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本土实践版》 - 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

2024-05-16 05:27

1. 《金字塔原理本土实践版》 - 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

打卡126(六月第二周)
  
  读书笔记126--《金字塔原理本土实践版》 
  
  -   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 
  
 2020年4月1日第一次阅读
  
 可读性70分
  
 谢玉雄
  
 
  
                                          
         ‍‍这本是谢玉雄对于芭芭拉·明托《金字塔原理》的本土解读,如果你没有看过原版,不建议你开始读这本,如果你看过原版但有些方法不够理解,那这本适合东方人看的金字塔方法论就适合你仔细阅读。
  
         这本书在豆瓣的分值只有6.6分,颇多读者对此书提出质疑。不可否认,谢玉雄的理解相对狭隘,观点也较为简单,但正是因为简单,才更值得大家阅读,因为更容易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
  
         樊登说:“人们读书,总是希望满本都要精彩,但如果你能从中寻找到一点点适合自己、提升自己的内容,你就一定值回了这本书的票价。”而在这本书中,我寻找到了自己一直在践行逻辑思维的一些注脚,所以打了70分。
  
         全书13万字、7个章节,我将其分成三了逻辑块。
  
  一、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  1  、  金字塔原理有三个伟大的用途: 
  
 ‍‍ •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  ‍‍ 利用金字塔原理中“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这4个要素,‍‍可以搭建起结实处理问题的金字塔模型,‍‍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 •  在对员工进行任务分配时: ‍‍借助以往解决同类问题的经验,‍‍快速列出第1层的3至7个支持论据,‍‍根据论据分别部署工作,等过段时间,‍‍员工将每个论点的任务完成后提交报告,‍‍我们可以将这些内容整合成金字塔。
  
 这个原则‍‍有助于领导又快又好的管理员工解决问题,‍
  
 ‍ •  完成任务的汇报、交流: ‍‍如果可供汇报的时间较短,‍‍那我们直接抛出金字塔顶端的总论断,然后再汇报下一级支撑论据。‍
  
 ‍
  
  2  、  搭建金字塔纵向结构的两种形式: 
  
 ‍‍ 第  一种是“自上而下法”,  ‍‍  适用于表达  : ‍‍是指‍‍在整个表述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金字塔最上面的总结论,‍‍率先提出来。然后再具体阐述这个总结论下面的每一个具体论据。‍
  
 ‍这样做的好处是从一开始,‍‍就让对方知道你的观点,然后顺着你的观点去理解支持这个观点的论据 。 
  
 ‍ 第二种是“  自下而上法  ”,  ‍‍  适用于思考  : 是指我们在进行问题的思考和解剖时,一般会进行自下而上的思考,‍‍然后通过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 ‍
  
 
  
  
 
  
  
  3  、金字塔序言结构: 
  
         ‍金字塔结构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序言结构。写序言有4个要素分别为:‍‍
  
         1、介绍背景(S,Situation):‍‍把要讨论的主题和“背景”相结合,‍‍作出关于主题思想的一个‍‍不会引发争议的表述。
  
         ‍2、指数冲突(C,Complication):‍‍在表述完无争议的背景后,就要开始考虑背景中发生了什么冲突,‍‍使读者产生了疑问。‍
  
         ‍3、引发疑问(Q,Question):‍‍对“背景”中“冲突”的介绍,应当直接导致读者‍‍产生第2点中的主要疑问,如果实际情况不是这样,这时就需要你重新构思序言了。
  
 ‍‍        4、给出回答(A,Answer):以上几个步骤,确保了你明确知道自己将要回答的疑问,‍‍一旦确立了“主要疑问”,就可以很容易的将其他要素组成金字塔结构了。‍
  
         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芭芭拉提出了四种序言写作结构,无论什么结构顺序的故事都应该包括三要素——背景S、冲突C、答案A)
  
         1、标准写法:背景-冲突-答案,SCA。
  
         2、开门见山型:答案-背景-冲突,ASC。
  
         3、突出忧虑型:冲突-背景-答案,CSA。
  
         4、突出信心型:疑问-背景-冲突-答案,QSCA。
  
 
  
  
  二、如何使用使用金字塔原理 
  
  1  、逻辑分拆的  MECE  法: 
  
         MECE‍‍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相互独立”是说在看待问题时,尤其在分解问题上,要站在同一维度去考虑拆分问题,‍‍并且要做到不可重复。“‍‍完全穷尽”则意味着全面、周密。‍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是各种问题相互交缠,一团乱麻,让人理不出头绪来,‍‍但是根据MECE分析法,则很容易就能找到问题的根源,而它一般有两种方式:
  
 ‍        第一种方式:确立主要问题后,逐个往下层进行分解,‍‍最后达到所有问题都能找到。这种思考模式的优势是通过问题的层层分解,可以比较简单的找出关键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二种方式: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首先找出主要问题,随后尽可能的找到所有可以解决该问题的方式。当然也要注意,‍‍多种解决方式中,有部分能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解决方式,‍‍并且还要继续往下进行拆解和分析。
  
 ‍‍        最终这种解决方式所需要的各种资源,‍‍我们都要回到现实中去考虑并且整合,‍‍通过各种比较,在上述方式中找到最令人满意的方案。‍
  
 
  
  
  2  、逻辑框架的递进梳理 
  
         ‍在我们实际使用中,单纯进行归类分组,是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的,还必须‍‍提升一个层次。‍
  
 ‍        金字塔逻辑思维认为在分组归类中,‍‍递进的逻辑思维,养成因素之一是找到每组之间相互的关联,‍‍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记忆。
  
         ‍‍例如‍‍客户对公司设计的某楼盘推广方案很不满意,‍‍指出:
  
 1、‍‍‍‍楼盘进行宣传推广的首日宣传不大;
  
 2、‍‍公司设计的推广活动和楼盘的目标客户不符;
  
 3、‍‍推广活动的包装没有和楼盘的形象紧紧结合在一起;
  
 ‍‍4、‍‍客户吐槽说露天活动如果遇到突发状况怎么办?‍‍例如下雨或者发电机供不上电;
  
 ‍‍5、‍‍客户希望删除几个活动环节,‍‍专做少而精的高端活动;
  
 ‍‍6、‍‍客户认为,‍‍如果按照这样的活动采集到的数据很没有针对性。
  
 ‍修改后
  
 1、已推广活动和楼盘没有紧密结合;
  
 2、‍‍活动中含有无效的推广环节;
  
 3、活动缺乏应急措施。‍
  
 ‍        那么如何才能像上面的例子那样,‍‍快速从各种信息中找到逻辑框架呢?
  
