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股票期权的有关会计问题

2024-05-13 18:08

1. 经理股票期权的有关会计问题

1、确认问题
从会计程序来看,记录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首先应当进行确认,之后列入财务报表时还要确认,前者可称为初始确认,后者称为再确认。从会计时序上看,若把从财务报告中注销作为确认过程的终结,则很多项目可能要经过初始确认、后续确认和终止确认三个环节。
(一)初始确认。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经理股票期权是什么,即将它确认为哪一种会计要素。比如说,它是负债呢还是权益呢?对此存在着不同看法。但是目前,在现有会计模式下,是把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特殊权益来处理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对象是经理人提供的劳务,在确认该项期权的同时,还应同时确认报酬成本。因为,公司为了获得经理人的劳务,向其赠予有价值的股票期权,符合费用定义的相关特征,故而应确认相应的费用。
另外在初始确认时,还应明确确认的时间。与经理股票期权相关的日期有赠予日、授权日、行权日以及股权出售日。由于经理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在经理股票期权存续期间难免会发生重大变动,因此何时确认期权以及相关的报酬成本尤为重要。将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项权益,合理的确认日应为赠予日。理由有三:其一,公司与经理人双方均以赠予日的股价来评价股票期权价值,而不是其它日期;其二,对应的报酬成本是由公司决定的;其三,赠予日股票期权的价值是公司对经理人的补偿(限于篇幅,不再此具体解释各项理由)。
(二)后续确认。后续确认是指一个项目在初始确认之后发生了价值变动而进行的再确认,是针对后续计量而言的。换言之,对后续计量与初始计量之间产生的差额的调整就是后续确认。
就经理股票期权计划来说,有两种基本情况:其一,若条款是确定的,则期权价值一经确定,除了行权之外,其它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发生变动,也不对期权价值进行调整。而对于由于经理人离职等原因造成的期权失效,应予相应调整。另外,作为期权减项的递延报酬支出,应在经理人提供服务的期间逐期摊销,直至摊完。其二,若条款是不确定的(赠予多少、行权价格要视业绩而定),在赠予日不能对期权进行客观计量,这时赠予日不是计量日。但是赠予行为已发生,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确认赠予行为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并予以披露,此时可按估计金额确认。在计量日(赠予多少、行权价格可以确定),对期权价值应作出正式计量并对与初始确认金额(赠予日估计数)之间的差额作出调整。同样地,报酬成本也应从赠予日开始摊销,直到计量日确定成本,并在之后的剩余时间对递延报酬支出的余额进行摊销直至完毕。
(三)终止确认。终止确认相对于初始确认而言,是指将一个已确认的项目从财务报表上注销,就经理股票期权来说,是将已确认的特定权益从资产负债表上消除。导致终止确认的情形主要有经理人行权、离职、退休、丧失行为能力、公司并购等等。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即对已行权部分转为普通股,未行权部分转为资本公积即可。
2、计量问题
(一)计量属性。经理股票期权的计量问题主要包括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和计量时间三方面的内容。除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等计量属性外,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也是非常重要并有现实意义的。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工具(经理股票期权既是激励机制,也是一种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非常有用。当然,其致命弱点在于:在缺乏公开标价的情况下,主观估计性往往过高,以至难以实现计量价值的公允。
(二)计量方法。概括地说,经理股票期权的计量方法有内在价值法、公允价值法和最小价值法。
内在价值法由于简单易学、易于理解和操作而成为首先出现的基本计量方法。所谓内在价值,就是赠予日的股价与行权价之间的差额。公司对经理人赠予股票期权,只有在行权价低于赠予日股价时,期权才具有内在价值,即只有在此种情况下,才确认报酬成本。由于上市公司出于业绩的考虑,都将行权价等于或高于赠予日股票市价,导致这些公司的报酬成本为零。而对于条款不确定的经理股票期权计划,要求在财务报告日确认报酬成本,这样就会使不同期权计划的会计处理产生混乱和差异。虽实务中尚可使用,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内在价值法实在不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计量方法。
期权的最小价值可以按照最小价值模型进行计量。事实上,期权的最小价值法,忽略了股价的波动性,即假定股价波动为零。若不考虑利息因素,期权的最小价值就是它的内在价值。但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上,股价怎么可能不产生波动呢?所以最小价值法并不常用,不过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该方法不失为行之有效的计量方法。

