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经济建设和人口、自然界(自然资源、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资源可持续和生态可持续。前两个可持续根本上又依赖于后三个可持续。因此,要求赖以生存的4个层圈——(土壤)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必须能可持续地提供各自的服务。地质工作在可持续发展中除了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发挥作用外,还应从可持续发展高度提供人类所需的地学信息,这包括:保证地质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信息;提供保证地质环境可持续服务的信息;提供防灾(地质灾害)减灾的信息。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必须服从土地资源的综合规划和管理。矿产资源供求的关键问题已由资源的可供性问题扩展到环境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产生的废弃物的承载力问题,进而引出一系列新问题,如地质环境承载力、无污染或低污染开发利用技术、污染的有效和最优控制(含目标、方法、手段和政策)问题、废弃物再循环利用问题、地质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等。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环境地质工作的地位、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大提高。环境地质工作需求的新领域不断涌现,如:生态地质、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地方病研究、医学地质、优质农作物地质、荒漠化地质等等。地质环境可持续服务思想的形成必将导致环境地质工作发生一场从理论到实践,从工作目标、领域到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深刻革命。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区域地质填图的内涵和功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①从以找矿为单一目标的地质填图,转向多目标的、以土地为载体的、为各种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服务的地质填图,协调人-地系统,保护生态环境;②地质图的内容不断增加,演化出一系列新型图件,例如,地质生态图、灾害地质图、城市地质图、地质空间开发利用与规划图、地球化学与健康图等;③从寻找和圈定成矿远景区扩展到寻找和圈定矿产开发允许区等。
(2)地球系统科学观
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地幔/地核作为一个地球系统,综合考虑固体地球/流体地球与生物圈层的关系以及人文的影响,研究其相互作用下的运动形式和物质能量交换,发展并完善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ystem Science)是21世纪初地球科学的主要方向。地球系统过程的两大主题为:地球系统间的相互联系和地球系统的演化。

图7-1 我国地球系统研究科学战略概念模型

(引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组,2005;略作修改)
地球系统研究是国际地学界共识的21世纪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但是,各国际组织或国家战略的研究模式并不尽相同,大致可归纳为两种,即“海、陆、气相互作用模式”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相互作用模式”。前者以“综合大洋钻探计划(IDOP)”为代表,该计划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拟打穿大洋壳,揭示地震机理,查明深部生物圈和天然气水合物;了解极端气候和快速气候变化过程,为国际学术界构筑起新世纪地球系统研究的平台。后者以NASA战略计划(2000~2025)为代表,以观测手段为重点,了解地球系统的过去、现在,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这两种思路是基于各自学术资源的优势和需求。
基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系统科学战略调研组认为,应将国际上的两种模式结合起来考虑,增加人类活动的因素,形成我国地球系统研究科学战略概念模型(图7-1)。其基本研究思路是探索海、陆、气、生及地球内部物质、能量循环的内在联系,并考虑人类活动(图中橘红色组成的两个“人”字)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地表-近地表范围是各种界面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过程及其伴随的物质、能量交换与传输的临界地域,也是维系生命活动的关键地域,更是人类活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域。当然,要探讨地球系统整体行为的自然驱动力,对太阳辐射变化(尤其是近地空间过程)和地球内部过程的研究也不能忽视。
从图7-1来看,地球系统科学观是可持续发展观的延伸和发展。可持续发展观更多地考虑地球表层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地球系统科学则考虑了地球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数字地球观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新技术发展与应用,不仅大大加快了地质调查工作的速度,而且促使地质科学和地质调查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促进了数字地球观的形成与发展。
在数字地球观指导下,首先要求实现地质调查全程信息化。从野外数据采集,到室内数据整理、加工,以及最后的成图全程都实现数字化。其次,建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专题数据库,实现各类地质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一体化,大大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和水平。此外,数字地球为地质工作获取、处理和分析大量高精度的对地观测卫星数据提供了平台。我们可以像在万维网上浏览主页一样在全球以多级比例尺搜索和获取所需要的地质空间信息。我们可以在数字地球中根据已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决策方案在电脑中虚拟和模拟,并通过比较,优选出最佳方案。
此外,数字地球将架起地质工作者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通过免费和商业的形式,每个人都可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目标(耕地、房屋、旅游景点、博物馆等)的多分辨率图像,并可以进行访问和交流,也可添加新的信息。由此看来,数字地球观是全球地学研究的重要基础。
(4)全球观
由于矿产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均一性,任何一个国家的自身矿产资源都不可能完全满足其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矿产资源的全球化。同样,环境问题具有全球的性质。
许多地质作用与地质现象都是跨国界的,需要站在全球高度,才能解决某些地质问题。地球系统科学观要求地学工作者从全球高度,研究地球系统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全球观是地球系统科学观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上述四种思维观的指导下,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需求,采取灵活务实的填图方法,以科技为先导,不断提高地质填图的深度和广度。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环境的变化及其对资源的效应,为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提出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其中地球各层圈的结构组成和相互作用以及人类作为地质营力的作用研究、保护生态环境将成为地质科学各学科共同的前沿。地球系统整体研究成为地质科学解决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的科学基础,地质科学研究将进入一个可能预测和调控人类生存环境变化的时代。因此,当代地质科学处于建立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核心的新一代知识体系的重大转折时期,强调从地球作用研究转向地球管理。

