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年末结转会计分录

2024-05-09 06:25

1.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会计分录

事业单位年底结转分录有:1.将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借:经营结余,事业结余;贷:结余分配;(2)计算应缴纳的所得税,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3)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专用基金。(4)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借: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交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1)将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
(2)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
(3)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专用基金
(4)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借: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交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
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1)将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
借: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
(2)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
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3)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
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
贷:专用基金
(4)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会计分录

2.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每月结转如何做分录?

按最新制度规定期末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末再转到事业基金。每月结转到“事业结余”,年底“事业结余”结转到“事业基金”。

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将原期末按年结转,变为按期结转,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进行了修订。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同时废止。

扩展资料:事业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事业单位净资产会计要素内容之一。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由于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其收支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因此是“大结余”的概念。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各项非经营业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即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之和减去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金建等支出后的余额;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即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减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支出后的余额。
参考资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百度百科

3.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如何做分录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交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1)将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
(2)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
(3)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专用基金
(4)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借: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如何做分录

4.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每月结转如何做分录?

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将原期末按年结转,变为按期结转,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现以高中学校为例,对事业单位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进行探讨,以期对同仁有所裨益。 
一、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高中学校的财政补助收入主要是指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基本支出补助和专项资金等项目支出补助。“财政补助收入”科目,应当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明细科目。由此而形成的支出为财政补助支出,应在“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和“事业支出―项目支出”下设置“财政补助支出”明细科目进行核算。期末需将“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支出”中的“财政补助支出”部分的发生额转入“财政补助结转”科目。 
(一)期末账务处理: 
1.基本支出的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基本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2)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2.项目支出的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财政补助收入―项目支出 
贷: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2)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财政补助结转―基本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基本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一般都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所以无需进行额外的账务处理。 
2.“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余额是财政补助收入中的项目支出补助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应转入财政补助结余,需上缴财政补助结转资金或注销财政补助结转额度的,按规定上缴或注销额度。 
(1)符合财政补助结余性质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补助结余 
(2)按规定需要上缴或核销结余资金的 
借:财政补助结余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3)按规定上缴或核销结转资金或额度的 
借:财政补助结转―项目支出结转 
贷:财政应返还额度(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 
二、非财政补助资金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高中学校的非财政补助资金主要包括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和其它收入。根据规定,期末需对非财政补助收入进行分析,对本期发生额中的专项收入及相应形成的专项支出转入“非财政补助结转”科目;对本期发生额中的非专项资金收入及相应形成的支出转入“事业结余”。 
(一)期末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事业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上缴补助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非专项资金收入 
贷:事业结余 
(2)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基本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项目支出(其他资金支出) 
上缴上级支出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非专项资金支出 
2.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的账务处理: 
(1)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入结转 
借:事业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上缴补助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其他收入―专项资金收入 
贷:非财政补助结转 
(2)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支出结转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支出―项目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 
其他支出―专项资金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事业结余”余额是非财政补助非专项资金收支形成的,应转入“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进行处理。 
借:事业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或做相反分录。 
2.“非财政补助结转”余额是非财政补助专项资金收支形成的,应根据资金性质分析处理,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按规定上缴,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1)需缴回原拨款单位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银行存款 
(2)留归本单位使用的 
借:非财政补助结转 
贷:事业基金 
三、经营收支期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经营收入是指学校在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其相应发生的支出为经营支出。根据规定,期末应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科目本期发生额转入“经营结余”。 
(一)期末账务处理: 
1.经营收入结转   借:经营收入 
贷:结营结余 
2.经营支出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二)年末账务处理: 
1.贷方余额结转 
借:经营结余 
贷: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2.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不予结转。 
四、“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末结转的账务处理 
“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科目核算本年度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情况和结果。年末若为贷方余额,应按规定上缴税金、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后转入事业基金,若为借方余额,则直接转入事业基金。 
(一)计算应缴纳企业所得税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应缴税费―应缴企业所得税 
(二)按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三)转入事业基金 
借: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 
或做相反分录。
会计制度(accounting system)是对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
会计制度的内容,有详有简。详细的会计制度应包括: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格式以及编制、传递、审核、整理、汇总的方法和程序;会计科目的编号、名称及其核算内容;账簿的组织和记账方法;记账程序和记账规则;成本计算方法;财产清查办法;会计报表的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报送程序;会计资料的分析利用;会计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电子计算在会计中的应用,会计档案的保管和销毁办法;会计机构的组织;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等。

5.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如何做分录

事业单位年末收支结转程序:
 
 1、年终,应将“事业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事业收入,
 
 贷:事业结余。
 
 2、年终,应将“经营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经营结余”科目: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3、年终,应将附属单位缴款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附属单位缴款,
 
 贷:事业结余。
 
 4、年终,应将其他收入贷方余额全部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其他收入,
 
 贷:事业结余
 
 5、年终,将拨出经费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科目:
 
 借:事业结余,
 
 贷:拨出经费。
 
 6、年终,将本期的“经营支出”、“销售税金”转入“经营结余”帐户: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销售税金
 
 7、年终,将上缴上级支出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
 
 借:事业结余,
 
 贷:上缴上级支出。
 
 8、年终将对附属单位补助借方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
 
 借:事业结余,
 
 贷:对附属单位补助。
 
 9、年终,将结转自筹基建余额全数转入“事业结余”帐户:
 
 借:事业结余,
 
 贷:结转自筹基建。
 
 10、经营结余贷方余额为实现的经营盈利,借方余额为经营亏损;
 
 (1)若盈利: 
 
 借: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
 
 (2)若亏损: 
 
 借:结余分配,
 
 贷:经营结余。
 
 11、结转事业结余差额:
 
 (1)若为盈余: 
 
 借:事业结余,
 
 贷:结余分配。
 
 (2)若为超支: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结余。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如何做分录

6. 事业单位年末结转如何做分录

事业结余=(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交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经营结余=经营收入-(经营支出+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1)将经营结余和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借:事业结余经营结余贷:结余分配
(2)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贷:应交税金
(3)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贷:专用基金
(4)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借:结余分配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7.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每月结转如何做分录?

按最新制度规定期末结转到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年末再转到事业基金。每月结转到“事业结余”,年底“事业结余”结转到“事业基金”。

2012年,财政部印发了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新制度将原期末按年结转,变为按期结转,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账务处理,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促进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财政部1997年,为了让国内的国有事业单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的会计制度,从而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会计管理,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该制度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1988年发布的《事业行政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同时废止。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_1997_288号)进行了修订。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_1997_288号)同时废止。

扩展资料:事业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事业单位净资产会计要素内容之一。事业单位的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年度财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由于事业单位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余留用”的预算管理办法,其收支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因此是“大结余”的概念。
事业结余是事业单位各项非经营业务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即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之和减去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结转自筹基金建等支出后的余额;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经营收支相抵后的余额,即事业单位经营收入减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支出后的余额。
参考资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百度百科

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每月结转如何做分录?

8. 事业单位年底会计如何结转

借:事业收入/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
   贷:事业结余
借:事业结余
   贷:事业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
借:经营收入
   贷:经营结余
借:经营结余
   贷:经营支出
(可以转入事业单位结余分配的有:事业收支的结余和超支金额,经营收支的结余金额)
借:事业结余
    经营结余
   贷:结余分配
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
            ——应交所得税
   贷:应交税金
       专用基金
借:结余分配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