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巨额遗产捐给美国?而不是留给子女

2024-05-16 16:13

1. 20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巨额遗产捐给美国?而不是留给子女

  世纪八十年代末 ,台北某处荒郊野岭,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中,结束一天劳作后的老人独自望向窗外,满眼皆是对自由的渴望。
    他的人生仿佛在36岁之时就已经结束了 ,年少得志,意气风发, 曾经叱咤风云的少帅 ,到头来却只剩下捉襟见肘,家徒四壁,他心中顿时漫上了无可言说的悲凉……
       这是否是你心目中晚年的张学良?而在现实中,张学良却是过着无忧无虑,相对优渥的生活: 
   除了发妻于凤至和第三任妻子赵一荻的先后陪伴之外,张学良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均由人精心安排,时常外出运动郊游,甚至能从送来的杂志书籍中获取外界的信息,每月花费单是和赵一荻 每月抽烟的用度就达上万。 
    蒋介石曾戏称,张学良一年的花销甚至抵得上一个团的军饷。 即使是在2001年张学良病逝后,银行账户里的余额依然高达 6亿美金 ,令人咋舌。
    从1936年被软禁,到1990年完全恢复自由,张学良被软禁近54年。在长达54年几乎无工作能力的软禁生活中,要保持一种优渥的生活何其困难。张学良是从何处得到如此巨额财产?如此巨额财产又被用到哪些地方去了呢? 
    ——读完这篇文章,你将会得到答案。 
       张学良何许人也? 要谈起张学良,就不得不提到 张作霖 。
    张作霖,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大军阀 ,他出身贫苦,投身绿林,一路摸爬滚打,最后到了“东北王”的位置。他一生有八子六女,其中最受宠爱的就是 长子张学良 ,张作霖把他作为 奉系接班人 来培养。
   张作霖称雄东北, 其家底自然殷实 ,田产单是在东北北镇就有 1100余亩 ,即使是在北京、天津等地,也有数量惊人的田产和宅院,连曾为和珅私人宅院的恭王府都收入囊中。
   在实业方面,他用自己或张学良的名义开办多家矿场,入股并操纵多家公司,例如在 1916年用张学良名义以六万两入股中兴公司,成为首屈一指的大股东。 除了这些以外,各地方官员和商人“孝敬”的古董字画等更是难以估量。
    那么这些钱财究竟有多少呢? 据可查资料,关于张作霖的资产数额有多种说法,2850万之说、5000万之说、3亿元之说,不一而足。但我们可以想见张作霖资产 之丰厚程度 。
      但有 “民国四大美男” 之称的张学良一开始似乎并不愿意接受父亲培养接班人的安排, 他生性风流,热爱自由,向往西方新式文化。 于是,张作霖屡用“激将法”,贬低张学良的军事才能,争强好胜的张学良不甘屈居人后,誓要做出一番事业,证明自己。
   张学良于1919年就读于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之后更是以 炮兵科第一名毕业 。 “花花公子” 不断做出实事,慢慢地就有了 “少帅” 的称号。
   在父亲的鼎力支持下,加之不容小觑的实力,张学良年纪轻轻便 手掌兵权统帅一方 。 1922年 ,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虽然奉军在主战场溃败,以撤军告终,但张学良初露锋芒,效仿关公, 带着棺材上战场 ,身先士卒,一扫奉军低迷的士气,成为第一次直奉大战当中, 奉军唯一取胜的部队 ,张学良在军中的威望自不必提。
   到了 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 ,奉军 大获全胜 ,军事实力达到顶点,直系从此走入 历史 ,张学良在战中临危受命,成为 当之无愧的少帅 。
      1928年6月4日,震惊中外的 “皇姑屯事件” 爆发。张作霖路过皇姑屯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先铺设在铁轨中的 炸弹炸死 。张作霖死后,张学良继承了其父的财产和地位,就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成为了 名副其实的第二任“东北王” 。
   不同于其父,张学良一贯秉承“统一”信念,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宣布 “东北易帜” ,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从此青天白日旗挂在了东三省的大街小巷每个角落,他的改旗易帜,给当时混乱不堪的中国披上了一层“统一”的外衣。 1930年6月21日,蒋介石任命张学良为海陆空军总司令。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人侵占东三省,虽然张作霖在东北留下的财产多数被日本人掠夺,但留下的资产数目依然可观,据传,早在张作霖生前, 一部分资产就被转移到海外 ,这也是张学良晚年定居美国的原因之一, 另一部分,被张学良转移到关内 ,为其生活和供养军队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
       1935年 ,外有日本侵略者环伺,因奉行 “不抵抗政策” 丢掉东北被世人唾弃,浑浑噩噩只知执行命令的张学良奉命前往西北剿共。
   家恨又添国仇,中国人却在自相残杀,有一颗爱国之心的张学良想要摘掉“卖国贼”的帽子,开始担忧中国命运的走向,认真思考 “反对内战,一致抗日” 的可能性。因此,他多次劝说蒋介石“联共抗日”,却屡遭拒绝,始终熄不灭蒋介石心中 “攘外必先安内” 的雄心。
    1936年12月12日凌晨 ,张学良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连同杨虎城兵谏蒋介石,发动了 “西安事变” 。这只占据了 历史 书课本上短短几行字的介绍,却是张学良杨虎城人生的 转折点 。
   两人 以断送下半生的代价 ,让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杨虎城于1949年蒋介石兵退台湾时 被杀害 ,张学良也自此 被囚禁半生 ,彻底失去了他一直向往的自由。
       在张学良漫长的软禁生涯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女人。 一个是不离不弃一直陪伴的赵四小姐 赵一荻 ,另一个就是因病与他分离,远在大洋彼岸苦苦守候的结发妻子 于凤至 。
   于凤至, 富商于文斗之女 , 11岁 时便被父母订下婚约,对方是小她3岁的张学良。在18岁时,与张学良结为夫妇。于凤至和张学良的婚姻是 张作霖 一手包办的,因此,虽然于凤至容貌端庄,温婉大方,却不免成为了追求英美自由恋爱的张学良心目中 “旧” 的部分。
   加之张学良并不是一个专情的人,张学良与她的夫妻关系中,多了敬重,少了爱意, 他一直不愿意承认对于凤至的喜欢,成日在外招蜂引蝶。 
   这一切在赵一荻出现之后得到了改变,但却并不利于于凤至:张学良认为赵一荻便是他人生对 “新” 的追求的象征,满心满眼都是赵一荻,心中更是少了于凤至的位置,于凤至在感情生活中便一直处于 郁郁寡欢的“等待者” 的角色。
      “西安事变”爆发之后,于凤至为张学良多地奔波劳累,加之在被囚前期,张学良一直有轻生的念头,想要结束这种屈辱的生活,于凤至便不断自责自己当初不在丈夫身边阻拦他送蒋介石回南京,背地里经常以泪洗面 。 
    双重强压之下,于凤至积郁成疾,于1940年被检出乳腺癌晚期 ,带着张学良治好疾病与延续血脉的嘱托,无奈之下远赴美国求医,并寻求解救张学良的办法。 临行前,她拜托赵一荻代为照顾张学良。 一个女人,要眼睁睁将丈夫拱手让人,促使“情敌”与丈夫生活在一起,却又无可奈何,其心中苦涩,自不必提。