5.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发展情况综述

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迈出了重要步伐。按照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的原则,组建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初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即指中国地质调查局及所属队伍。
一、发展历程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肯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原地矿部在多年改革探索的基础上,提出了地质队伍要划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部分的改革思路和改革方案,得到国务院领导的重视。1994年8月,朱镕基同志批示:“地质队伍要逐步划分为野战军和地方部队,野战军吃中央财政,精兵加现代化设备,承担国家战略任务;地方部队要搞多种经营,分流人员,逐步走向企业化。”明确了地质工作的改革方向。根据朱镕基同志的批示,地矿部门着手筹备组建“野战军”,提出按照“精干高效、装备精良、专业全面、水平一流、走向国际”的目标组建地质调查机构,在对直属队伍改革、调整、分流的基础上,开始组建地质调查机构业务中心。
1999年4月,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地质勘查队伍管理新体制,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方案明确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勘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同时,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原中央管理的有关工业部门地勘队伍进行重组为企业集团或进入企业集团公司。
1999年6月,国土资源部根据国办发〔1999〕37号文精神,征得中编办审批同意,决定成立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原中国地质科学院管理的沈阳、天津、西安、南京、宜昌、成都等6个地质矿产研究所,原中国地质勘查技术院管理的航测遥感中心,原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
2001年国土资源部印发了《地质队伍“野战军”组建总体方案》,将国土资源部直属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及12个研究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图书馆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2002年,根据《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中国地质调查局对局直属单位进行了结构调整。
2002年,又下发了《国土资源部对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结构调整方案的批复》,进行了直属单位的结构调整。
2004年7月30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印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编发〔2004〕2号),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2005年1月,国土资源部印发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总体思路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2号)、《关于国家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3号)、《关于进一步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有关职责的决定》(国土资发〔2005〕14号),将26个原归口管理的地质单位整体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实行统一管理。要求中国地质调查局根据我国国土面积、人口总量和国家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需求,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地勘队伍管理体制相适应,逐步建成一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高素质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由国家和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两部分组成,总体规模2.5万~3万人,其中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现有直属单位1万人规模基础上逐步达到1.5万人(控制规模)。
2006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4号),明确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中央政府负责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强化相关技术、质量、成果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以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为基础,按照人员精干、结构合理、装备精良、能承担重大任务的要求,抓紧建精建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骨干,充实野外地质调查技术力量,增强野外调查和科研能力。省级政府也要尽快建实建强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国地质调查局应通过项目联系对其进行业务指导。
二、队伍现状
按照国务院和国土资源部关于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建设,队伍框架体系已经建立,运行机制初步确立。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单位根据任务、性质不同可分为以下6类:
(1)中国地质调查局局机关。它是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管理机构。新的“三定方案”明确的主要职能是: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统一管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对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承担的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实行项目联系、业务指导。
(2)区域地调机构。包括沈阳、天津、南京、宜昌、西安和成都等六大地调中心,主要负责大区范围内国家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大区地质调查资料信息的收集、整理、管理与服务,目前主要承担大区综合性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3)专业地调机构。包括广州海洋地质局、青岛海洋地质所、航遥中心、方法所等单位,主要承担全国性、专业性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
(4)科技创新机构。包括地科院所属的地质所、矿产资源所、地力所、水文所、岩溶所、物化探所、测试中心等7家非营利研究所,他们既承担国家科技创新任务,又承担地质调查专业领域的全国性、跨区性和专题性调查研究任务。
