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发展历史

2024-05-18 02:45

1. 深圳的发展历史

视频选取了1986年到2016年的深圳卫星图像,从卫星图像的变化来观察深圳及所辖各区的变化。

深圳的发展历史

2. 深圳发展历史是什么?

截止到2021年3月,深圳发展历史:
1、1979年1月,撤销宝安县,设立深圳市。3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受广东省和惠阳地区双重领导。
2、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中通过了由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
3、1981年3月,深圳升格为副省级市。
4、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5、1989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6、1992年11月,民政部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区、龙岗区。
7、1997年10月,国务院批准增设深圳市盐田区,辖从罗湖区划入的沙头角镇和盐田、梅沙2个街道。
8、1998年3月,以沙头角为中心的区域从罗湖区析出,设盐田区,仍为特区范围。
9、2004年6月,深圳成为全国首个无农村无农民的城市。
10、2007年5月,光明新区成立,管辖公明、光明两个街道,地处深圳西部。
11、2009年6月,深圳市委市政府为推进以大工业区为中心的东部片区统筹发展,促进深圳市区域协调发展,将原深圳市大工业区和原龙岗区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为坪山新区。
12、2010年8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明确把前海建设成为粤港现代服务业创新合作示范区。
13、2011年12月,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宝安和龙岗新增两个功能新区,分别为“龙华新区”和“大鹏新区”。
14、2015年4月,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正式挂牌启动。
15、2016年10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深圳市龙华区和坪山区,以龙华、大浪、民治、观湖、福城、观澜等6个街道的行政区域为龙华区行政区域。
16、2017年11月,深圳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17、2018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深圳经济特区管理线。
18、2018年2月,国务院同意深圳市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19、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20、2020年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外发布《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扩展资料:
深圳地处中国华南地区、广东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与香港相连,是粤港澳大湾区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中国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之一。
并全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陆空铁口岸俱全,是中国拥有口岸数量最多、出入境人员最多、车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3. 深圳发展历史是什么?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多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广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深圳的广府人自宋元之交迁入深圳,广府文化是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是深圳传统建筑的主要来源,深圳地区现存的传统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含有大量来自广府文化中心地的传统文化因素。
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客家人大批量进入深圳,大都是来自今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带来了客家传统文化因素。


深圳风景:
深南溢彩横贯深圳市区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华的道路。东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头检查站,为双向8车道,两车道间为宽阔的绿化带,全长17.2千米。
深南大道沿线集中了深圳建筑的精华,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和著名的企业,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的景观街道,其中平安金融国际中心592.5米为深圳最高建筑。
羊台叠翠位于宝安区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深圳发展历史是什么?

4. 深圳发展历史是什么?

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到现在屹立在中国南海之滨的一颗明珠,得益于1979年7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建立特区。
1979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深圳市改为地区一级的省辖市。深圳设龙岗、葵涌、龙华、罗湖、南头、松岗6个管理区。
1989年12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诞生。
深圳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新兴移民城市,已发展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设计之都”、“时尚之城”、“创客之城”、“志愿者之城”等美誉。

气候
深圳位于广东省中南沿海地区,珠江入海口之东偏北,所处纬度较低,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短冬,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由于深受季风的影响,夏季盛行偏东南风,时有季风低压、热带气旋光顾,高温多雨;其余季节盛行东北季风,天气较为干燥,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2.4℃,最高气温38.7℃(1980年7月10日)、最低气温0.2℃(1957年2月11日)。

5. 深圳发展历史是什么啊?

深圳发展历史是: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府宝安县,“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多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广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历史上,深圳前身宝安县(新安县)原有四个民系杂处,客家、广府、福佬与疍家人,其中客家人居多。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居住的是被称为“南越”的少数民族,包括壮族、畲族和疍家等 。深圳是南越部族远征海洋的一个驻脚点。居殖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区域的南越部族以捕鱼、航海维生,甚少农垦。

深圳的地理环境:
深圳市是中国南部海滨城市,毗邻香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东经113°43′至114°38′,北纬22°24′至22°52′之间。地处广东省南部,珠江口东岸,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全市面积1997.47平方千米。
深圳依山临海,有大小河流160余条,分属东江、海湾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积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龙岗河、观澜河和坪山河等5条。

深圳发展历史是什么啊?