       但在那个年代,一个病重憔悴的中国女人要想在美国立足,何其困难 。更别提,一个传统的大家闺秀,独自在异国他乡摘除了自己的一侧乳房,这花去了不小的费用,并且,又要抚养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开销更是不少, 此时的于凤至只能放手一搏。 
   凭借着父亲遗传下来和早年学习到的经商才能,于凤至踏出了自己搏杀股市的第一步。她秉承着“物极必反,见好就收”的信念,购入500支无人问津的垃圾股,这些股票却在之后不断上涨, 极富戏剧性的是 ,刚好在股票涨停的最高点,于凤至将股票抛出,就这样, 于凤至在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赚到了第一桶金。 
   此后,她更是用心钻研,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从瞬息万变的股市中挣了 将近百万美金 ,又受好友 宋子文 的启发,投资房地产行业, 获利颇丰 。
      于凤至开始利用自己的财力和人脉向蒋介石施压, 却起到了反作用 ,张学良不仅没有重获自由, 和于凤至的婚姻也被迫走向尽头 。为了丈夫的安全着想,于凤至签署了 离婚协议 。
   尽管已经离婚,于凤至仍然牵挂着张学良,担心他的生活起居,于是,她去世前立下遗嘱, 将自己的巨额财产全部留给张学良 ,就这样,1990年, 八旬老人张学良继承了前妻于凤至的上亿遗产。 
   于凤至几乎是为了张学良而活,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心甘情愿地献给他,最终却只等到张学良在《回忆录》中写的一句: “我和她没有感情,不敢惹她。” 
       讲完了远在大洋彼岸的于凤至,我们就来谈谈张学良从他的好友宋子文那里得到的资助。 宋子文,便是前文所提到启发于凤至投资房地产行业的 领路人 ,他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与张学良 交往甚密 。
    1945年, 宋子文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弟和四妹每月抽烟得1000支,需要近万块。布鞋上百,被单2000,棉衣3000, 就连刷牙的开销一个月也得500块。 ”
   信的主人正是张学良,在其后,张学良向宋子文表明借钱之意,并且 一开口就是几十万。 在信中,张学良还写到:“此前向家里致函所要的东西,不知道你给带了没有?”由此看来,张学良还曾以 “购物清单” 的形式向宋子文索要过皮鞋、衣物、香烟等。
   或许有人会觉得,张学良简直是 贪得无厌 ,既要物又要钱,还狮子大开口借下天文数字,实在过分。其实不然,张学良所借之钱财是当时的 法币 。
    1935年 国民党政府实行法币制度,而后为了购买军备物资,为战争提供支柱,大肆发行法币,滥发超发,以致造成严重的 通货膨胀 。
   到了1945年张学良借钱时, 100元法币的实际购买力不足10元 ,由此可见,张学良所借的几十万元,就相当于 1万元左右 ,对于当时被囚禁的自小锦衣玉食的张学良来说,无疑只是 堪堪维持现有生活 而已。
      或许又有人会觉得,堂堂少帅, 继承了张作霖天文数字般的遗产 ,又怎么会沦落到借钱维系生活的地步呢?张学良继承大量遗产不假,但是在他经常转移幽禁地的情况下,张学良手里的 现金并不充裕 ,又加之大量远在北方的不动产 无法迅速折现 。所以,在手里的古文字画等易折算的物件卖出后,没有收入来源,要想满足他锦衣玉食的生活实际上是不可能的, 坐吃山空只是时间问题 。
    这并不是张学良第一次向宋子文求助 。 在于凤至因患乳腺癌前往美国求医时 ,宋子文就曾帮助于凤至解冻张学良被美国人冻结的财产,二人关系可见一斑。宋子文在生活上对张学良格外照顾,在于凤至去美国后,也经常写信给张学良报平安,并透露于凤至的情况。
   有友如此,何其幸运!无论是张学良得势还是失意,宋子文几十年如一日,不遗余力帮助张学良,张学良大为感动, 他曾经说过,宋子文是自己一生中最好的朋友。 
      时间再次来到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1988年 蒋经国的离世 ,张学良被蒋介石父子幽禁的日子似乎就快结束了。 李登辉执政后 ,从1990年起,张学良就已 全面恢复人身自由。 
   在张学良多年运转之下,终于把自己大量的不动产变卖折现,筹集到一笔不小的费用,又由于张学良的亲朋好友多数都在美国,张学良赵一荻夫妇便于1995年 辗转到了美国定居。 
      2001年10月14日,这名出生于世纪初,离世在世纪初的传奇百岁老人病逝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他丰厚的遗产令无数人惊奇: 这么大一笔钱财最终都流向了哪里呢? 
   更令人惊奇的是,张学良的这笔巨额财产, 没有留给台湾,没有留给大陆,更没有留给子女,全数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 抛开张学良对子女自食其力的期许不谈,他把所有财产留在美国,这与他对大陆、台湾、乃至蒋介石复杂的 情感 或许是 分不开的 。
   众所周知,当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之时,在知道日本人对“北大营”发动突袭后, 张学良曾下令“不抵抗” 。但其实,这个不抵抗的命令是蒋介石发出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日本关东军,蒋介石不仅下令不抵抗,还让张学良忍辱负重不要轻举妄动。 
      张学良当时认为,蒋介石不抵抗的政策是一种 军事战略 ,意即整顿军队养精蓄锐,以期一举把侵略军赶出中国。所以,纵使有杀子弑父之仇,纵使背负着“卖国贼”的骂名, 张学良依然听从既是拜把兄弟,又是军事长官的蒋介石的命令。 
   自此,将自己的国土拱手让人,东北沦陷。晚年的张学良提起这件事时依然不住地悔恨, 他自责道: 
   但这些是当时的张学良无法预知的,他后来才明白,这个自己寄托了小到一报家仇,大到一统中国的全部希望的人,他给出的军事“策略”是 “攘外必先安内” ,全然不顾猖狂的侵略者,却把枪口对准中国人,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统治。
   多次劝谏不成,他打破了对蒋介石的幻想,准备兵谏,毅然同杨虎城一起发动“ 西安事变” 。 在中国共产党的多方斡旋下,“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 
   但张学良依然顾忌着与蒋介石的兄弟情谊,不顾多方反对,亲自护送蒋介石到了南京, 但一下飞机,就被蒋介石软禁起来,自此,自由不再。 
   张学良蒋介石这一对拜把兄弟, 从亲密无间到水火不容,兵戎相见 ,以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半个多世纪而告终。
   张学良曾说,他的人生结束在36岁之时。最向往自由的人最终却变成了被软禁的笼中鸟, 张学良的心中对软禁他的蒋介石,对被软禁之地台湾,不是没有恨意的,加之心中一直割舍不下自己对东北被占据,对国家被侵略的愧疚 ,所以,他最终还是没有把遗产留在中国。
      纵观张学良的一生,他的“不抵抗”政策被世人唾弃谩骂,他的风流韵事被世人津津乐道,他被幽禁的生活为世人所好奇,他留下的巨额财产更是为世人所惊叹, 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遗忘,张学良为中国统一所做的出的牺牲和努力,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依然值得我们钦佩和赞扬。 
    最后,大家对于张学良,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对少帅的看法! 