(5)公共服务机构。包括局发展研究中心(含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环境监测院、图书馆等单位,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6)技术支撑机构。包括中国地质科学院所属的成都所、郑州所、勘探所、探矿工艺所和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等5个单位,改革的目标是转为科技型企业,主要从事地质调查技术的研究、开发与应用,为国家地质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到2007年底,现有在职人员6651人(具体见表3-1),其中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132人,区域地质调查机构1565人,专业地质调查机构1946人,科技创新与技术支撑机构1590人,技术支撑机构759人,公共服务机构659人。现有离退休人员人5548人。基本形成了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机构框架。
表3-1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基本情况汇总表


续表


三、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地质工作的体制、机制与市场经济要求还不适应。商业性地质市场体系还处在培养的初期阶段,矿业权市场相当不完善;风险勘查资本市场尚未形成;各具特色的市场主体尚未建立,勘查、开发一体化的局面没有形成,市场主体缺乏竞争力。目前,由中央、省级和行业地质调查队伍三部分组成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全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体制框架已基本形成,然而,总体上看,这支队伍离“精兵加现代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国家公益性队伍要成为地质调查的骨干力量任重道远;地方公益性队伍还远未建强做实。从地质调查工作实施的情况看,无论是中央公益性队伍还是地方公益性队伍,都存在规模过小,专业人员结构不合理,人员过剩与人才缺乏的矛盾共存的问题。
由于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是在绝大多数地勘单位属地化后开始组建的,且划归中国地质调查局直接管理的单位大多为科研机构,存在业务结构不合理、基础薄弱等问题,虽然经过近几年的改组改造,地质调查能力有所提高,但还远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中央公益性地质队伍规模偏小。二是队伍结构不合理。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主要是由原地质矿产部研究机构转变而来,虽然经过几年的建设,但队伍结构仍然不合理:野外一线工作能力不强;专业结构不完善,缺少油气资源调查评价队伍;组织机构和布局不合理,职责重复交叉严重;余缺并存。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从事方法技术研究人员比例较大,从事野外地质调查和复合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小;后勤服务和经营开发人员比重较大,技术人员比重较小。三是人员经费严重不足。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直属单位人员经费预算缺口较大。四是社会保障问题突出。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中离退休、退职人员数占的比重较大。在事业单位社会保障没有建立的情况下,离退休、退职人员经费和医疗费不足等问题突出,队伍负担过重。

中央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发展情况综述

6. (二)准确把握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

根据我国国家统计局2003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从产业分类上来看,采矿业属第二产业;地质勘查业是第三产业(表8-1)。地质勘查业与科技、卫生、金融、信息、教育等这些服务型产业同属一类,说明了它的服务性质,因此,也可说属于服务业(表8-1)。表8-1所指的地质勘查业包括:区域地质勘查业、海洋地质勘查业、矿产地质勘查业、工程地质勘查业、环境地质勘查业、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业、地质工程技术以及其他技术服务业等。公益性地质工作是地质勘查工作中的一部分,因此,它自然归属第三产业或服务型产业,对于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为主体的中国地质调查局来说,是集调查、研究和信息服务于一体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所建立的新型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
表8-1 我国的产业分类方案


续表


专栏8-1 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主要职责(节选)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国土资源部直属的副部级事业单位,根据国家国土资源调查规划,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主要职责是:
(1)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远景评价工作;组织实施国家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和国家交办的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前期地质勘查工作。
(2)组织实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和地质灾害调查、预报预警与专项防治。
(3)开展前沿性、基础性地质研究,以及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相关的应用研究;开展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研究、引进与推广。
(4)受国土资源部委托,组织拟定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组织实施质量监督和重大项目监理。
(5)建立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信息网络系统,开展地质资料信息、图书档案等社会公益服务工作。
(6)开展与地质调查和矿产勘查相关的国际交流合作,以及利用国外矿产资源前期地质工作。
(7)统一管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对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承担的国家地质调查工作实行项目联系、业务指导。对项目执行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成果管理。
(8)承办国土资源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摘自200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既有调查,又有研究,本身不产生物质财富,但它产生知识或信息,是利用知识和信息提供服务。
关于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定位,既要考虑国际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规律,又要考虑我国实际情况,只有根据我国国情做出科学分析和判断,才能准确把握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方向。
作为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同样具有一般公益性地质调查机构的特点,是地学研究和信息机构,为政府管理与决策、社会经济发展和公众提供及时、公正、可靠的地学信息。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最重要的任务是采集和收集信息、存储和管理信息、传播和发布信息、供应和提供信息,为政府和社会提供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优质服务是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目标。