         大致有三种关系类别:前因后果关系(时间顺序)、‍‍整体分割为个体或者个体组成的整体‍‍(空间顺序)、‍‍按照事物的重要性程度归类(‍‍重要性顺序)。‍
  
 
  
  
  三、金字塔原理的实践应用 
  
 ‍ 1  、处理问题的应用 
  
         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认为:当我们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最先想到的是如何解构,‍‍也就是如何将复杂的问题利用MECE原则,‍‍进行不重叠、完全穷尽的拆分,‍‍把表象复杂的问题结构,‍‍然后再进行每一个小块的拆分。 ‍‍  (  标注1) 
  
 ‍        所谓一口吃不成胖子,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在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可以先将其大结构拆分成小结构,‍‍最终连接在一起逐个击破,最后解决问题。‍
  
 ‍        在我们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这种情况:有时上级会交给自己一个陌生的任务,有一类会说:“我没有做过,我不知道该怎么做”。另一类会说:“我没有做过,不过我可以去试试看”。
  
         ‍‍第1类人长期处在这样的职场观念中,时间一长就很容易遭到职业瓶颈,‍‍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对新问题的产生变得视而不见,‍‍而另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越来越强,因为总在挑战自己的水平。‍
  
         ‍在主题的提炼上,找到需求分析,提炼正确的总主题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那么我们该如何提炼直接击中要点的总主题呢?‍‍麦肯锡的建议是:一是‍‍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二是做到从原点起步来‍‍思考问题。‍
  
 
  
  
  2  、演示的应用 
  
 ‍        演示是看得见的高效说服。一份好的汇报或者总结,并不是靠着文笔取胜,‍‍而是对方能否看懂、条理是否清楚、‍‍结构是否完整。
  
         写作、汇报都是一种演示,‍‍与思考问题一样,都需要一定的逻辑。‍‍金字塔着重于快速搭建逻辑清晰的结构框架,‍‍重点突出、思路清楚、主次分别,‍‍在这种思维指导下的文案演示,能让对方产生兴趣,‍‍快速理解自己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
  
 ‍        在方案的实际写作中,很多人会把原因和结果‍‍和放在一个层次上。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出来的内容,‍‍首先会让人觉得总体的结构过程很难看清楚,‍‍进而影响到对整个方案的理解;其次,‍‍也容易让人对方案的流程步骤产生质疑,‍‍甚至产生误解,‍‍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设计方案时,按照一定的逻辑,有意识的区分层次。‍
  
         ‍例如小明说:“‍‍老王和老张不吃甜食,也不能吃冷饮,‍‍小陈虽然不吃辣,但是飞机晚点,‍‍所以他应该赶不及中午的聚餐。另外,‍‍老陈吃辣不能吃甜食,所以我建议中午的聚餐吃川菜,对大家都合适。
  
 ‍        根据大脑的处理信息模式,首先将信息归纳,上面这段话主要描述的是各自的口味特征。
  
         其中涉及到老王、老张、老陈、小陈:
  
 1、老王、老张、老陈不吃甜食;
  
 2、老王和老张不吃冷饮;
  
 3、‍‍老王、老张、老陈、吃辣;
  
 4、小陈不参加。
  
 
  
                                          
         根据这四个点,‍‍我们抓住其中主要的,就能纵向分析出,建议订餐吃辣的。‍
  
 ‍3、 高度概括的总结句: 
  
        麦肯锡的金字塔原理,因为是采用结论先行的结果,‍‍所以金字塔顶端的部分就是金字塔结构中最主要的中心思想也就是‍‍总结句。
  
        ‍‍总结句,首先绝对‍‍不会也不可以是废话形式。‍‍
  
        例如写一份‍‍月度工作总结,讲解本月度不但完成业绩指标,还超额完成的心得。‍‍如果你在写这份总结的时候,开篇就说本月工作情况,然后说一堆,‍‍势必会让上司从一开始对你要说的内容感到糊涂。‍‍因为这个工作情况的概括面太广了,‍‍到底是要说工作态度?还是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还是别的什么?‍‍这就是废话式总结句。
  
        ‍其次,总结句的表达一定要准确。
  
        例如,‍‍我们在开篇就写上月工作总结、下月工作计划,虽然看起来简单直白,‍‍但是流于表面,‍‍如果改成:“本月工作总结:销售额提成20%”,“‍‍下月工作计划:完成指标的基础上上浮10%”,‍‍这就是非常明确的中心思想了。‍
  
 ‍       如果想用图标和概括词语来表达某个层面上节点的变化,‍‍可以尝试首先寻找答案,‍‍并且将答案作为图标的标题,同时选择最适合表达论点的图表样式。
  
 
  
                                          
 
  
  
         ‍‍另外,标题一定要选择完整的句子或者含有动词的短语,‍‍这样图表传递给对方的信息和视觉感受,才能和我们要表达的信息同步并且一致。
  
 
  
                                          
 
  
  
  4  、汇报工作的麦肯锡方法: 
  
 ‍        ‍‍我们有一个比喻是形容有效的口头汇报的:‍‍一个好的汇报就像一条超短裙,‍‍短到不能再短用来吸引对方的目光,‍‍同时,长到足够长以遮蔽要遮蔽的部位。
  
         ‍‍‍意思是说:好的汇报简短有力,在吸引注意力的基础上讲完了该说的所有内容。‍
  
 ‍        ‍‍ 麦肯锡  给我们总结了  工作汇报的六个原则: 
  
          ‍‍第一、讲结果,不讲理由。 工作汇报要围绕上级分管负责的‍‍内容‍‍展开。‍‍不能事无巨细、不分内容和场合全面汇报。
  
         ‍‍‍‍ 第二、讲重点,不讲细节。 汇报中最忌讳面面俱到,自己觉得讲的非常全面,‍‍可听的人却感觉没有重点。
  
         ‍‍‍‍我们在汇报中要注意:
  
         ‍‍一是结论先行,也就是说要把最有亮点的内容放到开篇,‍‍引起上级的注意;二是‍‍对重点说清楚,对非重点可以不提或者一言带过;‍‍三是充分挖掘上级感兴趣的内容,‍‍力求自己的汇报能让上级觉得可圈可点。
  
          ‍‍第三、  ‍‍  用数据、事实说话,不讲“大概,以  为,经验”。 
  
         ‍‍‍‍ 第四、  ‍‍  围绕汇报中心,重点讲述上级关心的内容。 
  
          ‍‍第五、汇报不能越级。  ‍‍ 
  
          ‍‍第六、注意总结,写出高度。 
  
         ‍‍汇报工作不单单只是工作情况的如实报告,‍‍更多的还要体现思想性。这就需要材料、‍‍实例和参数之间的相互联系。
  
         ‍‍‍‍我们在汇报时要把握三条:首先要突出工作的亮点,‍‍把有个性的内容挖掘出来;其次,要从具体的工作内容切入,不能太抽象;‍‍再次要抓住汇报工作的本质,‍‍不能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要表达出深层次的内容,切忌表面化。‍
  
 
  
  
         ‍‍一个团队,大家更多的关注这些提升工作方法的技巧,而少去关注那些提升权术斗争的技巧,这个团队才能向着更高、更强、更快前进。
  
         ‍‍什么是逻辑思维能力呢?就作者的原话来说,它是我们自身内部储存的知识结合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学习的技能,从而产出的有效行动。
  
         ‍‍我们传统的思维模式一般是辩证的,‍‍也就是说包括变化论、矛盾论和综合论,‍‍世界是处在运动中的,没有永远的对和错。
  
 ‍‍        ‍‍以及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建出来的矛盾统一体,‍‍还有传统观念中的中庸之道,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很多现代人的逻辑思维就带有明显的逻辑性,‍‍他们强调的是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更多的是倾向于分析思维,‍‍他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习惯从整体中把事物拆离开,对事物的本质进行逻辑学的研究。
  
