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有企业改革,对股市是利好吗?

2024-05-16 03:39

1. 什么是国有企业改革,对股市是利好吗?

2015年是国企大重组、大整合的一年。自南车北车宣布合并以后,更多国企央企合并的传言四起,引起社会各界热议。9月13日下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作出重大部署。

国企改革指导意见一出台,无疑对股市产生重大影响。机构一致认为,国企改革概念将在下半年迎来再一次的爆发。那么,国企改革概念股有哪些?其中龙头股又是哪些?在此,小编特整理了一份国企改革股票概念股龙头股大全,以供广大网友参考。

什么是国有企业改革,对股市是利好吗?

2. 国资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投):中成股份、

  中国节能环保:启源装备、烟台万润。

  新兴际华集团:际华集团、新兴铸管。

  上海

  1.集团资产平台相关个股:

  锦江集团:锦江股份、锦江投资华谊集团:氯碱化工、三爱富、双钱股份

  百联集团:百联股份、友谊股份、上海物贸

  光明集团:光明乳业、金枫酒业、海博股份、上海梅林

  电气集团:上海电气、上海机电、自仪股份、海立股份、SST中纺

  仪电集团:广电电子、广电信息、飞乐音响、飞乐股份、

  3.区国资委旗下个股:
 
  广东省广弘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广弘控股。
  广东省广新外贸集团有限公司 星湖科技、佛塑科技、省广股份;生益科技(持股)。

  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粤高速A。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 粤电力A。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 白云机场。

  广东省水电集团有限公司 粤水电。
北京国资概念股包括17只,分别为,中国国贸、大龙地产、有研新材、首旅酒店、北京城建、首开股份、金自天正、中电广通、京能置业、北京城乡、北辰实业、金隅股份、中信银行、金融街、经纬纺机、顺鑫农业、安泰科技。

 
安徽水利、铜陵有色( 000630 )等也值得北国资改革概念股:武汉控股、楚天高速、武汉中商、楚天高速、湖北能源、襄阳轴承、鄂武商A、光电股份。

  甘肃国资概念股:靖远煤电、敦煌种业、酒钢宏兴、亚盛集团、莫高股


  湖南相关概念股:湖南投资、湖南发展、湘邮科技、隆平高科。
  相关概念股:贵州茅台、盘江股份、赤天化、久联发展、贵绳股份、振华科技。

  重庆国资改革概念股:太极集团、重庆百货、桐君阁、西南药业、重庆港九、涪陵榨菜。

     天津相关概念股:中环股份、天津普林、滨海能源、泰达股份、津滨发展、力生制药、中新药业、天药股份。

  江西:*ST昌九、凤凰光学、安源煤业、华意压缩、赣能股份、中江地产、黑猫股份、江中药业、江西铜业、江西长运等

  山西概念股:阳泉煤业、西山煤电、盛和资源、潞安环能、山煤国际、大同煤业。

  青海:

 西宁特钢、西部矿业、金瑞矿业、青海华鼎。

3. 国家政策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如下:
直接针对股市的政策影响,国家对待股市的态度是决定股市发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当初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实现国企脱贫的目标。为国企提供融资场所成为股市的使命,一直贯穿中国股市十几年。随着国企脱贫目标的实现,国家对待股市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逐渐退出,健全的资本市场成为政府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场所。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得到了国资委的支持。
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相对降低,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为市场行情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与宽松货币政策相反,紧缩政策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并减少了市场中的活跃资金总量,对行情发展不利。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问题。虽然理论上投资水平与利率直接相关,但是实际上,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投资反而与利率相关度并不大,所以就限制了央行通过利率调整控制投资增长的能力。但是利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利率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除银行股)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

国家政策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4. 股市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有哪些影响

伯利和米恩斯(1929)提出了两权分离有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降的假说。然而,自伯利和米恩斯提出问题后的几十年间,美国经济却处在了前所未有的最高水平。对这一问题,M·布莱尔(1999)从理论上所给出的解释是,它是由于股份公司两权分离“所产生的效率超过了它的成本”。而对这一效果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是由肯特和莱文(A·D·Kunt和R·Levine,2001)做出的。他们通过将股份公司与资本市场联系起来,论证了埃及、印度、墨西哥、塞内加尔等9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与公营企业改革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资本市场通过售卖股票给许多投资人,而使公营企业的私有化更容易实现;通过高效地对破产企业进行资产重组,一个良好的股票市场将减少调整成本;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有助于公营企业的改革,这是通过分配资金给更有效率的企业,通过迫使其他企业重组或破产以及高效地重新配置这些破产企业的资产来实现的;最后,公营企业改革与资本市场发展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加强的作用。
总之,股份公司的效率提高源于股票市场对产权制度的创新性安排及其所引致的公司治理结构改善;换言之,股票市场具有深化企业制度变迁与改革的功效。本文我们即结合中国股票市场发展与国有企业改革的实际情况,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股票市场发展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促进作用。