2004年7月30日,中国地质调查局升格为国土资源部直属副部级事业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新的“三定”方案(专栏8-1),明确规定了中国地质调查局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统一管理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这为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7. (一)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9年我国地质勘查体制改革以来,地勘工作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实行商业性与公益性地质工作分体运行。在改革过程中,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旧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新的问题层出不穷,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转型期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体制与机制不顺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一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这种运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在摸索过程之中。近年来,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说,现有的地质工作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具体表现在:①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中央与地方投资的公益性地质工作仍然在混合运行;②由于地勘单位改革不到位和缺乏完善的市场环境,商业性地质工作没有全面开展;③公益性地质工作缺乏固定的经费支持渠道,投资分散;④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没有全面实现社会化服务。
(1)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职责不清
首先,由于中央财政在公益性地质工作上“大包大揽”,影响了地方财政投资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积极性。其次,在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投入上,中央和地方公益性地质工作没有明确的分工,往往造成国家财政资金重复投资和浪费。
(2)公益性地质工作缺乏统一组织、统一部署
据2001年不完全统计,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地质工作专项经费约15亿~16亿元,其中包括国土资源部调查专项中的地质大调查专项、由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共同管理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由财政部直接管理的地质专项资金,以及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其他国家财政专项。中央财政支持的公益性地质工作分别由上述三个部门组织实施,尚未实现统一组织和统一部署,致使工作重复现象严重,效率低下。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地质工作分头进行,形成了地质矿产、石油、冶金、有色、煤炭、化工、建材、武警黄金部队等众多的地质勘查队伍。这些队伍自成体系,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也给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公益性地质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部门间的平衡造成经费的大量分散,地质工作的统一部署遇到很大困难,工作成果的共享也成为老大难问题。
(3)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缺乏长效机制
目前,中央财政对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投入所实行的项目专项管理办法,不符合地质工作运行的规律。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缺乏经常性工作经费、基建费、装备费,缺乏经常性的更新机制,不利于地质工作的长期、稳定发展。
由于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存在经常性费用严重不足的状况,导致收入分配过分依赖项目经费,直接影响到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对社会公开服务的动力机制;设备陈旧、离退休人员包袱沉重、医疗费不足等影响了地质调查工作的正常运行。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可以解决,但很多问题的解决受国家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限制,需要有一个长期改革、调整的过程。
2.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和人才问题日益突出
自1999年我国地勘队伍属地化以来,属地化的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处于这样一种特殊关系中,即两者之间是项目联系、业务指导、互不隶属、合同制约。从近年运行的实际效果来看,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管理机构与主要的实施单位相分离,显露出许多体制上的弱点。由于管理方与项目实际承担方是互不隶属的甲乙关系,致使在项目选择上,部门间的竞争和平衡冲击了统筹安排,损害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事业体制;在项目管理上,体制和机制不顺加大了管理成本;在工作质量上,应付交差的心理冲淡了工作责任心和诚信,省级地质调查院成了雇佣军,难以考虑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公益性地质工作,更没有人来考虑全国性的重大问题;作为地质调查的组织实施者,中国地质调查局的实际地位离国家级的地质调查研究实体越来越远。
由于我国地质工作处于体制转换时期,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直属队伍是在以原地质矿产部系统的科研单位为主的事业单位基础上合并形成的,队伍规模过小,专业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缺乏从事野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的人员,难以满足当前的需要。
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建设虽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进度参差不齐。这支队伍大多数从各属地化地勘单位分离出来的,队伍建设受地勘单位企业化改革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等诸多因素影响。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有些省级地质调查机构建设已有实质性进展,但大部分没有做实,全国2/3的地质调查院处于非实体或半实体状态。其次,队伍管理关系复杂。隶属于地质勘查局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虽然可以在省局范围内配置资源,利用以前积累的资料成果、技术和人才,但实际上目前很难实现独立运行,在资料的提交、公益性成果的共享方面,只有利于地质勘查局自身的局部利益,不利于大调查成果的整体利益;真正形成独立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过程较长,受地勘单位企业化进程影响较大。隶属于省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也存在目前事业单位的一些共性问题,同时在成果资料、技术继承性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失。由于改革没有完全到位,属地化的地质勘查队伍一方面承担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另一方面面临企业化的挑战,即地质勘查队伍面临事业和企业改革的双重压力,从而很难真正做到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为社会服务。其结果是,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虽然在投资主体上分开了,但在工作内容、队伍建设上尚未完全分开。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组建现状表明,现阶段要将地质队伍完全分离成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支地质队伍,在实际操作上存在很大的困难。