经理股票期权的有关会计问题

2.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1.会计确认问题
股票期权使被授权的员工有望在一般薪金之外获取一定的额外收益。这种可能的额外收益实质上是公司为享有员工的服务而可能付出的代价,类似于工资费用。然而,员工是否会行权,公司的这种酬劳成本会不会实际发生,却取决于公司股票未来市价的变动情况以及员工的意向。如果授权后,股票的市价下跌,甚至低于“约定价格”,行权对员工来说无利可图,或者被授权员工本身不愿意继续待在公司,那么,股票期权都会实现不了。因此,有人提出:不确认股票期权,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在行权之时按股票发行处理即可。但是如果不予确认,股票期权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又可能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披露。
2.会计计量与记录问题
如果要确认股票期权,那么紧接着就是如何计量与记录的问题了。理论上讲,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内在价值法。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公司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约定价格)的差额。很明显,股票市价越高,期权的内在价值越大,当期放以其内在价值计价时,期权对应的公司酬劳成本也就越大。记录时,设置“递延工资费用”、“股票期权”两个科目。“递延工资费用”在规定期限内摊销计入各期费用,“股票期权”在行权回转作股本。因为股票市价会波动,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会随之变动,所以,需在行权之前的各期未调整期权的帐面价值,调整数计入当期费用。
(2)公允价值法。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采用“**克·斯考来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确定,而且一经确定,就不再更改。在公允价值法下,期权的账务处理基本与内在价值法类似,但因为公允价值入账之后,不予改动,故不必在行权之前的各会计期未调整期权的账面价值。另外,股票期权以公允价值计价,企业往往需要确认一大笔费用。
3.会计报告问题
这是前面两个问题的延伸。倘若不确认,那就不存在报告问题。倘若确认、则存在以下几个与报告相关的问题:
①“递延工资费用”、‘“股票期权”应列示在报表的哪个部分;
②附注中要不要详细披露与期权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③怎样调和两种计量与记录方式的矛盾。

3. 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一、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个问题
1.会计确认问题
股票期权使被授权的员工有望在一般薪金之外获取一定的额外收益。这种可能的额外收益实质上是公司为享有员工的服务而可能付出的代价,类似于工资费用。然而,员工是否会行权,公司的这种酬劳成本会不会实际发生,却取决于公司股票未来市价的变动情况以及员工的意向。如果授权后,股票的市价下跌,甚至低于“约定价格”,行权对员工来说无利可图,或者被授权员工本身不愿意继续待在公司,那么,股票期权都会实现不了。因此,有人提出:不确认股票期权,只需在备查簿中登记,在行权之时按股票发行处理即可。但是如果不予确认,股票期权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又可能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披露。
2.会计计量与记录问题
如果要确认股票期权,那么紧接着就是如何计量与记录的问题了。理论上讲,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
(1)内在价值法。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是指公司股票市价超过行权价(约定价格)的差额。很明显,股票市价越高,期权的内在价值越大,当期放以其内在价值计价时,期权对应的公司酬劳成本也就越大。记录时,设置“递延工资费用”、“股票期权”两个科目。“递延工资费用”在规定期限内摊销计入各期费用,“股票期权”在行权回转作股本。因为股票市价会波动,股票期权的内在价值也会随之变动,所以,需在行权之前的各期未调整期权的帐面价值,调整数计入当期费用。
(2)公允价值法。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采用“**克·斯考来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确定,而且一经确定,就不再更改。在公允价值法下,期权的账务处理基本与内在价值法类似,但因为公允价值入账之后,不予改动,故不必在行权之前的各会计期未调整期权的账面价值。另外,股票期权以公允价值计价,企业往往需要确认一大笔费用。
3.会计报告问题
这是前面两个问题的延伸。倘若不确认,那就不存在报告问题。倘若确认、则存在以下几个与报告相关的问题:
①“递延工资费用”、‘“股票期权”应列示在报表的哪个部分;
②附注中要不要详细披露与期权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③怎样调和两种计量与记录方式的矛盾。

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

4. 中级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

您好!
您的问题不是很清楚,但从描述上来看,我估计您是想问购买法(或权益法)下关于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的问题。我先简单阐述,最后面给你总结。
 
此类情况只会出现在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以及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等情况,不会出现在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情况中。
出现理由:因为在购买法下,出资单位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应该按公允价值来入账,因此入账价值与被投资单位记录价值的差额,实际上是暂时存在的,随着影响该差额的资产流出,那么这个暂时性差异应该减掉。
 
举一个极端点的例子
【例】A对B投资,假设B公司没有负债,全部资产就是价值500万的存货,成本为300万。不考虑A投资对B公司资产的影响,假设A采用购买法。年底B公司将存货全部对外售出,收到货款500万。不考虑税费等各种影响。
 
当B公司将存货全部卖掉的时候,B公司只认为自己卖掉了300万的存货。A公司应该如何看待?A公司认为B公司把价值500万的存货卖掉了。
当B公司收到货款500万的时候,B公司认为自己赚了200万。A公司又怎么看?A公司认为B公司拿500万价值的存货换了500万,实际上啥也没赚,那200万不能算数。
不难看出,A公司在确认收益时,必须减掉公允价值和成本之间的差额。
 
 
【总结】那么上述情况什么时候会出现?再强调下:购买日或投资日(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 或者 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出现被购买(投资)单位有资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不吻合时。
 