2001年,张学良临终前,为何将巨额遗产捐给美国?而不是留给子女

2. 张学良晚年为什么不给子女留遗产,也不捐给中国,而给了美国?


3. 张学良为什么不给子女留遗产,也不捐给中国,而给了美国?

 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少帅张学良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手握30万东北军却不抵抗,很快东三省就沦陷了。当然他也曾选择“东北易帜”,和杨虎城一起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在教科书中,他是一名爱国将领。
  
  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就被软禁了,一直到老了才恢复了自由,移居到了美国,再也没回东北老家、没踏上中国土地,直到101岁时去世。张学良是一个毁誉参半的人,时至今日依然有许多人责怪他手底下有30万东北军,为什么听老蒋的话选择不抵抗。甚至他临死前做出的一个决定也让人们难以理解,他临死前既没有将自己的遗产留给自己的子女,也没有捐给中国,而是给了美国,这是为什么呢?
  
  张学良的遗产并不是钱财、房产等物质财富,而是一些日记、照片、字画、信件等东西,张学良作为许多历史事件的亲历者、创造者,他的这些遗产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巨大的历史价值。
   
  
  不过,张学良并没有将这些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们,因为他一生大起大落,他曾经是高高在上东北少帅,东三省一度姓“张”,父亲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于皇姑屯后,年纪轻轻的张学良成为了手握雄兵的少帅,东北易帜后和蒋介石平起平坐、称兄道弟。然而,西安事变后,他风光不再,失去了自由。他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平平安安、平平淡淡过日子,于是便没将这些遗物留给他们。
  
  他原打算将这些东西交给东北博物馆,但由于他离开故土太久了,不知道目前中国的情况,于是他决定不把这些遗产捐给中国,而是交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因为这所大学是专门研究近代历史人物的学校,交给这所学校,这些东西可以更好地保存下去,更好地发挥历史价值。
  
   
   

张学良为什么不给子女留遗产,也不捐给中国,而给了美国?