从近年地质大调查实施情况来看,实际承担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单位有中国地质调查局所属的27个直属单位、行业地质调查机构、地方地质调查机构(地质调查院)。据统计,目前每年参与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人员约2万人。在这2万人中,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只有6500人,其中承担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仅有3500人(真正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更少),其余主要从事科研、技术和服务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队伍承担大调查任务的人数仅占总人数的12.5%;而各地质调查院和地质勘查的工业部门承担大调查任务的人数分别占80%和7.5%。因此,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队伍还没有真正成为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的主体。大多数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具有双重的特性,既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又面临企业化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实现成果共享。
我们进一步分析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单位的队伍结构,其中人才结构问题十分突出。截止到2002年9月,地质调查局及局属单位共有在册职工6413人。其中从事管理工作的1057人,占17%;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3160人,占49%;从事经营开发工作的1115人,占17%;从事后勤服务工作的1081人,占17%。从学历来看,具有博士学位的315人,占5%;具有硕士学位的498人,占8%;具有本科学历的1962人,占31%;大专及以下学历的3658人,占56%。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2077人,占33%;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1671人,占26%;具有初级技术职称的915人,占14%;无技术职称的1750人,占27%。人才结构呈倒金字塔型分布,极不合理。
从年龄结构来看,30岁以下的620人,占10%;31~40岁的2172人,占34%;41~50岁的2405人,占37%;50以上的1216人,占19%。
从专业结构来看,固体矿产地质调查206人,区域地质调查152人,地球物理化学勘查522人,水工环434人,探矿工程26人,海洋石油44人,基础地质研究194人,实验测试459人,信息网络技术109人,图书资料196人,其他专业363人。
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地质工作需求相比,我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人才总量相对不足,缺乏从事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领军人、学科带头人及中青年拔尖人才,缺少在国内和国际上有影响的地质调查专家。
公益性地质队伍“老化”问题比较严重。目前从事野外工作的35岁以下人员严重短缺,出现断层。专业技术人员相对较少,管理、经营、后勤服务人员相对较多。在专业技术人员中,既能从事研究、又能胜任野外调查工作的人员较少,野外一线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3.地质工作程度中等偏低,科技水平有待提高
地质工作的本质是采集、处理与解释地学数据,包括调查和研究两块互不可分的内容。一个国家的地质工作水平不能从一两项科研成果或一幅地质图的质量来反映,而必须通过这个国家的地质资料积累(工作程度)、数据质量、研究水平等多方面综合体现。美国地质调查局成立于1879年,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在这100多年时间里,美国地质调查局进行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工作,全国地质填图工作的基本比例尺已经达到1:24000(个别州为1:100000),远远大于我国。目前,美国地质调查局正在将地质、矿产、水、生物、测绘、地震等各个专业的数据集成在一起,形成国家层面的电子“地图集”,向社会提供更高水平的信息服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我国在地学信息数字化、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比例尺的数字化地质图已经编制完成;在国家科技项目的支持下,我们的基础地质研究成果也开始大量地在国际刊物上发表,有些甚至在《《科学》和《自然》这样的顶级刊物上发表;我们的野外地质调查数字采集系统已经开始推广,形势令人振奋。但是,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地学不同于其他行业,其发展是不能采用跨越式模式的,地学基本建设毕竟还没有完成,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程度偏低,质量缺乏保障。在这种条件下,当务之急是尽快“补课”,完成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原始积累”。当然,信息技术和勘查技术的发展,加快了这种原始积累的进程。
除了地球化学填图工作以外,我国大多数勘查技术领域在国际上处于一般水平和落后水平,地球物理、遥感的关键技术需要从国外进口,难以达到一流水平。我国一直没有产生在世界上被普遍接受的重要地质理论。据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依据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基本科学指标(ESI)数据库2005年9月1日公布的数据分析表明, 1995年1月1日至2005年6月30日,在地球科学领域(Geosciences),全球SCI论文共224805篇,共被引用1684579次,篇均被引7.49次;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收录数为10404篇,居全球第9位,总被引频次为42897次,居第12位,而篇均被引频次为4.12次,居第72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地质科技有许多“泡沫文章”,是一种“虚假的繁荣”,是一种急功近利的体现。
表7-11993~2003年国际固体地球科学领域论文总被引频次最高的前20名科研机构


(引自肖仙桃、孙成权,2005)
最近,国际地学界评出200多名优秀科学家,中国学者无一人入选。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2001年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过去20年在国际地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246名著名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以美国为主的10个西方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占70%。环境/生态学领域有重要影响的246名著名科学家主要分布在以美国为主的19个国家,其中美国占67%。ISI 2003年11月1日公布的引文数据表明,1993年1月1日至2003年8月30日在地学领域论文被引频次居前1%的研究机构共有326个。其中,在发文量(成果产出)最多的前40个机构中,美国占28个,法国有3个,英国、澳大利亚各2个,瑞士、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日本各1个。其中最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国际地球科学中的地位(表7-1),其1993~2003年间论文被引频次高达46303次,在全球地球科学机构中,居第5位。