5.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如下:
  直接针对股市的政策影响,国家对待股市的态度是决定股市发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当初是为国企改革服务,实现国企脱贫的目标。为国企提供融资场所成为股市的使命,一直贯穿中国股市十几年。随着国企脱贫目标的实现,国家对待股市的态度也在发生转变,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逐渐退出,健全的资本市场成为政府有效管理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场所。因此,股权分置改革得到了国资委的支持。
  国家货币政策的影响,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与股票价格的影响非常大。宽松的货币政策会扩大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对经济发展和证券市场交易有着积极影响。一方面企业融资成本相对降低,同时也为市场提供了相对充裕的资金,为市场行情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但是货币供应太多又会引起通货膨胀,使企业发展受到影响,使实际投资收益率下降;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会减少社会上货币供给总量,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证券市场的活跃。与宽松货币政策相反,紧缩政策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并减少了市场中的活跃资金总量,对行情发展不利。另外,货币政策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也非常大,这种影响对股市的涨跌又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国家利率政策的影响,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问题。虽然理论上投资水平与利率直接相关,但是实际上,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投资反而与利率相关度并不大,所以就限制了央行通过利率调整控制投资增长的能力。但是利率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还是巨大的,利率的变动对股市行情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除银行股)的价格就上涨;利率上升时,股票的价格就会下跌。

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6.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哪些

国资国企改革概念股票有:
成飞集成(002190)中航飞机(000768)中航动力(600893)成发科技(600391)中航动控(000738)洪都航空(600316)。
中航电子(600372)中航机电(002013)中航光电(002179)中航黑豹(600760)中直股份(600038 )中纺投资( 600061 )。
贵航股份(600523)中航重机(600765)*ST三鑫(002163)深天马A(000050)飞亚达A(000026)中航地产(000043)。

扩展资料:
分析预计: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创造能力的大幅提升,中国出口产品的质量与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低成本高质量的“中国制造”产品冲撞欧美本土产品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冲突将日趋升级激化。
面对美国利益集团的强大压力以及即将开始的下届总统大选,布什政府表示,要“采取相应的对策”。财长斯诺、商务部长埃文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贸易代表佐立克等主要经济官员也纷纷指责中国的货币与贸易政策。
美国正逐渐失去对中国的耐心。一些亚洲专家认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全球的资金与人力资源正在大洗牌。
以往的全球化是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迁离欧美;而今,随着通讯手段的大幅提高以及中国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也同样卷入了全球化的浪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概念股票


7. 股改之后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股改的全称是“国有股股权分置改革” 
那么什么是股权分置改革了? 
什么是股权分置 
-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 

翻看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 

一句话概括,股权分置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一部分股份暂不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名词,但股权被分置的状况却由来已久。 

很多老股民都知道,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有一些股票是全流通的。打开方正科技(原延中实业)的基本资料,我们可以看到,其总股本是97044.7万股,流通A股也是97044.7万股。 

然而,由于很多历史原因,由国企股份制改造产生的国有股事实上处于暂不上市流通的状态,其它公开发行前的社会法人股、自然人股等非国有股也被作出暂不流通的安排,这在事实上形成了股权分置的格局。另外,通过配股送股等产生的股份,也根据其原始股份是否可流通划分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截至2004年底,上市公司7149亿股的总股本中,非流通股份达4543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4%,非流通股份中又有74%是国有股份。 

股权分置的产生是否有相关法律依据呢?1992年5月的《股份制企业试点办法》规定,“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股权设置有四种形式:国家股、法人股、个人股、外资股”。而1994年7月1日生效的《公司法》,对股份公司就已不再设置国家股、集体股和个人股,而是按股东权益的不同,设置普通股、优先股等。然而,翻看我国证券市场设立之初的相关规定,既找不到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也没有明确的制度性安排。 

股权分置改革与国有股减持不同。减持不等于全流通;获得流通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减持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1998年下半年以及2001年,曾先后两次进行过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但由于效果不理想,很快停了下来。此次改革试点启动后,有很多投资者问,流通与减持有什幺不同?对此,法律专家的解释是,减持不等于全流通,减持可以在交易所市场进行,也可以通过其它途径,被减持的股份并不必然获得流通权;而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减持。 

什么要改革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使上市公司大股东有“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 

作为历史遗留的制度性缺陷,股权分置早已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块“心病”。市场各方逐渐认识到,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而且,随着新股发行上市不断积累,其不利影响也日益突出。 