         ‍‍‍‍所以身在现代,终身成长、终身学习,保持正能量的方向感。我们既要具有现代逻辑学的“术”,‍‍又要拥有传统变化论的“道”。
  
 ‍‍        ‍‍则拥有了工作生活中的倚天剑、屠龙刀。
  
         ‍‍则会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2020年4月25日

《金字塔原理本土实践版》 - 为什么精英都是逻辑控

2. 《金字塔原理:搭建清晰的逻辑思维体系》

日常情景再现:
  
 我妈准备出去购物,问我需要买什么东西? 我说:“我说想吃草莓,还想要个酸奶”我妈刚要走出门口,我又说:“最好再买一包薯片和一盒脱脂牛奶,早餐没有牛奶了。”我妈好不容易走出了家门,我又补充一句说:“我还想要一包全麦面包和一些柠檬”
  
 预测下我妈能一样不落的都买回来吗?非常有可能,为什么呢?因为我妈了解我啊,知道我的饮食习惯,所以就算她想不起来具体某一个,她联想下日常生活,大概齐也就都买全了。
  
 但是在我们日常中,会接触不同的人,彼此并非都像母女关系一样亲密,试想,如果换成同事、朋友、同学,他们会全部记住吗?
  
 再比如,我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单位,同事下楼时,要求帮忙带东西,如果你说的东西种类类似,且在一个地方就可以买到,大概率是可以买全的,如果你说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彼此不想干的物品,很有可能会忘记一个或者只买回来其中几种。
  
 为什么种类相似的东西,貌似对方记忆起来相对容易些,种类不一致的就很容易遗忘呢?
  
 如果我跟我妈妈说:“妈,我想要水果,零食和牛奶。水果要:草莓和柠檬、零食要:薯片和全面面包、牛奶要:一个脱脂牛奶和一个酸奶。”如果这样表达是不是显得更清晰更有逻辑性呢?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想问题的时候能够清晰有条理,表达观点的时候又能言简意赅,让别人抓住重点呢?
  
 思考是为了表达,表达是思考的载体,一个想一个说,怎么想的就怎么说,貌似就是这样得来的吧。那么如何把想和说做到极致呢?
  
 笆芭拉的《金字塔原理》一书,为我们揭秘了其中的奥妙。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不仅教你如何表达和思考,还揭秘了表达思考背后的本质问题是逻辑能力,解决问题的逻辑能力。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是表达逻辑的一种方式。
  
 那么该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呢?
  
  金字塔原理的4个基本原则 
  
 在运用金字塔原理的时候,需要遵守这四个基本原则:
  
 1 结论先行: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思想,并放在文章的最前面。
  
 2 以上统下: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3 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4 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做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易于理解。
  
 我们可以在脑海中想象一个金字塔的模样,最上面是塔尖,从金字塔的最顶端开始,沿各个层级向下展开,到达底部的塔底。层层递进,就像是在塔尖到塔底之间架搭建了一条传送带,中间不能有间隔,否则容易发生物品掉落。
  
  如何构建金字塔结构 
  
   自上而下表达: 表达观点时采用自上而下的逻辑思维。
  
 比较下面两种表达方式那种更有吸引力
  
 1 他7年赚了100万。他毕业后先是在工厂打了两年工,又和城管打游击摆了1年的地摊,然后开始了自主创业,在第7年,实现了100万的财富收入。
  
 2 他先通过打工,又经历了摆地摊,后来自己创业,在7年的时间内赚到了100万。
  
 显然是第一种表达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读完后,对方肯定会想,他是怎么在7年内赚到100万的?赚钱真的这么容易嘛?他是通过什么方式赚到的?我能从中学习到什么?这就会激发想要继续听下去的欲望。然后再投其所好叙述事情的过程,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要点: 先提出结论,然后不断提供能支持观点的思想,紧抓读者疑问进行回答。
  
  2 自下而上思考: 想问题的时候采用自下而上的逻辑思维。
  
 比如神探福尔摩斯,断案前期,都是从微小的地方发现线索后,顺藤摸瓜,不断搜集发现证据,然后在分析汇总找出关系,直到查出凶手。
  
  要点: 尽可能列出所有的思考的要点,找出关系,进行分类,提炼观点
  
 由此可以看出不论是表达观点还是思考问题的背后都无法脱离逻辑思维体系。
  
  逻辑思维体系又从何而来呢?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决定思维质量,思维质量影响思维逻辑,思维逻辑最终又会作用于逻辑思维系统中,完成其伟大使命。而这所有的一切又都建立在底层知识体系之上。
  
 建立知识体系是我们一生的事业,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提高思维质量,培养健全完善的心智模型,搭建逻辑思维体系,才能成为超越90%以上的人,站上金字塔最顶端。

3. 金字塔原理—第二篇思考的逻辑

所有列入同一组的思想必须具有某种逻辑顺序,这些思想不是随意堆放在一起的,而是因为你看到了其中的某种逻辑。
  
 大脑的归纳分组分析活动只有以下3种
  
 
  
                                          
  1、确定前因后果关系 
  
 代表一个过程或系统的一组行为,必定是按时间顺序排列,而对该组行为的概括,必定是采取这些行为要取得的结果或达到的目标。
  
  2、将整体分割为部分,或将部分分组成整体 
  
 如果你需要找出“在该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首先你必须画出该行业的结构图,然后确定在各个部分成功的必须要素,这些必须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与此前画的行业结构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互相--对应,这种逻辑顺序就是结构顺序。
  
  3、将类似事务按重要性归为一组 
  
 根据这些问题所具有的共性的不同程度,按照“重要性”或“程度”从高至低,既从重要到次重要,或从大至小的顺序排列,这就是程度顺序,也称比较顺序或重要性顺序。
  
 在按照时间顺序组织的思想组中,按照采取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
  
 根据结果寻找原因
  
 例:
  
 在第一阶段应采取以下措施:
  
 1、与主要管理人员及监管人员谈话
  
 2、追踪并记录交易行为和工作流程
  
 3、确定所有关键业务环节
  
 4、分析组织结构
  
 5、理解服务和绩效措施
  
 6、评估业务职能的绩效水平
  
 7、找出问题和原因
  
 8、发现提高生产效率的潜在机会
  
  这些步骤并不处于同一个抽象层次,其中一些步骤是为了实现另一些步骤。 
  
 在第一阶段,我们将确定提高生产效率的可能领域:
  
 1、确定企业的关键业务环节
  
     —与主要人员谈话
  
     —跟踪并记录交易行为和工作流程
  
 2、找出在开展业务时存在的弱点
  
     —调整组织结构
  
     —制定及实施服务和绩效管理措施
  
     —评估绩效水平
  
 3、提出实用可行的改革建议
  
 揭示隐含的逻辑思路
  
 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基于某个隐含的逻辑过程
  
 结构顺序就是当你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照片想象某事务时的顺序
  
 将某个整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时,你必须保证划分后的各部分符合MECE要求:
  