4. 张学良唯一美国籍儿子,64岁时回国帮父亲完成了什么遗愿?

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的旷世爱情,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十一岁。当初,赵四小姐追求千里,只为和张学良在一起。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被幽禁在浙江溪口。在此期间,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
1930年11月28日,赵四小姐生了和张学良二人的独子张闾琳。张闾琳是张学良的第四个儿子。


赵一荻与儿子
1940年,由母亲赵一荻安排,张闾琳被送往在美国旧金山的好友伊雅格和埃娜夫妇处代为抚养。
伊雅格20世纪20年代曾到过中国东北,在张学良的父亲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下当过军需官。张学良年幼之时,就与伊雅格多有交往,感情深笃。当张学良代父执掌东北三省军政大权以后,更加重用这个老军需官伊雅格。
当赵一荻将儿子张闾琳交给他们照看时,伊雅格夫妇欣然接受了。临行前,赵一荻叮嘱伊雅格夫妇,不要让孩子与外界多接触,以防止有人加害于孩子。
母子分别时,年幼的张闾琳哭得十分伤心,并哭喊着要跟妈妈一块去见爸爸,还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腿不放。
此时的赵一荻也是泪流满面,忍着内心的无比痛苦告别了年幼的孩子,来到丈夫张学良的身边。


张学良与儿子张闾琳、儿媳陈淑贞
张闾琳在旧金山读完小学之后,就迁居到洛杉矶定居,成为了美国人。
中学毕业之后,张闾琳就考取了加州大学,就读航天专业,由于他天资聪慧,学习努力,后成美国航天专家,高级工程师。退休前供职于美国太空署。
张闾琳在加州大学期间,结识粤系军阀陈济棠侄女陈淑贞,二人结为夫妇,婚后育有二子。
直到1955年,张闾琳才在多方联系下,与身处监禁状态的父母亲联系上,并于1956年去台湾与父母相见。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张闾琳64岁的时候,完成了父亲张学良的遗愿,原来张学良很想回东北老家看上一看,并祭拜其父张作霖。
1994年5月,张闾琳和妻子陈淑贞第一次经香港、北京回到沈阳。当他们夫妇来到北京以后,坚持要以非官方的身份,即以华裔旅美航天专家的身份进行探亲访问。
最后,张闾琳到了沈阳,祭拜了张作霖的坟墓。张闾琳因多年未接触中文,已经不会说中国话了,但是此次他专门学了一句中国话:
“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
说完这9个字,张闾琳算是了了父亲一个心愿。
之后张闾琳又多次回到东北探亲,这或许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许是让自己时刻记住自己也是中国人。
张闾琳现是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

5. 张学良唯一在世儿子为了帮他完成什么遗愿,在64岁回了国?

少帅张学良与赵四小姐赵一荻的旷世爱情,不知道让多少人羡慕。赵四小姐比张学良小十一岁。当初,赵四小姐追求千里,只为和张学良在一起。
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被幽禁在浙江溪口。在此期间,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和赵四小姐,轮流来此陪伴张学良。
1930年11月28日,赵四小姐生了和张学良二人的独子张闾琳。张闾琳是张学良的第四个儿子。

赵一荻与儿子
1940年,由母亲赵一荻安排,张闾琳被送往在美国旧金山的好友伊雅格和埃娜夫妇处代为抚养。
伊雅格20世纪20年代曾到过中国东北,在张学良的父亲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部下当过军需官。张学良年幼之时,就与伊雅格多有交往,感情深笃。当张学良代父执掌东北三省军政大权以后,更加重用这个老军需官伊雅格。
当赵一荻将儿子张闾琳交给他们照看时,伊雅格夫妇欣然接受了。临行前,赵一荻叮嘱伊雅格夫妇,不要让孩子与外界多接触,以防止有人加害于孩子。
母子分别时,年幼的张闾琳哭得十分伤心,并哭喊着要跟妈妈一块去见爸爸,还紧紧地抱住妈妈的腿不放。
此时的赵一荻也是泪流满面,忍着内心的无比痛苦告别了年幼的孩子,来到丈夫张学良的身边。

张学良与儿子张闾琳、儿媳陈淑贞

张闾琳在旧金山读完小学之后,就迁居到洛杉矶定居,成为了美国人。
中学毕业之后,张闾琳就考取了加州大学,就读航天专业,由于他天资聪慧,学习努力,后成美国航天专家,高级工程师。退休前供职于美国太空署。
张闾琳在加州大学期间,结识粤系军阀陈济棠侄女陈淑贞,二人结为夫妇,婚后育有二子。
直到1955年,张闾琳才在多方联系下,与身处监禁状态的父母亲联系上,并于1956年去台湾与父母相见。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
张闾琳64岁的时候,完成了父亲张学良的遗愿,原来张学良很想回东北老家看上一看,并祭拜其父张作霖。
1994年5月,张闾琳和妻子陈淑贞第一次经香港、北京回到沈阳。当他们夫妇来到北京以后,坚持要以非官方的身份,即以华裔旅美航天专家的身份进行探亲访问。
最后,张闾琳到了沈阳,祭拜了张作霖的坟墓。张闾琳因多年未接触中文,已经不会说中国话了,但是此次他专门学了一句中国话:
“我代表您儿子来看您!”
说完这9个字,张闾琳算是了了父亲一个心愿。
之后张闾琳又多次回到东北探亲,这或许是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也许是让自己时刻记住自己也是中国人。
张闾琳现是张学良唯一在世的儿子。

张学良唯一在世儿子为了帮他完成什么遗愿,在64岁回了国?