首先是因股权分置形成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分置”,即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资产净值的增减,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关注点在于二级市场的股价。试举一例,可以对“利益分置”有更清晰的了解:2000年12月,某上市公司以每股46元的价格增发2000万股股票,由于是溢价发行,增发后每股净资产由5.07元增加到6.72元。也就是说,通过增发,该公司大股东不出一文就使自己的资产增值超过30%。其后该公司股价一直下跌,大股东却毫发无损。可见,正是由于股权分置,使得上市公司大股东有着“圈钱”的冲动,却不会关心公司股价的表现。上市公司的治理缺乏共同利益基础。 

三分之二股份不能流通,客观上导致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 

股权分置也扭曲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机制。股权分置格局下,股票定价除公司基本面因素外,还包括2/3股份暂不上市流通的预期。2/3股份不能上市流通,导致单一上市公司流通股本规模相对较小,股市投机性强,股价波动较大等。另外,股权分置使国有股权不能实现市场化的动态估值,形不成对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和增强资产增值能力的激励机制,资本市场国际化进程和产品创新也颇受制约。 

我们该做些什么 

-不要以为自己股份少,说话没人听,便采取观望态度。事实上“众人拾柴火焰高” 

流通股股东应当通过与非流通股股东“讨价还价”,来寻找利益的平衡点 

有了以前的经验和教训,此次改革采取了更加尊重市场规律的做法,规则公平统一、方案协商选择,即由上市公司股东自主决定解决方案。方案的核心是对价的支付,即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一定的对价,以获得其所持有股票的流通权(所谓对价,指一方得到权利、权益、益处或是另一方换取对方承诺,所做的或所承诺的损失、所担负的责任或是牺牲。目前,我国法律中还没有明确“对价”概念。这次改革实践中,“对价”往往指非流通股股东为取得流通权,向流通股股东支付的相应的代价,对价可以采用股票、现金等共同认可的形式)。首批试点大都选择了送股或加送现金的方案,得到了多数流通股东的肯定。目前,第二批试点公司的方案正在陆续推出,送股方案依然是主流,但也出现了创新的方案,如缩股、权证等。 

首家改革试点公司三一重工举行临时股东大会时,投资者李先生在现场告诉记者,虽然自己只持有1000股三一重工股票,但从公司公布改革方案后,他就开始认真研究,并数次打电话给公司表达他的意见,也得到了公司工作人员认真的接待。三一重工的方案由10股送3股改为10股送3.5股,正是听取流通股股东意见的结果。李先生认为,很多投资者觉得自己股份少,说话没人听,便采取观望态度,事实上“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大家都参与进来,流通股股东的利益才能得到保护。 

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通过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的“讨价还价”,寻找利益的平衡点。这种情况下,双方的充分沟通就非常重要。首批试点中,试点公司通过投资者恳谈会、媒体说明会、网上路演、走访机构投资者、发放征求意见函等多种方式,组织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进行沟通和协商,同时对外公布热线电话、传真及电子信箱。应当说,投资者参与改革的途径还是很多的。 

改革赋予流通股股东很大的话语权。清华同方的方案没能通过就证明了其“威力” 

不仅如此,流通股股东的投票结果也是决定性的。根据规定,改革方案要在股东大会通过,必须满足两个“2/3”,即参加表决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参加表决的流通股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这一规定赋予了流通股股东很大的话语权,它的“威力”在首批试点中已经体现——清华同方的方案虽然总体上得票率很高,但由于流通股股东表决赞成率为61.91%,最终还是没能通过。 

改革后市场能否承受 

-综合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后实际股票供给的增加是较为有限的 

名义上大股东的股票全部获得了流通权,但真正能流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第二批试点结束后,将加紧做好全面推开的工作,力争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基本完成股权分置改革。有投资者因此担忧,短期内完成改革,是否意味着大量非流通股将上市流通,市场能否承受这一压力? 

不能否认,非流通股上市后会给市场带来一定压力,但在很多时候,这一压力被过分夸大了。以首批试点公司金牛能源为例,按照有关规定,金牛能源大股东必须保持持股在51%以上的绝对控股地位。该公司实施改革方案后,其大股东邢台矿业集团持股比例将降至57.63%。这样,大股东只有6.63%的股份可以上市交易。也就是说,名义上大股东的股票全部获得了流通权,但真正能流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 

金牛能源的情况并非特例。6月中旬,国资委发布《关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要根据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促进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原则,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确定股权分置改革后在上市公司中的最低持股比例。可见,在改革完成后,依然会有相当比例的股票不会上市流通。 

另外,如前面所述,获得流通权与减持并不是一回事。对于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大股东不但不会减持其股票,或许还会增持。这在成熟证券市场中相当常见。 

为避免非流通股上市的冲击,试点改革还有分步上市的规定 

为避免非流通股上市的冲击,试点改革还有分步上市的规定:非流通股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股份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至少在12个月内不上市交易或者转让。12个月期满后,出售数量占该公司股份总数的比例在12个月内不超过5%,在24个月内不超过10%。首批试点公司中,三一重工、紫江企业和金牛能源的非流通股股东还主动提高减持门槛。综合来看,股权分置改革后实际股票供给的增加是较为有限的。

股改之后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8. 央企整体上市对股市有什么影响?