 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有排他性
  
 所有部分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通常有3中划分组织活动的方式:
  
 根据活动本身(研发、生产、市场营销):如果划分时强调活动本身,那么各部分展现的是一个逻辑过程(流程),因此采用时间顺序
  
 根据活动发生的地点(国家东部、国家中西部、国家西部):如果划分时强调地点,那么各部分呈现的是地理状况,应采用结构顺序
  
 根据针对特定产品、市场或客户活动的集合(各事业部、各业务单元,轮胎部、硬件部、体育设备部):如果划分时强调与某一产品或市场有关的活动,那么划分就是一种归类。各部分思想应采用重要性顺序,判断重要性的标准可以是任何排序标准(如:销量、投资额等)
  
 一旦建立起逻辑结构,就可以按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依次描述各个部分。
  
 人们在处理逻辑结构时经常会想象与之相关的逻辑过程,尤其是在对已有结构提出修改建议时。
  
 
  
                                          
 在此类情况下,最适当的顺序就是当你在白纸上依次画出各个部分,向读者呈现时使用的顺序。
  
 
  
                                          
 例如:一家饮料企业已经决定将产品的包装由玻璃瓶改为塑料瓶。但是,在产品包装的来源上,企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从外部购买塑料瓶;另一种是自行开发塑料瓶生产能力。该作者的立场是反对自行生产塑料瓶。
  
  投资生产塑料瓶将面临一系类内部及外部的风险和限制: 
  
  1、技术风险——不成熟的设计问题 
  
  2、环保风险——法律可能禁止生产不可回收塑料制品 
  
  3、优惠风险——在通货膨胀期顾客不一定欢迎优惠包装 
  
  4、非独家经销:(1)外部销售将降低营销作用;(2)因所有权问题难以向其他企业销售 
  
  5、投资多——投资回收期过长 
  
  6、对每股收益造成负面影响(因杠杆作用而加大) 
  
  7、近期研发费用 
  
  8、公司现金流问题——现有业务发展需要资金 
  
  9、玻璃制造商们大幅降低产品价格,而塑料品的膨胀率比玻璃制品低 
  
  10、在我们进入塑料制造业时,其他塑料制造商可能会大幅降低产品价格,因为其投资利润率偏低(多数处于7%-10%的范围内) 
  
  11、容器行业的典型特征是低利润,进军该行业的关键是低成本生产。进入该行业可能导致我们的股价收益率下降。 
  
 将作者的反对原因逐条列出来:
  
  1、高成本 
  
  2、法律限制 
  
  3、被迫降低销售量或价格 
  
  4、低销售额 
  
  5、高投资、低投资回报率 
  
  6、每股收益率下降 
  
  7、高成本 
  
  8、必须贷款 
  
  9、被迫降低价格 
  
  10、被迫降低价格 
  
  11、毛利低、股价收益率下降 
  
 
  
                                          
 
  
                                          
 将所有因素组织在一起,可以看出,原作者的意图是想表达:
  
  我们在进入塑料容器生产行业之前应该慎重考虑; 
  
  如果法律禁止生产不可回收产品,我们可能根本没办法上马该项目 
  
  即使该法律未能出台,改项目也将降低我们的盈利能力。 
  
  从近期看,降低每股收益 
  
  从远期看,降低投资回报率 
  
  了解作者的思想后,作者没有考虑到一个因素,是评估塑料容器可能对产品销售产生的有利影响 
  
 对一组因为具有某种共同特点而被聚集在一起的事务所采用的顺序,如:3个问题,4个原因、5个因素等。
  
 为了证明两个组具有相互排斥性,必须明确指明每组中的所有问题具有共同特性,然后根据你的知识,确保将所有具有该特性的问题列入改组。然后每组中,根据各个问题具有该特性的程度高低排序,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客户对销售报告和库存报告不满意
  
 1、提交报告的周期不恰当
  
 2、库存数据不可靠
  
 3、获得库存数据的时间太迟
  
 4、库存数据与销售数据不吻合
  
 5、客户希望能改进报告的格式
  
 6、客户希望去除无意义的数据
  
 7、客户希望突出说明特殊情况
  
 8、客户希望减少手工计算
  
 将其整理出大致的类别
  
 
  
                                          
 逻辑顺序呈现的是一个过程,而过程取决于需要回答的问题
  
 
  
                                          
 想了解某一思想真正想表达的思想观点,只有经过以下过程:
  
 1、确定改组思想的类型(类别)
  
 2、将同一类型的思想归类、分组
  
 3、找出各类别思想之间的顺序
  
 金字塔原理的每一条规则: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对其下面一个层次思想的提炼、概括。
  
 如果是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只需以该组思想的最后结论为主题作总结、概括就可以得出上一个层次的思想
  
 如果是归纳性的分组方法,该组由具有紧密联系的思想组成,上一层次的思想必须说明该组思想之间的关系所代表的意义。
  
  缺乏思想的句子: 
  
  该公司当确立3个目标 
  
  该公司存在2个问题 
  
  我们建议进行5项改革 
  
  概括各组思想,确保思想属于同一组,应抽象、提炼、概括思想精华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举个例子:
  
  甲:约翰说他是最适合写塞缪尔传记的人,他有3个理由: 
  
  他们都来自贫困县; 
  
  他们都在牛津大学学习过; 
  
  他们都有类似的文学爱好; 
  
  乙:我不同意,那个县根本没有人说真话。 
  
 问题:
  
 1、坐在那儿等待别人向你表达某种思想,但是只听到一个“缺乏思想”的句子(有3个理由),没有从对方获得任何思想
  
 2、听到对方说:“都来自贫困县”,你就会假定这就是对方的主要思想,对随后的两个要点都听不进去。
  
 正确的说法:
  
 甲:约翰说他是最适合写 塞缪尔传记的人,因为他和塞缪尔是同一类人 
  
 这个例子说明总结思想的重要性,你的思维再听到“他们属于同一类人”比“他这样做有3个原因”时更有准备,更容易理解随后听到的信息。
  
 如果你已经得出了一个概括性的思想,你就可以在该思想的基础上用以下方式延续你的思路:
  
 对其作出进一步评论(演绎法)
  
 找出与之相似的思想(归纳法)
  
 必须保证概括性思想是根据一个适当的思想组合理概括出来的
  
 
  
                                          
 例如:一位同事写到“改公司存在两个组织问题”,然后列举这两个问题。但是他思考这两个问题的根源以及两个问题相似性后,发现不是在讨论“组织问题”,而是在讨论“公司中需要更多授权的领域”
  
 
  
                                          
 怎么进行正确的概括?
  