6. 张学良去世时把财产和资料都留在了美国,为何没有留给祖国?

张学良是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在张作霖去世之后,张学良接手了东北军,所以被人们称为少帅。
张学良在我国的口碑也是褒贬不一,有一部分认为是他在九一八事变的时候,因为对日本军放弃了抵抗,才导致日本军队占领了东北,从东北打开缺口,迅速侵入我国。

但是,实际上张学良当年做出不抵抗的决定,也是经历过深思熟虑的,因为当时的东北军已经在遭遇了几场战争之后元气大伤。就算真的和日本军正面硬拼,也没有获胜的可能。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所以张学良决定保存实力,日后再战。
后来在“西安事变”当中,张学良兑现了他的承诺。也是因为“西安事变”,张学良一辈子都被蒋介石囚禁在台湾。直到蒋介石去世之后,他才获得自由,搬到了夏威夷和赵四小姐度过余生。

张学良在美国度过了他的后半生,在他去世之前他都没有回到祖国。他去世之后,生前的一些财产和资料全都留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因此,很多人疑惑,张学良为什么不把遗产和资料留给祖国呢?
有一部分人认为,张学良被囚禁了50多年,一直对国内的情况不了解。所以他不敢贸然的将资料和财务次给当时的中国。


另一个观点则认为,张学良有可能是不知道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这些身后之物捐献给国家。所以,经过权衡之后决定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7.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去世,为何将遗产赠予美国,背后原因令人哗然