在环境/生态领域,论文被引频次居前1%的研究机构共有369个。其中,在发文量最多的40个机构中,美国有26个,加拿大4个,瑞典2个,荷兰、西班牙、澳大利亚、俄罗斯、英国、法国、中国(中国科学院)、芬兰各1个。在国际地学、环境/生态学领域中,美国是拥有著名研究人员和著名研究机构占绝对多数的国家。在拥有著名科学家的数量、著名科学机构的数量、著名机构的科学产出以及成果的影响方面,中国与美国等先进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由于受到前苏联地质工作和科技工作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地质调查工作与地质科研工作长期以来分别由地质勘查单位和科研单位承担,科研与调查的结合问题便由此而成为老大难问题。尽管对这一问题的解决呼吁了多年,但由于体制没有理顺等原困,当前这一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实际上,这种科研与调查分离的状况是固然与受前苏联的管理模式影响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多年来没有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思路,改变管理模式。中国地质调查局各直属队伍之间目前专业分布不合理,特色不突出,定位不准确,人员结构失衡,高素质人才匮乏,地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缺乏有效的形式与机制,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与调查结合的推进。各省级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后,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他们之间为“项目联系、业务指导”的关系。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地质调查与科研的脱节。在欧、美各国,地质调查机构的定位一般为国家级的科学机构,科学研究蕴藏于调查工作之中,调查是科学工作的组成部分。在这些国家很少提到科研与调查结合的问题,因为在体制上科研已经与调查合为一体,需要解决的只是专业之间的合作以及工作方式的问题。
4.地质调查成果服务水平不高
调查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过程,而服务才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最终目的。地质调查成果的社会化服务是公益性地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全国地质资料馆目前共有馆藏地质资料9万多份。在地质调查工作的框架内,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初步建成8个基础地质数据库。一是全国1:50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二是全国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三是1:5万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四是全国区域重力数据库;五是原地质矿产系统矿产地数据库;六是1:25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七是电法勘查数据库;八是专题图空间数据库。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提供的资料显示,2005年全年共提供资料服务12375份次,按365天计算,每天平均服务量34次;提供各类基础地学数据与数字图件服务15200幅次(折合成1:20万图幅)。
在有关法规的框架内,建成的数据库已向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地质调查项目承担单位等提供服务。如,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已向有关政府部门和单位提供240多套;全国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已向社会提供了370多张数据光盘;区域重力数据库多次按需求提供数据加工产品等。从以往地质调查成果服务对象统计结果来看,目前主要用户仍是专业地质调查工作人员,与社会需求和发达国家情况相比,面向其他产业部门和公众的服务远远不够。
地质调查成果未能全面实现社会化服务,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一是在地质工作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有些单位和个人观念陈旧,以垄断成果资料数据为手段,维持其学术地位。二是法规之间的矛盾成为地质成果社会化服务的严重障碍。有关保密规定与相关公益性地质成果资料的信息服务规章存在矛盾,地质资料涉及地理底图的保密问题,致使有关规定确定的公益性地质资料难以向社会提供广泛服务。同时,地质资料保密规定不具体,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把握,使保密问题成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一大制约因素和障碍。三是由于承担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某些省级地质调查队伍,既是公益性队伍,又是商业性队伍,致使其在调查成果的使用上不仅具有优先权,而且常常以各种手段设置重重障碍,将资料占为己有,不愿公开。四是技术手段落后,软硬件均不适应最大程度开放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资料数据服务社会化的需求。这与发达国家地质调查机构的信息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专栏7-1)。
专栏7-1 澳大利亚地质调查局2002年在线免费产品目录
(1)某些小比例尺地形数据和专题地图产品(另有CD-ROM,但需按定价购买);
(2)1:25万地质图(在线产品为纸质图件的扫描图像,采用压缩的JPEG格式;主渠道为纸质彩印图,需按定价购买);
(3)全国航空地球物理数据库;
(4)全国重力数据库(另有CD-ROM出售);
(5)OZCHEM澳大利亚全国岩石地球化学数据库(另有CD-ROM出售);
(6)OZMIN Oracle相关数据库(包含澳大利亚的矿床地质和资源信息,涉及60个矿种的1000多个矿床;另有CD-ROM出售);
(7)MINLOC数据库(包含73000多个矿点的简要信息;另有CD-ROM出售), OZCHRON全国地质年代数据库(另有CD-ROM出售);
(8)陆上深地震反射剖面图(包括陆上地震反射剖面的位置和选出的若干地震剖面的扫描图像);
(9)海洋调查船深地震测量航迹;
(10)地质灾害风险等值线图;
(11)地震数据库空间呈现图;
(12)澳大利亚滑坡数据库。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公益性地质工作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必须得到社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认可。提供高质量、及时、可靠的地质信息产品与服务是得到这种认可的最重要途径。因此,公益性地质工作成果社会化服务是关系到地质工作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
5.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缺乏有效衔接
目前,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有一个相当大的重叠范围。如何看待这种重叠关系?公益性地质工作做到什么程度?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虽然与比例尺有关,但地质调查工作比例尺并不是划分公益性和商业性地质工作的标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商业性地质工作成熟程度的不同,公益性地质工作的范围可能要作适当调整。
从实际情况来看,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在运行机制上还没有完全实现分开,形成了一定的混乱局面,主要表现在对成果的处置上。例如,由国家出资的地质大调查工作属于公益性工作,但对大调查所产生的矿权没有明确的管理机制。一方面,地质大调查中所产生的矿业权,只统计其实物成果作为业绩上报,国家还没有将其当作财产权处理,往往被承担单位占有,不承认国家出资与企业出资或社会投资的差别;另一方面,有的地方政府一律没收矿权,全部用于招拍挂,不承认地质勘查单位的知识劳动价值,极大地打击了地勘队伍的积极性。此外,对商业性矿产勘查主体完成的基础地质调查资料,也没有规定如何保护,如何上交,往往是放任自流。因此,实现地方公益性队伍所掌握的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果共享存在巨大的困难。
由于矿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商业性矿产勘查投资主体存在初级化状态,具体表现在:一是没有强大实力投入风险找矿;二是难以支撑社会对矿业的需求;三是缺乏有利的投资环境和政策。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处于初级状态,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缺少驱动力。