 1、必须检查改组思想的分组基础,保证其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2、确定准备得出概括性思想的语句类型
  
 思想的表达方式可以是行动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做什么事,也可以是描述性语句,即告诉读者关于某些事的情况
  
 概括行动性思想(介绍采取的行动、行为、动作、步骤、流程)时,应说明采取行动后取得的结果(效果、达到的目标)
  
 概括描述性思想(介绍背景、信息)时,应说明这些思想具有的共同点的含义(共同点的意义)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如果某人采取了一系列具体的行动,就肯定能够产生此前已说明的特定结果。由很多行动性思想组成的过程,可能包括一系列在不同层次上的独特的封闭体系。
  
 
  
                                          
 但是当罗列了一些实现某一目标应当采取的行动时,必须先支出这些行动应当达到的结果,然后判断自己是否遗漏。但是行动达到的结果又取决于共同实施的具体行动。这种行动与结果的相互依赖性使你很难理顺自己思路,尤其是说明包括许多步骤和阶段流程
  
  理顺思路、轻松表达的技巧: 
  
 在将各行动(步骤、流程等)联系起来之前,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
  
 找出明显因果关系组合,尽量将每一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一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总结句要使用明确的词汇/语句
  
 每一个思想必须与其同组的另一个思想相互排斥,而且每组中的思想对于上一层概括他们的思想而言,都必须是完全穷尽
  
 判断某组思想是否完全穷尽时,必须非常明确指出期望这组行动能实现的结果或达到的目标。
  
  例:为了就事论事,进行健康有益的辩论,尽可能降低将矛盾演化为冲突,特别工作组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处理好各种个人态度问题 
  
  2、与公司员工建立良好关系 
  
  3、培养良好的谈话技巧 
  
  4、有效安排和进行谈话 
  
  5、学会求同存异 
  
 特别工作组究竟要做什么?怎么进行健康有益的辩论?如果他们做到了这5件事将会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没有最终的目标,没有衡量成功的标准,也就无法判断这些步骤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标。避免出现这种问题的方法就是强迫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最终结果、目标、里程碑,使你能够据此判断某步骤已经完成。 
  
 
  
                                          
  例:一作者建议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步骤
  
  统计和追收应收账款: 
  
  1、定期统计大额和中等金额应收账款的逾期时间 
  
  2、根据欠账金额和逾期时间发出催款通知 
  
  3、追收逾期账款 
  
  4、长期逾期应收账款由公司董事解决 
  
  5、必要时使用收账公司 
  
  这些目标本身不明确(究竟如何“追收”逾期应收账款),而且步数也不明确。作者做出如下解释: 
  
 
  
                                          
  他说,逾期时间在1-6个月之间,金额在100美元到10万美元之间,他会这样做: 
  
  1、逾期1个月的账款,不要采取任何行动,只让财务部门按正常途径寄出账单 
  
  2、逾期2个月的账款,由财务部门寄出催款通知 
  
  3、逾期3个月账款,由销售人员上门催收 
  
  4、逾期4个月的账款,由公司董事催收 
  
  5、逾期超过4个月的账款,交由收账公司办理 
  
  更清晰的结构应该如下: 
  
  减少应收账款: 
  
  1、将逾期账款按逾期时间和金额分类 
  
  2、根据逾期账款的严重性分别按以下方式催收:财务部门、销售人员、公司董事,追账公司 
  
  总结句要说明产生的结果: 
  
 在将各行动联系起来钱,先用明确的语句描述各行动、步骤、流程等
  
 找出明显的因果关系,将每组中的行动、步骤控制在5个以下
  
 直接从这些行动、步骤、流程,总结、概括行动的结果、目标
  
 区分行动步骤的层次
  
 如果希望读者在采取下一项行动之前先采取某一项行动,那么这两项行动就属于同一层次;如果你希望读者采取前一项行动以便产生后一项行动,那么前一项就是后一项行动的下一个层次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希望了解其电信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用以下方案:
  
 1、分析现有设备和使用情况
  
 2、确定需要更多(更少)电信支持的主要业务
  
 3、制定电信服务的目标
  
 4、组织研究人员进行评估
  
 5、检查与电信服务商的关系
  
 6、确定主要的技术选项
  
 7、控制内部通信成本
  
 8、研究设备服务政策
  
 9、检查现有的通信联系
  
 10、决定组织的形式
  
 将不同层次的行动区分开:
  
 1、制定电信服务的目标(3)
  
     —分析现有的设备和使用情况(1)
  
     —确定需要电信支持的主要业务(2)
  
     —检查现有的通信联系(9)
  
 2、成立项目组,选择适当的设备(4)
  
     —确定主要的技术选项(6)
  
     —研究设备服务政策(8)
  
    —检查与电信服务商的关系(5)
  
 3、建立公司管理框架
  
     —任命电信中心经理(?)
  
     —建立成本控制系统(7)
  
 
  
                                          
 某些行动被分为一组完全是因为他们能够共同产生某一特定结果。对行动、步骤等分类必定会造成重复,因为任务、目标、利益之间并没有本质区分。组织各种行动、步骤等唯一合理的方法就是根据其产生的结果归类分组
  
 例如:一家咨询公司受聘为一家企业培训期员工的战略规划能力,这家咨询公司把建议采取的行动分了类。
  
 
  
                                          
 尽量砍去修饰成分,只留下本质的核心内容,找出其中的重复部分
  
 
  
                                          
 根据行动产生的结果建立金字塔结构
  
 
  
                                          
 得出以下思路
  
 我们将速度使贵公司掌握战略规划知识(2、7、13)
  
 1、对两个产品咨询小组,进行有关战略规划方法和概念的培训(1、12)
  
 2、根据贵公司现有的规划机制调整教学内容(4、5、8、9)
  
 3、在下一个规划周期中,与贵公司员工一起应用所学概念(3、6、10、11、14)
  
 直接概括行动的后果
  
 总结概括结果的注意点:
  
 该组行动、步骤之间必须互相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总结概括性语句,必须说明完成各行动步骤后导致的直接结果,且措辞必须明确、具体
  
 语言模糊的例子:
  
  产品开发面临的问题包括: 
  
  1、如何将公司和市场希望该产品应具有的功能,融入产品开发过程? 
  
  2、如何针对不同项目安排和分配公司的资源? 
  
  3、如何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同时考虑到营销人员的需求? 
  
  4、如何组织和管理公司的研发资源,以满足投产时间的需求? 
  
  5、如何使公司内、外了解有关信息,以尽量提高产品上市的力度? 
  
  6、如何促进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在产品开发方面的合作? 
  
 步骤一:将各个句子尽量简化,以便于思考
  
  1、开发适当的产品 
  
  2、合理分配资源 
  
  3、高效完成 
  
  4、及时完成 
  
  5、有效营销 
  
  6、研发/管理人员合作 
  
  步骤二:将其划分为一些小组 
  
  1、确定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包含所需的功能(1) 
  
  —满足营销人员的需要(3b) 
  
  2、尽量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开发(3a) 
  
  —合理分配资源(2) 
  
  —使研发时间符合投产要求(4) 
  
  —加强研发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合作 
  
  3、以最有利有效的方式将产品推向市场(5) 
  
 概括之前仔细思考,想想一般人对产品开发问题都了解些什么,我们知道,最先推出某种产品的企业能够抢占市场先机,而且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对企业来说,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是首要任务。具有这些背景知识后,可以合理假设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产品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我们能够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应对市场需求。(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应对市场需求?) 
  
  1、我们能否发现市场需要的适当的产品? 
  
  2、我们能否缩短产品上市前不必要的时间延误? 
  