希望能够帮到您!若有疑问我会继续回答。

5. 中级财务会计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

A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  753.75
    贷:银行存款                        753.75
借:应收股利(75*0.2) 15
        贷:投资收益                   15
 
B公司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4500
        贷:银行存款                           3768.75
               营业外收入                        731.25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375
        贷:投资收益                               375
借:应收股利 (375*0.2)7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75

中级财务会计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问题

6. 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方法

当前有关股票期权的会计处理归纳起来,主要有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费用观的主要观点是把股票期权确认为企业的一项费用,作为企业的成本计入利润表。而其具体操作又分为内在价值法和公允价值法。利润分配观则认为股票期权的实质是经理人员对企业剩余价值的分享,应将其确认为利润分配。在这两种观点支撑下,其三种处理方法的过程如下:
1972年APB发布第25号意见书,规定经理人股票期权采用内在价值法进行计量并确认报酬成本。所谓内在价值,就是赠与日的股价与行权价的差额。而赠与日的股价应以赠与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基础,一般采用当天股票市价。在计量日,以当日的股价与行权价的差额计入待摊费用,并确认股票期权。如果行权价等于或高于赠与日股票市价,则不需要确认报酬成本。如果在会计期末,股价发生变动,则因其会引起期权的内在价值的变动而需要调整所确认的待摊费用和股票期权。这样,每一会计期末就需要对以前期间的费用进行调整。
1995年FASB发布第123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要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经理人股票期权。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股票期权的公允价值一般采用布莱克·斯科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计算确定。公允价值一经确定,在以后的期间除行权价变化之外,不得对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因此,一般情况下会计期末不必对股票期权进行调整。其会计处理方法与内在价值法相似,以公允价值与行权价的差额计入待摊费用与股票期权。
利润分配观认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是经理人参与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而不是费用。因此,股票期权应该作为利润分配处理,在会计确认日及日后各会计年度按照计量出来的该期间应确认的利润分配数计入未分配利润账户与拟新增资本准备一经理人股票期权账户。

7.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点建议

我国目前股票期权入账方法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将股票期权视为或有事项,会导致将资产虚增和费用不均衡等问题;二是使用三点时会计处理方法,不能科学反映股票期权的薪酬费用,高估利润;三是使用模仿内在价值法进行四步会计处理,依然容易出现差错,甚至通过操纵股票价格的方法控制薪酬。针对上述问题,在研究我国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基础上,建议模仿美国FASB第123号公告来制定我国未来的股票期权会计准则,在实施过程中,具体建议如下:
一、确认问题
初始确认:在现有会计模式下,是把经理股票期权作为一种特殊权益来处理的。经理股票期权的对象是经理人提供的劳务,在确认该项期权的同时,应同时确认报酬成本。因为公司为了获得经理人的劳务,向其赠与有价值的股票期权,符合费用定义的相关特征,故而应确认相应的费用。另外,在初始确认时,还应明确确认的时间。与经理股票期权相关的赠与日,授权日,行权日以及股权出售日。
后续确认:后续确认是指一个项目在初始确认之后发生了价值变动而进行的再确认,是针对后续确认计量而言的。换言之,对后续计量与初始计量之间产生的差额的调整就是后续确认。
就经理股票期权计划来说,有两种基本情况:其一,若条款是确定的,则期权价值一经确定,除了行权之外,其他影响期权价值的因素发生变动,也不对期权价值进行调整。而对于由于经理人离职等原因造成的期权失效,应予相应调整。另外,作为期权减项的递延报酬支出,应在经理人提供服务的期间逐期摊销,直至摊完。其二,若条款是不确定的,在赠与日不能对期权进行客观计量,这时赠与日不是计量日。但是赠与行为已发生,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确认赠与行为对公司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影响,并予以披露,此时可按照估计金额确认。
终止确认:终止确认相对于初始确认而言,是指将一个已经确认的项目从财务报表上注销,就经理股票期权来说,是将已确认的特定权益从资产负债表上消除。导致终止确认的情形主要有经理人行权、离职、退休、丧失行为能力、公司并购等。其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即对已行权部分转为普通股,未行权部分转为资本公积即可。
二、计量问题
计量属性:经理股票期权的计量问题主要包括计量属性、计量单位和计量时间三方面的内容。除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实现净值等计量属性外,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计量属性,也是非常重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公允价值对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非常有用,当然,其致命弱点在于:在缺乏公开标价的情况下,主观估计性往往过高,以至难以实现计量价值的公允。

股票期权会计处理的几点建议

8. 中级会计,长期股权投资,求解

甲公司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投入账价值中包含商誉金额2000-2200×80%=240(万元)。
根据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200+500-40=2660(万元)。
丁公司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长投入账价值=2660×80%+240=2368(万元)。
丁公司合并中支付对价1300+1800×11%=1498(万元),此项业务增加资本公积2368-1498=870(万元),贷记870,A。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