 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去世,享年101岁。
   张学良因 西安事变 ,被囚禁长达半世纪,恢复自由身时已是鲐背之年。
   他在后续采访中曾坦言:“怎么也想不到我还能活到90岁。”
   张学良以为自己会在囚禁中死去,未曾想还能有重见天日的那天。
   张学良晚年的剩余时光,都在美国夏威夷度过。
   等到其去世后,竟将全部身家都捐赠给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引起外界哗然。
   为何不将家产留给子女,或是捐赠给生养他的祖国呢?
      张学良出生于上世纪初1901年,其父是威名赫赫的张作霖。
   但在张作霖未发家之前,张学良一直跟随母亲在家乡,童年生活也是在贫苦中度过。
   等到1912年,其父张作霖逐渐闯出了名堂,张学良的生活才慢慢好了起来。
   他也从家乡的小县城,走到了省城奉天,过上了和从前截然不同的富裕生活。
   来到省城后,张学良在父亲的安排下,接受到了极好的教育。
   眼看着儿子日渐长大,张作霖还安排其在自己军中服役。
   张作霖想要好好锻炼下儿子,不能让他一味沉浸在富家子弟的生活中。
   在军队服役两年,张学良表现得十分良好,一点没有富家子弟的骄纵。
   两年后,张学良考上了东三省陆军讲武堂,在军校期间表现优异,最终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
      毕业后张学良开始带兵打仗,在两次直奉战争中,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更是一路升为 京榆地区卫戍总司令。 
    其父张作霖此时已是“东北王”,日本人早已对东北三省虎视眈眈,提出了要和张作霖合作。 
    张作霖岂能做此卖国行径,毅然拒绝了日本人,怀恨在心的日本人便想刺杀张作霖。 
    最终,日本人策划了“皇姑屯事件”,张作霖重伤不治身亡。 
    张学良得知父亲为日本人所害,悲痛不已。 
    但此时他必须振作起来,接过父亲肩上的担子,成为了东北省保安总司令。 
       彼时张学良才28岁,被外界称呼为少帅,这也是对他军事能力的一种认可,子承父业的张学良没有辜负各方的期望。 
    张学良在父亲去世后,在国家大义面前不含糊的他,选择向蒋介石发去电报,他选择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这一决策,也使中国走向了形式上的统一。 
    归顺南京政府后,张学良被任命为 陆海空军副司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
    随后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各方军阀都想要挑战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 
    在这次规模最大、耗时最长的军阀混战中,张学良的态度尤为重要。 
       各方军阀都想要拉拢张学良,为己所用,张学良思虑再三,选择了对外称病暂避葫芦岛。 
    等到中原大战进行到差不多的时候,张学良选择加入战局,支援国民政府。 
    此时,战局胜败已定,张学良也成了此次战役中最大赢家。 
    在帮助蒋介石赢得此次战役后,张学良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一时之间两人的关系亲如兄弟。 
       等到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日军故意炸毁铁路,栽赃嫁祸给中方。 
    并借此向沈阳发动了袭击,还逐渐侵占了东北三省等地。 
    此时的张学良因为不作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骂名。 
    张学良也由从前风光无限的少帅,被民众称为“不抵抗将军”。 
    对此,张学良是心里有苦说不出,他早已多次请示蒋介石,商量应对政策。 
    然而,那时的蒋介石满心满眼,都是抵御我党的军队,心思根本没放在抵御外敌上。 
    每次张学良请示的结果,蒋介石回复的都是:   切勿抵抗日军。  
    张学良没有接受到命令,只好按兵不动,也因此错失了抵御日军的最佳时机。 
       正是蒋介石的鼠目寸光,大事面前分不清孰轻孰重,才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东北的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随着日军不断侵袭我国土地,多方都开始倡议,先停止内战。 
    然而,蒋介石冥顽不灵,始终坚持   “襄外必先安内”   的政策。 
    眼看着国家处于危难之际,张学良多次进谏,停止内战,共同抵御日军,然而都遭到了蒋介石的训斥。 
    面对蒋介石下达的剿灭红军的命令,张学良愈发抵触,他实在无法在外敌入侵的情况下,自己人打自己人。 
       张学良开始和我党联系,在得知我党愿意暂停斗争后,他决定和我党开展合作。 
    张学良与周总理在延安会面,经过和谐的洽谈后,达成共同抗敌等协议。 
    但当前最棘手的,就是蒋介石不配合的问题,张学良思前想后联系了杨虎城将军。 
    杨虎城将军和张学良一样,也一直在主张积极抗日的问题,最终两人达成一致,做下了一个重要决定。 
    这个决定,也直接影响了两人的一生,一个被囚禁多年,一个被残忍杀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联手杨虎城,策划了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 
    在12月11日,蒋介石抵达西安,他早已看出张学良等人,消极应对剿灭红军的事。 
    蒋介石当众宣布由中央军接替东北军,继续朝红军发动进攻。 
    张学良和杨虎城立刻联系部下高级将领,将于第二天进行兵谏。 
       等到第二天清晨五点,蒋介石还在熟睡之时,东北军便冲进蒋介石的卧室之中,想要捉拿蒋介石。 
    然而,蒋介石早已提前收到通知,赶紧跳窗逃跑。 
    蒋介石在跳窗时还摔伤了后背,但此时已顾不得只得拼命狂奔,最终还是被东北军捉拿。 
    等到蒋介石看到张学良和杨虎城,大骂两人狼子野心,意图谋反。 
    张学良和杨虎城二人表示,只是希望蒋介石大敌当前,能放下“襄外必先安内”的决策,联合我党一起抵抗日军。 
    此时的蒋介石,纵使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但为了保住性命,只得答应了这一要求。 
    被挟持的蒋介石,只得签署了多项协议,对外宣称:“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 