  3、我们能否进行有效的营销,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销售量? 
  
 要做的并不是努力想象一系列行动可能导致的结果,而是尽力从一系列相似的语句中发现其隐含的思想、概念、意义。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从一系列思想中得出推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找出将这些思想联系在一起的结构上的共性
  
 2、寻找这些思想间更密切的联系
  
 3、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找出结构上的共性
  
 如果语句符合以下要求,就说明一组思想有某种共性:
  
 1、针对同一类主语
  
 2、针对同一类谓语(动作或对象)
  
 3、具有同一类隐含的思想
  
 如果主语相同需要找出谓语之间的共性,如果谓语相同需要找出主语之间的共性,如果主语和谓语都不相同,就要找出其隐含的意义之间的共性。
  
  例如:新的计划与控制体系具有4个特点: 
  
  1、计划周期及附带控制体系应以年度为基础 
  
  2、计划应通过综合系统制定 
  
  3、计划应自上而下地编制 
  
  4、计划体系将区分先行做法与计划进行的改革 
  
 句子的主语几乎完全一样,都是计划或者计划体系,句子之间的联系体验在谓语上,这些谓语意义分别为:
  
  —以年度为基础 
  
  —综合制定 
  
  —自上而下制定 
  
  —区分现行与未来做法 
  
 4个思想分别都成立,但是他们之间不存在某种联系
  
  新的计划与控制体系的目标,是通过以下方式,使公司所有部门都将工作重心放在提高利润上: 
  
  要求每个部门提供年度利润计划 
  
  在每个管理层级上协调各部门的计划 
  
  根据利润计划监督管理人员的工作 
  
 寻找更密切的关系
  
 概括性语句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真实思想,把思路告诉读者,让读者做好准备。
  
  例:如您所知,我们的信息系统评估结果显示: 
  
  1、您要求信息系统项目经理提供有关到期日期的信息,以不延误战略性业务项目 
  
  2、有些项目经理缺乏经验 
  
  3、信息系统允许错过预定日期,而不是用创造性的方法满足预定日期的要求 
  
  4、现有的系统开发方法、工具和技术不统一 
  
  5、项目经理们没有安装过如此大型、复杂的重要系统 
  
  6、项目经理接受的脱产或在职项目管理培训较少,时间经验有限。 
  
  7、您的重要项目(如:集团及个人项目)的预算、时间和计划的要求都很高—在您的时间内期限内完成工作可能有一定风险 
  
  8、现有的系统开发周期不支持快速应用开发、联合应用开发及原型开发等客户端或服务端的开发技术 
  
 按照检查流程,找出最核心的内容
  
  1、需要到期日期信息 
  
  2、项目经理经验不足 
  
  3、有错过日期的危险 
  
  4、工具的使用不统一 
  
  5、未做过如此大型的项目 
  
  6、经验有限 
  
  7、担心误期 
  
  8、没有使用的工具 
  
 将以上的思想组织的更清楚、更有意义
  
  我们对贵公司信息系统部门的评估显示,贵公司的项目经理们有可能无法按预定日期完成工作(3、7) 
  
  他们在此类项目上的经验有限(2、6) 
  
  他们未安装过如此大型、复杂的系统(5) 
  
  他们缺乏对所需方法、工具和技术的应用能力(4、8) 
  
 完成提炼总结概括的完整思考过程
  
  例:是否进入汽车配件市场的说明材料 
  
  我们的结论: 
  
  1、市场巨大,且正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2、配件市场有利可图 
  
  3、市场的主要特征显示,进入该市场有较大的障碍 
  
  4、总体趋势可喜,但由于一些不确定性,部分细分市场的前景尚不明确 
  
  5、总体上看,该市场有吸引力,但是也高度分散 
  
 这些思想可以分为两组
  
  有利因素:市场巨大、正在增长、有吸引力、有利可图形式可喜(1、2、4、5) 
  
  不利因素:进入市场的障碍较大、存在不确定性、市场分散(3、4、5) 
  
 两个句子之间是否存在归纳性关联,通过以上这种思想,能够得出什么结论?
  
  只有部分细分市场具有吸引力 
  
  这些细分市场将难以进入 
  
 “具有吸引力”和“难以进入”之间没有共性,所以两个句子之间存在关系为逻辑关系,只能是演绎性关系:
  
  只有部分细分市场(有吸引力)——这些市场将难以进入——因为,...... 
  
 因此什么?推理无法得出结论,因此就算了?人们在难以得出明确结论时候,很容易写一句“缺乏思想”的句子应付了事,而不是努力完成自己的思路
  
 不能简单的把一系列思想堆放在一起,并假定读者能看懂其中的意义。每一个思想都隐含着一个总结性思想,这个思想能够呈现该组思想之间的本质。
  
 进行任何一次分组前,需要问自己“为什么我只列出了这些思想,而不列出其他思想?”,答案是:
  
  这些思想都具有某种共性,而且是以这种方式相互关联的仅有的一些思想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是该组思想的共性所隐含的意义 
  
  这些思想都是为实现某一结果而必须同时采取的行动。 
  
  —在这种情况下,该组的概括性思想,应当表明采取以上行动后产生的直接结果

金字塔原理—第二篇思考的逻辑

4. 逻辑思维中的金字塔原理,文科生一看就懂

主要是讲了金字塔结构怎么用,放到职场沟通与表达的环境里真的非常合适,建议大家都过一遍,加深印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金字塔原理究竟是什么,你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吗?
  
 麦肯锡等知名咨询公司把金字塔结构当做是常用的表达工具,这里要阐明一个误区,逻辑思维跟数字可没什么关系,这里要给文科生或者害怕数字的人一些希望,做创造工作的人也可以学会有逻辑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1、像苏格拉底一样爱问问题
  
 任何结论都要有一个前提条件,有时候真正的答案藏在问题当中,如果问错了问题,那回答就可能不是我们想要的。
  
 不过,不是所有人都习惯去质疑一切,苏格拉底就是这样的人,他是一个很喜欢问问题的人。这里不是教你成为杠精,你不用去反对别人而提出问题,而是要抱着探寻真理的态度,学学苏格拉底是怎么做的,至少在做方案的时候多刨根问底。
  
 2、MECE意识展现的是全局观
  
 在写小论文的时候,老师教我们找出3-4个分论点,并找到相应的论据,包括案例、名人名言和小故事等等,就是为了支撑论点,让结论变得有说服力,金字塔的架构也是这个目的,而且为了展示工作的严谨性和职场的专业度,还要求有MECE意识,树立一个全局观念。
  
 3、演绎法和归纳法是结论的工具
  
 做方案是为了更好地执行,从而在执行之前就能预知风险,做好风险防范,并让每个人都能够加入讨论,从而进行项目的分工合作。所以方案不仅仅是为了分析,而是为了行动。作者也说了,将“好想法通过正确的实践得出结果,才会得到好评价”,没有人因为会写方案而被高度评价,这对推动事情没有任何帮助。所以,作为职场人,我们永远要准备下一步行动,而金字塔的架构就是为了让该准备的行动更有说服力。
  