6. 深圳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深圳是国内经济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1997年至2002年,平均每年增长14.5%,较广东省的10.4%增幅和全国的7.9%增幅为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过去5年以平均每年8.7%增长,达到2002年的46,388元民众币水准,居国内各城市之首位。深圳是一个工业和退场门基地,其工业总产值居全广东省各市首位。2002年,深圳退场门总额占全国的14.3%,连续10年居全国各市退场门额首位,充分显现深圳的外向型经济。事实上,在2002年全中国100大退场门企业中,便有19家位于深圳。至2002年底,深圳累计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216亿美元,占全广东省17.3%,占全国4.8%。外商直接投资当中,超过九成是工业生产,反映出深圳作为工业基地的优势。200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外资企业的产值便占了78%。深圳还是一个加工贸易的基地,每年加工贸易退场门额占全市退场门总额达80%以上。深圳是多种道统工业的生产基地,但自90年代中开始,深圳以发展高新科技工业为经济建设重点之一。深圳高新技术产品总产值由1991年的23亿民众币上升至2002年的1,710亿民众币。其退场门额占全国高新技术产品退场门总值23.2%,较其它主要城市为高。在深圳的高新技术产值中,超过90%属于电子及通讯设备等相关产品。事实上,电子及通讯设备是深圳的支柱工业之一,占全市工业总产值57.8%,相等于全国18.6%。跨国公司,如IBM、英特尔、西门子、三星、日立等,均有生产缐于深圳。深圳亦是一个重要的软体开发基地。2002年中国100大软体公司中,便有10家位于深圳。除了工业发展外,深圳近年亦致力提升其物流业的能力与水准,并积极计画发展为跨国公司采买中心。由於接近生产供货商、运作成本低,再加上当地与香港的物流配套,将是深圳发展采买中心的优势。

7. 深圳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深圳最早的前身为广州宝安县,“深圳”地名始见史籍于1410年(明永乐八年),于清朝初年建墟。当地方言俗称田野间的水沟为“圳”或“涌”。深圳正因其水泽密布,村落边有一条深水沟而得名。
深圳的经济特区发展史虽只有40多年,拥有着6700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在深圳土地上)有着6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悠久的广府民系和客家移民史。
深圳的广府人自宋元之交迁入深圳,广府文化是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也是深圳传统建筑的主要来源,深圳地区现存的传统建筑有相当一部分含有大量来自广府文化中心地的传统文化因素。
清初“迁海复界”政策有关,客家人大批量进入深圳,大都是来自今梅州市的梅县、兴宁、五华等县,带来了客家传统文化因素。



深圳风景:
深南溢彩横贯深圳市区中心地段的深南大道是深圳最繁华的道路。东起沿河路口的三九大酒店,西至南头检查站,为双向8车道,两车道间为宽阔的绿化带,全长17.2千米。
深南大道沿线集中了深圳建筑的精华,集中了深圳最重要的旅游景区和著名的企业,是国内少有的具有高度现代化特征的景观街道,其中平安金融国际中心592.5米为深圳最高建筑。
羊台叠翠位于宝安区的羊台山,主峰海拔587.3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是深圳河流的重要发源地,山上林木繁茂,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抗日战争期间,羊台山游击队从日寇占领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邹韬奋、何香凝等为首的数百名中外闻名的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并安全转移、隐蔽到羊台山区,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深圳

深圳的发展历程是什么?

8. 深圳1980-2008年的发展历史历程是什么

 深圳经济特区位于深圳市南部,东起大鹏湾,西至珠江口,北靠梧桐山、羊台山脉,南邻香港,以深圳河为界。
  东西长49公里,南北宽7公里,总面积327.5平方公里,实际可开发面积110平方公里。
  设有全长86公里的特区管理线。
  特区范围包括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和盐田区。
  1980年8月,广东省经济特区管理委员会利用3000万元的银行贷款与部分地方财政,参照"蛇口模式"在罗湖区0.8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建金融、商业、旅游住宅设施提供给外商,利用从中赚到的利润继续进行工业园区的基础建设。
   
  这种利用银行贷款"滚雪球"式的发展为珠海、汕头的起步建设提供了经验。
  根据《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市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包括企业经营自 *** 、税收、土地使用、外汇管理、产品销售、出入境管理等。
  通过来料加工、补偿贸易、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和租赁的形式,吸引了大量外资,加速了经济特区的迅猛发展。
  自1979年创办深圳经济特区,至2002年止,实际利用外资315.18亿美元。
  其中,1979~1989年10年间,深圳与世界3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客商签订协议6890多项,实际利用外资27亿美元。
  至1999年20年间,共有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深投资,累计投资项目2.36万项,合同外资298.3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0.45亿美元。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4479.15亿元。
   *** 为深圳特区题词199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
  2000年开始施行的立法法,继续保留了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同时还授予经济特区所在市以较大市立法权。
  随着深圳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区内、外地方性法规的不一致,造成"一市两法"现状,给整个城市发展带来诸多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