从商业性地质工作来看,地质勘查队伍属地化五年来,由于矿业要素市场启动缓慢,地质勘查单位用放慢转企步伐来争取生存空间,事企不分基本格局不变,从而使地勘队伍面临国有企业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的双重压力。地质勘查单位处于两难的境地,保留事业体制,必然降低市场竞争力,有些企业式操作也无法进行;彻底转为企业,人均经营性资产很低,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离开地勘费用,难以支撑。因此,当前,我国需要有不同规模、不同专业分工的矿业公司、勘查公司及技术咨询机构来促进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发展。
表7-2 我国不同经济类型企业勘查许可证发放情况


从近年勘查许可证的发放情况来看(表7-2),国有企业获得勘查许可证的比例逐年降低,从2000年的81.1%下降到2003年的59.74%;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获得勘查许可证的比例均逐年增加,如有限责任公司获得勘查许可证的比例从2000年的2.72%上升到2003年的12.62%,股份有限公司由2000年的1.18%上升到2003年的6.37%,私营企业由2000年的2.8%上升到2003年的10.13%。但是,我国非国有经济企业进入矿产勘查领域的总量仍偏小。
由于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不发育,地勘单位在改革过程中持“观望”态度,很多队伍千方百计进入公益性队伍,即使进不了公益性队伍,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承担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某些队伍具有“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身份,他们不愿将调查成果公开,并将公益性调查成果占为己有,这在很大程度影响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
客观地说,当前商业性地质工作发展比公益性地质工作难度更大,在这种情况下,应优先理顺公益性地质工作的有关问题,主动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对接,为商业性地质工作做好服务。商业性地质工作与公益性地质工作最主要的边界问题是矿权,当前对公益性地质工作矿权没有明确的处置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商业性地质工作的发展。

(一)我国公益性地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8.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包括两部分:省级地质调查院、省级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是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解决各省(区、市)资源环境问题、完成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又是全国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现状、问题分析,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对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一、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现状
1999年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国家进行了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将原地矿部所属的地勘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区、市),即按公益性地质工作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分别管理的原则,除保留一部分精干地质调查队伍外,其余地勘队伍全部实行属地化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因此,在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之初,各省(区、市)都保留了一支技术素质较高、精干的地质勘查队伍,以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地质勘查工作的需要。随后,经地方省级编办批准,各省(区、市)陆续组建了不同形式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其中主要负责区域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任务的队伍称为地质调查院(以下简称为地调院),主要负责区域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地质灾害监测分析预报的队伍称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或者地质环境监测院(以下简称监测站)。但在组建时间及力度上,各地进展并不平衡,有的地方进展迅速,而有的地方组建较晚,如:重庆地调院、西藏地调院于2008年才正式组建。
近年来,在地方党委政府领导下,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单位性质、人员结构、经费投入、技术装备、业务资质及基地保障等方面,普遍得以改善,公益性事业实体的特点得到加强,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
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共有59个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其中省级地调院31个,每个省(区、市)建立1个;省级监测站30个,除了江苏省外(2008年江苏省编办批准江苏省监测站的职责和人员队伍并入江苏地调院),其他每个省(区、市)建立1个;上海、天津地调院和监测站为一个单位,两块牌子,所以31个省(区、市)共有59支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
在全国31个省级地质调查院中,内蒙古、山东、上海、江苏、浙江、云南、重庆7个隶属于省(区、市)国土资源厅,其余24个隶属于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全国30个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20个隶属于厅,9个隶属于(地勘)局,1个(贵州监测站)由厅和(地勘)局共同管理。
2009年底,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编制为13958人,其中地调院10231人,总站3727人(不包括上海、天津总站)。在职职工为8984人(其中地调院5934人,监测总站3040人),离退休人员4344人(其中地调院2226人,监测总站2118人)。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与地调院相比,总站人员老龄化程度比较明显。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学历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地调院整体学历水平略高于总站。
省级公益性地质队伍的收入多元化格局已日趋成形,事业费(经常性工作经费和人头费)得到一定程度保障,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截至2009年底,59个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中,35个有基地,占省级地质调查单位的60%;24个没有基地,占40%。
总之,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自建立以来,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积极推进改革步伐,不断扩大服务领域,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建立了一支成建制的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稳定了一批技术业务骨干。目前单位组织机构基本健全,事业经费得到一定程度保障。资质水平能够满足任务需要。各单位均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80%被评估单位建立并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在保障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业务能力逐步提升。近年来,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既承担了大量地方财政项目,也承担了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还承担了中央地勘基金战略性矿产勘查的任务,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推动了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发展,为地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存在问题