 这里需要两步走,一是找到结论,二是准备行动。基于事实基础上,最常用的有两个思维工具:演绎法和归纳法。有了结论,再结合内部资源和市场环境,就能够轻而易举得出可行的动作。
  
 咨询公司的人厉害的一点就是,任何细碎的实践都能够提炼精华,得出方法论和工具,这样就能够学习培训,让更多人受益。从我的角度看来,这本书的金字塔架构讲解内容非常实用,让我又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5. 讲逻辑—金字塔原理

我在蚂蚁私塾拆书训练营学习如何拆书,这是我拆的第一本书。
  
 【书籍】
  
  
   《金字塔原理》
  
   【全书结构框架】
  
 1、金字塔原理的优势和基本结构
  
 2、构建一个金字塔的方法
  
 3、构建逻辑和应用逻辑的顺序
  
 4、结构化分析问题
  
 5、呈现金字塔
  
   【第一章主题】
  
   金字塔原理的优势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内容】
  
 好好说话的开场一直是:脑子想得通,说话才能说通,说话说得通,做事才能做通。
  
   
  
 通过这句话我们知道了三件事:想清楚,说明白,知道说什么,《全字塔原理》就是这样一本介绍了清晰的展现思路的方法,能够让我们重点突出,逻辑清晰的有用书籍。
  
   
  
 我们希望在与人沟通或者写文章的时候,能够说在点子上,逻辑清晰,快速产生共鸣,达成共识。
  
   
  
 首先,我们需要想清楚三件事:
  
   1、谁是我们的受众(听众、读者)
  
   2、他们想听什么。
  
   3、他们要怎么听,喜欢怎样的方式
  
   
  
 可以这样解释金字塔原理,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 而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状如金字塔。
  
   
  
 如此,金字塔原理的结构也就出来了:
  
  1、结论先行:每篇文章,每次讲话只有一个中心思想。
  
 2、以下统上:每一层次上的思想必须是对下一层次思想的总结概括。
  
 3、归类分组:每一组中的思想必须归属于同一逻辑范畴。
  
 4、逻辑递进,每一组中的思想必究须按照逻辑顺序排列。
  
 总结成一句话: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金字塔原理在运用时要做到自上而下表达,自下而上思考,纵向总结概括,横向归类分组,序言讲故事,标题提炼思想精华。
  
 要去关注、挖掘受众意图、需求点、利益点、关注点和兴趣点,想清说什么,怎么说,掌握表达的标准结构。
  
 说了这么多,如何消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呢?先想一想,我们在与人沟通的时候,有没有过在说了大段的话语的时候,听的人并没有理解我们的意思是什么,或者在写文章的时候,明明自己觉得条理清晰,可是看的人却觉得不甚理解。
  
 如果你的文章被读者认为是条理不清,很可能是因为你表达思想的顺序与读者的理解力发生了矛盾。
  
 读者最容易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主要的、抽象的思想,然后了解次要的、具体的、为主要思想提供支持的思想。也就是先搭建起一幢房屋,再往里面添家具,同时可以描绘家具的颜色,气味,形态,位置。
  
 这是因为抽象的思想大多约定俗成而具体思想需要更深入的描写和思考,主要思想是从次要思想概括总结得出的。
  
 这样再写一遍,首先表达主要思想,使读者对作者的观点产生某种疑问,而下一层次上的思想将回答这些疑问。通过不断进行疑问/回答式的对话,读者更容易了解文章中的全部思想。
  
 书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 
  
 你老公/老婆/男朋友/女朋友让你去超市帮忙买点东西,你问宝贝儿需要点啥?
  
 对方说:亲爱的,我想要吃苹果,鸡蛋,芥蓝,香蕉好像也不错,那来两瓶酸奶吧!哦对了超市二楼不是新开一家蛋糕店吗?你记得去奶制品区买几盒皮蛋,帮我看看自动吸尘机没有器人降价了,一定要买橘子和西红柿。
  
 啥???????你再说一遍....我还是记不住!
  
 有科学家提出,我们大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约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发现需要处理的项目超过4个或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类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
  
 例子中,我们可以把水果归为一类,蛋奶制品归为类,蔬菜归为类,这样就很可能记住。
  
 但这样是不够的,还需要找出逻辑关系,将大脑所记忆的9个项目变成3个项目。使得你思维的抽象程度提高了一层。
  
 在写作中,你要表达的思想就是每组思想的逻辑关系直接蕴涵的思想,也就是说,每组中的思想都必须属于同一逻辑范筹。检查你将思想分组的一个简便方法,就是你是否能够用单一名词表示该组的所有思想。
  
 【第二章主题】
  
 构建一个金字塔的方法
  
 【第二章内容】
  
 有时候我们只知道大致要写些什么,并不清楚具体要表达的是什么,如何表达更好。即使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还是会有这种不确定感。
  
 了解我们的“成品”之后,利用你所知道的知识,就可以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的构建金字塔结构了。
  
 自上而下法:
  
 先抛结论,然后列出几点来支持自己的结论,再层层详细展开。
  
 当自己心中对问题已有思路,就差清晰的表达出来时,适合用自上而下法,这通常比自下而上法更容易,因为你最容易确定的东西就是文章的主题,以及读者对主题要了解的情况。
  
 步骤:
  
 1、提出主要思想
  
 2、设想受众的主要疑问
  
 3、写序言:背景—冲突—疑问—回答
  
 4、与受众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5、对受众的新疑问,重复进行疑问/回答式对话
  
 通过总结的步骤可以看出,自上而下法使得作者在构思时要先获取与读者的疑问有关的信息,要全面的考虑该疑问,不是只考虑一部分。
  
 如果作者在写作时遵循了这种自上而下法,读者也非常容易的理解作者的全部思想。
  
 自下而上法
  
 当你还没想清楚的时候,无法构建出金字塔的顶端,那么我们可以先向下移动一个层次处着手。即:先归类分组,然后概括每组思想,最后提炼主题,完善整个思考过程。文章还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写出来,较为直观。
  
 步骤:
  
 1、列出想要表达的所有思想观点
  
 2、找出各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3、总结结论
  
 先找出所要表达出的所有问题和解决方案,从问题中看出有哪些存在逻辑关系(因果、时间等),对这些逻辑关系进行梳理,最后得出结论。当读者同意所得出的结论,才不会再找可疑之处。
  
 对于刚刚尝试用金字塔原理来写作或者表达的小伙伴们来说,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用好金字塔结构,就要按照金字塔结构的整体去表达。
  
 初学者注意事项:
  
 1、先搭结构
  
 2、序言写背景
  
 3、背景多花时间,不要省略
  
 4、序言是读者对于真实性提出质疑的地方
  
 5、归纳推理优于演绎推理
  
 
  
  
 【第三章主题】
  
 构建逻辑和应用逻辑的顺序
  
 【第三章内容】
  
 说了这么多天,我们建立起了自己的金字塔结构,但还要完善一下,在每下层级都要有一个逻辑关系,可以自己构建出一种逻辑关系。
  
 金字塔结构的24字真言:思考自下而上,表述自上而下,纵向引发问题,横向回答问题。
  
 现在流行的文章,不论观点类还是干货类,文章可归纳分组一下三种:
  