央企整体上市本来是央企改革路径中清晰而坚实的一步,却由于牵扯到复杂的利益纠葛,在屡清澄清之后成了悬案。但市场行为总有其内在逻辑,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季晓南日前发表长文,表示目前一批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条件基本具备,条件已经成熟,有条件的大型央企应积极以A+H的途径来实现整体上市。这不仅重新厘清了央企的改革轨迹,也为资本市场增添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无怪乎投资者普遍将此视作特大利好。   市场并非无的放矢,如果季晓南影响如此广泛的文章不只代表本人观点,那就证明以往的澄清只是细节澄清,而不是大局异动,央企只是试图避免借央企重组为名的市场操纵行为。但见诸现实,央企在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的主角地位不仅未被削弱,反而日渐加强。   早在此轮股改大局初定之际,央企就开始借助资本市场进行了改革,由于股改使市场承受力增强,使两者之间形成双赢互动:对国资来说,资本市场是国资增值与国企市场化改革的工具,资本市场的活跃意味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投资者而言,央企则是此轮中国经济发展成果的主要载体,投资者能够借由央企整体上市或者从境外市场回游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股改之后的中国股市对于央企的期盼竟然出乎意料地一致,为央企整体上市奠定了理论与资金基础。   央企整体上市是对以往分拆上市的纠偏之举,分拆上市虽然满足了上市的审批条件。却使上市公司异化为母公司的资金附庸,割裂了市场,形成短期投机股市文化。央企整体上市无论是否能够达成市场化的公众公司的最终目标,起码是向这个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央企整体上市的威力尽现于当今国内资本市场。央企对中国资本市场的作用逐步加大,市场所谓的二八现象或者一九现象,指的就是央企蓝筹大象狂舞的独特景观。有各种数据可以证明央企风景独好:2007年年中,沪深1518家公司实现净利润3700亿元,其中前150家公司实现净利润3000亿元,占总数的80%;据WIND资讯统计,国资委直属的198家上市公司今年以来平均累计涨幅高达204.73%,远远超过指数同期涨幅;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估算发现,中央企业未来3年有待进入股票市场的净资产超过3万亿,它们的整体上市将使A股规模大幅度扩张。以2倍市净率计算,中央企业资产将使A股总市值超过16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A股市场。近日中国铝业购买云南铜业集团49%的股权,说明央企的行业整合已经溢出小行业如铝业的范围,而向大行业如有色金属行业迈进。不仅如此,央企所占据的资源优势使央企并购重给具有点石成金之效同,沪东重机在变身中国船舶舶后股价跃上300元,资产注入使外延增值效应开拓至极限。央企同时还在香港市场上演奇迹,今年以来国企指数屡屡站上恒指肩头,成为探测香港股市凉热和测试国际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央企投资热情的温度计。   制造蓝筹泡沫显然是一场战略部署,让这些蓝筹公司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长大为谁也吞不下的巨无霸,相当于让他们穿上护身盔甲,然后在世界资源市场上与对手平等交易。而在央企整体上市之后有可能代全体国民持股的国资委下属资产管理公司,显然也将成为中国经济中新晋实力部门,从一无所有到富得流油。希望他们在全体国民股东的制约下谨慎而行,行好管家之职,不要误当主人。   始于2006年、盛于2007年、极盛于2008年的央企注资重组、整体上市,将成为中国经济史上的壮观一幕。这一时间节点的推测并非无据,国资委研究中心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部部长王志钢曾透露,国资委将中央企业在2010年前整合为80家至100家的目标,将提前在2008年底完成。我们可以毫无悬念地在H股回归后等待红筹回归大幕开启,也可以看到资本市场的并购硝烟从境内蔓延到境外,看到世界贸易战在资本市场延续。   被打造成中国经济中流砥柱的央企,必然会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中流砥柱,有关部门寄希望市值全球领先的中字号国家队,能够在世界上踢一场高水平的赛事,引领中国经济涉过货币自由兑换前的险滩。   一个国家在特个时期都有标志性的企业诞生,他们历经数个甚至数十个经济周期屹立不倒,向社会垂范何为价值投资与市场经济的中坚力量。美国克莱斯勒、通用电气、IBM、高盛、美林,日本制造业巨头东芝、丰田等企业,无不如此,并因此形成代代相传的商业文化。   现在,我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中石油、宝钢、神华、中国船舶等企业上,希望她们历经风雨而能傲然不倒,同时以并购、重组中的公平公正与透明,以及娴熟的生产经营技巧,向中国的投资者证明,确实存在精明与公道并存的交易,也确实存在具有长远持有价值的体现价值投资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