经过多年努力,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是,队伍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离队伍建实建强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公益性定位不突出
根据评估结果分析,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承担区域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的定位方面不够明确。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部分省级编办,仅对地调院或监测站的人员编制予以明确,但对其职责任务和机构设置未进行确定,没有明确公益性事业实体的特点;二是部分省级编办,在对地调院的性质描述上,与省地勘局下属的其他地质队定位相似,使其公益性事业实体的特点被弱化了。这种单位定位上的缺失,将会对单位的变革甚至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二)管理体制不统一
当前,隶属地勘局管理的省级公益性地质单位占60%以上。归地勘局管理的队伍,在建实建强方面存在较大障碍。一是其事业费从地勘费基数中核定,没有直接纳入财政预算,影响了事业费的稳定。二是由于对未来归属存在不确定性的担忧,从管理者角度出发,不想投入太多。在人员配备、基地建设和设备配置方面一般难有长远考虑。三是由于未由国土厅直接管理,在服务于政府职能方面不够快捷、方便。
(三)事业经费不足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事业费(人员费和其他基本支出)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隶属关系不稳定造成预算渠道不畅通,尤其是归地勘局管理的地调院、监测站,经常性工作经费和人头费没有直接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难以得到稳定的财政保障。二是事业费预算额度与实际支出相比偏低,需要靠争取市场项目及其他资金来源项目弥补经费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公益性地质工作的精力和质量。
(四)队伍规模偏小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仍存在一定差距,队伍规模偏小,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部分单位编制数偏小。二是有些单位实有人数远低于编制数。如:新疆地质环境监测院已经建实,但该院批准人员编制为60人,队伍编制规模偏小,对于占国土面积1/6的新疆来说,难以满足其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需要。青海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编制30人,也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另外,由于历史原因,部分单位技术人员比例较低,野外工作人员比例偏低,从长期看这些问题必将影响到地质调查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条件薄弱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缺乏稳定的装备投入和更新渠道,导致装备数量少、设备陈旧、更新慢,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已经评估的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总体上存在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基地建设滞后等保障方面问题。多数单位长期以来基建经费未得到落实;部分单位迄今未获得房产证、土地证和未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六)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内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是技术管理机构或经济管理机构不健全;有的是虽然建立了管理制度,但范围偏窄,没有全面覆盖到技术、经济、安全以及资料方面;有的是虽然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但并没有真正将质量管理体系落在实处,或流于形式,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没有真正实施。
目前,随着地质矿产调查评价专项的开展以及其他财政投入的增加,一些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由于规模及能力有限,将地质调查项目以“转包”形式委托给地勘局其他单位(或异地分支机构)承担,无论从经费管理上还是从质量控制上来看,这种新问题将对地质调查项目组织实施及管理带来不利影响。
(七)成果评审滞后、资料汇交不及时
所有被评估单位在成果资料审查、汇交、验收方面都存在不及时问题,部分单位资料汇交严重滞后。
三、对策建议
(一)突出公益性定位
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主管部门要协调省级编办、财政厅(局),解决公益性定位问题,将地调院和监测站明确定位为承担省级及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和战略性矿产勘查的公益性事业实体。与此同时,按照经费来源与单位性质相匹配的原则,将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经常性支出以及基本建设经费,列为省级财政全额预算,切实保障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运行和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一是要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加强对年轻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锻炼。二是要加强野外地质调查工作,提高野外地质调查能力。完善津贴补贴制度,使更多专业技术人员到一线开展调查工作,使研究与调查有机衔接。三是要按照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相应要求,根据单位任务职责,克服困难,争取获得相关领域高级别的勘查资质。四是要突出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做出业务特色,为地质找矿打牢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三)落实保障措施
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协调有关部门,对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单位办公基地予以保障。另外,鉴于科技的引领作用更多的体现在技术装备的使用上,主管部门应协调财政部门,建立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技术装备的动态更新机制。
(四)加强对省级队伍建设的指导
中国地质调查局要与地方政府在项目部署上相互沟通,使中央与地方项目能够衔接和互补,避免重复。要以项目部署引导队伍建设,建立稳定的项目联系机制。中国地质调查局要加强对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技术指导,要继续做好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能力建设评估工作,并使之常态化,以此促进地方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建实建强。
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把省级队伍作为重要技术支撑,充分发挥其在国土资源管理的支撑服务作用。积极引导、关心和支持省级队伍队建设,善于落实省级公益性队伍建设的有关政策措施,为省级队伍建设创造条件,促使其尽快建强。隶属于国土资源厅(局)管理的单位在服务国土资源管理方面关系更加顺畅,因此,地方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尤其要加强对隶属于地勘局管理的单位引导、关心和支持。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