 1、时间顺序
  
 2、结构顺序
  
 3、程度顺序
  
 时间顺序
  
 有时间性,按照时间的先后采取行动的顺序,依次表述达到某一结果必须采取的行动。这个顺序可以是实际的行动步骤也可以是在大脑中思维过程得出的结论。
  
 在出现逻辑不清的情况时,可以依据结果寻找原因,这是在过程步骤太多,流程太长时,常常无法分辨出原因和结果。
  
 在思维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基于一些隐含的逻辑思路,当认识到这一点,可以帮助明确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结构顺序
  
 当作者使用示意图、地图、图画或者照片等想想某事物时的顺序。在绘制“XX图”时,通常需要将整体分割成部分,或者将部分组成整体。
  
 想象的“某事物”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概念性的;可以是物体,也可以是一个过程。
  
 在将整体分成部分时要保证各部分之间相互独立,没有重叠;所有部分已经完全穷尽,没有遗漏。
  
 一旦建立起逻辑结构,就可以按照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描述各个部分。
  
 程度顺序
  
 问题与问题之间具有某种共同特性,使作者能够将其列为某一特定种类的问题。区别在于每个问题所具有的共性的程度不同,因此可以按照重要性或者程度从高到低排列。
  
 每个程度不同的问题之间要有排他性,要指明所有问题是具有共同特性的,先强后弱,先重要后次要。
  
 在金字塔结构中,位于金字塔结构每一层次上的思想,都必须是下一层次思想的提炼、概括、总结。这些句子不仅要回答文章主题思想引起的读者的新疑问,还要呈现出文章的框架结构。
  
 本篇最后强调,如何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1、列出一些可能值得思考的思想
  
 2、寻找这些思想间更为密切的关系
  
 3、完成归纳跃进,概括出主题思想
  
 
  
  
 【第四章主题】
  
 结构化分析问题
  
 【第四章内容】
  
 判断问题是否存在,要看得到的结果与希望得到的结果之间是否有差距。
  
 界定问题的框架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大部分问题的构成因素,把这些要素写于序言中。界定问题的框架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也是建立思想的金字塔结构、交流解决方案的第一步。
  
 从界定问题到找到解决方案,要经过对问题实际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评估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
  
 界定问题框架的价值在于它能指导你在寻找有效解决方案时,提高找到问题原因和进行结构化分析的效率。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使用逻辑树可以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1、是否有问题
  
 2、问题在哪里
  
 3、为什么存在
  
 4、我们能做什么
  
 5、我们应该做什么
  
 列出问题,针对每一步开始寻找解决方案。将各种可能性从逻辑上加以展开,以便确定一套最终方案。
  
 某一个问题的时候,你的分组思想可能来源于指导你的分析的某种结构。把你的思想和这些结构相对照,可以帮助你证实它们在逻辑上是有效的。
  
 这章探讨的方法,包括界定问题、诊断框架和逻辑树,都有双重功能。它可以使解决问题的系统性工作变得更加容易,更加专注于受众的疑问,找出所有原因及相对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大大减少了在最终文稿里组织和交流思想的工作量。
  
 
  
  
 【第五章主题】
  
 呈现金字塔
  
 【第五章内容】
  
 一旦找到了金字塔的逻辑关系,在纸面上还是屏幕上展示你的思想时,需要确保能加强组成金字塔的思想之间的逻辑性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受众能一目了然抓住构成金字塔结构思想的不同层级。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写作长篇文章时最常见的方法有:
  
 1、多级标题法
  
 2、下划线法
  
 3、数字编号法
  
 4、行首缩进法
  
 5、项目符号法
  
 无论哪种方法,目的都是便于读者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以及所有各类型的支持性观点。
  
 采用的格式必须符合你的论述层次,能凸显出文章的框架结构,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注意论点的措辞,说明论点的信息越少越好,必须坚决把论点限制在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框架内。
  
 在PPT中呈现金字塔
  
 大多数人都愿意通过口头而不是书面表达组成金字塔的思想观点,在他们想象中,视觉演示只是以PPT的形式作报告,把结构转换成幻灯片,再加一些图表,站起来解释一番就好。
  
 实际上视觉演示是面向现场观众,大部分的工作是预测观众可能有的反应,并努力让他们集中注意力,也就是说,你要取悦观众。
  
 因此,你要会“作秀”。“作秀”需要一些视觉元素,还要考虑一些如时机、节奏和悬念等的无形因素。好的幻灯片总是尽可能直接简单地传递传递信息,不把文字浪费在可以通过口头表达的转折性会介绍性语言上。
  
 有几点基本规则:
  
 1、文字幻灯片只包含最重要的、经过分组和总结的思想,叙述时应简洁
  
 2、PPT应图文并茂,使用各种图表、示意图,更形象直观,有冲击力
  
 3、PPT应呈现经过深思熟虑的故事梗概和剧本
  
 4、说明PPT的框架结构
  
 5、强调重要的思想、观点、结论、论点、建议等
  
 6、阐明单用文字难以说清楚的数据、关系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要做到条理清晰,至少有两个步骤:先决定要说明的思想或证明的论点,然后用文字表现。
  
 文章要能做到清楚的表达你的思想观点,并能让读者在接受你观点时感到愉悦。可以用图像来进行理性思维,图像能把大量事实总合成简单抽象的概念。简单说就是画思维导图。
  
 全书的最后,借威廉·明托教授的教诲共勉:写作时,你好像一位司令官,指挥着千军万马,排队通过一个你每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狭隘关口,而你的读者则在另一边迎接,将部队进行重新编队和重新组织。无论主题多么大或者多么复杂,你只能以这种方式表达。

讲逻辑—金字塔原理

6. 金字塔原理:思考、表达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的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篇 表达的逻辑  第1章 为什么要用金字塔结构  归类分组,将思想组织成金字塔  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  自下而上思考,总结概括第2章 金字塔内部的结构  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  序言的结构  第3章 如何构建金字塔   自上而下法  自下而上法  初学者注意事项  第4章 序言的具体写法   序言的讲故事结构   序言的常见模式   序言的常见模式——以咨询为例  第5章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的区别  第2篇 思考的逻辑  第6章 应用逻辑顺序   时间顺序  结构顺序  程度顺序  第7章 概括各组思想   总结句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句子  总结句要说明行动产生的结果/目标  找出各结论之间的共性  第3篇 解决问题的逻辑  第8章 界定问题  界定问题的框架   展开问题的各要素   发掘读者的疑问   开始写序言  实战案例  第9章 结构化分析问题  从信息资料入手  设计诊断框架  使用诊断框架  建立逻辑树  是非问题分析  第4篇演示的逻辑  第10章 在书面上呈现金字塔  突出显示文章的框架结构  上下文之间要有过渡  第11章 在PPT演示文稿中呈现金字塔  设计文字PPT幻灯片   设计图表PPT幻灯片   故事梗概   第12章 在字里行间呈现金字塔  画脑图(在大脑中画图像)  把图像复制成文字  附录1 在无结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附录2 序言结构范例  附录3 本书要点汇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