       宋美龄在南京得知了此事,立刻联系多方势力致电张学良,要求张学良尽快将蒋介石送回南京。 
    在进行了长达十几日的交涉下,张学良迫于各方压力,只得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带着蒋介石上了回南京的飞机。 
    此时的他还不知道这一去,就失去了半辈子的自由,从风华正茂被囚禁至风烛残年。 
    12月26日蒋介石刚到达南京,立即命人将张学良扣押,并开始了软禁。 
    眼看着抗日战争打响,张学良却被囚禁起来,根本无法上阵杀敌,内心十分愁苦。 
    张学良的原配于凤至得知丈夫被囚禁,多次请求释放张学良,始终没有成功。 
    在宋美龄的帮助下,于凤至陪在了丈夫身边,但最终因为患病不得不赴美看病。 
    而此时,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赵四小姐来到了他身边,一陪就是几十年。 
       等到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日军全面投降,外敌已除,蒋介石又开始与我党开始了斗争。 
    国民党在蒋介石的带领下,逐渐走向式微,眼看新中国成立在即,蒋介石败退台湾。 
    本以为蒋介石去了台湾,张学良就能重见天日。 
    可蒋介石却下令把张学良一起带走,继续囚禁,可见是恨毒了张学良当年的所作所为。 
    张学良随着国民党去往台湾,远离了大陆,并且此生未再踏足大陆。 
    在台湾张学良继续过着囚禁的日子,还好身边有赵四小姐的陪伴照料他的起居。 
    等到1975年4月,蒋介石因为心脏出现问题,已进入弥留之际,他喊来了儿子蒋经国交代后事。 
    在说到张学良的时候,交代了一句:   “切记不可放虎归山。”  
    蒋介石死后,其子蒋经国接任父亲职位,并遵循了父亲的临终遗言,继续囚禁张学良。 
    此时,张学良已经被囚禁将近三十年。 
    他知道恐怕有生之年,都无法重获自由身,余生都是一只笼中鸟。 
       然而,让张学良没想到的是,蒋经国居然走在了他前头,蒋经国于1988年病逝。 
    随后上任的并不是蒋家人,而是李登辉。 
    1990年,张学良终于恢复了自由身,此时的他已达90岁高龄,他从没想到自己还能活到这一天。 
    在张学良被囚禁的这些年,他为了于凤至着想,已和于凤至离婚,与赵四小姐结为夫妻。 
    然而,于凤至却始终没有放弃张学良,她在美国治好了病后,便开始经商打拼。 
    于凤至经商积累了千万身家,这一切都是为张学良做准备,多年来她从没放弃解救张学良。 
    等得知张学良终于重获自由后,病重的于凤至迫切地想要见他一面。 
    但最终,于凤至还是没有等到这个思念了几十年的男子,在美国遗憾死去。 
    于凤至死前,将千万美元的遗产都留给了张学良,遗愿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张学良合葬。 
       张学良站在于凤至的坟前,于凤至的墓碑上还是刻着  “张于凤至”。 
    于凤至始终认为自己是张学良的妻子,  纵使两人已经离婚多年。 
    张学良面对这个被自己辜负的前妻,内心充满了愧疚,在墓前忍不住垂泪。 
    张学良重获自由后,不愿再生活在困住了他几十年的台湾,也无法回到家乡东北。 
    他的子孙后代都在美国长大生活,张学良也前往美国度过余生。 
    因为于凤至给他留下的千万美元遗产,加上张作霖留下来的家产,张学良在美国生活得很好。 
    然后,张学良生前的最后一个决定震惊了国内外。他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选择捐赠给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当时外界得知此消息无不哗然,张学良为何不将遗产留给子孙后代。 
    据说,是因为张学良的子孙后代,从小都在外国长大,接受的是西方的教育。 
    张学良的遗产大多是有 历史 价值的藏品,子孙后代并不懂得东方文化,恐怕不会珍惜。 
    张学良这一生跌宕起伏,被囚禁半世纪之久,他深谙“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他不希望子孙步自己后尘,只希望他们过平淡安定的生活。 
       对此,外界还有看法,既然不留给子女,为何不选择捐赠给国家呢。 
    其实在美国的那些年,张学良不是没有想过回国,再回到东北老家。 
    但因他当年的“不抵抗”导致东北丢失,他一直心怀愧疚,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这种煎熬当中。 
    重获自由的生日会上,面对外界采访,张学良曾当着众多媒体的面说:“   自己是罪人   ”。 
    张学良还曾说出当年东北沦陷后,日军曾将他的家产还给张学良。 
    张学良则当众拒绝:“要还就还我们东北三省,东北三省比你们日本三岛还大。” 
    他表示这是日军在羞辱自己,回忆起来,只有无尽的痛恨。 
    张学良深知有罪,自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 
    他的心中一直放不下东北,但却再也不能回到东北了。 
       之所以选择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可能还有一方面原因。 
    在哥伦比亚大学,学生们曾对中国近代史很感兴趣,多次采访过张学良。 
    张学良在采访过程中看到了他们的诚意,等到后期,哥伦比亚大学还提出要为张学良设立展馆。 
    张学良一直对手中藏品安置所操心,得知哥伦比亚能够妥善安排这些藏品,便选择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 
    等到了2001年,这时的张学良已经是百岁老人,身体越来越虚弱。 
    在一次卧病治疗后,张学良自感大限将至,便喊来家人立下遗嘱,将名下所有遗产捐赠给哥伦比亚大学。 
    自小接受西方教育的子孙后代,也没有反对,安然接受。 
    在2001年10月14日,101岁的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去世。 
    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少帅,为了救国家于危难之时,毅然选择兵谏。 
    从而导致被囚禁54年,最辉煌的时候,都囿于一方天地中度过,再见天日也是行将就木。 
    张学良为国家所作出的奉献,值得我们铭记。 
    无论何时,都应该牢记: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利益   。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去世,为何将遗产赠予美国,背后原因令人哗然

8. 被囚50多年,哪来的亿万家财,张学良为何遗产全捐了美国?

   张学良被囚50多年,  
     从哪里得来亿万家财,  
     死后遗产为何全捐了美国?  
    2001年10月14日 ,享年101岁的抗日爱国名将张学良因病在美国檀香山去世。
   他去世前将自己的亿万家财全部捐给美国的行为令人匪夷所思。
   而他亿万家财的来历,以及他自“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监禁的生活也令人好奇。
        1901年,正值八国联军侵占北平后沙俄刚刚占领东北   。 
   嚣张的沙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东北顿时陷入了马贼霍乱、盗贼遍野的境地。一时之间,官商自危、民不聊生。
   6月3日,一辆载着一位孕妇的马车刚刚驶入台安境内,便传来婴儿的啼哭声,雄霸一方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之妻在马车上为其诞下了第一个男婴。
   张作霖喜出望外,对这个出生于马背上的孩子寄予厚爱,希望他能够子承父业,将来有所建树。于是取张良的“良”字为长子取名张学良,意为学习张良,智勇双全。
   众所周知“一代谋圣”张良是西汉开国功臣,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开国功臣,汉高祖刘邦最信任的总参谋长。刘邦创建西汉,张良可谓是功不可没。
   熟读 历史 的张作霖十分崇敬张良,对张良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谋略胆识钦佩不已。“学良”二字是张作霖和冯德麟寄予张学良的厚望,也是对这个孩子未来的美好期许。
   后来,吴佩孚得知张学良没有字。便提议,既然学习张良,张良是汉朝臣子,不如给张学良取字汉卿。张作霖听罢连忙称好。
      张学良的同胞弟弟学铭、学曾及四弟学思,便依次从汉卿开始取字西卿、远卿、述卿。甚至张学良当年在从事地下工作时,还曾用张述卿做化名。
   张学良乳名喜字、小六子,幼年的张学良随母亲生活在辽宁台安的桑树林子乡张家窝堡。在母亲和邻里的呵护下,张学良的幼年自由而幸福。
   母亲去世后,7岁的张学良来到父亲身边生活。此时的张作霖经过多年的打拼,已成为东北赫赫有名的“东北王”,张作霖家也随之迁入奉天。
   张作霖保守的封建思想,旧式家长作风,使生性好动的张学良感到异常的压抑。这座声威显赫、朱门豪宅对张学良来讲就像是一个金丝鸟笼。
   压力达到临界点的张学良便以奇制胜,屡屡突破张府的家法戒律来丰富自己的童年生活,挑战张作霖的底线。
   张作霖一生有8个儿子,6个女儿。在张学良的带领下,挑战私塾先生旧式的教学方式;带领兄弟姊妹在张府躲猫猫;甚至于路见不平,敢于以自己的方式教训在中国飞扬跋扈的日本人。
      张府沉闷的氛围,因张学良渴望“ 自由呼吸 ”的做法,而充满了自由、自信的气息。张作霖虽然头疼张学良,但是对张学良骨子里的那份刚毅和果敢,内心却是十分的欣赏。
   张学良出色的组织能力和领导才能,在带领兄弟姊妹们挑战父亲的权威方面发挥到了极致,以致于张作霖一度怀疑张学良是自己前世的冤家。
   在东北风云莫测、战事频繁的特殊年代,张作霖一方面不断平息战乱,另一方面有意培养张学良从军。甚至不惜扼杀张学良学医的念头,阻止张学良赴美留学的想法。
   所谓“虎父无犬子”,在父亲的栽培下,张学良汲取了西方文化的养分,更是结交了一些思想开明的有志之士,逐渐成长成一位思想独立、智勇双全、笃信和平、包容善良的新时代青年。
        1920年   ,以炮兵科第一名毕业于东北省陆军讲武堂的张学良担任了奉系军中要职 。
   面对内忧外患的国内形势,以及日本侵略者日渐凸显的扩张野心,张作霖在日本人的威逼利诱下,坚守底线拒绝为日本提供任何利益相关的好处的行为,激怒了日本人。日本人设计埋伏炸死了张作霖,引发了皇姑屯事件。
   “皇姑屯事件”不仅使张学良进一步看清了日本人的邪恶嘴脸,更是激发出了这位爱国名将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坚定了张学良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遵守三民主义,一致抗日的决心。
   1928年12月,时任东北保安军总司令的张学良在痛定思痛中决定改旗易帜,并同时降下东北各省北洋军阀的五色旗,升起了南京国民政府的旗帜,结束了北洋军阀多年的混战局面。
      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下,以及共产党的争取下,张学良和杨虎城停止了与红军的内战。一向主张“安内攘外”的蒋介石赶到西安督促张学良进攻陕北的红军。而19岁便加入内战的张学良经历了战火的洗礼,父亲的离去,深知内战的危害。便同杨虎城一起劝谏蒋介石联共抗日。
   蒋介石固执己见,坚持“安内攘外”的决策和张学良“攘外安内”的主张相冲突。劝谏无果后,一向不愿受人操控的张学良和杨虎城组织发动了震惊中外的“ 西安事变 ”,兵谏扣押了蒋介石。并明确表示“只要蒋介石答应抗战,我们仍然拥护他作领袖。”
   西安事变有利的促成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结成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同时,有利的扭转了中国 历史 的进程。
   西安事变也使蒋介石认识到联合抗日是人心所向,在正视 历史 发展趋势的同时,蒋介石顺势而为,答应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坚持护送蒋介石安全回到南京。在此之前蒋介石和张学良曾经是亲密无间的兄弟。
   西安事变使蒋介石感受到了人心向背,在到达南京后。张学良即遭到了蒋介石长达54年的监禁。
       1975年,弥留之际的蒋介石一再告诫蒋经国“此笼中虎,不可放也!”而此时的张学良已被蒋介石囚禁了39年。 
     蒋介石究竟何以惧怕张学良,而口出此言呢!  
    究其原因,有三方面的考量 :
     一.  是张学良在蒋介石一生的成败中举足轻重,东北军在当时的威望根深蒂固,一旦张学良解禁,其影响力将无法预估;
    二. 是张学良逼迫蒋介石接受“攘外安内”主张,扭转了 历史 进程,却伤透了蒋介石的心。而张学良被囚禁的内幕一旦被揭露将影响蒋介石的形象;
    三. 是张学良虽然在武力政绩方面并没有出色的造诣,但是其在国家民族的大是大非问题上坚守底线的行为有目共睹,其影响力使蒋经国未必能够驾驭张学良。
      张学良的爱国情怀不止体现在对自己的好兄弟身上。在对待父亲张作霖留下的巨额财产方面也有一定的体现。
   1931年,占领沈阳的日军从张学良府邸搜出黄金256万两,市值2.6亿银元。当时的国民财政收入是7亿多,也就是说光是从大帅府搜出的黄金就占当时国民政府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曾任张作霖军事顾问的本庄繁、当时的日本关东军总司令把从大帅府搜刮来的全部家当,包括两车皮古玩字画从奉天运到北京,美其名曰为还给张学良。
   张学良得知后,托人给本庄繁带话说“要说还的话,你应该把东北还给我们!”
   本庄繁后来把这些黄金全部运回了日本,张作霖一生的巨额财富就此被瓜分。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张学良被随之带往台湾 。在张学良被囚禁的日子里,鉴于宋美龄和小舅子宋子文的压力,蒋介石并没有停止张学良的俸禄。
   另外,作为“东北虎”张作霖的后代,虽然一部分家财在日本占据东三省时流失。但是,张学良收藏古董字画的习惯使他名下的名贵收藏品诸多。
   由于张学良对自己当年将东北拱手相让的事件抱憾终身,在其获得自由后,便决定去美国养老生活。其仅在去美国之前拍卖的郑板桥真迹等,便得到大约三千万人民币。
   张学良的发妻于凤至对张学良用情至深。在张学良被软禁期间,不仅通过各路人脉、金钱解救他,更是在美国经营房地产、炒股,为张学良打下了一定的基业。
      在张学良的上亿遗产中,不仅有古董字画、现金、股票、房产,还有一部分是东北军及蒋介石的绝密资料,这部分文献对汉学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国际顶级大学,不仅拥有一个汉学系,其对文献的保存、汉学的研究在当时都颇为深入。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张学良最终将自己的遗产捐赠给了它。
       历史 均事实分析,如有错误麻烦指出,我们积极改正 谢谢!!!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